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梦想与路径1911-2011百年文萃新书首发座谈会
2011-09-23浏览人次:552

 

    会议名称:梦想与路径1911-2011百年文萃  新书首发座谈会
    时    间:2011年9月23日下午
    地    点:北京•商务印书馆•涵芬楼书店二层
    
    
    主持人:诸位老师,因为刚才还有一位我们请的重要老师,刘苏里先生在路上耽搁了,刚才等了他几分钟。现在路上非常堵车,我们边开边等刘老师。
    《梦想与路径1911-2011百年文萃》新书首发座谈会开始了,开始之前请让我首先感谢一下今天到场的诸位嘉宾,老师,以及媒体的朋友们。
    我们今天到场的嘉宾和老师,为了凸显我们这套书的编排上的考虑,所以在介绍嘉宾的时候,按照这本书先后顺序出现的我们的主编,作者,以及我们请到的一些相关学者的顺序,来介绍一下今天到场的嘉宾。
    首先介绍一下给我们这本书做序的朱正老师,其次是刘苏里老师,虽然他还没到场,但是我必须得念他的名字。接下来是汪朗老师,您是我们这个书的作者,您的文章也被选进来。我再着重介绍一下,可能媒体的朋友不太清楚,汪老师的父亲就是我们非常热爱和著名的作家,汪曾祺先生,接下来是崔卫平老师,崔卫平老师的文章之后下一个作者就是韩钢老师,再下一个作者是余世存老师。接下来是贺卫方老师,还有两个是我们特别请到的两名学者,一个是李冬君老师,一位是刘刚老师。接下来我还要隆重介绍本书的主编,梁由之老师。
    下面我就再介绍一下今天到场的媒体朋友,今天到场的媒体有中国新闻社,中国青联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新京报,中国图书报,中国新闻出版报,出版参考,出版商务周报,搜狐网等十多家媒体的朋友。
    我们主办方,我们自己,首先我先介绍一下今天到场的是,商务印书馆的副总编辑李平先生,这套书的策划人张万文先生。今天到场的,这次会的具体筹划人,商务印书馆总编室的任赟,商务印书馆成都分馆的副总编辑周青丰,还有一位女孩在她旁边也是这本书的责任编辑,叫彭浪。
    我简要做一个自我介绍,我叫丛晓梅,是商务印书馆成都分馆的总编辑,馆里面委委派我负责具体的编辑业务工作,在这里我也有一个小小的请求,非常希望今天光临我们这次会议的诸位老师在以后能给我们支持。在这里我再简要做一个小介绍,很多老师到场之后都会问我,说商务印书馆什么时候出来一个成都分馆呢?是这样,商务印书馆在它的鼎盛时期,在全国,海外总共有36家的分支机构,早在1907年商务就在成都设立了成都分馆,出于发展考虑,延续老商务的传统,去年在成都又重新组建了这种分馆。组建分馆的时候我们有一个现实的考量,有一个初衷,想把商务印书馆的品牌优势,在成都著名的发行企业,叫四川文轩,借助它的渠道优势搭建新的分馆,就是成都分馆。成都分馆去年5月份正式挂牌成立,到现在已经成立一年多了,我们出了三十多个品种的书,出版的时候我们对自己的产品也有一个定位,以出版大众人文阅读,以及部分的学术著作为主。
    在出版学术著作的时候,我们有自己的小小想法,就是我们记住曾经有一位商务印书馆的老一辈说过,作为商务的编辑,一定要有自己的文化自觉和担当,我们也就是从这个初衷出发,我们想做一些有现实关怀的这一类的学术著作,我们想用我们的一己之力,努力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未来的发展,用我们的产品做好思想资源。所以大家看到的今天这个《梦想与路径》就是我们一个小小的尝试,我们也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支持我们,让我们把自己的想法一点点做大,能够为这个国家做一点切实的,具体而微博的事情,也不辱我们做商务印书馆编辑的使命。
    下面请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李平先生致辞。
    李平:各位尊敬的学者,各位作家朋友,还有我们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确实非常高兴,因为今天确实是看到了很多,也是我本人仰慕已久的作家朋友,也见到了我多年未见的一些老朋友,很长时间没有见到了。今天这个会议和这些老朋友见面确实非常高兴,我首先向大家的到来,来参加我们今天《梦想与路径1911-2011百年文萃》新书首发座谈会,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同时我也感谢大家能够抽出周末这样一个宝贵的时间来参加我们这样一个发布会,感谢大家对商务印书馆,特别是对商务印书馆成都分馆的关注和支持!特别感谢朱正先生千里迢迢从长沙专程赶来参加这个会议,非常感谢!
    “述往事,追来者”,从往事、历史当中获取今日乃至明日的智慧,是我们重要的人文传统之一,从1911-2011年这100年间,我们经历了辛亥革命,经历了五四运动,经历了抗日战争,还经历了新中国的建立,也经历了“文革”,还经历了改革开放……这100年间,可以说风云变幻,沧海桑田,不变的是我们这个国家虽然经历了这么多的沧桑,但是它一直在前进。而且在每个历史的关键节点上,总有许多我们的先辈用他们的智慧,为我们写出了许多重要的篇章。
    其中有许多篇章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和时代的前进,不同程度产生了影响。但是随着岁月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如果说今天普通的读者要想从这种浩瀚的、庞杂的资料库当中来寻找这些篇章,这些文章,应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我们就产生了一个想法,我们能不能变选一套这样的文集,或者是文萃,面向大众的这样一套文萃。它既能原汁原味反映这个磅礴激荡的百年历史,同时又有很强的可读性,有很强的思想性;它既能给读者一种不一样的这种阅读感受,同时又能引起读者的一种比较深入的思考。这是我们原来的一个基本设想。
    今天,随着百年文萃的出版,可以说我们的想法变成了现实。《百年文萃》这套书它是截取了中国百年历史上各个重要历史节点的重要文章,所以说它是全景式呈现了百年中国的丰富与曲折。正如我们的主书名所言,它不仅反映了中国人的“梦想”之旅,也清晰呈现了百年中国历史行进的“路径”,因此可以说《百年文萃》既是我们昨日重要思想的档案,也是我们今日乃至明日重要的思想资源。
    所以,在这里我们要由衷感谢梁由之先生和他的助手们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得我们今天才能够这本书得以出版,谢谢梁由之先生。
    商务印书馆作为一家具有百年传统的出版社,“昌明教育,开启民智”是我们一贯的宗旨,我们在这里也希望能够用我们的微薄之力,坚持我们价值出版、思想出版的路子,为中国文化、中国文明的这种薪火传递尽我们的一份力,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谢谢大家!
    
