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亚里士多德之伦理思想 浙大学术精品文丛

分享到:

定价:¥15.00

  • 出版时间:2003年04月
  • 页数:247页
  • ISBN:7-100-03779-4
  • 主题词: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
  • 人气:222

显示全部出版说明

《浙大学术精品文丛》出版说明
    创办于1897年的渐江大学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曾被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渐大学术精品文丛”是一套开放式的丛书,主要收录渐江大学学者所撰写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著作,其中不仅包括那些早年出版,在学界已有定评的优秀著作,还有许多渐大学人近年来的新作。

显示全部序言

《浙大学术精品文丛》总序
  近代以降,西学东渐,接受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成为开明人士的共识。杭州知府林启(1839―1900)会同浙江巡抚和地方士绅,积极筹备开设一所以西方科学体系为主要课程的新型学堂。经清廷批复,求是书院于1897年3月在杭州设立(1901年改为浙江大学堂)。这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几所新型高等学府之一。
  求是书院几经变迁,到1928年,成为国立浙江大学。1936年,杰出的气象学家和教育家竺可桢(1890―1974)出任校长,广揽英才,锐意改革,很快使浙江大学实力大增,名满东南。抗日战争期间,全校师生在竺可桢校长的率领下,艰苦跋涉,举校西迁,在贵州遵义、湄潭办学,一时名师云集,被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
  浙江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名家辈出。1928年,浙大正式设立文理学院,开设中国语文、外国语文、哲学、心理、史学与政治等学科。1934年增设史地学系,1939年,文理学院分为文学院、理学院。1945年成立法学院,后又陆续增加哲学系、人类学系,经济学系等系科和——批文科类研究所。 与求是书院同年创建的杭州育英书院,1914年成为之江大学。陈独秀、蔡元培、陈望道、胡适、蒋梦麟、马叙伦、马一浮、郁达夫、夏衍、吴晗、胡乔木、施蛰存、郭绍虞、林汉达、经亨颐、汤用彤、谭其骧、劳乃宣、邵裴子、宋恕、蒋方震、许寿裳、沈尹默、邵飘萍、梅光迪、钱穆、马寅初、张荫麟、张其昀、贺昌群、钱基博、张相、夏承焘、姜亮夫、朱生豪、王季思、严群、许国璋、王佐良、薄冰、方重、裘克安、戚叔含、李浩培、孟宪承、郑晓沧等著名学者曾在这两所学校学习或任教。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浙江大学一度变为以工科为主的高等学府。它的文学院和理学院的一部分,与之江大学文学院、理学院合并成为浙江师范学院,后演变为杭州大学。它的农学院和医学院则分别发展为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9月,同根同源的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成为新的浙江大学,这是新时期中国高校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新浙大是目前国内学科门类最齐全、规模最大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之一。
  新浙江大学成立后,人文社会科学得到了更大、更好的发展机遇。目前,浙江大学拥有文学、哲学、历史学、语言学、政治学、艺术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全部一级学科,门类齐全,实力雄厚。而在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学科交叉和相互渗透方面,浙江大学更具有明显优势。为了有力推动浙江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世纪之初,学校确立了“强所、精品、名师”的文科发展战略,从机构、成果、队伍三方面加强建设,齐头并进。《浙大学术精品文丛》就是这一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共同构成了人类的知识系统,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历史与未来,社会与人生,中国与世界,旧学与新知,继承与创新……,时代前进和社会发展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趋势下,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和重要性正日益凸现,每一个有责任感的学者,必将以独立的思考,来回应社会、时代提出的问题。编辑这套《浙大学术精晶文丛》,正是为了记录探索的轨迹,采撷思想的花朵。
  浙江素称文化之邦,人文荟萃,学脉绵长。自东汉以来,先后出现过王充、王羲之、沈括、陈亮、叶适、王守仁、黄宗羲、章学诚、龚自珍、章太炎、鲁迅等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科学家,南宋后更形成了“浙江学派”,具有富于批判精神、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鲜明学术传统。浙江大学得地灵人杰之利,在百年发展史上集聚和培育了大量优秀人才,也形成了自己“求是创新”的优良学风。《浙江大学学术精品文库》将以探索真理、关注社会历史人生为宗旨,继承优良传统,倡导开拓创新的精神,力求新知趋邃密,旧学转深沉。既推崇具有前瞻性的理论创新之作,也欢迎沉潜精严的专题研究著作,鼓励不同领域、不同学派、不同风格的学术研究工作的同生共存,融会交叉,以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
  《浙大学术精品文丛》是一套开放式的丛书,主要收纳浙江大学学者独立或为主撰写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著作。为了反映浙大优良的学术传统,做好学术积累,本丛书出版之初将适当收入一些早年出版、在学界已有定评的优秀著作,但更多的位置将留给研究新著。为保证学术质量,凡收入本丛书者,都经过校内外同行专家的匿名评审。“精品”是我们倡导的方针和努力的目标,是否名实相符,真诚期待学界的检阅和评判。
  同样诞生于1897年的商务印书馆向以文化积累和学术建设为己任,盛期曾步入世界出版业的前列,而今仍是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学术出版重镇。浙江大学和商务印书馆的合作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934年,商务印书馆就出版过《国立浙江大学丛书》。值得一提的是,浙大历史上有两位重要人物曾在商务印书馆任职。一是高梦旦(1870―1936),他1901年任刚刚更名的浙江大学堂总教习,次年以留学监督身份率留学生赴日本考察学习。1903年冬他应张元济之邀到商务,与商务共命运达三十余年,曾任编译所国文部部长、编译所所长,主持编写《最新教科书》,倡议成立辞典部,创意编纂《新词典》和《辞源》,为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是老校长竺可桢,他1925―1926年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史地部主持工作,参加了百科词典的编写。在浙江大学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今天,百年浙大和百年商务二度携手,再续前缘,合作出版《浙大学术精品文丛》,集中展示浙大学人的研究成果。薪火相继,学林重光,愿这套文丛伴随新世纪的脚步,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张东荪序
  泰西学术无不以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为始祖,正犹吾国之以孔子为宗师也。非谓二人以前无思想。吾国之《六经》乃在孔子以前。学者其所宗孔者以其对以往为集大成,对未来为开先河耳。柏亚二人在泰西亦复如此。顾亚尤有异于柏者:在其分科;使人类知识自成一体系而各有其专门。此亚氏高出于柏氏之所在也。伦理学在亚氏以前,不成为一种之学。故其所著之伦理学实即为此科成立为一种学术之始。谓有亚里士多德之伦理学而世间始乃有伦理学一科,未始不可也。世人往往谓最古者辄为最不进步者。实则学术之发展颇有与社会进化之阶段不相符应处。亚里士多德之著书去今二千余年矣。而其中所诠,按之今日情形,仍多适用之点。谓后人补足其说,以致较为精密,可也;谓其说已成过去则不可。是以亚氏此书虽为最古之书,但同时复为最能经久之作。亚氏他书号为难读,而独伦理学一种则条理清楚,体系整齐。泰西言道德者仍必奉为经典。未尝如吾国时流动辄以陈腐讥前人也。虽然,读古籍究不若阅时人著述之易。是以笺注尚矣。据闻已有人以此书译为中文。余未寓目,未敢评骘。特以为读原文有时转觉头绪紊烦。故不如读后人解释之作。解释之目的即在使其要点更得显豁;使其系统更得整严;使其论据更得贯串;使其所言更得明晰。此解释书所以与原书并重之故也。初学之士往往对于原书不知何句宜特别重视,何段为全书精粹之所在;且不知前后如何相衔接。故不可不求助于注释或讲解。读原书而不读解释,易有所忽略。读解释而不读原书,又复失于真切。此所以学者于两种不可缺一也。严君此作乃精读亚书之结果。以多年之力纂辑而成。其中表解最为醒目。以此一卷再与原书并读,必可了然无遗。泰西学者对于所存经典多从事注释。讲述亚氏伦理思想者虽有多种,然大抵为文字之考证。吾辈东方人志在理解其思想,自无需乎此。严君此作可谓独出心裁,并无所藉承。书成以后又经余与友人黄子通先生各任校阅,虽不敢谓一无误漏,然为攻究亚氏伦理学,余实敢向当今学者一推荐也。

