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美国的霸权泡沫——纠正对美国权利的滥用

分享到:

定价:¥11.00

  • 出版时间:2004年12月
  • 页数:169页
  • ISBN:7-100-04228-3
  • 主题词:美国霸权泡沫纠正权利滥用
  • 人气:161

显示全部序言

<STRONG><FONT size=3>           序  言</FONT></STRONG>


  我认为布什主义的先发制人军事行动是贻害无穷的,全球各地大多数人也这么看。美军入侵伊拉克便是布什主义的第一次实践应用,结果却激起了世界范围内的过敏反应。这样说倒不是由于有什么人要为萨达姆•侯赛因(Saddam Hussein)辩护,而是由于美国人既没有任何明确证据能证明萨达姆和“9.11”事件之间有任何关系,也没有任何明确证据能证明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依然一意孤行侵略了伊拉克。

  今天,美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观念上的差距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美国以外的国家认为美国滥用了其在世界上占据的主导地位。而美国国内的舆论界却由于某种程度的诱导作用,认为萨达姆•侯赛因显然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直接的威胁。只是在入侵伊拉克的后果显示出来之后,人们才逐渐意识到他们受到了误导。

  在我看来,布什当局有意利用“9.11”事件,执行美国民众原本无法容忍的政策。我要说,布什政府的美国霸权梦想既难以实现,又和美国一直以来坚持的传统原则相互矛盾。霸权梦想威胁着我们的价值观和安全感。同时也威胁着整个世界,因为美国实在太强大了。

  美国在当今的世界上占据了首要地位,在可预见的未来,任何其他国家或者国家联盟都无法取代这种地位。美国只会因为犯了错误,才可能丧失霸主地位。如今,美国正在犯这样的错误,因为我们的国家正掌握在一群极端主义分子手中,他们强烈的使命感与他们处事方式上的刚愎自用密切结合。由于滥用美国的优势地位,极端主义分子正在把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衰弱,而不是更加强大。

  上面这些充满硝烟味的文字自然会引起许多人激烈的反对,可是在这严峻的形势面前,出现这种言论是情有可原的。如今正值非常时期,因此,我把规劝美国民众在未来的大选中反对布什总统作为我的主要目标。我们被欺骗了。当乔治•W.布什参加2000年的大选时,他允诺的是低调的外交政策,而不是如今的布什主义。假如布什在2004年大选中落选,他的政策会被当作美国政治史上暂时的异常行为而一笔勾销,美国因而能重新恢复其在世界上的适当地位;相反,假如布什又一次当选,选民们将认可布什的那套政策,那么我们美国人将不得不承担全部后果。然而,仅仅在选票上击败布什总统是不够的。美国必须重新审视其在世界舞台的角色,以更具有建设性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        *        *

  我个人对布什政府的过激举措的敏感,也许很大程度上要归结到我个人的背景经历。我是一个犹太人,成长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匈牙利,曾经先后生活在德国和前苏联的统治之下,从小就懂得政治制度是如何对人们的生存产生影响的。当我听到布什总统说“要么你和我们站在一边,要么你就和恐怖主义分子站在一边”的时候,我仿佛听到警钟的鸣声。美国司法部长约翰•阿什克罗夫特(John Ashcroft)曾经声称:“对那些用失去自由的幻象来恐吓热爱和平的人民的人,我要说,你们的‘策略’只是帮助了恐怖主义分子,因为他们破坏了我们的国家团结,消融了我们的决心。他们为美国的敌人提供弹药,挑拨了美国人民的朋友。”阿什克罗夫特的话使我内心产生深深的不安。我感到悲哀,因为一般的公众并没有像我一样的警觉。这个地方不是我当初选择为家园的美国。

  1947年,当我从匈牙利逃亡出来时,我首先来到英国的伦敦经济学院学习。在那里我深受哲学家卡尔•波普(Karl Popper)先生的影响,懂得了开放社会和封闭社会之间的差异。在金融市场获得成功以后,我创立了促进开放社会发展的基金会网络。作为在世界上许多地方推行民主的实践家,我感到自己有能力为重新思考美国在世界上的角色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完成这一工作,我要给大家一套概念框架。这一框架在我的学生时代初具雏形,并且在日后的工作经验中不断得到修订。从很多方面来说,它与我们的流行观念不同。也许我使用的部分术语对读者来说比较陌生:诸如开放社会(open society)、反射性(reflexivity)、彻底的可错性(radical fallibility)、创造性谬误(fertile fallacies)、人类未知准则以及盛衰循环的消涨模式过程的不同阶段(the various stages of the boom-bust process)。因此在附录部分,我对概念框架作了简短的说明。

        *        *        *

  我的这本书缘起于先前的拙作《乔治•索罗斯论全球化》。在那本书里,我仔细考察了我们的国际金融和贸易机构(IFTIs),并且对其更加有效的运行提出了建议。那时候,我关心的问题主要是市场原教旨主义者——他们反对对市场力量的任何干预——的盛行。市场原教旨主义者们是攻击国际金融和贸易机构的右派力量,而反全球化运动则是攻击国际金融和贸易机构的左派力量。我认识到了全球资本主义系统的缺陷,并且认为,重新改革和加强我们的国际金融和贸易机构能够治愈这些缺陷,而损坏国际金融和贸易机构却不能治愈这些缺陷。毫无疑问,我的观点和布什政府的姿态恰恰相反。但是,“9.1l”事件带来了一个机遇:美国上下都开始反省自己,从而改变自己态度的时刻来到了。我不希望白白放弃这个机遇。