    主持人:举办这样的一个座谈会,我和咱们这套书的主编梁由之老师也商量了一下,环节上我们想先请这套书的策划人,相关的责任编辑,介绍一下他们在具体策划和编辑过程中的一些情况。先请张万文老师说一下。
    张老师:各位老师,下午好!这一套书出来,我们是今天早晨得到责编周青丰通知说7点钟拿到这个书,他很兴奋地把我们从睡梦中叫醒,我们做书这么多年,遇到这么兴奋的情况真是不多的。这套书摆在这里,大家自己心里各有评判。
    我大概讲一下比较轻松一点的,我们之前做这一套书的缘起。2010年,我们和梁由之先生策划了一套书,《天涯社区闲闲书话十年文萃》,那也是厚厚的四卷本,开完发布会我就和梁由之先生有一个彻夜长谈,当时梁由之先生就说要做一个百年文萃。对于梁兄这么多年的阅读识人识闻,我是非常敬佩的,他自己的作品,《百年五牛图》、《大汉开国谋士群》,他对历史人物判断的精准,在我的阅读范围里面,我觉得很少见。当时我们就使劲去怂恿他做这个事情,当然我今天拿到这个书,首先觉得这真是一个旷日持久的工程。两年前,我女儿才两个月,现在我女儿都两岁三个月了。所以,在这个过程里边,各位因为都跟出版界有很深的关系,我相信这期间的辛苦,这期间的过程,我相信大家能够想见一二。
    我大概讲几点,提醒几点,我们这套书,我们自己认为小小得意的地方。
    第一,这个书里头所有的篇目的文章,这个出处当时是我们要求我们这个团队,每一篇文章都找到最原始的出处。这样下来,整个一百年来所有重要报刊,杂志,我们觉得有了一个比较相对整齐的亮相。
    第二,我们自己当时为后面梁由之责怪我不已的是,这个文章选出来,可能很多内行人都能看到它的好处。但是,当时我就坚持要梁由之把选这些文章,为什么要选这些文章的理由,我们都做一个简要的提示。这个就是在每篇文章的右上角,我觉得这是整个书我们小小得意的一个地方,当然这个事情也为我们后边增加了非常大的工作量。
    第三,作者简介,每个作者简介都是梁由之和我们这个团队重新撰写的,而不是从别处摘抄的,当然是要借鉴这个材料。
    从这几个侧面,我就能看出我们对这一套书的苦心的经营和用心。这大概是书之前的一个缘起。
    这一套书最后由于我个人的原因,本来应该也是跟“闲闲书话十年文萃”放在一块,由于我个人的原因,由于我自己工作的调动,机缘巧合,和青丰有了这么一次很完美的合作,在此我要感谢商务印书馆的李总编、丛老师对这一套书的大力支持。这一套书由商务来出版,真的我觉得是最合适的。我大概就讲这么多,谢谢。
    
    周青丰:我就站在这里跟大家大致说一下我们出版的过程,其实作为这套书的责编,我真的是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的。包括在读书的时候,对章士钊这几位先生的文章虽然也是做过论文,实际上重读的时候这个时间跨度百年,我们觉得工作难度实际上非常巨大。
    从1911-2011,我们可以从最开始看到文言文,半文半白,然后是我们今天的白话文,整个的递进关系。从这套书的编辑来讲,难度是如何统一体例,统一标准,在有限的时间内,我觉得我的学识,还有很多东西,我真的是无法担当起这个工作。
    所以,最后做下来,很感慨,想起一本书,叫作《书缘与人缘》,我和万文和梁兄好几年前认识,尤其和梁兄,只是我在(贝贝特)吃饭的时候,留过一次名片,最后从来没有见过。这本书叫因缘际会也好,凑巧也罢,今天又聚在一块,包括朱老,我做《鲁迅传》的时候很多地方都提到,还有崔卫平老师很多文章都是以前读过的,今天大家聚在一块,我觉得这是《百年文萃》带来的“书缘与人缘”。
    这个过程中,我们所有编辑在一起,为了这套书,一直非常紧张地工作,为了赶今天这个会的进度,我们有过很多个晚上比较忙碌的工作,虽然累,但是我都觉得非常值!因为我个人是觉得梁先生整个的选集,尽管会有自己的一些独特角度,也会有所缺憾,但是我很欣慰,它做出来了。这就是胜利。我们商务能够出版这样一个大著作,这著作里面大家可以看到有很多是观点对立的,前面这么讲,后边那么讲,也会有各学术流派的文章在里面……读下来,真是正如我们说的真的是“磅礴激荡”的百年啊。
    从责编角度来讲,今天早上七点从印厂接下这书的那一刻起,我觉得我的工作才真正开始,因为要接受大家、读者的检阅了。我现在更加诚惶诚恐,后续的工作,如果大家有发现什么问题,及时告诉我,我们及时改正,谢谢大家!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请为我们这本书做序的,在学界德尊望重的朱正老师讲话。
    朱正:有机会参加这个盛会,我非常荣幸,这个选题是前几年梁先生到长沙,我们见面,他就说他有这样一个考虑,我是非常赞同的。我觉得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一百年,中国的变化,中国思想界对这些变化的一些反馈,我觉得这个角度很好。
    我做的事情很少,我推荐过几篇文章,大概一共不超过四篇。还有一点是我的一篇文章,我说不能选,因为在这一百年之内,他说要选,我说我研究鲁迅一辈子,这篇文章,我要说的是,这篇不是我自己选的,不是我自己希望选的。所以,如果读者对它有所批评,我也接受,是我写的,不是我所选的。
    我说这个工作应该要做,但是如果可以某种不同的选法,让每个人选一本,我有更多的想法,见仁见智。但是其中有一部分,恐怕大概一半左右是必选的,另外一有一半左右可能会选得不一样。比方说我看1917年的,我说《多谈一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但是没有选那篇也不要紧,选的是胡适的别的文章。我觉得那一篇当时来说,后来说那也是可以选择,我觉得你不可能希望把这一百年中间的该选的文章都选进来,不现实。所以我们可以在每一个读者,再补充,以后假如说还有机会去征订,另外再写一个附编,还会选更多。
    我觉得我今天是很有缘参加这个会,11日,梁先生给我打电话说要我来参加这个盛会,我就赶来了,我很感谢商务印书馆对我的邀请。
    