               民国二十二年四月二十日张东荪序于北平西郊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学术著作。它用表解和诠释的方法,对亚氏伦理思想进行了准确的概括和转述,并结合中国伦理思想进行了比较分析。本书193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至今仍起导读的作用。书前附有张君劢和张东荪序。

显示全部目 录

张君劢序
张东荪序
例言

第一章 绪论——伦理学之区域与性质
 第一章 纲要
第二章 人生之最高目的
 第一节 幸福——至善——之根本观念
 第二节 幸福之性质
 第二章 纲要
第三章 道德与中庸
 第一节 道德
 第二节 中庸
 第三章 纲要
第四章 理智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根本之理智
  (一)科学
  (二)直观理性
  (三)智慧
  (四)艺术
  (五)深虑
 第三节 旁辅之理智
  (一)考虑
  (二)聪明
  (三)判断
  (四)灵敏
 第四章 纲要
第五章 自被动行为与德志
 第一节 自被动行为
 第二节 德志
 第三节 德志与自被动行为之关系
 第五章 纲要
第六章 论诸德
 第一节 勇敢
 第二节 节制
 第三节 乐施
 第四节 慷慨
 第五节 豪侠
 第六节 温厚
 第七节 真率
 第八节 诚实
 第九节 机敏
 第六章 纲要
第七章 公道
 第一节 公道之意义
 第二节 公道之种类
 第三节 公道与道德
 第四节 公道与自被动行为
 第五节 公道与中庸
 第六节 公道之人与公道之行
 第七节 公道与酬报
 第八节 公道与正义
 第七章 纲要
第八章 友爱
 第一节 友爱之要义
  (一)性质
  (二)界限
  (三)要素
  (四)根源
 第二节 友爱之种类
  (一)以动机分类
  (二)以地位分类
 第三节 友爱之余义
  (一)友爱与公道
  (二)友爱与幸福
  (三)友爱与穷达
  (四)爱有差等
  (五)朋友之数
  (六)爱之涣变
 第八章 纲要
第九章 快乐
 第一节 一般人之论快乐及亚氏之批评
 第二节 亚氏之论快乐
 第九章 纲要
第十章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