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细读美国大学

分享到:

定价:¥16.00

  • 出版时间:2004年06月
  • 页数:252页
  • ISBN:7-100-04011-6
  • 主题词:细读美国大学
  • 人气:156

显示全部序言

  我和程星博士的相识极其偶然。2001年,我有幸到哥伦比亚大学顺访,为的是看一看哥大师范学院的红楼以及杜威和克伯屈等教育大家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其间,程星博士在哥伦比亚学院(本科生院)的办公室里接待了我。虽不能以相见恨晚来形容,却有一见如故的感觉。后来,程星博士应邀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讲学,赢得了研究生的热烈反应。至今,仍有不少学生在研讨会中不断引用程博士的观点。今天,当我正在苦思冥想,如何加强哥大和北师大的教育交流时,未曾想到程博士先将了我一军,提出要我为他的心力之作《细读美国大学》作序,受宠若惊之余,多有几分彷徨。虽婉言推辞了几次,终未能如愿。不是因为写序本身,倒是怕不能把握该书的精义,反给读者以误导。

  《细读美国大学》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学术著作,但其价值却不在一本美国高等教育研究著作之下。这不是用逐章逐节排序而来的教科书,却是作者在美国各类大学学习、工作和生活体验的集成。虽不能与《红楼梦》一样的巨著相提并论,但不同经历的人都会有自己的解读。它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是作者的体验和观察、比较和思考,更是作者本人的心路历程。它搭起的是温馨的茶座,在这里新朋老友欢聚一起,只有诙谐的交谈和善意的嘱托,丝毫没有权威的倨傲,没有教条和说教,更见不到板着面孔大谈高等教育哲学的学究。一篇篇短文,如同一朵朵生活的浪花,折射出作者阅历的广泛、人情世故的练达、对真的孜孜追求、对善的渴望、对生活艰苦的藐视、对世间繁杂喧嚣的超脱。分析精辟如“大学的用人之道”,幽默风趣如“当一回‘钦差大臣’”,融严肃的史料陈述于幽默之间的“学术自由的代价”,朴实无华的“大学里的民主”,一语道破玄机的“为大学排名”,以及关于留学打工的亲身体验,篇篇美文,如同下酒的小菜,见不着铺张,却是无比的可口。

  我承认我在拜读书稿时,有些章节是站在办公室里读下的,万不要以为我是如坐针毡,实际是被作者哲人的深思所感染。我读过不少美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书籍和采访报告,但却从来未有这种体验。作者亦庄亦谐的描述,将你带进了一个哲学的思考境界。美国大学管理,高深莫测。程星博士的书犹如开启了美国大学管理的一扇窗户,使我们窥见了大学管理者的智慧和尴尬、管理政治的奥妙和玄机、不同群体在大学中的利益摩擦、大学的理念与日益商业化的市侩之间的冲突。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通过自己的体验,为所有中国高教管理同行所提出的忠告和警言。管理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折中的艺术。光有艺术而不会折中,管理难免油滑。只有折中,而不讲艺术,那就是无原则了。

  《细读美国大学》也是一位先行者留给后来者的人生指南。从求学读书拿学位的每一个细节,从维持生计打工遭冷眼观人间万象,从立志奋斗寻找工作到处理人际关系,你都可以找到生涯规划的案例。你可能选择不同的专业,你可能报考不同类型的学校,你甚至不需要经历作者一样的生活艰辛,但你若要达到作者的成功和对生活的豁达,就有必要静下心来好好拜读,从中去把味人生之短促与个人追求之无涯,以此学习一种生活的态度。

  大学是无法穷尽的学术领域,谁也不能在一本书里道尽象牙之塔内的纷繁。因为谁也不能走遍所有的大学,谁也不够通达分化日细的学术领域,更没有人能独享体验所有大学的管理岗位的机会。研究大学的学者之悲哀也就在于此吧,隔岸观火,虽能知其一二,但终究还有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尴尬。尽管如此,作者在中国大学的读书经历,在中国大学的从教经历,在美国大学的求学经历,在美国不同大学的管理经历,以及与中美高等教育管理者、决策者交往沟通的经历,使得他比常人见得多,识得广,思考得深远,当然也就多了几分忧思。因此读他的书,你有如随作者进入美国高教管理者办公室一样真切;这是一种难得的、如身临其境般的真实的感觉。