    主持人:我之前也介绍过,我们今天请老师讲话的顺序,也是关照了这套书,从选目当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按照这个顺序,接下来请崔卫平老师讲话。
    崔卫平:我觉得这个书,首先我觉得这个想法非常好,真是一个宏伟的梦想,是该回头看看这一百年来,我们到底有过哪些想象力,走过哪些道路,有哪些痕迹,这是一个非常需要的工作。把前面后边都贯穿起来,让他们互相承受压力,我觉得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想法。
    第二,这个书它目前,我刚刚翻了一下目录,我觉得它是一个测试的版本,用电影话是初剪的版本,就意味着会承受一些压力,朱正老师讲的为什么选这个不选那个,肯定有编辑,眼光。你们又没有篇幅来解释自己,这一点太少了,这是一本会承受压力的书。
    但是我也说,所有我们这些人都在承受压力,承受压力本身也凸现它的想象力所在。抛出一个能够承受压力的东西,能够让别人去挑剔它也好。尤其是激发它,我刚才看这个书,我在想曾经影响过我自己成长道路的人,哪些东西没有收进去,我在想这个,就激发了我认为在我个人成长史上重要的阅读经验,像王若水、高尔泰,这是八十年代初激励我们这些年轻学子的。平时我不会想到他们,但是这样一种“测试版本”出来,我就想起之前给过我们启发,给我们灵感,他们的想象力,这样一些人。
    所以我觉得它是一个“测试”的版本,也是一个寻求对话的书,寻求对话,寻求一个更大的平台。因为有更多的压力进来,更多的维度进来,更多不同的角度进来,就可以把平台做大,所以这是寻求对话,是把平台做大的一个书,是很有潜力的一本书。我非常感谢出版社做这么一件大事,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主持人:谢谢您对我们的鼓励。我刚才有个小疏忽,按照顺序,在崔卫平老师之前应该请汪朗老师讲。
    汪朗:我没资格在这讲,说白了。我随便说两句,刚才朱老师他来到这很偶然,我来到这是更偶然的,我前天和由之兄吃一顿饭,他说要搞一个发行会,收了我们家老头一篇文章,说你来一下,送你一套书,于是我就来了,就这么来的,非常非常偶然。
    来了以后我一看我就想,一百年,这套书出得确实不容易,大家也都说,也可能有好多,按每个人的标准,想法,可能选目会有很大的差异,但是我说这个都无所谓。起码最基本的你扣住了,一个是百年,一个是文萃,那就行了,文萃,各家眼光不同。这是梁版的文萃,不行你出一个张版,李版,比一比,在这种情况下,共同把百年中国的发展历程梳理一下,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参照,我觉得这是开创性的工作,而且是一个很大的工作。既然做了咱们做下去就行,谢谢。
    
