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丝瓷之路Ⅴ:古代中外关系史研究 丝瓷之路学刊

分享到:

定价:¥50.00

  • 主编:  
  • 出版时间:2016年06月本印时间:2016年06月
  • 开本:32页数:357页
  • ISBN:978-7-100-12088-3
  • 读者对象:中西交通史、亚欧大陆交流史、丝绸之路研究人员
  • 主题词:中外关系国际关系史古代文集
  • 人气:291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中西交通史、亚欧大陆交流史、丝绸之路研究人员

  欧亚研究考古历史、文化文献研究最新成果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余太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毕业。此后任职历史所,1993年起为研究员,曾任中外关系史研究室主任。专治古代中亚史、中外关系史。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李锦绣,1983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90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同年入北京图书馆敦煌资料中心工作。1994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为该所中外关系室研究员。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丝瓷之路——古代中外关系史研究》是有关古代中外关系史研究的专门学术刊物,目的是以地区史研究为依托,或者说通过研究有关地区史达到研究古代中外关系史的目的。本辑为第5辑。

 

显示全部目 录

內陸歐亞史
亞歷山大東征路綫述要………余太山 / 3
牛神形象中的印度影響………嚴耀中 / 32
“ 揭囉訶”與“曜母鬼”
—絲綢之路的佛教女神形象及其傳播………陳明 / 56
霞浦鈔本夷偈《天女呪》、《天地呪》考察………林悟殊 / 109
沙囉巴新考………李勤璞 / 140
地中海和中國關係史
古希臘羅馬文獻中的遠東——賽里斯人 (下)………萬翔 / 159
銀幣與銀鋌:西安出土波斯胡伊娑郝銀鋌再研究………李錦繡 / 207
唐代海上絲綢之路上的廣東青瓷
——2014年廣東新會官沖窑址和館藏實物調查記………黃瑩 / 233
Khomdan or Khandan ……Daryoosh Akbarzadeh / 257
Dominion over Palm and Pine:
Early Indonesia’s Maritime Reach ……Ann Kumar / 266
書評
溫故知新
——評林悟殊著《中古夷教華化叢考》………馬小鶴 / 305
耿世民《西域文史論稿》讀後………徐文堪 / 321
馬小鶴《霞浦文書研究》序………張廣達 / 331
2013年中外關係史研究綜述………孫昊 / 339
編後記……編者/ 356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古代中外關係史研究是以內陸歐亞區域史研究為依託,對古代中國與各國家、地區、民族間錯綜複雜的政治、經濟、文化、民族、語言、宗教等問題進行的綜合性研究。2013年度(2012年11月-2013年10月)國內外內陸歐亞史,古代中國與周邊關係史研究蓬勃發展,湧現大量著述,呈現出新的熱點問題,現將有關情況綜述如下:

 

一、新資料的發現和整理、研究

   1.文書、碑刻

  2013年整理、刊佈了一批中亞、西域古代民族的重要古代文書與碑銘。英國學者斯密斯·威廉姆斯(Sims-Williams)於2012年刊佈了上世紀90年代發現的150件巴克特裏亞文書圖版,引起學界關注。日本学者吉田丰以此为契机,详细介绍了这批文书对于伊斯兰化以前中亚历史的意义,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バウトソア語文書研究の近況ど課題》,《内陸アジア言語の研究》XXVIII)。段晴、張志清刊佈了國圖藏11件梵文佛經殘葉、5件佉盧文文書,並附羅馬字母撰寫與漢字釋文(《中國國家圖書館藏西域文書·梵文、佉盧文卷》,中西書局)。新疆龜茲研究院、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西域歷史語言研究所聯合發表了新疆龜茲研究院藏35枚婆羅米龜茲語木簡和2枚佉盧文木簡的圖版、撰寫、轉錄、注釋、中譯及相關研究(《新疆龜茲研究院藏木簡調查研究簡報》(《文物》第3期)。慶昭蓉利用這些木簡探討了尼雅遺址與高昌社會畜牧牛羊的細節及牧業對中亞佛寺經濟的重要性。(《從吐火羅B語詞看龜茲畜牧業》,《文物》第3期)慶昭蓉還認定日本東京博物館藏大穀Ot.19.1號木簡不是契約,而是錢物的收入和支出憑證,可能與寺院的地產抵押有關(《大穀收藏品中一件龜茲語木簡文書之再析》,《國學的傳承與創新:馮其庸先生從事教學與科研六十周年慶賀學術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學博物館徵集到13件吐魯番文書,張銘心初步介紹了這組文書的內容和意義(《敦煌吐魯番文書學研究新資料――兼談中央民族大學收藏吐魯番出土文書》,見前書)。青格力《關於新發現蒙醫藥方文獻〈dom經〉》(“內陸歐亞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介紹了新發現的蒙醫藥方《dom經》。

