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银行监管的理论与模式——兼论日本的银行监管

分享到:

定价:¥17.00

  • 出版时间:2005年10月
  • 页数:300页
  • ISBN:7-100-04404-9
  • 主题词:银行监管理论模式日本
  • 人气:147

显示全部序言

               序 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的银行危机此起彼伏,不仅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严重的银行业问题,发达国家也难逃厄运,日本与美国均出现了大量银行破产案件。虽然日本美国银行危机的具体原因各异,但有一个相同点就是两国的银行危机均是在金融自由化过程或金融自由化后出现的,由此提出了金融自由化与银行危机的关系问题,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裴桂芬博士是从这一问题出发聚焦在银行监管问题上,认为金融自由化瓦解了传统的银行监管体系,监管不力或监管缺位成为银行危机的共同原因,提出金融自由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放松监管,但不应该放松所有的监管,因为不管是从监管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还是从银行特殊性及金融市场失灵的角度来看,金融自由化后对银行监管的需求并没有变化,但应该改变监管的方式,金融自由化后的银行监管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缩小政府干预的范围,通过各种激励机制刺激银行降低风险、实现健全经济。这就是《银行监管的理论与模式——兼论日本的银行监管》的核心内容。

  本书是裴桂芬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经过大量修改和补充而完成的专著。通览全书,本书提出了许多有学术价值的观点,分析银行监管问题的思路新颖、观点明确:

  1.分析了金融自由化与银行监管的关系。银行监管是防止银行的过度风险暴露或防止银行危机蔓延而采取的措施,是保持银行稳定性的有效措施。在金融自由化之前,防止风险暴露的措施主要包括限制竞争规制和审慎经营规制,防止银行危机蔓延的措施包括存款保险机制和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手段,前者构成事前监管措施,后者形成事后安全网。金融自由化是放松金融领域中的各种限制竞争规制,提高金融效率的有效手段。稳定性措施与提高效率的措施势必存在一定冲突,主要表现在金融自由化动摇了传统的银行监管体系,瓦解了金融稳定的根基。因此金融自由化后必须建立新的银行监管体系,确保银行体系的稳定。

  2.剖析了金融自由化与银行危机的关系。金融自由化是放松事前监管中的限制竞争规制,这是金融自由化前保持金融稳定的重要手段,也是防止银行危机的第一道主要防线,由于没有在金融自由化的同时相应加强审慎监管,致使事前监管的第一道防线失守,第一道防线的崩溃加重了第二道防线的压力,而金融监管当局在事后处理方式上的失误或犹豫不决又使防线全面崩溃,银行危机一发而不可收拾。

  3.从双重监管方式的相互关系出发研究金融自由化后银行监管理念。众所周知,事后监管是为防止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存款者挤兑而出台的,是保持银行免遭流动性危机的有效措施,也称为事后安全网,而事后安全网的实施会助长银行经营者的道德风险,需要在事前限制和规范银行经营者的风险行为,事前监管成为必然。因此从理论上来说,事前监管是由事后监管派生出来的,从现实来看,金融自由化之前,美日等发达国家为保证银行体系的稳定,无限扩大安全网的范围,构建了一个无所不包的保护体系,在日本竟出现了银行不破产神话。为维护这一庞大的事后安全网体系,政府不得不配合实施更强的措施加强事前监管,结果监管机构的职责无限扩大,包揽了银行的风险防范,替代了银行的内部控制。这一监管理念与以放松管制为核心的金融自由化理念是相互矛盾的,金融自由化后应该构建新的银行监管理念,最大限度缩小政府干预的范围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是银行监管改革的方向。

  4.在金融自由化后银行监管体系设计上,以发达国家银行监管改革的实践出发,提出了金融自由化银行监管改革的思路,即在事后安全网构筑上,通过加强经营者的信息披露机制,降低存款保险成本,缩小事后安全网的保护范围,同时完善最后贷款人的作用机制,准确地判断系统性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及时适度地实施中央银行救助,在事前监管体系上,通过公司机制加强对经营者的约束和控制,替代政府监管的职能,政府作用体现在代表存款者在公司治理机制中行使债权人职能,通过加强对银行的监督检查,促使银行合法合规经营,当银行控制风险失败时,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惩罚经营者或清算银行,减少政府存款保险的损失。