    主持人:接下来请韩钢老师讲话。
    韩钢:我知道这本书也比较晚,开始我不太知道有这么一个书的编辑工作,后来也是梁由之先生电话里告诉我,我才知道。其实我到今天才见到他本人一面,原来一直没见到过。不过他告诉我,我有一篇文章选进去了,我说我觉得非常忐忑,我有点无地自容,百年文萃,我有什么资格我的文章选到百年文萃里面。
    但是,我想这本书的编辑刚才前面几位都讲过了,意义非常重大,尤其在这个时候,其实就是回顾我们已经经历过的我们各种选择,多种冲突,各种紧张。在当下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中国现在大家又面临着一次非常重要的选择了,在这个时候,我想知识界提供更多的历史智慧,是我们知识界应该做而且能够做到的一件事情,所以我对梁先生的想法,以及出版社所做的这些工作由衷表示敬意!我要说的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韩钢老师很谦逊。下面请刘苏里老师讲话。
    刘苏里:刚才韩钢兄讲选他的文章在这里面他无地自容,或者很忐忑,其实我至今也搞不清楚,我为什么我要在这里写一篇序,可是我确实写了,而且写得很累,这个过程由之兄最知道,他还给我改了一遍。
    这一篇东西,从一开始我就清楚,严格讲我应该是参与者之一,但是恰好时间非常不对,他在组织这篇大工程的过程当中,我正好有点事,使得我整个过程,我答应的事情,我多数没有办。当时由之找我写序还是次要的,他其实想借我的脑子,尽管这个脑子不一定好使,但是对于八十年代以来的三十年左右时间,比如说对我们社会发展进程,或者是某种观念的形成,或者是对于某种选择,以及产生影响的这样的思潮,或者是这样的观念,甚至某些提法,他希望我能够出一点主意。
    这个过程当中,这三十年左右我确实也看了很多文章,也大体上了解几个领域思潮的演变情况。如果再扩而广之,对于1949年以来,有些领域的文章我是比较清楚的。但是很可惜,我也特别忐忑,或者不安的,这一年多,我几乎没有贡献一篇文章的意见。我倒是反反复复把这个目录仔细颠来倒去我看,我也知道刚才朱老一上来就讲,包括汪先生也说到,这个选本,你要说纯粹是“梁本”,或者今后也有“张本”,或者“李本”,似乎也说得过去,但是我有些遗憾的是,因为这件事情实际上是很难的事情,我们很难想象明年会出一个“张本”,后年会出一个“李本”,我们终于有这个机会,怎么把这个机会利用好。
    这里有两个原则,当初我答应进入这个事情的时候我想到了,这个过程当中我甚至没有和由之讲过,很抱歉。这里我说一下,第一个原则,我们把这个标准确定在什么地方。我相信由之肯定是有一个标准的,而且我也知道他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确定是非常关键的,使得我们其实就是把一把刀磨快了,上面砍一刀,下面砍一刀,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是基本的选择,我们再做平衡。也基本类似于我们每个年终对于当年图书出版情况的评选这样一个标准,这时候你可以容纳进去政治思潮的,社会变迁的,风俗变化的等等,你都可以容纳进去。
    其二,我们能不能坚持中立立场。我在这个层面上讲的中立,实际上很大意义上是在说我们有没有勇气,当然这个勇气和我们的实践之间有很大的差距,这个实践指的是我们的出版……我们做得到做不到……比如1949年非常敏感的一些人,都可以收了。甚至是比如说1949年,比如说到1979年,有一些敏感的人也能收了。恰好我这个脑子最管用的时间是1979年以后的,我知道这里面有很多的遗憾,不仅目没有被选进来,存也没有选进来,而这些东西对于我们这三十年,乃至于未来若干年,甚至三十年,还会继续产生影响的篇目。我相信这个首先不是选编者的能力问题,当然除此之外我也知道还有一些很重要的文章,它的影响没那么大,但是水平够了,只是它的含金量恐怕要随着历史的继续展开而呈现它的含金量的价值……如果比较好我会做一个存目,让大家知道百年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作品。
    第二点,我要多说几句梁由之先生,这么说吧,没有由之就没有这本书,商务印书馆是最后临门一脚那个队员,也很了不起,因为我们攻了半天,最后就到禁区了,那个球踢不进去。我觉得商务能够把这个立项,并且最终出来,可能是这一篇东西,如果说不是最好的话,恐怕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选择,一个落脚点。
    由之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家能想象到他所做的工作来自于两个方面的压力,或者是焦虑,或者是那种不安。一个方面就是刚才我们所有人都会想到,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本,是一个“梁本”,还是超越“梁本”的东西。其二,还有一个压力,以这个原则为标准的话,我们能不能,我们的眼界够不够,能够选择出让大家觉得即使是“梁本”,水平也不差的那么一个东西。我想他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会受到来自这两个方面压力的煎熬。
    偶尔我们通电话的时候,他语速非常快地在讲他的想法的时候,其实我能感受得到。过程当中,我是多么想助他一臂之力,但是很可惜整整一年多的时间,这个忙没有帮上,以至于这个序,这个书的出版,因为我们的序可能还耽搁了一段时间。其实我是想躲掉这件事,甚至最后硬着头皮躲掉这件事,一是我答应的事我没有做到,二是我实在是没有能力为这本书写一个序。但是还是那句话,我最终写了,如果大家觉得这本书还可看的话,先略去前面的序,直接看书就完了。最后我还是要向由之表示钦佩,我还是那句话,这件事没有由之,就没有这件事,谢谢大家。
    
    主持人:刚才刘老师的讲话,我坐在这多少也有一点忐忑不安,真的是这样,刘老师说的有一点,关于梁老师编这本书的时候,经历的精神上,思想上的煎熬,我们作为出版人也是能感受到的。因为最终大家能理解的原因,包括刘老师提到的特别的好的篇目,也在选录上,但是为了能够让这本书出来,我们做了权衡和处理,这也是我们作为出版人的遗憾,这件事也让梁老师心里难过了很久。

    刘苏里:我知道这是一个残本,这个残本就是我们当今社会残缺不全的它的一部分。因此,我希望当我们有一天可以没有任何顾忌地回顾我们的先贤,他们为这个国家方方面面他们的思考,他们的焦虑,他们规划的时候,我想到那个时候这个书可能会更完整一点,因而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社会也会更完整一点。

    主持人:刘老师说的话是我们的一个梦想,最后这本书我们选了《为了法制,为了我们心中的那一份理想》,这个也是我们的理想,随着这个国家越来越走上美好的道路,我们能接着再出一个让我们感觉到包括主编梁老师,各位在座的老师,读者,感到不缺憾的那么一本真正我们想做的那样一本书,改版的《梦想与路径》,这也是我们自己的一个想法。
接下来请余世存老师讲话。

