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关联图书

图书搜索:

张艳丽 在《论美国的文化》里发现美国的慈善业

2013-04-25作者:张艳丽 浏览人数:178

 

    如果不仅限于想象力和大胆,一个民主制度下的负责任的政府通常不能超越公众的所愿来进行试验和有所作为……基金会有自由进行独立的选择,而不必受制于接连不断的民意公决。反之,社会期待这些基金会公开它们的行动,期望它们为普遍利益行事,但同样期望它们将自由用于改善公共福祉。
                                                                                                                                      —— 亨利•希尔德
                                                                                                                                     (福特基金会负责人)
    美国的慈善业是如何运作和行之有效的呢?商务印书馆2013年1月出版的《论美国的文化》一书中第七章专门对美国的慈善业做了介绍和评论,当然作者主要是从文化社会的角度来做考察的,但我们依然能够从中窥见到美国慈善业的发展脉络和全貌。
    从安德鲁•卡内基到福特基金会,美国建立起了一套独特的资助体系,它不断地专业化和理性化。在这一过程中,这些富有的个人、精英俱乐部变成为机构,慈善业演变为政治,产生了一种真正的文化和社会行动。这个大规模的体制依靠的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税收政策、数以千计的基金会、一类具有特殊法律地位的机构、成百所大学和一些社群。慈善的根源在宗教、社会人文主义或者资本主义,如今慈善同样具体地依靠税收政策而存在,即依靠一种公共政策。总之,美国慈善业的发展再次确认了对美国价值观的推崇:市场经济的信念(没有市场经济,慈善便不会存在)、美国人的天真与慷慨,还有一种“使命”的意识。慈善业与美国模式浑然一体,它肯定了这个国家的民权的民族主义,再次确认了它的核心认同信仰。
    对于中国人来讲,美国慈善业仍然是比较神秘的。美国那些富有的生意人用其毕生的时间建立商业帝国并获得财富之后转而行善,这种历程仍然令人迷惑。美国的慈善业初始就提倡:每个人无论其收入怎样,都可以将自己的一部分积蓄用于一些慈善目的。普通民众被鼓励节俭生活,以便能够留一些钱用于公益。甚至那些一无所有的人,他们仍可以通过义工的形式来奉献自己的时间。由此美国数以百万计的捐赠往往来自贫寒的家庭,养育着美国的慈善业,构成其最大的部分。
    历史上看,美国的慈善业总是处于变动之中,在不断地现代化。美国现代慈善的特色正在于为公益而捐赠,或许它的伪善也在于此。无论如何,全面了解和认识美国的慈善业,对于中国社会的公益事业建设或多或少地会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