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中国学术(第44辑) 中国学术

分享到:

定价:¥160.00

  • 主编:  
  • 出版时间:2023年07月本印时间:2023年07月
  • 开本:16页数:434页
  • ISBN:978-7-100-22069-9
  • 读者对象:对人文学科感兴趣的读者,特别是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人文社科学者、学生及学术爱好者
  • 主题词:社会科学中国文集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深研先哲奥义,激活学人巧思,以《中国学术》通读中国学术

承载二十余年学术积淀,所选文章涉及领域广,主题和研究范式多元化,专业性强,颇具理论深度,充分体现学者对各自专攻学科的深入洞见

本辑《中国学术》沿袭过去二十余年的办刊传统,精心挑选来自海内外学界的数篇文章,所涉领域遍及文学、哲学、政治、历史与宗教,既有深奥的概念探讨,又有新议题的生动阐释,足以令具有一定知识基础与不同学科兴趣的读者一饱眼福。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刘东教授,著名学者,现任浙江大学中西书院院长、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特聘教授。早年师从思想家李泽厚,学术上以国学、美学、哲学、比较文学等为主攻方向,先后于浙大、南大、中国社科院、北大、清华等校任教,讲学足迹遍及亚美欧澳各洲。现已发表著译作品十七种,创办并主持了“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人文与社会译丛”及《中国学术》杂志。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中国学术》是由浙江大学中西书院主办的一份学术期刊。现第44辑共收录论文8篇,评论3篇,书评10篇,共27万字。本辑所录的学术论文遍及古希腊哲学、语言学与诗学、佛教理论等领域,如迈克尔•斯洛特《自然的必然齐一性》主要处理了休谟提出的“自然齐一性”问题,萧驰的《方块字与“山水诗”》着眼于诗中的文字,以不同视角尽显汉字之美。三篇评论分别就“乾隆下江南”与“汉化”的关系、明朝国号“大明”意义及其由来、汉代经学的正名与声训三个论题展开,论述深入而精妙。十篇书评对应的书籍多为近年新作,涉及生态问题、历史上的国际关系、汉学研究等领域,篇幅精干,内容丰富。

显示全部目 录

卷首语
论文
吕克•布里松 柏拉图论嫉羡(phthonos)
王 纬 霍布斯和亚里士多德论因果性与人的自由
迈克尔•斯洛特 自然的必然齐一性
杨 朗 稍纵即逝的平衡——《天边有一块乌云》中的“轻”与“重”
萧 驰 方块字与“山水诗”—— 一个语言进路的探讨
孙学堂 司空图“韵外之致”说新探
陈 帅 从陈那到“龙树”:新见清代慧善《因明入正理论略疏》评析
茅宇凡 《成唯识论》的阿赖耶识转变说及其对外部世界之构建
评论
刘 东 如何看待“汉化”——也谈“乾隆下江南”的问题
徐 泓 明朝国号“大明”的缘由及意义
李 科 以名为政与依声立说:汉代经学的正名与声训问题
书评
于洪 全球气候问题治理的困境与出路——评《政治理论与全球气候变化》
卢兆瑜 政治生态学的学科定位与研究谱系——评《政治生态学》
郭军伟 保罗•科利尔对自然伦理观的省思——评《被掠夺的星球》
赵博文 消费何以影响环境——评《消费的阴影: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辛智慧 18世纪欧洲思想光谱中的亚洲叙事——评《亚洲的去魔化:18世纪的欧洲与亚洲帝国》
冯立君 内亚史研究的谱系——评《重释内亚史:以研究方法论的检视为中心》
何余华 他山之石,异域之眼——评《西观汉记:西方汉学出土文献研究概要》
陈 帅 中国逻辑学何来——评《中国逻辑的发现》
池 翔 人参与清代中朝关系的物质维度——评《人参与边疆:清代中朝边界和政治关系(1636—1912)》
廖基添 注重实证 多元观察——评《5—6世纪北边六镇豪强酋帅社会地位演变研究》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卷首语