  再好的书,也难免有瑕疵。茶社之中的交谈也许带有自己的个人观点,抑或偏见。我们不必以客观标准来规范作者的主观,更不必用当前的学术标准来评判本书的未来价值。我只是想,如果有些观点需与作者商榷,那是读者个人的事儿,相信作者不会反对,只会欢迎的。话说回来,不能激发读者思考并引起反馈的书,自然不能称为好书。

                                  洪成文

                        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

                                 齐贤书屋

显示全部后记

  这本书的问世,纯属偶然。

  20年前我在苏州大学教书时的同事、后来成为苏州大学中文系主任的宣树铮先生,2001年在纽约与同仁创办大型中文杂志《彼岸》并担任主编。记得那年暑假前宣老师来电话约我为《彼岸》写稿,被我一口回绝。我的推托既不带丝毫谦虚,也不完全是由于工作太忙。自从1980年代中期出国留学,我已经足足有十六七年没有正儿八经地用中文写过文章了。再加上后来转行高等教育管理,更是远离文学。久不闻书香,以前就不多的那么几个文学细胞在大脑里所占的空间此时已经完全被统计数字所取代。

  对于我的托词宣老师不愠亦不恼。他说以前念过我写的东西,知道我的功底,让我好好考虑一下再给他答复。我的功底?什么功底?自从来到美国,中文只能在家里用来处理柴米油盐方面的信息,英文还不时地被刚上小学的女儿纠正发音,我还有什么功底呢?正好那年夏天为了孩子上学,我们在新泽西郊外买了房子,这样我每天去曼哈顿上下班就得坐三个多小时的火车。要是我信什么功的,这倒是个练练功、发发气的极好机会,可惜我又不是个雅人,全然没有这方面的雅兴。于是就在上下班的火车上开始考虑宣老师的稿约。

  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里,我兴之所至写了六七千字,文章尚未收尾就惴惴不安地拿给宣老师过目,心想只要他说不行,我就可以理所当然地洗手不干了。谁知宣老师还没有看完就说好,而且让我起码写出一万字,作为《彼岸》下一期的核心文章。我暗自叫苦:这下连退路也被堵上了。一咬牙,拿出鸭子上架的勇气,又在火车上忙了几天,最后总算交了差。

  谁知文章刊出后,我居然接连收到好几位朋友的电话和e-mail。他们不但给我的中文打了及格,而且不约而同地对我文章的选题表示了极大的兴趣。这些朋友都是和我一样在1980年代来到美国留学并完成博士或硕士学位的。以修行作比,他们都算是在美国大学修成正果的了。但是,他们在美国上学的经历几乎可以用一个词来描述,即疲于奔命。从闭关锁国几十年的中国来到美国大学,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几乎是带着一种使命感投入了紧张的专业学习。他们要过文化关、语言关,当然还有专业关。惟有大学生活这一关,尽管很多美国学生几乎是照着“生存手册”过来的,而我的中国同学们却轻松过关而不自知,因为他们根本无关可过!有一位朋友对我说,直到看了我的文章后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在美国根本不能算是有过“大学生涯”!且不说他对美国大学的体制、管理和内部斗争一无所知,上学那些年其实连美国大学生活的边都没有沾上!在美国大学,研究生,特别是外国研究生的大学生活基本是以实验室或图书馆为中心展开的。即使是担任本科课程的助教,他们与本科生的接触亦极为有限。本科生视他们为师长敬而远之,系里的教授又视他们为学生而不与之相谋。