  突厥碑銘與文書。本年初在西安市發現唐代回鶻葛啜王子的漢文、如尼文合璧墓誌,這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塊唐代漢文、突厥如尼文雙語石刻墓誌。中央民族大學張鐵山對該墓誌上的突厥如尼文進行釋讀,並對墓誌所涉及其他問題進行考證。(《〈故回鶻葛啜王子墓誌〉之突厥如尼文考釋》,《西域研究》第4期)。西安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發表了2012年發現的唐突騎施光緒墓誌拓片(《西安西郊唐突騎施奉德可汗王子墓發掘簡報》,《文物》第3期)。葛承雍在此基礎上,對墓主人及相關史事進行考釋(《新出土〈唐故突騎施王子志銘〉考釋》,《文物》第8期)。土耳其學者Erhan Ayidin對1721—1998年之間於俄羅斯圖瓦葉尼塞河至吉爾吉斯斯坦一代發現的突厥如尼文碑銘、文書,以及敦煌如尼文占卜書進行匯總與釋讀(《葉尼塞河—吉爾吉斯斯坦的如尼文碑銘與占卜書》(Yenisey-Kirgizistan Yazitlari ve Irk Bitig, BilgeSu,Bilgesu,2013))。

  高句麗碑銘。2012年7月于吉林集安發現高句麗好太王時的煙戶碑,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第三塊高句麗碑刻,引起國內外學界廣泛關注。2013年先後出版著作一部《集安高句麗碑》(吉林大學出版社),《東北史地》第3期刊發林沄、徐建新、耿鐵華等多位學者的考釋文章。韓國高光儀撰寫《“集安高句麗碑”的書體》(《高句麗渤海研究》第45輯)參與討論。王其禕、周曉薇對2012年初西安新出土的唐上元元年高句麗移民後裔《泉府君夫人高提昔墓誌》相關內容與史實進行了考證(《國內城高氏:最早入唐的高句麗移民》,《陝西師範大學學報》第3期)。

  契丹、蒙古碑銘與文書領域。吴英喆介绍了2007-2010年间新发现的10件契丹大、小字墓志(《中国新出土の契丹文字史料》,《アジア游学》第160卷),并公布了其中四块墓志图版,及其考释文字(《契丹小字新发现资料释读问题》,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中日两国学者都关注了俄罗斯藏契丹大字手稿书(维·彼·扎伊采夫著,任震寰译,《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收藏的契丹大字手稿书》,《隋唐辽宋金元史论丛》;荒川慎太郎:《ロシア科学アカデミー東洋文獻研究所所藏契丹大字写本》,《アジア游学》第160卷)。

  松田孝一等人发表1998年至2008年之间在蒙古国境内发现的蒙古帝国、元朝碑文、岩壁铭文19通的图版与释文(《モンゴル国現存モンゴル帝国·元朝碑文の研究》,大阪国际大学)。薩仁高娃對近年西藏阿裏地區托林寺藏蒙古文《蒙古秘史》散葉進行了整理與研究(《西藏阿裏地區發現蒙古文散葉研究》,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2. 海洋交流史的文獻整理與研究