又轮到为这一期撰写序言了。不过在正式动笔之前,既已打开了《中国学术》的文件夹,也就顺便浏览了以往的卷首语,算是对于学术生涯的一番回顾。这项繁琐且耗神的主编工作,是自己从社科院开始承接的,而接下来又大体上是十年一度,先后转移到了北大、清华,以及眼下所在的浙江大学,可无论再怎样“乾坤大挪移”,都把这个重担背负了过来,至今竟已是二十五个年头了!
打开这一系列的卷首语,就重又记起了创刊时的紧张、组稿时的苦恼、出刊时的喜悦、坚守时的煎熬……当然,这一切如今都算是过去了,而眼下的这份编辑工作,对自己只属于日常的功课,好像命中就应去按时完成。不过,重读这些昔日写下的文字,还是能找回当时的兴奋劲儿,无论是面对其中概述的精妙文思,还是又透过那些高明的创见,回想起众多好友的谈锋与面容……
由此又不免联想到,刚收到了一本题为《龙与士》的画册,集中呈现了明代士人的、以往不怎么被重视,也未必会被当作“书法”的笔墨;尤其是其中那些信手写下的、尺幅往往很长的联句,虽不无酬唱和逞技的成分,甚至还透出了微醺的酒气,却让我们到了几百年以后,还能够若有所思地领悟到,在那个其实很不“光明”的朝代,恰是通过文人间的相濡以沫,才达成了心力上的相互支撑。——更不要说,也正是这种心照不宣的印证,才烘托出了斯文未坠的氛围,而终究在文明的艰难延伸中,起到了守先待后的传递作用。
论文栏的第一组,集中于希腊哲学的永恒研讨。吕克·布里松所聚焦的,是希腊人心中的所谓“嫉羡”(phthonos)。这是一种由他人在财富、荣誉、知识和德性方面的优越性所带给个人的痛苦情感。不过,柏拉图却通过谴责这种情感,否定了神话学,并以神学取而代之,而后者则是一种关乎神圣的理性话语。换言之,柏拉图用哲学取代了悲喜剧,尤其是悲剧;如此一来,知识也便取代了引发滑稽的无知,爱欲亦被导向了对于知识的追求。柏拉图拒斥那种以嫉羡为原动力的历史,那种以诸神的嫉羡作为人类悲剧命运之缘由的历史, 那种由人类间的嫉羡引发了内外战争、谋杀、各种争斗与偷盗的历史。竞争(agón),这个在希腊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概念,到这种语境下也就被抽离了,唯有在说到美德时可以算作例外。接下来,王纬想要澄清的,则是对于希腊哲人的一种误解。亚里士多德有关人类自愿行为的学说,曾被霍布斯理解为一种自由意志论,但这跟前者本人的观点刚好相反。由此,作者便首先指出了这两位哲人的行为理论——和人的自由相关的理论——之间的相似性;接着,作者又考察了作为他们各自行为理论基础的感觉理论和因果性理论,并借此来寻找二者行为理论之间内在相似性的依据;最后则澄清了二者在人的自由问题上的观点差异,来源于他们对于因果性之理解的差异,而不是他们对于人的本质之理解的差异。
论文栏的第二组,是从两个看似不同的侧面,涉及了人类理性的性质,以及由此导致的“形而上的不可能”。迈克尔·斯洛特经由对魔法的辨析,来处理有关自然齐一性的问题。作者认为,从人类认识本身的特性出发,魔法的与形而上的先验不可能,意味着自然必须是齐一的——正是在被休谟质疑其必然性的那种“齐一”的意义上。由此,如果自然的齐一性是一种先验的必要性与保证,那么,休谟反对归纳的主要论点也就无法落实了。从这种立场出发,作者就既基于心灵的事实,否决了任何上帝创世的奇迹;也基于这种先验的齐一性,抵达了一种前批判主义的前休谟思想,仿佛又回到了莱布尼茨的理性主义。接下来,杨朗则通过对于刘东近作的研读,凸显了“有限理性主义”的精义。作者写到,刘东曾在《天边有一块乌云》中指出,孔子的思想也是基于一种类似存在主义的、由外在主宰缺席而导致的价值空白;然而,有别于存在主义盲动介入或纵身一跃的非理性应对,孔子反而以富于创造力的方式,严守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界限,给出了合乎理性的人生解决方案,从而在一种警醒的有限乐观中,造就了最为平和与人性的生死观,而这样的思想特色,也最终成为中国文化的底色。人类现今仍然置身于存在主义以来的困境,所以孔子的这种“有限理性主义”精神,也为这种虚无困境的解脱提供了真正的启发。作者指出,这一历久弥新的中国精神传统,恰可以在现代的语境中释放出潜能,帮助人类思考一条既合理也合意的未来之路。