  布什总统把美国和世界领向了另一个方向。他通过“9.1l”事件断言我们具有先发制人采取军事行动的权利。我目前主要关心的问题则是“先发制人”方式的滥用。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政府已经落到了极端主义分子的手中,这些极端主义分子以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原生形态为指导,认为生活是以生存为目的而展开的斗争,我们必须以依赖运用暴力为主求得生存。其实这是一种曲解事实的观点:“适者生存”既需要依靠竞争也需要依靠合作。美国追求军事霸权和市场原教旨主义事实上是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市场原教旨主义也强调竞争,损害合作。可是布什政府却利用恐怖主义威胁为借口,把全体美国民众都带动起来了。

  在“9.11”事件以前,错误的意识形态的盛行是被我们美国的民主的正常运行限制在一定的范围里的。反恐战争一时间平息了评论家的言论,把美国人带到了非常状态。就是在美国人侵略伊拉克的那一刻,我们进入了我所谓的“远离均衡”的状态(far-from-equilibrium territory)。我发现,追求美国的世界霸权的过程和股票市场上常见的盛衰循环的消涨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泡沫已经破裂了。本书的目的就是解释我们如何被卷入我们目前所面临的混乱,以及美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应该是什么。在本书第一部分,我将对布什政府的政策进行批判性考察;在本书第二部分,我将清楚地勾画有关美国角色的建设性图景。

显示全部后记

  在我着手写这部书的期间,即2003年6月到10月这段时间内,事件的发展遵循一种消涨模式过程规律,呈现出典型的盛衰循环。现在我们可以断言,美国入侵伊拉克的余波就是真相的瞬间,而不是一次成功的能够强化当下流行趋势的检验。如今,布什政府一意孤行追逐美国的世界霸权或许可以被称为一次危险的偏离。潮流已经发生了逆转。原来在“9.11”事件之后紧紧跟随总统行动的美国人民正在开始意识到,他们被领向了错误的方向。他们毫不犹豫的爱国忠诚正在转变为愤怒。布什总统的民众支持率一直保持在50%左右,但很有可能在整个过程结束之前达到很低的程度,正如以前曾经达到很高的程度一样。以我提出的盛衰循环的消涨模式为指导,我有信心说,布什总统将在2004年的大选中被民众抛弃——这符合消涨模式的所有条件。

  请读者们记住本书的要义,因为这比什么都重要:仅仅从选票上击败布什总统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批判布什主义,必须使用一种更加具有启迪意味的观点来认识美国在世界上的作用。假如乔治•W.布什担任美国总统只是暂时的偏离。我们必须从中吸取教训。开放社会的进步总是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达到的。我们先前遭受的挫折应该把我们领向更具有合作性和建设性的政策。


<FONT size=3><STRONG>           译 后 记

</STRONG></FONT>

  2003年12月,乔治•索罗斯在美国本土出版了其新书《美国的霸权泡沫——纠正对美国权力的滥用》,不啻为索罗斯对布什总统下的“挑战书”,在社会各界激起很大的反响。索罗斯曾经不止一次公开说过,“要把布什拉下马”。政治观念的不同固然是可以理解的,而以金融活动起家的索罗斯为何与乔治•W.布什如此势不两立?本书提供了系统的答案。

  公众常常是受欺骗的对象。索罗斯反复强调了这一点:我们美国人民被蒙蔽了。在这本书里,索罗斯以他特有的惊人的直觉,结合20世纪以来的重要历史事件,从最近几年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事实和国际经济组织的变化,以及美国的对外政策中提炼出线索分明的世界发展趋势;他提出了重要问题,并且一方面依据他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开放社会”的社会理想,另一方面借用他从几十年股票市场实践经历中总结出的理论模型,形成了独特的观点,并宣布了他的前瞻性预言。

  我们的世界已经被全球化了。虽然这更多的体现在经济领域,但各国政治领域的相互倚赖的时代是毋须置疑的。而美国无疑在全球经济政治系统中占据独一无二的重要地位。美国在世界舞台上以何种角色出现,不仅对美国自己,而且对中国的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践无疑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为了使中国的读者尽快读到这本书,我们决定把它翻译出来。相信掩卷之后,读者一定会拥有认识世界的全新视角,并且能把握目前纷繁复杂的局势背后的线索。

  张莉彬、廉莉莉、詹云霞、冯杰鸿、陈刚、李俊对本书的电子版进行了翻译,廉晓红对印刷版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补译,曾倩对书中的人名、地名和组织机构名称进行了统一校订,朱美琴对全书进行了初步的审校,詹正茂对全书进行了最终审校。限于译者水平,书中一定存在不少不足之处,请读者海涵。如有问题,可发电子邮件至zhanzhengmao@tsinghua.org.cn进行探讨。


                              燕 清 等

                              2004.7

显示全部目 录

序言

致谢

<STRONG><FONT face=黑体>

第一部分 批判性观点

</FONT></STRONG>第1章 布什主义

第2章 反恐战争

第3章 布什政府的外交政策

第4章 伊拉克战争的泥沼

第5章 合众之国

<STRONG><FONT face=黑体>

第二部分 建设性图景</FONT></STRONG>

第6章 改善世界秩序

第7章 主权和干涉

第8章 国际援助

第9章 人民主权和自然资源

第10章 历史的视角

第11章 美国霸权的泡沫


后记

附录:我的概念框架

索引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