  随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中国真正确立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组织框架,建立科学有效的双重银行监管体系将是中国银监会的首要任务,相信本书将有助于规范我国银行监管方式、提高我国的银行监管效率。尽管目前国际金融界混业经营已成主流,我国的混业经营也开始起步,相信分业监管的格局将会改变,但也并不影响双重银行监管方式的重要性,因为在目前已经成立一元化监管机构实施综合监管的国家,也存在专门针对银行组织的监管方式,因此,对双重银行监管体系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长期性。

  当然,由于银行监管是一个动态的现实问题,本书对许多问题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如对我国如何建立双重银行监管体系,特别是建立怎样的存款保险制度、怎样有效处理不良贷款的存量和减少不良贷款的流量等问题,应该是作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同时也期待有更多的同行加入这一行列,为构筑中国的有效银行监管体系献计献策。


                         薛敬孝

                     2005年6月于南开大学

显示全部前言

  根据1996年IMF的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180个基金成员国中133个国家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银行危机,甚至在主要发达国家均出现了严重的银行业问题。在对世界各国银行危机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许多国家的银行危机均是在本国金融自由化过程中或金融自由化后发生的,因此引起了对金融自由化与银行危机关系的广泛关注。在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金融自由化后银行危机多发的原因是金融自由化措施影响了银行监管的效果,具体来说,金融自由化前,金融稳定的主要途径是依靠限制竞争规制和审慎监管在事前防止银行风险暴露,如果第一道防线崩溃,则通过事后安全网化解风险损失,解决银行业危机。由于金融自由化意味着放松事前监管中的限制竞争规制,因此金融自由化本身瓦解了传统的银行监管体系,事前不能有效地控制银行风险的暴露,增大了银行危机发生的概率,危机的频频爆发增加了事后安全网的压力,同时监管当局在事后处理方式上的失误加重了银行危机的破坏程度。这几乎成为近年来各国银行危机的共同特征。实践证明,金融自由化是放松银行监管,但不应该放松所有的监管,适当的监管措施还是非常必要的,但金融自由化后银行监管不能延续“监管—放松监管—再监管”这一传统怪圈,而是要在银行监管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缩小政府干预的范围。目前,我国的金融制度还处于相对严格的管制阶段,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加入WTO,金融领域的对外开放不可避免,如何在放松金融规制的过程中建立新的银行监管方式将是一个非常重要和迫切的问题。因此,本书的研究具有相当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显示全部后记

  1996年5月,《跨国公司与国际金融动荡》(96CG006)课题获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的资助。在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发现国际金融动荡与金融监管问题存在密切联系。当1996年9月我进入向往已久的南开大学开始博士课程学习时,导师薛敬孝先生指点我关注日本的金融自由化与银行监管问题。1997年,我以《日本银行危机和银行监管》为题申报国家留学基金委出国培训项目成功,1998年进入日本东京大学做访问学者,师从时任日本金融学会会长的堀内昭羲教授,堀内昭羲教授给予了细心指导。在日期间,通过参加各种学术研讨活动,还得到了许多专家和同行的帮助,如日本证券经济研究所的小林和子女士、日本综合研究所的翁百合女士对本书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2003年4月,以《中日银行业不良债权问题比较研究》为题获得河北省教育厅优秀专家培训项目,赴日本一桥大学经济研究所从事三个月的共同研究,在日期间,寺西重郎教授对本书的写作给予了很大帮助。    

  本书是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形成的。博士论文是在薛敬孝先生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选题、大纲的制定到成稿后的反复修改,常令我感动和汗颜。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人品将是我终身的楷模!先生对我学业上的帮助和师母对我生活上的关心和照顾成为我进步的动力,感激之情难以言表,惟有以后不懈努力,方能略作回报。

  在博士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许多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中国人民大学杜厚文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罗肇鸿教授、清华大学于永达教授参加了论文答辩,答辩中提出的许多观点成为后来修改的重点。南开大学佟家栋教授、李坤望博士和衣维民博士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刘玉操教授和杨栋梁教授也给予了很多帮助。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不仅为我提供了舒适的学习环境和现代化的研究条件,而且和谐的人际关系也使我消除了只身在外的感觉。对上述关心和爱护我的人给予衷心的感谢!

  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商务印书馆的著作室主任常绍民先生和黄一方女士的认真负责的态度令我感动,是他们默默无闻的劳动使我发现了书稿中的许多不足和问题,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由于水平有限,本书肯定还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提出各种宝贵意见。

  最后向所有关心我成长的家人、领导、老师和同事们致以最最诚挚的感谢!