论文栏的第三组, 聚焦于中国古代的诗学。萧驰的兴趣集中在理论方面。作者指出,汉字文化中存在着一种迷恋空间之“形”的倾向,而他想要基于中外学界对于相关问题的既有研究,到各个文化领域去验证这样的倾向,并特别去考察汉语诗歌有利于空间表现的种种功能。于是,作者依次说明了汉语书写文字的几个重要特征,如以单音节的字符兼标示概念和语音的汉字具有离散性,对经验的编码以名词为重点,以及语法组织主要依据感觉之序中形成的像似性词序。凡此种种,都体现了中华文明对于空间中“形”的迷恋,确乎具有印欧语言所不能及的“非凡的空间表现功能”。孙学堂的兴趣集中在考辨方面。作者指出,如果撇开《二十四诗品》而细阅《与李生论诗书》,便可发现司空图并不提倡“直致所得”,而他所讲的“韵外之致”,除了包括来自情思与意境的“审美趣旨”,还包括“讽谕”“抑扬”等意涵,并不排斥“微言大义”。另外,所谓“近而不浮,远而不尽”,不仅概括了“韵外之致”的“美学内涵”,还要求诗人用意构思要深远曲折,实际已解决了“韵外之致”如何实现的问题。进一步说,在司空图自己举出的得意之作二十四联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精思结撰之作,这与他所推崇的王维、韦应物的诗歌相比,感情氛围和“风神情韵”减少了,用意精细的“筋骨思理”则增加了。由此可知,“韵外之致”既是对唐诗以情韵取胜的创作经验的总结,又预示与含摄着将要到来的宋诗重思理、尚意蕴的特质,可称为“结唐开宋”的诗学理论。
论文栏第四组,聚焦于佛典及其教理。陈帅的文章指出,慧善的《因明入正理论略疏》成书于清代的康熙年间,是对《因明入正理论》的注释;如果围绕此书进行相关研究,便可填补在清代因明方面的空白。因此,作者首先基于自己对于该书的前期校勘和整理,介绍了目前所见的两种版本的相关信息。尔后,又选取了宗支构成及因三相的相关解释作为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并对照着《因明入正理论》原典、《宗镜录》及明末清初的五种因明注释,探究了《因明入正理论略疏》的注疏特点。作者指出,该疏属于一种集解性著作,且对明清时期处于独立探索诠释阶段的汉传因明来说,可以被视作一例典型。茅宇凡的文章指出,《成唯识论》将阿赖耶识的作用分成了作为潜能(种子)的因转变和现行的果转变。其中的因转变中有两种习气,即异熟习气和等流习气(名言熏习);而这两种习气恰好对应于《摄大乘论》所说的两类因果关系(缘起)。由此种缘起而产生的果转变阿赖耶识,也同样具有两种所缘,即内在的身心整体和外部世界(器世间)。总结地看,这两种习气、缘起和所缘,分别对应并解释了两组哲学议题,即个体生命的因果如何相续,以及客观世界在否定外境之前提下如何构建。
