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出版集团而言,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调研、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2015年将是各出版集团稳中求进、进一步转型发展的重要之年。
细看各出版集团今年的工作重点,可以发现几大趋势:
一是改革的力度持续加大,各家集团不断深入推动内部经营机制和制度创新,持续激发和释放改革活力,而以股改上市为抓手的持续深化改革成为大多数出版集团的共同选择。
二是加大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力度,积极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加速自身的数字转型。作为出版业的中坚力量,出版集团加大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力度,在传统的编印发供环节,出版集团创新“互联网+”模式,线上、线下同步创拓。
三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出版集团更加主动适应产业发展新态势,充分利用各项政策利好,紧抓各种新契机,积极推进各种业态创新,创新经营模式。主业链条不断丰满的同时着力提升其他产业开发能力,可以看出,各集团今年的跨界运作将动作频仍。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已经连续八年刊发“出版集团新年做什么怎么做”专题,摘登出版集团的年度工作重点,以期通过这些内容大致描绘出当年出版集团乃至出版业的发展态势,因而备受业界关注。因部分出版集团2015年工作规划尚未发布,我们将在后续报道中予以关注,敬请期待。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围绕“三六构想”,实现“六个新进展”
思路与目标
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地抓好出版导向,旗帜鲜明地保证政治正确;积极配合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努力抓好主题出版;继续深化改革,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贯彻中央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精神,增强发展数字化、多媒体新型出版的紧迫感;将讲好中国故事作为重要任务,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贡献;紧紧围绕“三六构想”,力争实现“六个新进展”。
措施与实操
注重坚持正确导向,力争在多出书、出好书上取得新进展。完善政策支持,做响主题出版;狠抓重大文化项目,逐步形成构建国家级知识体系的出版格局;强化报刊管理,实现品牌增值;建构出版指标体系,形成双效统一的考核办法。
注重创新企业制度,力争在集团化建设上取得新进展。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内部人事分配改革;积极推进股改上市;提高财务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内部资源有效整合;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注重扩大品牌影响,力争在品牌营销上取得新进展。开展品牌宣传;加强品牌营销;推动品牌重组扩张。
注重构建新型出版业态,力争在重点项目上取得新进展。加快资源数字化;加快内容数字化;加快管理数字化;加快传播方式数字化;创新数字化运营机制。
注重讲好中国故事,力争在出版“走出去”上取得新进展。加强版权资源管理;加大重点区域产品定向投送;集聚优质译介资源;优化办展参展功能;开拓国际营销渠道;完善对外工作机制。
注重从严治党治企,力争在队伍和作风建设上取得新进展。(链接:2015年1月27日1版《中国出版集团适应新常态谋划新三年新进展坚持文化特点中版特色发展道路》)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公司
力争年内实现上市
思路与目标
深化改革创新,提升质量效益,加快转型突破,实现持续发展。
措施与实操
深化改革,夯实发展基础。
继续深化出版改革。以股份公司规范上市为抓手,进一步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规范高效的“三会一层”运营体制及集团公司管控模式。巩固和发挥股权多元化探索的经验优势,指导中科印刷全面落实资产重组协议,充分发挥国资、民资的优势,规范运营,确保其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推动希望公司经营结构调整,推动希望电子出版社改制。
构筑科技文化人才高地。加强集团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创新型科技出版人才队伍,加强一流编辑、创意、营销、管理领军人才的引培力度;健全人才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出有力措施留住、用好人才。
紧抓机遇,科学谋划发展。
全面总结“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启动集团“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工作。加强战略研究和战略管理,加大项目调研力度,积极开拓培育新的增长点。
全力推进股份公司上市。2015年,集团要在中科院和国科控股的领导下,努力协调解决制约股份公司上市的障碍,力争年内实现上市,成为首家中央出版单位上市企业,为集团的兼并重组和规模扩张提供有效的融资平台,切实增强发展能力。
