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相关图书

图书搜索:

现代地理学思想 平装当代地理科学译丛•学术专著系列

分享到:

定价:¥60.00

  • 著者:3823 
  • 出版时间:2007年10月本印时间:2013年09月
  • 版次:1印次:2页数:399页
  • 开本:16
  • ISBN:7-100-04853-2/K•904
  • 读者对象:地理学专业师生及研究人员
  • 主题词:现代地理学思想
  • 人气:1568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该书是地理学专业人员了解的现代地理学思想的重要参考读物。

显示全部序言

  这本书讲的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人文地理学思想理论的发展。凡关注西方当代人文地理学的人,都会强烈地感到其近年思想理论之活跃。仅仅二三十年,就涌现出这么多大大小小的思想理论流派,完全可以称为一次思想理论的高潮。
  西方人文地理学界出现的这一场理论高潮不能说成是西方人纯粹的理论癖好,这一场理论高潮自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几十年来西方的社会运动及思想运动所蕴含的历史意义是不可低估的,其中所倡导的新的政治观念、文化价值将产生很深远的影响。本书所介绍的人文地理学思想与这场社会运动有直接的关系。
  美国地理学家哈维(D.Harvey)曾说:“任务是信念的根据。”西方地理学思潮所面对的时代“任务”与我们现在的时代“任务”可能不同,这或许是我们最初阅读这些思潮时感到疏远的原因。但是我们又隐隐感到自己的社会,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在许多方面与发达国家正在接近,我们越来越需要关注西方现代社会的经验。21世纪的许多任务其实是全人类的,21世纪的地理学也同样面临全球化的潮流。在这个时刻,我们关注西方发达国家的地理学的当代经验,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
  这本书中的许多内容似乎不是我们所习惯的“地理”问题,而是更基本的哲学问题。地理学思想与哲学存在密切的关系,这本来是客观的事实。但在我国许多地理学者的主观上,似乎长期忽略了二者间的重要联系,所以“地理学思想与哲学存在怎样的关系”才成为需要重新了解的问题。是否可以说,在我国地理学者中,哲学问题已经解决了,我们有辩证唯物主义,这已是最好的哲学,我们不需要再花力气和时间去抠哲学问题了?我想问题没有这么乐观。试读一下这本书,我们会发现,哲学原理在各种各样的具体地理学问题上的应用,仍是相当复杂。各类地理问题与大小哲学流派之间的关系,仍需要着力辨别。至少,我们不可能不经训练,不经识别,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拥有某种哲学立场的地理学者。读这本书,或类似的书,会帮助我们从哲学的角度更多地了解地理学,以及从地理学的角度更多地了解哲学,从而成为更自觉的具有哲学指导的地理学者。
  地理研究经常要面对具体问题,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我们通常会用一种在自己的学术环境中被“默认”的理论方法去工作。哈维讲过这样的体会,“现在有许多人在科研的道路上已经训练有素,以致看来在方法上无须再接受正规的训练。”但这种直觉的、来自现有实例的方法,“足以驾驭例行工作(大部分学术工作是例行的),但它常常不能抓住新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是没有前例的”。也许在现行方法中有十分“锋利的工具”,但当我们“滥用锋利的工具时,它能够造成很大的危害。……如果我们在研究中有控制地使用这些锋利的工具,我们必须理解运用它们哲学的和方法论的前提”(《地理学中的解释》)。在皮特这本书中,介绍了很多哲学流派。面对众多思潮,我们要注意的就是,什么样的哲学思想推出了什么样的“锋利工具”,以及这些“锋利工具”应该施于什么样的问题。在科学研究中,如果总是在“默认”的状态下工作,不但不可能产生新的创造,还会制造出可笑的谬误。
  一般情况下,地理学者关注的都是客观世界的问题,地理学的理论也多指向客观事物的规律,这是我们习惯的情形。但这本书讨论的东西,许多都是关于主观世界的,这些内容特别需要我们的注意。我个人的感觉是,在我们的社会中,大家所关注的主观问题似乎多是道德问题,而不是认知问题。即使是在学术界,只要不是专门研究人类精神心理的专科,也不关注主观认知问题。在我们一般的理解中,认知的正误或深浅,决定于客观实践的程度,而与主观的条件无关。所有的地理学家(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无论来自哪个地方、属于哪一种文化),大家在主观条件上,都位于同一条线、同一个起点,认知水平的高低只取决于对客观事物的探索程度。我们常说实践出真知,但我们是否可以进一步说任何实践都可以出真知?如果说只有正确的实践才出真知,那么影响实践正确与否的条件是什么?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回到对实践者主观条件的讨论。
  在过去二三十年中,西方地理学界(其实不仅是地理学界)关于人们主观条件在认知活动中的影响,进行了热烈讨论,这是本书中相当重要的内容。由于对主观条件在地理认知中的影响的肯定,导致了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批判性反省,这是当代西方人文地理学思想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核心点。与人们主观世界相关联的,还有文化价值观的问题。文化价值观影响着对同一社会事物的肯定或者否定,在社会科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对文化价值观的重视,是当代西方人文地理思想活动中的又一个重要核心点,评论家称其为“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对于地理现象,过去说“描述”(description),现在说“诠释”(interpretation),强调了学者本人主观的思考判断。
  在西方这场地理学思想理论热潮涌现的时候,我国地理学界似乎更关注实际问题。在我国人文地理学界,随着“文革”动乱的结束,西方计量地理学理论传入并受到欢迎,这一发展代表了一个新的理论时代。但此后的人文地理学研究在理论发展上并不清晰。我们的研究主要是对具体地理问题的模式、机制、基本原理的探索,这些内容常常被理解为理论研究。应当说,这些理论问题与哲学思想层面的理论问题并不一样。在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中,是否也存在需要澄清的哲学问题,这是需要我们思考的。
  我们强调地理学的“经世致用”,但并不是就要放弃基础理论,我们说要脚踏实地,这个实地应是包含着坚实理论的实地。一门科学要有思想理论做背景,做基础,做视野。在一个学科之内,并不要求每一个具体的学者都来作理论研究,但在学科的整体构成上,却不能少了这一部分。在高等学校地理学科研究生的培养上,理论也应当是必设的部分。如果连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上,都省掉这个部分,那么就是降低了我们地理学科的层次,也降低了学生的学术素质。
  为了推动地理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商务印书馆等出版部门,陆续组织翻译了一批西方近年最有影响的地理学理论著作,例如哈维、段义孚、约翰斯顿、索加的著作都有了中文译本,这对学术界是一个重要贡献。
  这本皮特的《当代地理学思想》对西方当代地理学思想的评述,线索清晰,内容择要,并集中介绍了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的作者,是一部很好的读本。