    余世存:我和由之也是还算比较熟,讲这个书的缘起,我也是比较早知道这个事。但是,说实话我在这个过程中也没有给由之提供什么意见,我只是觉得他做了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当时是这么感觉的。当时由之跟我讲的话,给我印象很深,因为我们两个前年从云南回北京,他就跟我讲,他说我们的中生代,要用我们中生代编点什么东西,原来我早就过了青年,已经进入了中年阶段,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这两年还有人在说我的年龄有问题,在网上介绍我的时候总说青年某某,事实上已经是满头白发,早就是中年老年了。我觉得社会就是这么变迁过来,我们做一个写字的人,码字的人,作为文化的托命者,我们怎么看待我们的生活,社会,怎么看待我们的世道人心,这也是有意思的话题。而且我今天突然由由之这套从书联想到一个问题,无论是我们中生代,还是年轻一代,我们可能还真是到了中生代,青年一代发声的时候,确立自己自信的时候,确立个性的时候。这两年我和出版界的朋友也是有过接触,他们讽刺性地说是小资阅读,时尚阅读,但是我们没想到中生代,中青年一代,推出沉甸甸的东西,不能说是厚重的东西,至少是沉甸甸的东西。
    我们也知道中国社会这两年发生的变化像戏剧一样的,小说家都写不出这种戏剧。整个社会它进入一个什么状态我也说不好,我曾经在网上说这是一个朝三暮四的文革年代,我们去看中国好声音,这是青年一代给我们献上个剧目,中青年一代还给大家呈现了像由之的《梦想与路径》这样的东西,我觉得很有意思。
    包括去年我也和王军秀先生策划了一个《现代文明人的丛书》,也出版了,参与的二十来个人也都是中青年一代,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由之编这套丛书,他的助手我也比较熟,都是青年,年轻人。看这套书,可以看出来中青年一代还是有东西要对这个社会说话的,不仅仅是娱乐性的产品出来。
    所以我觉得还是可观的,这里面肯定有可观的东西,我觉得很有意思。从我们对这个社会思潮观察来看,任何一个社会它的年轻人,中青年一代人的理想的东西,他的梦想的那些产品都是值得我们注意的。而当下我们对中青年一代的梦想或者理想的产品,关注得太少,使得这样的产品出现得也太少。所以我觉得《现代文明人丛书》、《梦想与路径》的出现,可能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中青年一代想说话了,这是我想表达的一个意思。
    第二,刚才我提到了,还有前面汪老先生,苏里先生都说到了,这套丛书的权威性,有的作者说把我的文章收进去我有点诚惶诚恐,我们没有那种权威。我们受这种思想根深蒂固认为编这种百年文萃的东西应该有某种标准,有某种特别是权威性的标准,但是没有想到梁由之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把这件事做成了,这很了不起。而且他这个东西有点类似于中国古代说的(掘地天通)之前的,我要不要标准,它也不充当你的标准,不充当你的权威,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
    梁由之不是一个自由散漫的,只顾自己一己爱好的原则,他肯定是有他跟中国文化,跟中国社会的转型联系在一起的一些原则和标准。也许他是以大文人,或者大的那种历史眼光来审断百年的中国历史。我右边坐着刘刚和李冬君夫妇,他们也写过文化的书籍,他们提出了文化中国的概念。也许梁由之先生也是站在文化中国的高度,角度,或者用我们曾经说过的词,站在道统的角度来看待中国的社会百年正统的演进,社会的演进,能够选出他认可的文章,这也是我的一种猜测。
    当然从我自己的感觉来讲,我觉得我刚才看了一下这个目录,我的感觉还是文章是多了一点,虽然还有很多我们认为特别好的文章没有收进去,当然这都是个人一己之见。康有为曾经说过一句话,“中国文化几千年来数得出来的大文章就那么十几篇,第一篇他说是李斯的(建筑刻书》(贾谊)、柳宗元的文字,就那么十几篇,就可以看出这个社会文明的走向”,二百多篇文章放在百年文萃里面,也可以反映出我们这一百年的历史走得非常艰难,曲折,今后怎么走还是一个未知数。由之把这套书编出来,也是对当下或者未来的托付,希望有更多年轻一代的作者,以中国文化,守望着,有这种担当的人,能够继续写好这个时代社会的大文章,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事,我祝贺这本书的出版,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余老师,我觉得给我们的鼓励特别大,作为一个出版人,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接下来请我们这套书压轴文章的作者贺卫方老师讲话。