创新经营模式,加快从“策划-组稿-出版”的传统生产型运营模式,向平台化、产品化、定制化的经营型运营模式转变,加快从粗放式、计划式、经验式的经营方式向专业化、精细化、集约化的经营方式转变,加快从单一的提供纸质产品向提供整合化产品和系统化的解决方案转变。
积极服务持股企业的发展,以重大项目和帮助解决难题为切入点,提升服务和管理能力,在战略、资产、人才、项目等方面加强对持股企业的指导和规范监管。
探索创新,加快转型升级。
以“国家科技知识服务平台”为抓手,加快推进“数字科学”工程建设。把高质量的内容资源集聚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拓宽视野,在做好书刊文献等传统内容资源的同时,加快实验数据、专利、标准等各种非正式发表内容资源的集聚;建立专业化的技术团队,加快提升知识结构、技术开发能力;要完成“学术期刊一体化平台”(一期)开发任务和“科学文库”升级工作,形成全新的数字产品,开发“数字内容管理平台”,形成POD业务直发式的生产模式,以及以XML结构转化为主的在线排版流转模式。
实现学术期刊业务的突破。第一,要加大优秀办刊人才的引进力度;第二,要继续加大办刊力度,针对新兴前沿学科和交叉学科,积极创办高水平的外文版学术期刊;第三,要通过期刊一体化平台建设,以加快优质学科期刊资源集聚为先导,加快推进期刊集群化发展。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六大战略推动新一轮发展
思路与目标
全面、科学地做好“十三五”发展规划,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围绕建设最具影响力的现代出版企业的目标,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实施资本扩张战略、内容创新战略、数字化战略、信息化平台建设战略、产业链延伸战略和“走出去”战略,推动新一轮发展。
措施与实操
深化出版改革,加快业务资源整合。
完善公司治理,推进资产清理工作。抓紧理顺新的世纪股份公司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在集团推进整体上市同时,探索推进集团系统成熟资产板块的上市改制工作。同时,根据国资审计工作要求,开展库存出版物的全面盘点工作。
进一步完善事业部建设。海外事业部将进一步规范业务定位,完善工作制度,推进海外出版业务整合第一阶段工作。物业事业部要完善运行机制,摸清存量物业家底,制订存量物业的经营方案。艺术品事业部要加快朵云轩集团的改革发展,做大做强。
深入开展清理亏损企业、压缩投资层级工作。进一步提升集团业务的集中度及资产运行质量和经营效益,更好地实施优化配置资产及产业转型的发展战略。
以认真编制“十三五”出版规划为抓手,推进出版内容创新。
编制集团“十三五”出版规划,确定新的出版格局;准确把握形势,做好主题出版工作;认真抓好大型文化出版工程建设,积极筹备出版基金项目申报。以“阅读推广计划”实施和评选“世纪图书奖”为抓手,扩大世纪版图书影响力。通过搭建多样化的阅读推广平台,加强与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合作,并积极探索各类文化活动商业模式,扩大世纪版图书的市场影响力。以“抓导向、抓改革、抓规范、抓队伍、促发展”为目标,积极推进报刊事业部建设,加快报刊转型的步伐,进行报刊结构调整。
完善功能性平台建设,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继续推进ERP工作。将启动上海译文社等7家出版单位的全面上线基础数据整理工作,在此基础上确定上线的具体单位和时间安排。
充分发挥图书发行集约化优势。优化发行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发行业务工作流程,拓展网络销售渠道,提高网络市场占有率。
进一步加强纸张和印务平台建设。继续推进世纪出版园、七宝人才公寓等重大项目建设,做好朵云轩艺术中心工程收尾工作和试运营准备。
推动实体书店的发展与转型。保持店面销售平稳发展同时,积极拓展业务和销售渠道,结合互联网消费需求,加快实体书店的转型升级。
制定数字出版战略,加快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
在制定数字出版战略基础上做好数字出版基础性工作。制定数字出版资源中心相关制度、流程、数据规范等。推进数字版权管理工作,有效解决数字版权管理问题,着力开发版权管理平台。
开拓数字出版营销渠道。深入开展与腾讯公司的合作,在亚马逊、掌阅等电子书销售平台上取得不俗的销售成绩的基础上,大力鼓励、促进、推动集团所属出版单位与平台商密切合作,并在营销策略、版权保护、平台监控等方面设计整体解决方案。
统筹开展数字化教育出版工作。通过文创、文教结合等项目共同推进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工作,同时与纸质教材整合、修订等工作结合,努力实现教材自身转型。此外,将着力考虑打造集团教育平台。
推动产业链品牌战略,开展各类增值服务业务。大力发展艺术品产业。继续开拓第三方物流业务,将青浦二期物流基地打造成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拓展按需印刷业务,开展图书数字印刷分析研究,鼓励出版单位积极尝试按需印刷新摸式。拓展会展和动漫业务。加快培育新型会展业务,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把握网络新媒体快速发展给动漫行业带来的新商机,扩大与网络新媒体行业的合作。
积极稳妥推进“走出去”工作,扩大国际影响力。整合海外出版业务,进一步推进“走出去”工作。2015年,集团三家海外出版公司逐步探索、完善在国外出版外文版图书并直接发行的运行模式,为集团出版“走出去”开辟一条新路。积极参加各类国际书展,推进图书实物出口和对外版权贸易。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向世界出版传媒集团前列进军
思路与目标
加强改革的力度,加快转型的速度,加大发展的步伐,加深管控的程度,提高员工的幸福指数,为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进入世界出版传媒集团前十强、为打造伟大企业而努力奋斗。