                              唐晓峰
                           2006年2月28日
                          于北京大学中关园

显示全部前言

  在本书即将完成的最后几个月里,我常扪心自问,当初为什么要做这件“可恶”的事情。最初,我是接受一个很偶然的委托,写一本关于现代地理学思想的小册子,结果年复一年(确切地说是七年),这本书越写越长,直到变成现在这样的大部头(即使已经被删减了三分之一)。对于近来这个学科中以及围绕这个学科所展开的一些争论,我比较熟悉,也参与过其中一些问题的讨论,有时做旁观者,有时颇感愉悦,但也常遇到麻烦。直到着手此事,我才意识到存在多少问题,才意识到这些问题有多严重。而且,在这个“写作经历”开始时,我并没有意识到当代地理学思想和社会理论以及哲学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最后,依我天真之见,我也并不明白,即使是对本书所采取的主要立场进行简单直白的概括,由于我余生时光的珍贵,这也会得不偿失。然而,随着这些认识的逐渐明晓、提高,我也开始习惯于接受它们了,我决心一定要尽己所能,将先前接受的委托完成得出色些,创作出一个尽量彻底的关于现代地理学思想的总结。本书便是!
  在细读此书的主要内容以前,很有必要对读者进行一些提醒和引导。首先,这本书在风格上不是像“史密斯(Smith,1990)这样说,但琼斯(Jones,1991)那样说”之类的书目概述。这种风格除了可能表明作者博览群书之外,没有太多的用处。所以,我尽量避免通常的“对无名之辈一带而过,却对名家大书特书”的写法,尽管这些坏习惯偶尔也会突然出现。与通常写法相反,我试着更详尽地研究少数著者的观点,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详述——我知道经常是过长了——当然这样有时会偏离我们讨论的主题。我的想法是,尊重我所研究的作品的原作者的观点,把他们的观点置于他们自己的语境中,同时也出于我自己有时不太恰当的目的而使用这些观点。我希望这也能让那些有思想的、细心的读者与不断发展的学术保持一个持续的联系。毕竟,你没有必要因为花了许多的钱买这本书,而一定要读完所有内容。因此,在读着不顺的地方,或在内容枯燥、概述密密麻麻的地方,就把书放下,跳过去——只要你想再翻回去,观点仍会在那里。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可能会注意到评述越来越少,这倒不是因为没有什么可说的,而是由于思想太过丰富,让作者的思维到了枯竭的状态,甚至在写这本书的七年中都是如此。另外要说的是,我没有提到其他一些关于近来的地理学思想的研究,例如德里克•格雷戈里(Derek Gregory)的《地理学之想像》(Geographical Imaginations),不是因为它们不值得一读,而是因为它们很有价值,我只是不想简单地重新解释已有的阐述。文本互勘绝对是有限度的,而且早就达到这个限度了!
  第二点要说的是关于我自己参与“记录于此”的争论,以及在写书时自身对这些争论产生的激烈的、但后来逐渐缓和的反应。如果快速浏览一下参考书目,你会发现在“皮特”(R.Peet)名下列出了一大堆的记录。但是,我尽量少说我对几个关键性争论的参与,甚至放弃了一些(并非全部)事后我思考了很久的、实际上是很聪明的回答。大部分章节的主要内容是拉开一段距离、站在某个高度上写的,无论其意味着什么(假设是“准确的、中立的表述”),至少是“客观的”。而在每一章的结尾,都有一个用平淡无奇的词语“结论”标明的批判性评价的部分,它明确表述了我自己的观点。因此,让我来解释一下这个观点是什么,以防你漏掉本书的献词,或像已故的马萨诸塞州伍斯特的艾比•霍夫曼(Abby Hoffman)那样,认为马克思指的是格娄乔•马克斯(Groucho Marx),而不是卡尔•马克思(Karl Marx)。起初,我在地理学方面是个实证主义者,而在实际生活中是个社会主义者,后来成了无政府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即使是经历了那所有的批判和自我批判的年代之后,我基本还是如此。最近以来,我很大程度上被社会女性主义说服,部分被后结构主义说服,然而对后现代主义,除了基本上同意鲍德里亚(Baudrillard)的“符号支配”论(sign-domination)之外,对其他的大部分观点仍不信服。因此,本书从一种唯物的后结构主义的视角出发,这种观点仍服从于被定义为再生性民主的激进人文社会主义——而民主也就是对社会基本制度的直接的、普遍的控制。因此,应预警读者:服从某种立场的批判意图徘徊在各个概述之下,即使是对某个“琼斯”(Jones,1991)仅仅作出提及谁、忽略或摒弃谁的选择时也是如此。
……