  榎本渉著《南宋・元代日中渡航僧伝記集成》(勉诚出版)对南宋、元代日本与中国往来僧侣计107人的传记进行整理与集成,并设论考篇进行相关问题的研究。馬小鶴對2011年新發現的福建霞浦摩尼教文書進行初步整理與研究,推進了摩尼教在華傳播史研究(《摩尼教四天王考》,《絲瓷之路——古代中外關係史研究》III,商務印書館;《摩尼“想威感波斯”——福建霞浦民間宗教文書閱讀筆記》,《西域研究》第1期)。

 

  3. 地圖

  2013年錢江、陳佳榮將現存美國耶魯大學的清代東南洋行海圖予以全文公佈,並對相關資訊略加考察(《海交史研究》第2期)。李新貴、白鴻葉《〈甘肅省彩繪山水畫輿地圖〉初探》(《故宮博物院院刊》第5期)對反映清道光二年青海地區蒙古、番部分佈的輿地圖進行介紹。

 

  4. 錢幣、壁畫

  2011年蒙古和哈薩克斯坦考古學者聯合發掘蒙古國布勒幹省巴彥諾爾蘇木一處早期遊牧貴族墓葬,發現精美隨葬品和壁畫。А·奧其爾等(А.Очир, Л. Эрдэнэ болд)編《遊牧民族藝術畫廊》(Нүүдэлчдийн урлагийн галерей)(2012)一書,以圖冊形式刊佈了這些壁畫,史料價值極高。

  2013年杜維善出版《貴霜帝國之錢幣》(上海古籍出版社)刊佈了重要貴霜帝國的錢幣圖版,並附相應研究說明問題。巫鴻、李清泉出版《寶山遼墓:材料與釋讀》(上海書畫出版社),聯繫內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寶山縣遼墓中壁畫製作背後所體現的族群與政治建構問題進行闡釋。大同考古所《山西大同東風裏遼代壁畫墓發掘簡報》(《文物》第10期)一文,也重點介紹了新發現的遼墓壁畫。

 

  5. 文獻研究、工具書

  P·托日達賴、C.楚倫(Р. Төрдалай, С. Чулуун)編《蒙古國史學文獻》(Монгол улс дахь түүхийн судалгааны номзүй)(2012)是一本收錄古代、中世紀、近代研究概況,善本資料、研究文獻,蒙古史學問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2萬多條目錄的研究工具書。餘太山在商務印書館再版《兩漢魏晉南北朝正史西域傳研究》、《兩漢魏晉南北朝正史西域傳要注》、《早期絲綢之路文獻研究》三本著作。艾力·吾甫爾的《論烏特米什·哈吉及其〈成吉思汗〉一書》,《新疆社會科學》(維吾爾文版,2013年第4期)討論了烏特米什·哈吉及其《成吉思汗書》的相關問題。李錦繡的《〈西域圖記〉研究》(“A study of the XiyuTuji”, The Steppe Lands and the World beyond Them, Universitatii AlexandruIoan Cuza)對記述古代西域交通路線的《西域圖記》的相關問題進行考析。烏雲高娃的《洪武本〈華夷譯語〉韃靼來文注釋》(《絲瓷之路》第3輯)對洪武本《華夷譯語》中12篇“韃靼來文”進行注釋與研究。

 

摄于克久拉霍的牛头神像

各期列表

《丝瓷之路——古代中外关系史研究》是有关古代中外关系史研究的专门学术刊物,由余太山、李锦绣主编。考虑到古代中外关系极少单纯的双边关系,往往是多边的关系,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形态;加之古代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外交,以今例古不免削足适履,我们认为今天研究中外关系史不妨以地区史研究为依托。或者说通过研究有关地区史达到研究古代中外关系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