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康(商务印书馆策划部主管)
张家珍(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办副主任)
钟谷婷(中信出版社图书出版事业总部营销中心副主任)
秦静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学术传播中心副主任)
从之前的商务印书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信出版社等最先试水,到进入2014年底,如中华书局、中央编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不少出版机构也纷纷加入到“自评年度好书”行列。他们的这些举动和探索,既为业界,也为读者,提供了自己的独特书单,同时也为阅读推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那么,出版社自评年度好书的初衷是什么?出版社自评年度好书的奖项如何设置?评奖的程序具体有哪些?与媒体、门户网站、电视台等评选年度好书相比,出版机构自评年度好书的价值和意义又在哪里?针对这些问题,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专门采访了部分开展有自评年度好书的出版机构的负责人。
自评年度好书更体现出版宗旨
□请你谈一下你们出版社自评年度好书的初衷是什么?
王永康:商务印书馆自评年度好书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其一,引领社会阅读风尚,促进文化普及和社会文化进步。当下,浅阅读和碎片化阅读盛行,提倡经典阅读和深阅读一直是许多专家呼吁的。商务印书馆百余年来,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为文化的普及和社会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新时期,我们又提出了“服务教育,引领学术,担当文化,激动潮流”的理念,这促使我们出版更多的好书,也促使我们用出版推动社会的进步,办好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做更多推动社会进步的事情。举办商务印书馆人文社科10大好书评选的最重要的目的也在于此。其二,为读者提供阅读指引,搭建出版者、学术界及大众读者之间思想交流的平台。商务印书馆作为百年品牌,在人文社科图书方面有很强的优势。我们希望借助外部专业眼光,对我们的工作进行一次检查、一次督促;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读者的需求;让大众和学术界更了解我们的图书和出版思路。
张家珍:评年度好书的源头其实是有新来的编辑在交流会上提出的。有些编辑对社里每年出版的新书不是了解得很全面,我们考虑是否可以在每年11月左右将一年所出的图书做一个展示,社领导采纳了新编辑的意见,我们的高克勤社长在这基础上提出开展了我社的年度好书评选活动。这既是对一年工作的总结和肯定,也为今后的出书指出了方向、树立了标准。上海古籍出版社是个专业出版社,规模也不小,共有6个编辑室,有不同的分工,有偏重古典文学典籍整理的,有偏重历史文献和地方文献的,有偏重艺术收藏的,有偏重考古文博的,还有偏重大众读物的,因为专业分工明确,所以编辑对自己本编室的出书情况比较了解,但对其他编室的书的了解只通过书目,不能了解图书的全貌,没有直观的感受。通过这样的活动,对编辑熟悉全社总体情况、拓展选题思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都大有裨益。
钟谷婷:中信出版社评选自己的年度好书已经有好多年的传统:一是对一年几百种图书做一番回顾,让好书畅销书再度传播;一是让作者和制作团队得到激励。我们有非常多的作者笔耕不辍,在各自的领域不断地研究、思考,回应这个时代的问题。我们年度好书颁奖礼更多地也是答谢作者,表达对他们的尊重和敬意。近几年有更多的出版机构都开始做这样的活动,加上新媒体自媒体的传播便利,让更多读者和业内外媒体关注到了这些书单。
秦静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0大好书评选”自2009年开始举行以来已经举办了整整5年,今年已经在筹备第6届评选。我们自评好书一般都是在年底给媒体宣讲下年度新书之时,以及北京图书订货会、我社的经销商大会期间举办。最初是为了回顾我社当年度出版的图书,进一步强化经销商和媒体对我们的印象,通过盘点与点评我们可以获知媒体和市场的反馈意见,对于我们考虑下一步选题也很有意义。
自评也能客观公正耐人寻味
□你们出版社自评年度好书的奖项如何设置?评奖的程序具体有哪些(比如评委具体做什么、书单产生过程、发行数据的参考等)?
