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观点# 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兴趣与职业
2015-03-12作者:于殿利(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新闻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浏览人次:205

   

 

    阅读或读书在小时候是一种乐趣,如今这种乐趣变成了职业。因为现在是职业出书的,所以就必须得看书,必须尽可能看更多的书,道理很简单,只有多看书,才能分辨出什么是好书,才能出好书。商务印书馆是学术出版重社,所以对其掌门人又多了一份学术情怀甚至素养的要求,人文社会科学也是我的兴趣所在。有人说,兴趣与职业结合在一起,是人生的一桩幸事。我也这么想。

    2014年的阅读,对我来说,是典型的学术阅读,即便是有关出版和文化乃至偶尔经营管理方面的图书,我也是抱着学术研究的目的,以学术的态度去阅读的。由于我的学科和研究背景,所读之书以有关亚述学和世界古代文明的书籍为主,其中,原版外文书和中文版图书各占一半。原版外文书包括《古代近东文献》和《古巴比伦书信集》等原始文献,也包括《古代西帕尔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和《轴心时代文明的起源和多样性》等西方现代学者的研究著作;中文版图书包括英国著名思想史学家J.B.伯里的《思想自由史》、著名古典历史学家M.I.芬利的《古代世界的政治》和英国著名作家、宗教学家凯伦·阿姆斯特朗的《轴心时代——人类伟大宗教传统的开端》等。此外,我还涉猎一些哲学大师的书,因为在我看来哲学是最高级的学问,哲学讲道,而道是做人和做事的最高境界。2014年读了两本书,一本是德国著名哲学家、现象学大师海德格尔的《林中路》,一本是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兼哲学家安瑟姆·基弗的《艺术在没落中升起》

    越读书越感觉读的书少,越读书感想也越多,不妨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二。

    首先,阅读是个人兴趣,但更是一份责任。人类文明发展史告诉我们,人在生物物种上是处于劣势的,光靠四肢是无法在与洪水猛兽的斗争中存活下来的,只能靠大脑和思维活动,确切地说只能靠后天的学习,才能掌握动物的习性和自然的规律,积累生存的经验;才能通过群体的智慧发明各种工具,提高生产和生存的技能。让不断积累的经验和技能代代相传,实际上传递的就是人类繁衍和繁荣的可能性。无论是著书还是读书,都是进行着积累、传递着经验和技能的过程,都是对社会尽一份责任的过程。如果所有人都停止著书和读书,人类的经验和技能都停止积累和传递,人类的生存必定堪忧。所以,阅读必须要有主动的态度,主动与不主动,收效也大不相同。

    其次,必须有选择地读书,要读就读最好的书,否则不如不读。人的经历是有限的,而要读的书是无限的,而且书的质量又是参差不齐的,书所传递的信息又是杂乱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所以必须选择最好的书来读。16世纪法国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说:“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主持大英百科全书编辑工作、堪称美国学界和出版界传奇人物的莫提莫·J.艾德勒解释说:“第一种无知是连字母都没有学过,当然无法阅读。第二种无知却是读错了许多书。”他进一步阐发说:“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换句话说,现代的媒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所以,必须有选择地读书。在我看来,中外名著就是无可置疑的好书,因为它们是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是经过一代代的检验而传给我们的,里面蕴藏着全人类多年积累的营养。对于学生们来说,阅读应该从阅读名著开始。

    再次,阅读是讲究方法的。同样是阅读,不同的人收效却不同,除了阅读的主动性之外,阅读方法也至关重要。谈到阅读方法,我实在是无话可说,因为方法因人而异。但我愿意推荐一本书,它也是一本有关阅读方法的经典著作——莫提莫·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合著的《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自1940年第一版问世就受到追捧,到现在在全世界仍经久不衰,书中对阅读的目的和实质、分层阅读指导以及不同门类的图书应该如何阅读,都给出了精辟的、令人信服的意见。例如,关于阅读故事、戏剧和诗歌的建议;如何阅读历史书;如何阅读科学与数学;如何阅读哲学书;如何阅读社会科学等。该书译者就在译序中感慨,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深感懊恼:“如果在我初高中青少年时期,就能读到这本有关如何读书的书,那我会少走多少阅读的冤枉路?”

    在2015年接下来的多数时间里,我仍然会以学术阅读为主,只不过由于正在进行的课题研究的需要,可能更侧重于有关图书、出版和文化方面,准备重读和重点读的书包括阿尔维托·曼古埃尔的《阅读史》、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罗伯特·达恩顿的《启蒙运动的生意——〈百科全书〉出版史(1775-1880)》、弗雷德里克·G.凯尼恩的《古希腊罗马的图书和读者》、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和翁贝托·艾柯的《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