措施与实操
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新走势,突出抓好内容创新。大众出版、专业出版抓质量,在线教育抓资源,教育出版抓效益,“走出去”抓布局。
主动适应技术进步新趋势,深层次推进技术创新。加大数字出版投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快前瞻性的战略布局,确保集团在数字化转型中始终处于领跑地位。
主动适应产业发展新态势,积极推进业态创新。发行板块重点仍是调结构和转型升级,保持在全国领先地位和影响力。文化MALL要准确定位,抓紧使商业模式成熟起来。继续拓展文化金融业务。提升文化地产价值。推动上市工作。酒店板块适应新常态进一步创新经营。文贸和资产公司加大转型力度。艺术板块追求大精彩和大效益。
主动适应深化改革新局势,着力落实新一轮制度创新。
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别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用企业化思维和方式管理各级高管,包括合股企业。进一步深化分配激励机制改革。加强优秀人才培养选拔和引进工作。充分发挥工会、职代会的作用,保障员工合法权益,不断提高员工幸福指数。
主动适应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新形势,为集团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重视加强党建工作。企业文化建设要更加突显凤凰特色。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在核心经济指标已提前完成基础上,确保全面实现既定的各项规划目标。集团将组织专门力量,对各单位各部门的“十二五”规划执行进度进行检查督促,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启动“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
编印发供四大板块取得新突破
思路与目标
继续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以“提质增效”为总要求,以“富民强省·文化先行”为己任,力求在编印发供四大板块均取得新的突破,努力推动集团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措施与实操
做好主题出版,在强化舆论引导上取得新突破。在重大题材出版上有新举措。围绕重大题材策划出版一批优秀出版物。要在《山西文华》出版上有新进展,确保第一批图书在今年精彩亮相。要在弘扬“三个文化”上有新亮点。以《山西法治文化读本》《山西廉政文化读本》《山西红色文化读本》为重点,做好“三个文化”图书的出版和发行工作。
在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上有新作为。对现有图书进行认真梳理,列出适合全民阅读的详细书目,开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品种。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基层读书活动,传播阅读理念,引领阅读风尚。
在书博会、文博会上有新形象。利用第25届全国书博会和第二届山西文博会的好时机,集中展示一批市场认可、读者青睐、能够代表集团出版能力和出版水平的优秀图书、报刊,开展业务交流,做好招商引资和项目推介。
推进精品出版,在打造优质产品上取得新突破。落实产品线规划任务。围绕教育产品线、人文社科产品线、少儿产品线、文学与生活产品线、地方文化产品线五条产品线,扎扎实实做好出版工作。同时做优做精报刊集群。
推进数字出版发展。对全系统数字出版进行顶层设计、宏观指导,按照规划整合各单位网站资源,开发在线图书销售综合平台,探索教育数字化平台、内容资源库建设。
全力争取各类项目资助。要围绕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出版基金、古籍整理基金等项目,做好推荐项目的准备工作。
拓展发行渠道,在扩大市场空间上取得新突破。实体卖场要突出主业多元发展。新华书店要坚持“一主多元”的发展战略,在主业经营上创新方式,以电影院线、生活体验馆、亲子乐园等特色文化业态为依托,配套以餐饮、教育培训、书吧、文化用品经营及文化创意、电子数码及电教产品零售,多途径、多手段拓展赢利空间。
校园书店要挖掘终端市场价值。新华书店要在校园书店建设上持续发力,把校园书店打造成优质完善的校园文化生活消费服务终端。
网络销售内外平台有效互动。利用视频、音像、微博、微信等传播手段,对营销方式进行深度整合,做好渠道拓展、客户维护。山西新华书店集团要积极搭建自己的网络销售平台。
社店联合以提升整体营销能力。继续推动社店开展深度战略合作,探索建立编发联动机制,努力实现图书选题策划、编辑出版、宣传营销一体化运作。
做优印刷供应,在实现均衡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印刷单位一要整合资源,二要加强管理,三要扩展市场,要兼顾集团内外两种业务,积极开拓社会业务。保质保量完成出版单位交付的生产任务,尽快走出经营困境。
供应单位要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四项安全制度,聚焦纸张供应、印刷设备、印刷材料等主营业务,搭建多层次、立体式的销售网络,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北方联合出版传媒
推动全媒体融合、全产业链战略转型
思路与目标
深刻理解科学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本质内涵,适应新常态对出版业和公司发展的考验,妥善推动全媒体融合发展和全产业链战略转型,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既定目标,科学制定上市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措施与实操
