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艺术史与艺术哲学(第一辑) 艺术史与艺术哲学

分享到:

定价:¥138.00

  • 主编:  
  • 出版时间:2020年08月本印时间:2020年08月
  • 开本:16页数:443页
  • ISBN:978-7-100-18562-2
  • 读者对象:艺术史、艺术哲学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对艺术史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 主题词:艺术史世界学术会议文集汉、英艺术哲学
  • 人气:181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汇集国内外艺术史与艺术哲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窥见未来研究动向


《艺术史与艺术哲学》(第一辑)集结国内外活跃在艺术史与艺术哲学研究领域的优秀学者,从不同角度呈现这些学科的进展与前沿,强调艺术史、艺术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重视史与论的交汇,具有很高的学术含量。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沈语冰,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艺术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浙江大学世界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兼职教授,湖北美术学院“楚天学者”讲座教授(2016—2018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第3版)•艺术学理论卷》艺术批评分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艺术学经典文献导读书系”主编,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执行主编。曾为剑桥大学哲学学院访问学者,哈佛大学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中心访问教授。著有《20世纪艺术批评》《图像与意义》等;译有《弗莱艺术批评文选》《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等。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艺术史与艺术哲学》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为核心,集结国内外活跃在艺术史与艺术哲学研究领域的优秀学者,从不同角度呈现这些学科的进展与前沿,强调艺术史、艺术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史学厚度为筑基,以思想深度为旨归。以期经过多年努力,形成系统而成规模的学术成果。
第一辑收录了十七位国内外学者撰写的最新研究论文,包括在复旦大学召开的两次国际性学术会议“重置时间:艺术、技术与当代的未来”及“观想:图像及其受众”的专题论文,讨论南宋山水画以及塞尚早期绘画的艺术史论文,关于《十月》杂志的研究论文和书评。内容涉及中国古典艺术、西方现当代艺术等,不仅展示了国内外在艺术史与艺术哲学领域的研究水平,而且也借此倡导从更多元化的视角去重新审视艺术,以跨学科的方法对艺术进行更深层次的追问和思考。

显示全部目 录

一 “重置时间:艺术、技术与当代的未来”专题
I. Reset Time: Art, Technology and the Future of the Contemporary
Time Arrives from the Future: Time-Complex and Post-Contemporaneity /
Christophe Genin
Time-Complex—Towards a New Philosophy of Time from the Future / Armen Avanessian
创造性时机与当代艺术的思想基础/ 孙周兴
马奈与印象派绘画中的时间/ 沈语冰
节奏与技术:论海德格尔对兰波的评论/ 许 煜
世界,就是死频道上的残像——由《神经漫游者》重思赛博格教旨/ 姜宇辉
二 “观想:图像及其受众”专题
II. How Do Images Think? 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ictorial Negation / Emmanuel Alloa
The Visual Principles of Transgression: An Anthropology of Western Culture /
   Gil Bartholeyns
Weightless: Face, Faciality and Body / Chiara Cappelletto
   On Figure and Ground in Dunhuang Mural Painting / Wang Yudong
金版《文姬归汉图》骑马人物形象研究/ 杨贤宗 柯 腾
Image and Body: A Bergsonian Proposal to Prof. Belting’s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
Sun Ning
三 艺术史研究专题
III. Studies in Art History
南宋山水画的崇高成就及其美学境界/ 王 毅
塞尚的诗歌《恐怖的故事》与他的早期绘画/ 徐克舰
四 特稿与书评
IV. Features and Book Reviews
美国《十月》杂志的诞生/ 鲁明军
写作作为一种时刻——关于哈尔•福斯特《实在的回归》的写作/ 王音洁
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T. J.克拉克于20世纪90年代的现代主义研究/ 杨娟娟
《艺术史与艺术哲学》征稿函
Call for Papers: Journal of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Art
编后记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克拉里同意波尼茨(Bonitzer)的观点,认为《在花园温室里》的悬置感来自摄影的传播效果。不过,我认为,这也与马奈的绘画观相关,特别是与马奈的时间观相关。当然这两者并不必然是矛盾的,因为马奈的绘画观本身可能已经受到了摄影的影响。马奈一再坚持,不管你让模特摆了多少回姿势,也不管你画了多少次,你都必须回到“最初的那一刻”。什么是最初的那一刻?是指第一眼所看到的吗?还是画家敏锐地捕捉到对象本质的那个瞬间?我认为这里既存在着一个因为摄影的诞生而被放大的时间维度,也存在着一个艺术家对本真性的理解问题。一个有趣的事实是,马奈创作《在花园温室里》时,请吉耶梅夫妇坐了整整40回!但马奈最感兴趣的,还是他“最初瞥见”或者他认为最能表现吉耶梅夫妇本质的那一刻:这对夫妇貌合神离,各自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那种令人震惊的疏离感。事实上,这一刻真是本质性的,因为在结婚整整17年之后,吉耶梅夫妇终于还是离婚了!
……
    Through negation, the world is transformed, holds Hegel, as the spirit moves from the individual sensory This to the generality of the concept, which is in turn characterized through reflexivity. As Alexandre Kojève puts this in his Hegel commentary, the word naming the animal (“the lion,” “the dog”) “does not run, drink and eat”; in order to reveal its essence, the animal must cease to exist as a sensible being and its meaning must be elicited, “abstracted” from it. Through the negativity of language, what we leave behind is nothing but the positivity of images. Or to say this in Hegel’s own terms: “The world, nature is no longer a realm of images [...] it is a realm of names.” “The image is killed and the word takes the place of the im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