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5日,《语言与国家》新书出版座谈会在商务印书馆举行。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全国组织干部学院、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地方语委办等机构的领导、专家出席了会议。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语言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社会文明、文化建设等话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分析,对语言在国家生活各个领域的重要作用做了深入细致的阐述交流。专家们认为,公民的语言能力和国家的语言能力直接影响国家竞争力和国家地位,语言的影响力已成为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与国家》一书的出版对语言时政研判及政府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与会专家指出,语言是新兴的科技引擎,是无形的战略武器。当今时代,语言的工具作用更加强化,语言技术再一次改变人类社会,以语言信息处理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当代科技创新的核心领域,也是决定一个国家科技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当前,语言信息处理的某些核心技术并不为我国所掌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科技的发展,某种意义上也存在国家安全隐患。需要我国语言学者和科技工作者合作努力,提升我国语言技术,维护网络安全和国家利益。
与会专家强调,语言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语言不仅仅是交际的工具,更是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宝贵资源。语言能够带来各种红利。据介绍,在英国,与语言相关的产业所带来的收益超过了石油和船运收益;在瑞士,语言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达到百分之十。因此,如何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提高语言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和水平,大力发展语言经济,成为政府和学界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专家们还指出,语言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通过语言规划来实施社会管理,是国家治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复杂而重要。语言规划的得失,直接影响国家发展与安全。而语言立法正是语言规划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语言文字事业迈进法制化管理轨道。但语言立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社会发展呼吁适应语言生活新形式的法律保障,健全我国语言法制体系已是当务之急,应当成为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方面。
与会专家呼吁,文风与政风世风密切相关,要花大力气整顿文风。“风浊则气邪,气邪则事废”,《语言与国家》一书专辟“语言与政府风貌”一章论述了文风的重要性,充分体现出编纂者对文风关世情的清醒认识,并从一个侧面进一步揭示了语言系国运的深刻道理。
据介绍,《语言与国家》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形势下国家语言文字发展战略研究”的成果之一,由国家语委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文学院赵世举教授担任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机构参加编写,历时四年,六易其稿,2015年1月由商务印书馆和党建读物出版社联合出版。
【新闻链接】
《语言与国家》主要观点
国际竞争已由过去的武力威胁转向全方位博弈,语言已经成为获取和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的无形的战略武器。
语言是多属性资源。语言能力是人力资本,也是生产力。语言科技和语言产业的兴起,促使语言经济日渐成为当代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
语言信息处理是当代科技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其水平的高低,标志着国家科技实力的强弱。要赢得未来,必须大力发展语言科技。
语言是国家的象征。如何正确处理各种语言关系,化解语言矛盾,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
语言涉及国家的诸多核心领域,与国家建设、发展和安全的关系日益密切,需要引起社会民众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语言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
《语言与国家》目录
导言
第一章 语言与国家地位
第一节 语言强弱系国运
——强国的语言与语言强国
第二节 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
——国家语言能力与国力
第三节 世界需求与中国义务
——汉语国际传播的使命
第二章 语言与国家安全
第一节 是屏障也是利器
——当代安全领域的语言角色
第二节 没有硝烟的新战场
——语言文字信息化与国家安全
第三节 蚁穴溃堤,蝶翅生风
——语言冲突与政治危机
第四节 琴瑟和鸣家邦兴
——语言和谐与社会安定
第五节 无形的战略武器
——美国“国家安全语言计划”的启示
第三章 语言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三月桃花别样红
——方兴未艾的语言经济
第二节 三百六十行的新家族
——语言产业与语言职业
第三节 源头活水滚滚来
——语言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四章 语言与科技创新
第一节 科技追梦,语言科技给力
——中文信息处理与国家科技竞争力
第二节 “创世记”新传
——语言技术与虚拟世界
第三节 说不爱你不容易
——生活中的语言科技
第四节 千载难逢好姻缘
——语言学的开拓与交叉
第五章 语言与社会文明
第一节 社会卫士的法器
——语言与法律公正和社会公正
第二节 赵C事件的困惑和同名错抓的尴尬
——专名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节 美言悦耳,好字养眼
——城市语言生态与城市形象
第四节 让世界充满爱
——特殊语言服务与社会文明
第六章 语言与文化建设
第一节 民族血脉,精神家园
——国家通用语言与中华文化认同
第二节 万紫千红总是春
——语言生态与中国文化多样性
第三节 领异标新二月花
——网络语言与当代文化建设
第四节 文化的使者
——外来词与文化发展
第五节 隔海相望远 两岸一家亲
——台港澳语言文字的历史与现状
第七章 语言规划与国家发展
第一节 规划语言就是规划社会
——我国语言规划的演进及使命
第二节 为平直必以准绳
——语言立法与语言事业发展
第三节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外国语言规划一瞥
第八章 语言与政府风貌
第一节 文以载道,空谈误国
——文风与党风政风世风
第二节 一人之辩胜于九鼎之宝
——语言能力与领导智慧
第二节 观其言可以知其行
——新闻发言人与政府形象
第三节 采诗正欲观民风
——语情分析与网络问政
附录
中国语言国情简况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京ICP备05007371号|京ICP证15083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84号 版权所有 2004 商务印书馆
地址: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邮编:100710|E-mail: bainianziyuan@cp.com.cn
产品隐私权声明 本公司法律顾问: 大成律师事务所曾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