把握新常态的发展关键,抢抓新机遇,创新和丰富发展模式。
为在新常态下实现可持续稳健发展目标,2015年将以坚守导向、向媒体融合转型、由单一业态向多元媒体发展作为关键,做到公司的发展与文化发展的市场需求相结合,与数字出版转型相结合,与改革创新相结合的“三个结合”;真正由粗放经营、规模数量发展向创新经营、质量效益发展转变,由内容提供商向内容全媒体服务商转变,由以生产为中心向以读者为中心转变等“三个转变”。抓住政策利好等新契机、新机遇,以转方式、调结构为重点,进一步调整发展思路、解放发展思想、创新和丰富发展模式。积极完善上市公司制度建设,进一步强化精品战略,提高管理效能和运行质量。
深入推动内部经营机制和制度创新,继续激发和释放改革活力。
加强内部资源、资本、资金的深度集约,提高集约经营的效益贡献率。加强教材教辅支柱建设。加强资本运作,在条件成熟时实现并购项目落地。加强管控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
实现主业质量的新优化,提升内容品牌影响力。
坚持正确出版导向,坚持主题出版和主旋律,坚持重点选题项目牵动,坚持“走出去”,提升图书主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建构起适应公司主业发展、特色和品牌效应显著的重点产品体系。做实、做强一批“走出去”项目,强化“走出去”由版权到项目,由项目到合作,由合作到本土运营的转变。以“六率”指标(即产销率、再版率、退货率、回款率、周转率、减值准备提取率)为主体,构建以选题质量监控、库存管理和预警机制为重点的图书主业运营质量体系,将出版质量建设成果提升到新水平。
创新“互联网+”模式,线上、线下同步创拓,巩固提升发行业务辐射力。
重塑北方图书城作为东北第一书城的市场地位,以北方图书城“新总店智慧书城设计规划项目”为龙头,以建设品牌工程、地标工程、民生工程为核心,重点做好北方图书城旗舰店的原址回迁和全面升级建设;借助互联网新技术,全面启动书城连锁经营体系业态升级建设,向文化创意、体验消费、教育培训等多位一体的大型文化服务商转型。强化辽宁北方出版物配送公司的区域配送中心地位,积极开拓跨地区经营新业务;建设电子商务集成物流配送中心,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手段,打造新型的图书馆电子样本订货及馆配平台、数字出版投送平台等。
深化实施项目牵动战略,力促项目向效益的转化。
重点对北方图书城出版发行全产业链信息化连锁智能管理系统、微电影数字化平台、北方区域出版物电子商务及物流服务集成平台建设、专业信息数据库在线数字出版系统、幼儿启智工程数字化出版产业基地等多个获得产业资金扶持和重点推动项目加快实施步伐,推动成果显现。重点建设数字出版资源整合及应用流程管理平台建设项目,完成公司数字化出版生产业务流程的再造工作。
拓展多业态、多元化和规模化经营,打造新经济增长点。
全力支持沈阳鼎籍堂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开展艺术品拍卖、展览、零售、培训及与其他知名艺术品公司的业务合作,实现发展新突破。推进辽宁博雅广告公司多媒体广告经营创新。为所属单位借助品牌优势开拓多元发展提供相适应的扶持平台。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打好集团上市攻坚战
思路与目标
以上市为中心,全面启动内控管理体系,大力实施核心项目拉动战略和“走出去”战略,做大做强主流出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措施与实操
打好集团上市攻坚战,确保成功上市。
集团成功上市将助力突破集团发展瓶颈——解决资金短缺与现代企业制度不完善的问题。
全面启动集团内控管理体系。
内控体系的全面启动将进一步规范财务行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通过改进和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实现产品管理制度和流程规范化。
集团经济增长稳中求进。
在2014年基础上确保2015年经济效益按照15%增长率增长。
坚持抓核心项目新突破。
核心项目发展是集团生命力,主业发展靠高水平高质量的核心项目拉动,坚持向核心项目要效益。实现2015年核心项目新突破,为集团上市后募投项目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认真筹划重点选题,合理规划,提高集团重点选题中标率。
在当前各类重点选题中标越来越公开透明的形式下,集团要充分研究论证重点选题,做好规划,进一步完善重点选题结构,为提高重点选题中标率、进入主流出版提高集团影响力做好充分准备,为集团上市与筹划“十三五”项目打下坚实基础。
做好出版产业转型升级工作。
集团数字出版脚踏实地探索发展,成功实现线上服务、线下运行。抓住机遇,立足“阅读时代”,成功谋划“十三五”发展规划,进一步通过数字出版实战点,实现集团数字出版资源整合及战略性周转。
构建多元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面对未来坚持两条腿走路,由点及面尽快形成新的持续产业,大力提升产业开发能力。
认真组织开展全集团员工团队培训工作。面对集团从传统出版企业到上市的现代企业之蜕变,集团全体员工要适应现代企业发展要求,加强各方面培训,全面提升自我工作能力,实现自我突破自我蜕变。
京ICP备05007371号|京ICP证15083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84号 版权所有 2004 商务印书馆
地址: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邮编:100710|E-mail: bainianziyuan@cp.com.cn
产品隐私权声明 本公司法律顾问: 大成律师事务所曾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