    贺卫方:实际上如果要我说的话,这本书其实有一个非常大的错误,我觉得不纠正不行,百年文萃,实际上是选了101年,真正的一百年,应该是1911-2010年,如果这样严格要求的话,我那篇文章就不会选了。当然应该感谢由之手下留情,从宽发落,多选了一年,让我的文章能够进入。
    今天我觉得这个座谈会,每当参加有自己参与或者图书,或者文集这样的书的座谈会的时候,当我看到大多数人都是在这个书里边有名字的时候,我就觉得特别不安。我说这不是自娱自乐吗,这不是自己在家里说自己做的事特别好,我也觉得这个文集收录的文章很好。
    我想从整个的选目来看非常有意思,一个是刚才世存讲的大文化,或者文化中国的概念。通过一些最有典型意义的文章来去展现一百年来中国文化的一种演进,中国思想的演进,中国社会的演进。整体来说还是有一种很扩大的胸怀,就是说它不是一个以美文为基本要求,或者说以价值导向方面是一个更加普世化的导向为要求。而是说就要通过这些文章来展现中国一百年来的方方面面,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我们这部书,包括它的选目所展现出来的,有时候可能特别有意思是哪些个文章被处理成选目,哪些文章要全文展现,这里面有非常巧妙的一些思考,这样的一个目标非常好的展现出来了。
    当然刚才苏里讲的那个遗憾是现在我们整个大环境的遗憾,本身也不乏说将来有一天我们会把删目展现出来的时候,由节本变成了全本,那时候我们的历史就是真的比较完整一些。至少这本书本身,已经可以说反映了我们时代文人知识分子的一种抗争,同时也展现了这个时代我们对文化的进步,仍然还是非常严重的一个事实。
    我自己边翻书目边感触,我们看这些文章,看中国百年来的教训到底是什么。首先一百年的新传统,反传统成为新传统的问题,确实值得我们好好去反思。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可能最纠结于自己的传统,自己的儒家思想,到底它的命运如何,或者说它究竟应当不应当为中国的腐败,中国的法制不健全,民主不上轨道这些问题去负责任。回头想想,一百年来我们还是走了比较激进的道路,对传统采取了过于严厉的批判,我们对白话文和文言文的判断,文言文绝对不是像胡适简单讲是一种死文字,文言文特别具有包容性,我们是不是对文化的各个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反而没有办法去真正好好识别我们传统中间哪些是有价值的东西,哪些是真正应该抛弃的东西,这是第一个教训。
    第二个教训,也许是因为这种传统的,对于我们古典传统的一种认知,使得我们这个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接受激烈改造社会学说最痛快,比较痛快的一个国家。蒋廷黻当年说他不并不认为,跟一个苏联人交流的时候他说不相信共产主义能够在中国取得胜利,中国不可能接受共产主义,中国从传统来说,从各方面,你会发现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北美,日本的上空徘徊,但是欧洲、西欧、北美和日本最后都没有把这样一套学说视为一种社会的主流学说,建构社会制度,进行最激烈的社会变革,废除私有财产,实行计划经济,专政。所有这些东西在日本,你会发现1910,1920年代,日本的共产主义学说很厉害,但是它没有办法去说服这个国家的人们去接受它,也就是说没有一个最激进的政党,像日本共产党没有办法说服他的人民去投票,选择他们所进行的那样一种社会判断。
所以我们要反思一下,为什么在苏联,东欧,许多国家我们对制度判断……我们欢天喜地接受了这样的制度学说,我们的梦想到底是什么,我们梦想是建立天堂般的世界,天堂般的国家,我们曾经输出革命……你应该去解放全国人类,无产阶级,爱国主义,这个是我们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一个教训。
    第三个方面,我觉得是可能多多少少跟我们近代对于国富民强,对于富国强兵的一种认知。包括孙中山晚年的思想,所以我们忽略了一个社会中间的地方自治,我们忽略了一个社会中间的市民社会必须具备的某些个组织结构,这个社会必须要有一种多元化的组织结构,必须要有独立的商会,独立的大学,独立的律师协会,各个不同的专业组织都能够努力,看起来四分五裂,但是这样的国家反而特别具有非常好的凝聚力。
    但是,我们不大能够理解这一点,孙中山说我们的自由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德国模式会成为我们那一个时期的典范,胡适也曾经犹豫过德国体制是不是一个可以学习的模式。到了社会主义时代,1949年以后,情况更不一样了,情况更加极端化,所有都有一个政党来去帮你包办,社会组织的独立性完全无从说起。今天当我们听说汪洋要在广东开展社团登记的改革,放低社团门槛的登记,允许民间组织慈善事业,这是非常好的,像大学的独立那么看重,从前像蔡元培时代北京大学,胡适时代的北京大学,和今天我们所在的北京大学,你没有办法在政府面前保持独立性,这是最大的差别,这是一百年来的历史经验,这个反思甚至可以说随着抗战爆发开始的国民党,国民政府对于中国大学的控制,对一切独立的社会组织的一种打压,都应该承当相当大的责任。
最后我觉得好像一百年来,我们这个国家还是承袭了过去两千年来的优良传统,就是我们没有纠错机制。我们这个国家它纠不了错,社会弊端只会越积累越严重,最后一天揭竿而起,这是极端化的,在某些场合说过。……
    我们这个国家两千年来,总是这样的循环,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完全丧失掉了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这个制度的弊端,日本为什么会有一千多年的天皇史,没有改朝换代,我们为什么总是改朝换代,我们应该思考一下我们的制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们从审判薄谷开来,王立军,这个国家到今天也没有一种纠错机制。我们本来认为司法会起到最好的纠错机制,我们可以真相大白于天下,可是我们看到这些都是笑柄,等于告诉全世界的人我们根本没有法制,我们就不要法制,向全世界的人这么说。
    也许我书里最后的文章,我要强调不是最后一篇文章,严格来说是最后一篇人写的文章……。我是倒数第二篇,我觉得可能这篇文章对重庆的打黑的那种抨击,也许在今后几年时间里面仍然会告诉我们说,下一步我们要怎么走,作为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怎么走,最后一篇文章也许会是一个延长符,有一点小小的意味。特别祝贺商务,祝贺由之先生,也祝贺两位序的作者,你刚才说不要看序了,直接看正文,朱正先生的序你也代表了?我们还是要看看的。
    
    主持人:谢谢贺老师精彩的发言,您的思考对我们帮助特别大,对我们未来对这本书再进行修正的时候,提供了很多重要的借鉴。下面请梁由之老师给我们详细谈一谈他编这本书的想法。

    梁由之:其实关于编这个书的想法和程序,过程,一直到最后出来,我在后记里面已经说得比较清楚了,包括我个人,我编这个书的目的,思想倾向,特别对路径这个问题选择上我的倾向性,已经说得够多了,这里我不罗嗦了。
    我简单说一下我们的文本,这本书选两百来位作者,两百多篇文章,最少是一篇,最少应该说是半篇,刘再复和李泽厚的对谈,刘再复是半篇。最多是五篇,文章的长短,时段,都有很大的不同,大家看得很清楚。1949年之前,大概有五六位作者选满了五篇,1949年之后,李泽厚先生选了两篇半,选目在网上我博客贴出来的时候,当时就有读者说哪个时候精彩纷呈,哪个时候明显缺血,我就说你们仔细看到,这不是孰轻孰重,或者是失衡的原因,而是客观上种种原因导致如此的,大家看了以后也认同这个观点。
    选出的这些文章,一共有三个,朱老和苏里兄的言里也提到过,除了正文,有部分文章是存目的,因为篇幅所限和其他原因,部分文章予以存目。不做其他深论了。
    再出来的话,正文,包括存目这些文章以外,咱们的文本还包括三大部分。第一,就是我们尽可能找出文章的原始出处,大家在后面也可以注意到。第二,我们对每一位作者他的简介,可以说基于我自己的判断,现有详实的资料,作者重新勾勒,这方面应该说是用了一些心思。更重要的在磨合,各种各样的,合作伙伴要求还有一块是要类似于内容提要这样的一个小板块。这一点最少就一句话,比如说胡舒立的《庄家吕梁》, 是2001年很有影响的文章,我就写了一句话“资本是这样炼成的”,还有评论员文章,其中有《既要反对急躁主义,也要反对保守主义》这样的文章,我写导读写了好几百字,这个东西很磨人也很累人,当然完成以后确实也很有成就感。
    这个话既是对既往百年历史的梳理,也是为以后的走向,我15日从西藏直接来北京的,16日休息一天,17日就一起把文字敲定,最后发排。其中就说“温故知新,全景呈现中国历史的丰富与曲折,继往开来,为未来的走向提供清晰切实的参照”,我的想法是这个文章从一百年,一路过来,最重要的报刊和书籍,还有作者,基本上都有了系列的亮相,有心的读者会选择他感兴趣的文章和作者进行更有深度进一步的阅读和发掘。
    另外,很多事情,其中有一篇短文,我当年留下来一张报纸,社会进步需要言论自由,韩钢教授那一篇,中共党史的热点难点问题,这是我们选择的最长的文章。最短的是当年世界经济导报的一篇短文,“社会进步需要言论自由”。
    我补充一下,苏里兄说这是一个残本,有很多缺憾,当然有这个因素。我做这个本子有两个标准,一个是自己的标准,很正常的会有,都是人写的文章,有规则可循,自然而然出来了一个本子。另外一个是经过坚持,也经过抗争,经过妥协之后,在我底线以内的我可以接受的本子,可以说商务这个本子近于两者之间,我们也做了部分删减,少数文章做了一点处理或者是存目。不过,最后呈现出来的面貌已经超过了我当初的预期,因为有很强的现实感,对这些事情能做则做,能够做得什么样,还是有大概判断的,做出来的样子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期。商务印书馆,上上下下,对丛老师,青丰他们付出的努力,我表示很认可,也很钦佩。以后如果出个全本,这个书面貌还会稍有不同,当然这要看大气候如何,非人力所能及。
    总的来说,做了这么一点事,应该说首先感谢我的团队,感谢商务印书馆的合作伙伴,感谢朱正先生和苏里兄,也感谢各位作者。当然还要感谢所有为咱们这个时代的良性转型和以后的发展进步,正在做和继续做踏踏实实事情的所有的人们,这个书如果大家认为它对既往的一百年历史做得还算不太离谱的勾划,为未来的走向提供了参照的话,作为主编我已经心满意足了,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梁老师,梁老师的团队为了这本书的呈现确实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作为一个出版人我从梁老师身上感受到了热腾腾的关注这个时代,这个国家,关注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个体,未来能够更好的那份热忱。在这里也感谢梁老师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接下来请我们特别请到的两位学者,一位是李冬君老师,还有一位是刘刚先生讲话。