评论栏发表了三篇文章。 刘东的长篇书评论文,以乾隆的“六下江南”为个案,探讨了“汉化”问题的复杂性。如果仅从“巡幸”与“马背”的同构关系来看,乾隆这种自我宣示的“南巡”,好像是维护了马背民族的“满族性”,不过也应当看到,他这种看似“合乎祖制”的频繁出游,在维护政权、保持满汉之间平衡的同时,反又相当突出地表明,他已被具有相对“高度”的汉文化给同化了;换句话说,乾隆带着母亲的这种南方享乐,并非只是出自喻告中的政治考虑,而更是被那里发达的世俗生活所吸引。由此可知,这个历史案例反而演明了,清代统治者想要保持的“满族性”,终会消融在“汉化”的历史趋势中。再进一步说,尽管此时的“汉化”在一方面,当然“往往就等同于弱化”;不过在另一方面,又正由于“满汉之间”的双向互动,人们才得以取道于“文化间性”,去向更上一层的“文化高度”攀升。由此可知,真正重要的并不是去计较“汉化”前的原生形态,而更应着意于一种“价值理性”是否正确,或一种具有“文化高度”的“生活世界”,能否被该世界之外的人欣然接受。徐泓从学术史的角度回顾了明代国号“大明”的出处究竟何在。作者指出,基于夏原吉、祝允明、田艺蘅、焦竑等人的记载,都很难辨明历史之本末。1923年,日本学者和田清曾以火德来解释“大明”的国号;1941年,吴晗则主张“大明”国号起于明教,此说还一度成为主流学说。不过,到了上世纪80年代,杨讷又对吴晗之说提出了质疑,认为明教于北宋末合于白莲社的说法,其实是不能成立的;而他这种“明王出世”并非源自明教的主张,也正好与台湾学者王见川的研究耦合。新世纪以来,杜洪涛首先摆脱了吴晗的思路,认为明朝国号不但与明教无关,也与白莲教无涉,他转而从儒家的经典入手,指出《诗经》本有《大明》之诗,《易经·乾卦·彖传》也有“大明”之文,这才是“大明”国号之所本。此外,所谓“大哉乾元”在前,而“大明终始”接续,也正好显示了元、明两朝的传承关系。作者显然认为,后边的这种立论更为合理,故而对此给予了补充性的证明。李科的评论文章指出,以往多认为汉儒解经的依声立说,有悖于语言“约定俗成”的规律。但经过考察却能发现,汉代声训的流行与儒家的正名说,原本有着密切的关系。武帝时,董仲舒继承孔子及《春秋》的正名思想,强调“治国之端在正名”,提出了“名生于真”的求真诠观念,且在《深察名号》等篇中采用声训来解释名号,并附以经义及思想政治主张以重建儒家名实系统。这样的方法经由董仲舒、《白虎通》等而逐渐流行,其适用范围也从最初的思想政治领域,扩展到对于天地万物命名之由的探寻和解释。
最后要说的是,除了中外学者的投稿支持和编辑团队的工作支持——这些都是我一直心存感念的——还应当特别致以谢忱的是,自筹办这份期刊的那天起,至今也已有二十五个年头了,哈佛燕京学社都始终如一地从各个方面给予了信任与支持,还不管我又转移到了什么地方。当然了,我们也一直在以此为傲为荣,坚持在用国际学刊的标准,来严格甚至严苛地要求自己,冀能不负国际同行的此一重托。


刘东
2023年4月14日
于余杭绝尘斋


 

各期列表

    《中国学术》是由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资助、中外学者共同编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系列文辑,设“论文”、“评论”、“书评”和“通讯”四个栏目,每季度出版一辑。其宗旨是提高我国人文及社科的研究水准,推展汉语世界的的学术成就;增强文化中国的内聚力,促进中外学术的深度交流;力争中文成为国际学术研究的工作语言,参与中国文化现代形态在全球范围内的重建。它力争以“人文与社会”为轴心,追求学科交叉和科际整合。《中国学术》辑刊已收入cssci期刊方阵索引,入选文章经过匿名评审,内容涵盖哲学、社会学、中国文学、史学、政治学、艺术理论等学科。另有相关学科最新著作的书评、知名学者讲演稿等。这些文章全面反映了近期社会科学最前沿的学术思潮,并对优秀学术成果的出版予以最及时的评论,具有前瞻性和很高的学术价值。本书供稿人来自世界各地,主要为国内外各高校、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是中外学者沟通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