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红与黑 平装经典名著大家名译

分享到:

定价:¥35.80

  • 著者:98250 译者:
  • 出版时间:2015年01月
  • 版次:1印次:5页数:498页
  • 开本:16册数:1
  • ISBN:978-7-100-10994-9
  • 读者对象:中小学生,10—18岁
  • 人气:376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一本极具思想意义的政治爱情小说

显示全部序言

    《红与黑》是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司汤达是他的笔名,原名是亨利•贝尔。1783年出生在法国南部的格勒诺布尔城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当时僧侣和贵族是第一和第二等级,资产阶级属于第三等级)。十六岁时,他来到巴黎,加入拿破仑军队,远征意大利。二十九岁,随拿破仑军队进攻俄国,亲身经历了法军的惨败。两年后,拿破仑下台,使他感到政治的幻灭。司汤达曾说:“拿破仑和我一块儿垮台了。”
    巴尔扎克崇拜拿破仑,早年曾编过一本《拿破仑文选》;相传在写《人间喜剧》时,在书桌一隅,置一尊拿翁雕像,并在底座上刻下一句豪语:“彼以剑创其业,吾以笔竟其功!”在崇拜拿破仑方面,司汤达亦不让于巴尔扎克。还在小学生时期,听到拿破仑在意大利战场战战连捷,就不禁惊喜雀跃。尽管拿破仑在政治和军事上风云变幻,而司汤达把自己心目中的英雄锁定为拿破仑,把他奉为“恺撒之后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并庆幸自己随拿破仑东征西战,先后进入米兰、柏林、维也纳,直到莫斯科,亲身践履了“拿破仑史诗”。滑铁卢一败,拿破仑受到复辟势力的攻讦,而司汤达不顾时势风向,振笔疾书,在1817年,以几月之功,写了一本《拿破仑传稿》;二十年后,又写下《忆拿破仑》。1837年,写自传《亨利•贝尔传略》,最后一句:“生平只敬仰一人:拿破仑。”言尽于此,司汤达以盛赞拿破仑为己任,赞颂拿破仑强劲的个性、充沛的精力、敢冒风险的雄才大略。无论是在其小说还是游记,抑或文论和史书中,拿破仑始终受到他的关注。
    《红与黑》一书中的主人公于连,可以说是从拿破仑模子中克隆出来的一个人物。跟拿破仑一样,于连也有非凡的记忆力,为迎合时局,能把《圣经》倒背如流,但他最喜欢的书是《圣赫勒拿岛回忆录》。与瑞那市长较量占上风后,于连觉得应当乘胜追击,把瑞那的贵族傲气彻底打垮,这才是道地的拿破仑作风。
    于连神往拿破仑,但他所处的时代已非“功名只向马上取”的征战时代,于连只能喟然浩叹:“噢,拿破仑!你那时代,靠打仗出生入死,以博取荣华富贵,那么痛快!如今却去加重穷人的苦难,岂不卑鄙!”是的,到了1830年,“军人没有出路,教士也不是出路”,英雄无用武之地,壮士也不得志。故《红与黑》这部小说,实际上是一部写失败的小说,写于连从锯木厂走向断头台的失败。
    于连是一个“向社会开战的不幸儿”,他生就火热的性格,充满着进取精神,向往着英雄的行为。但所处的是一个复辟倒退的时代,使他不得不成为一个拒斥现存社会秩序的叛逆分子。“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按于连自己的说法,是“老天爷把我放在穷人堆里,却给了我一颗高贵的心”,在家里,和粗鲁的父兄格格不入,话说不到一块;进入社会,在市长家,在神学院,在侯爵府,看到的都是庸俗、虚伪、委琐。家庭、社会、时代,三不合宜。他既不能像拿破仑那样去征服世界,名扬天下;也当不成维璃叶市长,惩恶除腐,伸张正义。社会逼得他只能面对“残酷的现实,强迫自己去探究卑劣的人心,再以虚伪的言行,行其欺诈的勾当”。他倾向雅各宾主义,却参加保王党密谋;他明明蔑视贵族有产阶级,却又拼命往贵族有产阶级堆里钻,在敌对的环境中做着没有胜利希望的美梦。于连要向上爬,正当飞黄腾达之际,受到告密信的打击,慨然走向断头台。一人做事一人当,于连不求上诉,不乞一命,固不失为一条好汉,但终究是一个悲剧。
    《红与黑》开笔之处,题作《于连》,直到写完上卷,才最终定名为《红与黑》,以两种色彩做书名,当有寓意存焉。历来评论家绞尽脑汁,颇多发明,认为“红”与“黑”,喻军装与道袍、剑与十字架、热血与孝服、军人的荣耀和僧侣的黑暗、火红的理想与黯然的幻灭、英勇的时代与复辟的年代,等等,真可谓挖空心思。相对而言,倒是作者本人的说法比较平实。照司汤达的意思,“红”意味着书中主人公于连会去当兵;但他生活的年代,只得披上“黑”道袍,书名也有如此之意向。
    《红与黑》是19世纪的一部重要作品。问世之初,并未引起注意,后世才发掘出其深刻意义。司汤达跻身于19世纪世界大作家之列,该是不争的事实。
                                                                                     罗新璋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司汤达,19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一生写作数部长篇,数十个短篇或故事,数百万字的文论、随笔、散文和游记。他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他被认为是最重要和最早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最有名的作品是《红与黑》和《巴马修道院》。
    罗新璋,浙江上虞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1963年起先后在外文局中国文学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译审。作家。著有论文《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中外翻译观之“似”与“等”》,编辑《翻译论集》,译著《列那狐的故事》《特利斯当与伊瑟》《红与黑》等。妻子高慧勤是日语翻译家。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红与黑》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小说主人公于连个人出生木匠家庭,但意志坚强,精明能干,从小就希望借助个人的努力与奋斗跻身上流社会,但个人奋斗终因教会内斗惨遭谋害而失败。小说围绕于连的奋斗史,尤其是他的两次爱情的描写,广泛地展现了“19世纪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强烈地抨击了复辟王朝时期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的卑鄙庸俗,利欲熏心。因此小说虽以于连的爱情生活作为主线,但却不是爱情小说,而是一部“政治小说”。其作品主人公于连已成为19世纪欧洲文学中一些列反叛资本主义社会的英雄人物的“始祖”。《红与黑》不仅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而且开创了“心理小说”的先河。至今仍被公认为欧洲文学皇冠上一枚最为璀璨精致的艺术宝石,是文学史上描写政治黑暗最经典的著作之一,100多年来,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并被多次改编为戏剧、电影。