    李冬君:今天看到这三本大作,确实是很不容易。我觉得其实它是有标准的,我一看从这一百年来的价值观已经很清楚,很清晰了。从内容来看,从目录来看,很欣慰,你从这个过程来看,看到今天我觉得还是很欣慰的,我们有很多观念现在已经发生变化了,是朝前走的,超越了过去的一些观念,从选的文章已经体现出来了。首先梁先生做的这件事是有自己的选择标准,有价值观的,从这个百年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思想观念在今天还是有很大改观的,这是我觉得从这个里面能看出来的。
另外,刚才李平已经讲了,他说在选这个本子的时候,尽量还要做到它的可读性和普及性,我觉得这也是一种社会关怀。我们不能总呆在象牙塔里去做自己的研究,他们给我发目录的时候,我看了以后就觉得我的导师刘泽华先生他在八十年代思想影响那么大,但是这里没有关注到,我当时写想了一下,各有各的标准,因为刘泽华当时的几篇文章在学术界影响很大,评秦始皇,清官,王权主义,对思想进步,学术进步,观念转型,在当时是很有影响力的。《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的小册子,出来一下就卖光了,那时候人们对思想的转变和现在不一样。
从梁先生的这本书来看还是很成功的,周青丰是很有理想主义的做书的人,在几年前我就认识他,始终没有缘分一起做书,但是我知道他做的书很漂亮,很雅,倾注自己所有的心血,做得非常认真,非常有感觉,非常好。《百年文萃》,能够有人去做这件事情非常不容易,如果是我我就不愿意做,我有一个朋友要做《二十五史选编》,也是要对不同层面的读者群,他说请你们做顾问就行,看一下,我一下就放心了,确实是很吃力的工作,因为中国有这个传统,比如说传统有学案,学案也是一个梳理,这个梳理一定要有标准,有价值观。比如说孔子有305篇诗,做这个工作是很有责任,一定要非常负责任的事情,很难做。
    包括像《左传》,春秋时期国家是非常多的,《左传》只选了150个,这也是他的标准,我觉得这是费力了也是讨好了,看了以后很欣慰,那个时候人们是这样看国家,看政党,看社会,看人,看自由,这些观念我们至少看出它的变化来,而且这个变化因为选的时候它是一个带有普世,很多人都能看这样的文章,这就是好,能够做到普及,从这个角度来讲真的是谢谢梁由之和他的团队,这件事情很有意义。而且这种形式我觉得应该还是把它传承下去,将来还有什么本的,也是这样的可能就更好了。
    