  现在我这些同学辈的朋友们,留在美国的,孩子已到了上大学的年龄;回到国内的,很多在大学担任领导职务。他们在看了我的文章后,都希望我能够继续写下去,也算帮助他们补上当年缺席的重要一课。这样的话之于我动力固然不小,压力实在也不轻。好在我这个人本来吃软不吃硬,人家胡乱吹捧几句都会当真,接着写了几篇后居然有了点“一发不可收”的感觉。于是我便“跟着感觉走”,伴着车轮的节奏一篇一篇往下写,两年下来竟也凑出十多万字。写完后有的篇章就直接交给《彼岸》发表了,有的交予海外留学生主办的网上杂志《华夏文摘》刊载,还有一些藏在电脑中始终没有勇气拿出去。

  在此需要一提的是,有的篇章在《华夏文摘》上刊出后,我收到很多认识和不认识的朋友们的e-mail。他们除了对我的勤快表示赞赏而外,还就我文章中提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与商榷。在纽约这样一个生活节奏极快的地方工作与生活,我好几次想要封笔,但每一次都是在这些朋友们的关爱与鼓励下又继续我的长征。最让我喜出望外的是,通过《华夏文摘》,我不但收到了失去联系已久的远方朋友的来信,而且还结交了一些从未谋面的新朋友。这也算对我两年来笔耕辛劳的一种报酬吧。我想借此机会向那些给予我诸多鼓励的读者和朋友表示谢意。他们对我文章的关注起码让我感到“吾道不孤”。

  当然,回头想想,需要感谢的还是宣老师给我的命题作文。被他逼上梁山后,我只得将在火车上原本可以打瞌睡的时间用到这本书的写作上。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和我可算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了。初稿写完以后,他还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批改作业的重任。因此,如果读者感到这本书还有一点意思的话,那么,苦劳当然是我的,但功劳则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宣老师。

  本书得以出版还得感谢我的大学同窗、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的刘丹青博士。没有他的鼓励和奔走,我根本不可能溜进商务印书馆的大门,混迹于这家从小心仪的出版社的作者之群。

  最后,也最需要感谢的是我的妻子晓南。这些年来没有她在为我遮风挡雨,我这安在大“象牙之塔”中的小“象牙之塔”早就被生活琐事的汪洋大海所淹没,谈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本书是献给她的。

                       2003年8月8日于美国纽约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程 星,英美文学硕士和高等教育管理学博士。过去十五年来一直在美国各类大学担任高校管理、研究与教学工作,任职单位包括科罗拉多州政府的社区学院系统办公室、加州大学、纽约市立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等。现任哥伦比亚大学本科生院(哥伦比亚学院和工程学院)助理院长,同时在哥伦比亚学院任兼职教授。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作者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本科生院助理院长,在美国大学里既有教学经历,也有行政管理经验,本书是作者多年对美国大学运行机制的观察、研究及亲身体验的文字表述,对国人真正了解美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大学生及研究生培养、大学与政府及家长关系等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显示全部目 录

题记

              第 一 辑

从美国的“高考”说起

民主社会中的贵族

常青藤的光环

“仓储式”的公立大学

“自由教育”

教授就是大学

大学的用人之道

当一回“钦差大臣”

为大学排名

大学里的民主

言论自由与“政治上的正确性”

学术自由的代价

              第 二 辑

体验象牙之塔

来美国学什么?

  来美国学英文

  “美国人真笨!”

  “老美能侃!”

  通才教育与单科教育

  素质教育

  “一窝蜂”

  工作与事业

给教授打分写评语

师生之间

自费生、公费生

留学打工纪事

  庖厨秘闻

  我的陈老板

  大厨外传

  端盘子的境界

               第 三 辑

美国大学的分类与美新杂志的排名

美国高校的认证

  地区性全校认证

  专业认证

  院校认证的趋势

哥伦比亚大学的核心课程

  历史沿革

  课程

  现代文明:现代文明入门

  逻辑与修辞

  “文学人文”

  “艺术人文”

  “音乐人文”

  外语

  体育必修课

  科学必修课

  主要文化必修课

平等权利法案与美国大学招生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