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发生在美国学校的责任制改革,是如何“弄巧成拙”的——以头脑精明的企业管理逻辑用于学校教育,对公民教育和民主教育造成了反进步、反民主和反社区的破环?本书为您一一揭开迷思。
定价:¥95.00
发生在美国学校的责任制改革,是如何“弄巧成拙”的——以头脑精明的企业管理逻辑用于学校教育,对公民教育和民主教育造成了反进步、反民主和反社区的破环?本书为您一一揭开迷思。
本书审视了美国责任制改革的整个历史,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起源到近年来“共同核心”的发展。在广泛的档案研究基础上,它追溯了主要政府和企业领导的报告所显示的责任制改革的起源和发展,从“国家深陷危机”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和“力争上游”。罗纳德•W.埃文斯以社会研究和公民教育为视角,阐述了责任制改革对学校的具体影响,展示改革者如何以极端的方式将企业管理原则应用于学校,从而对公民教育和民主学习造成了破环。
第一章 责任制改革的起源
在过去的三分之一个世纪里,最晚从20 世纪70 年代中期开始,由于对责任制的关注日益增长,教育产业经历了巨大变化。仅从表面来看,这一变化源于一种理念,该理念强调标准化和考试的系统不仅会对学校大有裨益,而且会提高所有相关方的表现,包括老师、管理人员,甚至学生。这一学校改革方法认为改革将提高社会产出,培训出工作能力更强的雇员,并进一步提高公民的整体教育水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商业社会是要求并鼓励改革的主导群体之一,尽管并非唯一有影响力的群体。另外,有关改革实施及管理的整体方法和很多关键策略也来自商业社会,他们将商业原则应用到学校中。商业介入教育政策制定由来已久,至少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其思想根源是教育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能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健康发挥重要的贡献作用,同时,学校还可以带来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到20 世纪后期,学校能够解决一个国家的社会和经济问题的想法,以及学校是个人经济成功的关键因素的信念结合起来,成为驱动学校改革的商业方法形成的有力思想体系。
大部分关于责任制改革的文献,不管是描述、纪实、为改革加油或批判改革,都言之凿凿地将商业领袖视为改革的核心。商业团体在改革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包括要求提高劳动者工作能力,通过20 世纪70 年代和80年代与学校和各区的合作推动学校改革;领导20 世纪80 年代和90 年代出现的系统改革运动,以及在游说推动建立有助于责任制改革实施的特定政策、项目及法律中发挥关键作用。商业被认为是推动学校责任制改革的主导力量也许是无可厚非的。历史学家拉里·库班对这场变革的逻辑做过描述,其主要设想包括:
● 强有力的经济增长、高生产率和长期繁荣……依赖于高技能劳动人才;
● 公立学校有责任为学生们具备信息化背景下的工作场合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做好准备;
● 所有公立学校在帮助高中毕业生升大学或者开始工作的准备方面做得很差,城市里的学校做得尤其差;
● 学校就如同商场,商业领域成功的原则也可以适用于学校,如此才能以标准化测试为衡量标准,提高学业成绩,形成结构性变化;
● 在学校的考试成绩越高就意味着在随后的大学或工作中会有更良好的表现。
…………
京ICP备05007371号|京ICP证15083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84号 版权所有 2004 商务印书馆
地址: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邮编:100710|E-mail: bainianziyuan@cp.com.cn
产品隐私权声明 本公司法律顾问: 大成律师事务所曾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