    刘刚:大家都说了那么多了,我就说几句。我一来,就给了我这一套书,当我拿到这套书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这是一套有份量的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这个手感很好。
    第二,打开一看书是蔚为大观,很大气,很好。出这样的书,展示了出版人的出版抱负,对文化事业的一种抱负,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出这一类的书,其实出过很多,选来选去,但是没有这种抱负,用这种眼光,出这么大力来做。我看到这一套书比较认真,我想这是朱老师和刘苏里来写序的很重要的原因。
    再一个,我看这个里面的内容,我翻了翻,这个内容按照便年走的,一百年,这一百年是什么概念,这是一个传统的概念,我们知道在这之前我们说梁启超也好,钱穆,他们搞过三百年学术史,要建立一个学术的思想,文化历史的传统。这是作为一个学人的一种学术上的自觉,我觉得中国到了一百年了,这个社会发展节奏在加快,梁启超他们三百年,我们一百年,要有这种学术上的自觉,形成这种传统。
    再往前走,孟子讲的是五百年,到黄宗羲做学院的时候,从宋朝到明朝也将近五百年。到了梁启超他们,他们写三百年学术史的时候,是和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有关的,他有这个抱负,有这种追求。
    我看了这个是希望,确实我们做这项工作,应该也有着这样的一种追求在里面,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来做这样一项工作,梁兄在这方面他挑头,做了一个好的开端,我想我们应该形成一个,围绕这一百年,要有新的血统,至于这个血统,这是一个什么,普世性的,公认的,还是什么,这里面都很难,完全统一的血统。但是有一点,一个私学的血统,像刚才世存说的这样,他个人的一个选本,这个里面展示的是他的一种“文化个体性”,反观百年的历史,这样一个传统,做了这么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工作。
    这个题目来看,梦想与路径,这个里面选的这些文章,这个梦想就不是同一种梦想,和我们这次奥运会提出的同一个地球,同一种梦想,完全两码事。同一个中国,同一张床,同床异梦,不同的梦想在这里冲突,打架,这个没有关系。同床异梦更重要,这个里面我们同在一个中国,做着各种各样的梦,这个梦,不同的梦,能不能形成一个新的传统,这是我们这一代人要去思考,要追求,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我们说用共产主义,这个就是传统,共产主义的幽灵,全世界都在这里,在全世界晃荡,在欧洲晃荡到东方,你说为什么在中国落脚生根,其实在我看来中国共产主义这种幽灵它就不是从西方来的,不是共产党来做共产主义的幽灵,中国的共产主义幽灵大部分从“传统”里产生的,那个梁山泊绝对是个共产主义,两种幽灵握手了,握在一块了,形成了很大的力量。我想那也是一种传统,梁山泊的传统,洪秀全,那是不是共产主义,搞的那个东西,马列主义进来之前就有了。
    所以,我们这个里面,这个“梦想与路径”,这个题目我们怎么围绕它,作为一种传统,这不同的梦想,不同的路径,也在这里打架。过去处理的方式,有它的方式,比如说汉学,汉代,董仲舒独尊儒术采取这种方式建立它的传统,自由化的东西,自由主义的方式,怎么来建立传统,这是我们要进一步思考的东西。而且这个书还有一个好处,它对于当下的一种关怀,作为一个百年文萃也好,它纳入到这里面去了,我看了很高兴,我觉得这是一种新的眼光,包括我们出版人,这样一个出版物,文化和历史的价值,这是一种新的东西。
    
    主持人:下面梁老师,您再调动一下,看看各位老师还有什么想表达的。

    梁由之:我先补充几句吧,贺卫方老师提到了为什么没有选李慎之的原因,因为我现在已经接受了(钟)先生的邀约,准备回去休息一下就写《钟淑河传》,6月份在长沙呆了整整一个星期,为这个做准备。钟老给我开了一个名单,跟这些人交谈,加深对他的理解,其中就有原来书屋杂志的主编和副主编(王平和周时),我们分别聊了半天,后来他知道我们做这套书,并且进入了出版程序,他俩都很感慨,打开电脑给我看了他们12年以前一份想做的工作,就是想做这个事。而且李慎之先生写的序还在他的电脑里面,和我们有一些区别,分别按现代、近代、当代,分别请来了林贤治,谢勇,袁伟时三位来组传,后来难度太大,搁浅了。他知道我们这个书进入出版程序以后,也是感慨万千,当然也很欣慰。
    这个书能够出来,我和我的团队做这件事,商务印书馆做了很大的努力,还有多年以来对我帮助的师友,比如说刘苏里兄,跟我一直不认识的时候,人家给我发的链接乱七八糟,写的东西还不错,有见识。对将近40岁的时候,还从来没有写过文字的人,这种激励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贺卫方老师,我第一本书出来的时候,陈寅恪先生的照片是他提供的,我寄给了他样书,他收到了我总算放心了。
    还有青丰我们2007年见了一面,她那个时候是旅游版的主编,五年之间没有任何联系,突然又重新交合在一起,我们开玩笑说,冥冥之中,让人不得不感叹造化的神奇。社会是平实的,人生还是不断有奇迹,大家还是可以做各种各样自己想做的事。2007年的时候,我的父母已经过世,一个大家族,我作为男人应该承担的责任我尽到了,我说哀乐中年,终于可以放下所有的拖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了,有自己的兴趣,对这个社会的进步,成功转型,能够略尽绵薄之力。再次谢谢这么多年来,对我长期以来支持和帮助的所有亲友,所有老师和所有的小兄弟,谢谢大家!
    
    主持人:各位老师还有谁想再说两句,对于我们出版工作中可能有一些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想听听你们有哪些建议,李总刚才走了,今天正好是教育部举办全国出版社教材的招标会议,他是从会场上跑过来的,我们不想为老总而改变,我们还是坚持放在今天下午这个时间来召开这个会议。今天下午我坐在这里,作为主办方的一个主持人,我非常感动,首先我觉得作为一个出版人,他想做几本好书,为这个社会,为我们的读者尽一点绵薄之力,因为我们有在座老师的支持,我感受到了这种特别有力量的支持。
    我们在讨论《梦想与路径》这样的一本书对未来的中国走向有哪些借鉴作用的时候,其实我有一点感慨,这个国家在这一年内,确实它的变化非常多,而且社会很多的急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我们之前可能多少年都想象不到的现象,我依稀感觉这也走到了历史的节点,我们这本书选择的文章都是在历史节点中有代表性的时文,让我们感觉到也是中国社会发展到了某个节点的时候,我们做这样一本书,我们所传达的想法和诸位老师的想法是一样的,我们还是心里怀着一个梦想,希望这个国家未来会更好,正是这样一个共同的梦想我们今天坐在这里畅所欲言来谈论,让我感觉到非常感动。
    尤其我在刚才梁老师讲话当中,也感受到了梁老师的编辑团队为这本书付出的辛苦。我首先感谢与会的各位老师,特别是朱正老师千里迢迢从长沙赶过来参加我们的座谈会,谢谢您!其次要感谢今天到会的这些我们非常敬仰的学者,专家,老师,以及媒体的朋友们。所以我代表商务印书馆,也代表商务印书馆的成都分馆,对大家的莅临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我还想表达一个小小的梦想,当我作为一个出版人站在这里的时候,看着我们做出了这样一本书,我还想表达一个心愿,我希望未来继续得到各位老师的支持,让我们为我们国家明天的发展做一点切实的努力和有意义的工作,为这个国家的未来,社会的公平公正,为了我们的学术有学术尊严,为了我们的出版有出版尊严,为了我们子思想者有思想者的尊严,我们共同努力,我们来思想,我们作为出版人来达成你们的愿望,我们一起努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