显示全部目 录

目录
上卷
第一章小城
第二章市长
第三章穷人的福星
第四章父与子
第五章讨价还价
第六章烦闷
第七章缘分
第八章小小风波
第九章乡野一夕
第十章立巍巍壮志发区区小财
第十一章长夜悠悠
第十二章出门访友
第十三章网眼长袜
第十四章英国剪刀
第十五章鸡叫
第十六章新的一天
第十七章首席助理
第十八章国王驾幸维璃叶
第十九章多思则多忧
第二十章匿名信
第二十一章与主人的谈话
第二十二章1830年的作风
第二十三章长官的苦恼
第二十四章省会
第二十五章神学院
第二十六章世界之大或富人所缺
第二十七章涉世之初
第二十八章迎神赛会
第二十九章初次提升
第三十章野心家
下卷
第一章乡村情趣
第二章初见世面
第三章第一步
第四章拉穆尔府
第五章敏感的心灵与虔诚的贵妇
第六章说话的腔调
第七章风湿痛
第八章抬高身价的荣耀是什么
第九章舞会上
第十章玛葛丽特王后
第十一章少女的王国
第十二章莫非是个丹东
第十三章焉知不是阴谋
第十四章少女的心思
第十五章难道是个圈套
第十六章半夜一点钟
第十七章古剑
第十八章伤心时刻
第十九章滑稽剧场
第二十章日本花瓶
第二十一章秘密记录
第二十二章争论
第二十三章教士,林产,自由
第二十四章斯特拉斯堡
第二十五章洁妇的操守
第二十六章精神之恋
第二十七章教会里的美差
第二十八章《曼侬•莱斯戈》
第二十九章闲愁万种
第三十章滑稽剧场的包厢
第三十一章教她有所畏惧
第三十二章老虎
第三十三章弱小者的苦难
第三十四章工于心计的老人
第三十五章晴天霹雳
第三十六章可悲的细节
第三十七章在塔楼里
第三十八章权势人物
第三十九章深谋远虑
第四十章静退
第四十一章审判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延伸阅读
本书名言记忆
读书笔记
于连——一个真实的奋进者
主要人物关系
品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