                          裴桂芬

                     2004年8月于河北大学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裴桂芬,1962年9月出生,河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获经济学博土学位。

  曾作为访问学者赴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日本东京大学经济学部及日本一桥大学经济研究所从事学术研究。2004年赴加拿大UNBC研究国际金融和日本经济。

  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出版专著有《跨国公司与跨国银行经营战略》与《国际金融动荡研究》。

显示全部目 录

前言

  一 国内外有关银行监管问题的研究现状

  二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三 主要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第一章 银行监管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市场失灵与政府监管

  一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二 政府干预手段及监管目的

 第二节 银行的特殊职能与监管的必要性

  一 银行的特殊职能

  二 银行监管的必要性

  三 银行监管的含义及其目的


第二章 双重监管方式及其理论基础

 第一节 双重监管方式的理论基础

  一 银行的资金中介职能与银行挤兑

  二 银行挤兑与事后安全网

  三 政府安全网的道德风险与事前监管

 第二节 双重监管方式的主要内容

  一 银行监管的分类标准

  二 事前监管的主要内容

  三 事后安全网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美国的双重监管方式及其实践

  一 美国金融制度及其监管制度特征

  二 金融自由化前美国的银行监管

  三 金融自由化后美国的危机处理方式及其监管政策的变革


第三章 金融自由化后事后安全网的再设计

 第一节 银行职能的变化及其监管的新问题

  一 金融自由化及其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二 金融自由化后银行监管问题的再探讨

 第二节 狭义银行提案与保护结算体系

  一 狭义银行提案的形成及主要观点

  二 对狭义银行提案的评价

  三 保护结算体系与中央银行职能

 第三节 代表假说及其存款保险的改革

  一 代表假说的提出及其监管原则

  二 政府存款保险的弊端与存款保险体系的设计


第四章 金融自由化后的事前监管模式

 第一节 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与审慎经营

  一 银行的外部融资特征及其对银行经营的影响

  二 对银行经营者和投资家的激励机制

 第二节 新协议出台前的资本协议及其存在问题

  一 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及存在问题

  二 从公司治理角度剖析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

  三 1997年的补充协议及其有效监管的核心原则

 第三节 从新资本协议看未来资本充足率改革方向

  一 新资本协议的主要内容

  二 资本充足率规定的改革方向


第五章 日本传统的银行监管方式及其效果分析

 第一节 金融自由化前日本的银行体系及其监管机构

  一 战后日本的银行体系

  二 大藏省的监管及其主要内容

  三 日本银行的监管及其主要内容

 第二节 日本银行监管政策预期目标及效果评价

  一 日本监管当局的监管目标与效果分析

  二 限制竞争规制及其效果

  三 审慎经营规制及其效果

  四 事后安全网及其效果

 第三节 日本监管当局的行政指导与银行体系的稳定

  一 无处不在的行政指导

  二 无所不包的事后安全网

  三 行政指导有效性的理论分析


第六章 金融自由化后日本的银行危机及其危机处理方式

 第一节 金融自由化后的银行危机及传统监管方式的破产

  一 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银行危机状况

  二 日本的银行危机与金融自由化

  三 日本的金融自由化与传统的监管模式

 第二节 日本银行业公司治理结构特点

  一 日本银行业公司治理结构

  二 资本市场和市场竞争作用的低下

  三 监管当局的统治地位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银行危机处理方式

  一 整理型资金注入及其效果

  二 救济型资金注入及其效果

  三 从欧美实践评价日本的危机处理方式


第七章 日本银行监管方式的探索与改革

 第一节 日本银行监管机构的改革

  一 金融厅的监管职能及其与财务省的关系

  二 日本银行的检查职能及其与金融厅的关系

 第二节 日本银行监管政策的改革

  一 以金融三法为核心的处理危机政策

  二 以金融再生计划为核心的事前预防政策

 第三节 日本整理回收机构的运作及其效果

  一 整理回收机构的组建及其机构设置

  二 整理回收机构的指导方针及其评价

  三 整理回收机构的职能及其评价


第八章 中国的银行监管及其问题研究

 第一节 中国银行监管体制的演变及其问题

  一 中国银行监管体制及监管方式的演变

  二 银监会的成立及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

  三 混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冲突

 第二节 中国现行的银行监管体系及问题

  一 我国银行监管应该遵循的原则

  二 事前监管步入法制化轨道

  三 存款保险机构纳入议事日程

 第三节 中国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及问题

  一 我国资产管理公司成立背景及其运作机制

  二 资产管理公司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 资产管理公司的未来走向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