显示全部后记

  第一次见到《现代地理学思想》英文版是在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图书馆的地理学分馆,它虽是新书,但我当时并未重视之。1999年秋,我开始在该大学从事富布莱特项目工作。该校地理系在全美地理系中名列前三。我的邀请人是当时的地理系主任罗伯特•奥斯特格林教授,他从事有关德裔美国人的文化地理学研究。我甫到该系,主要研读他的著作。在美国工作几个月后,该地理系的学术氛围使我意识到,若不了解英美地理学思想的发展,就无从理解英美地理学家的工作内容,亦无从与美国同行在共同的话语(discourse)中进行交流。出于此原因,我在大学书店专门买下《现代地理学思想》。该书文字艰深,我每每拿起,却又放下。
  回国之后,我有缘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时任校长袁贵仁教授主持的一个课题。课题组中有韩震、刘北成等大陆著名的学者。他们有很深的哲学造诣,故有洞察世界的深邃目光。记得我为一本教科书设计了一个单元题目——“我们的世界”,刘北成教授看后问:书中所讲的世界不是客观的?世界是“我们”的,而非“他人”的?作为大陆地理学教育体制培养出的地理学人,我从未以这种角度思考。而在《现代地理学思想》一书中,关于主观与客观世界、主观与客观空间的讨论几乎贯穿始终。与他们的交谈,让我开始理解哲学与地理学的关系,也激发我重新拾起《现代地理学思想》。商务印书馆的挚友李平先生是大陆地理学界中偏好思辩及思想研究的学者,他于2001年就将本书列入当代地理科学译丛。我斗胆承接了该书的翻译工作。蔡运龙学长在本套丛书总序中道:外国学术名著是中国现代学术的源泉之一。其实翻译本书的过程也是我学习的过程。
  本书的翻译工作是一个艰苦跋涉的历程,这一方面是因为我的英文功底不深,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对西方哲学思想和流派缺乏了解。2002年我组织研究生张瑞红、王兰英、徐英,李小东、董蓬勃、张同升、李淑方开始翻译本书,他们依次参加了第一至七章的翻译工作。李小东是哲学系的博士,他对把握书中哲学术语的准确性起到很大作用。中国大陆地理学的人才培养是理科模式,研究生们很用功,遗憾的是由他们翻译的第一稿质量与出版的要求相去甚远。赵世瑜教授看了译稿前两章,指出该书必须重译。为了把握出版质量,商务印书馆承担了延期出版的经济损失。留美归来的唐晓峰学长应邀为本书撰写译序。写序之前,他看了本书第二轮译稿,之后他告诉我,翻译这本书并非易事,我从他平和的语气中感到了压力,遂重新开始。张亚南和杜德斌两位教授于2006年和2007年见证了我第三次重译的熬夜辛苦。尽管如此,我依然对本书的翻译不甚满意,也敬请读者指正。在这里我还要感谢张春梅和朱竞梅两位编辑,她们在本书的编辑过程中付出大量心血。
  地理学是有思想的,其思想的菁华得益于哲学的营养,并植根于深入、细微和实际的研究工作。这本书不是精神快餐类的读物,慢慢咀嚼之,无论是地理学人,还是其他学科的学者都会品出它的甘美。

                              周尚意
                             丁亥 初春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该书以哲学和社会理论的视野,脉络清晰的评介了丰富多彩的现代地理学思想,展示了地理学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这些永恒的论题探究到何等深度和广度。正当我们强调创新却有点思路干涸之时,本书的引进可望发挥及时雨的功效,因为它表明,思想的交汇、开拓、深掘是一个创新之源。

显示全部目 录

图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地理学、哲学和社会理论
第二章 存在主义、现象学与人文主义地理学
第三章 激进地理学、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地理学
第四章 结构主义与结构马克思主义地理学
第五章 结构化、现实主义与地方性研究
第六章 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地理学
第七章 女性主义理论和社会性别地理学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译者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