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自主性批判:人工智能产业的劳动、资本与机器

分享到:

定价:¥68.00

  • 著者:189406 译者:
  • 页数:308页
  • 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4885-3
  • 读者对象:大众读者
  • 主题词:人工智能政治经济学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聚焦人工智能产业的资本与劳动关系。
自动化时代,劳动者能否更自主?科技能否为劳动者赋能?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詹姆斯•斯坦霍夫(James Steinhoff),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学院助理教授,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媒体研究博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美国华盛顿大学电子科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研究领域:算法技术、数据和数字劳动的政治经济学。2019年出版合著《非人的力量:人工智能与资本主义的未来》。
王延川,法学博士,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法学会互联网法律与治理研究会会长、陕西省公民科学素质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西北工业大学智能科技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和首席专家、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省重点舆情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员、工信部智能科技风险法律防控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研究会青年人才、华东政法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民商法和数字法治。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回顾了人工智能(从专家系统到机器学习)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并揭示其中资本的递归力量与军方、国家的鼎力支持。
运用劳动过程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新解读反驳哈特和内格里等人提出的后工人主义和非物质劳动理论,并通过对人机混合、抽象合作和新自主性的批判分析,得出资本而非劳动者的自主性不断增强的趋势,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解释力。
将机器学习产品的劳动过程解析为四大主题,即人工智能商品形式,经验性控制、作为自动化技术的人工智能以及人工智能工作的自动化,该解析以及实证分析均建立在对世界各地从小型初创公司到科技巨头的人工智能从业者访谈的基础之上。
本书对资本递归性、马克思主义机器体系、控制论资本主义、“机器论片段”等理论有独到的理解,对人工智能产业分类、技术劳动者阶层、合成自动化、自动机器学习、合成数据等新现象也有精彩的剖析,读来颇具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