王永康:奖项设置包括“商务印书馆人文社科10大好书”、“商务印书馆人文社科10大入围好书”。关于评委,为了确保评委团的意见具有一定代表性,评委由图书评论家、知名媒体人及著名学者三部分专业人士组成;且为了确保最终评审具有一定地域代表性,还会特别邀请沪广深等地专家担任通讯评委。环节包括馆内初选、评委初选、读者评选、编辑荐书、评委交流互动等。
张家珍:“201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优秀图书及装帧评选活动”参加者主要包括本社所有编辑室编辑、美编、市场部员工。评选方式及要求主要是将2014年出版图书分类陈列,参评者每人现场发两张选票:一、优秀图书选票,评7种,本编辑室图书不超过5种;二、优秀装帧选票,评5种,同一美编设计图书不超过3种。参评者实名参选,签名生效。实际以前我们社也进行过类似评选,后因为感觉选票分散,不利于选出好书,所以今年根据以往的经验设计了上述要求。结果效果很好,按票数多少选出的10种优秀图书和5种优秀装帧图书,基本体现了我们社的整体实力。
钟谷婷:奖项设置主要有年度畅销书奖、年度白金书奖、年度影响力作者、年度最具市场号召力作者、年度致敬作者。评奖的程序有:设置奖项、评委投票、最终出榜单。书单是从中信出版社2014年新书中筛选出来的,从销售数据、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反复对比,最终形成获奖书单。获奖图书选定后,评委还要为这些获奖图书评写获奖理由,组委会为之制作获奖短片。
秦静花:我们的评选不分名次,每年都是真实投票选出当年度出版的10种优秀图书。那些图书的入选,说明是经过了市场和读者认可的。前几届的评选主要是由我们在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和合作的媒体记者共同投票选出,2010年增加了读者网投(设计专题投票页面)。从2013年开始,考虑到我社图书内容不同于普通大众图书的学术性与专业性,我们调整了评选流程,邀请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加入评委会进行终审,希望这些出版物能得到专家学者的点评与认可。评选方式上,经过多年评选的不断改进,流程也更加公平公正,依据各大图书排行榜,结合发行情况和社会影响力,综合编辑和媒体推荐意见,对当年出版的图书进行梳理,经过初选、复评、终评三轮评选最终选出10本年度好书。我们的评审团以专家学者为主,还包括书评版媒体人、出版社同仁、经销商代表等各类相关人士。每年入选的年度好书我们也在相关媒体上进行了宣传推广。很多媒体对我们的评选活动和评选结果进行了报道,社会反响也不错,也得到读者的认可。
有助品牌塑造和精准推广
□与媒体、门户网站、电视台等评选年度好书相比,出版机构自评年度好书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
王永康:评选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好书的评选更是如此。每年市场上有几十万种图书,媒体、社会机构等评选年度好书为读者阅读提供了重要阅读指引,尤其是国内一些知名的榜单更是影响很大。出版社自评年度好书显然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其一,推动全民阅读需要各界共同努力,多一个榜单,会让读者多一个选择权,多一个判断的依据。其二,每个出版社出书品种也比较多,评选可以给信赖出版品牌的读者有明显的指引作用;其三,每个出版社自评好书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其他因素的干扰,给读者推荐真正的好书。从实际效果来看,商务印书馆10大好书的评选已经开始成为出版界的一个品牌,成为引领读者阅读经典名著、进行深阅读的重要榜单。
张家珍:与媒体、门户、电台的好书评选相比,出版社的自评更有专业指导性,而商业宣传性相比减弱,更能体现书的本身价值。我们评出的书不是“专家认为有社会价值的好书”,也不是“读者认为我们应该出的书”,而是我们作为做书的人认为“我们应该出这样的书”,或许是“可以流传下去的书”。
钟谷婷:互联网时代的冲击和颠覆使得出版机构显得有些传统,面对挑战和变革,中信出版集团一直致力于把握时代的脉搏,抓住未来新的知识和新的趋势,我们秉持“我们提供知识,应对变化的世界”。努力让自己顺应这个时代,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的高品质的内容。今天的中国正在进行一场伟大的变革,我们有幸作为一个出版机构,参与到变革的浪潮之中,尽绵薄之力,帮助大家在热点潮流之中把握一点趋势和一些理性的思考,在经典中萃取精华,学会快思,更学会慢想,而这些,都承载在作者的一本本心血力作之中,通过颁奖礼,给自己的作者以来自出版社的激励,希望他们能够在未来写出更多的好书,给读者带来更多的启示。
京ICP备05007371号|京ICP证15083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84号 版权所有 2004 商务印书馆
地址: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邮编:100710|E-mail: bainianziyuan@cp.com.cn
产品隐私权声明 本公司法律顾问: 大成律师事务所曾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