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邹韬奋先生诞辰120周年,为继承和弘扬韬奋精神,造就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新闻出版人才队伍,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出版传媒集团,韬奋基金会决定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国新闻出版报社联合主办,与百道网协办“第四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论坛主题为“‘互联网+’时代的出版人才”。作为本届论坛重要活动之一,专题征文活动同时开展,以期更多业内外人士建言献策,参与本届论坛主题的讨论。
一、征文内容
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年3月,“互联网+”行动计划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出版人才队伍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适应国家发展、社会需要的大批出版人才,无疑是一项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本次征文期待各界人士群策群力,探索新常态下人才培养规律,为更好地培养高素质出版人才队伍提供智力支持。
本次征文以“‘互联网+’时代的出版人才”为主题,希望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探讨“互联网+”时代各类出版人才的队伍建设问题。征文内容可涉及包括传统出版人才、数字出版人才、国际化出版人才、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专业出版人才等在内的各类出版人才,视角可涉及人才选拔、培养、使用、管理、评价等队伍建设的方方面面。征文可以是理论的研究探索,可以是实践经验的思考总结,也可以是相关案例的深入分析。
二、征文要求
1.征文紧扣论坛主题,言之有理,言之有物。
2.所有稿件均要求原创,严禁抄袭,否则取消获奖资格,并自行承担相关责任。
3.已在媒体上发表的作品不在本届征文活动之列。
4.每篇征文字数3000~5000字。
5.截稿时间为2015年9月20日。
三、投稿方式
鉴于网评及专家组评选需要,参与征文活动者须同时提交电子版(另请附个人电子版彩色近照一张)和纸质版文稿。
1.电子版word文稿及彩色近照(以便网站发布征文、进行投票时配图)发至本届征文专用投稿邮箱:taofenzhengwen@163.com,电子版word文稿文件名以及邮件主题请采用“作者+单位+文章名称”格式。
2.纸质版稿件须一式4份:稿件请用A4纸打印;首页左上角用四号楷体标明“‘第四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征文”;标题为小二号宋体,正文为三号仿宋体;文章标题下请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联系电话、通讯地址、邮编、电子邮箱信息。
纸质版征文请邮寄至:北京市丰台区三路居路97号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科研部(信封上请注明“第四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字样),邮编:100073。
联系人:黄逸秋、张叶琳
电 话:010-52257217;010-52257031
四、评选及奖励
征文活动结束后,由业内资深专家组成评选委员会,按照公正、公平、择优的原则评选优秀作品。初评入选的征文将在百道网刊登、公示,征询广大业内人士及网民意见,然后进行复评、终评。优秀作品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对获奖者颁发奖金和证书。获奖作品及部分优秀作品将结集出版。论坛将择优邀请部分获奖者出席在北京举办的“第四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并发表演讲。获奖名单拟于2015年11月15日前在韬奋基金会官网、中国新闻出版报和百道网等媒体上公布。
韬奋基金会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中国新闻出版报社
百道网
二〇一五年五月二十五日
京ICP备05007371号|京ICP证15083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84号 版权所有 2004 商务印书馆
地址: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邮编:100710|E-mail: bainianziyuan@cp.com.cn
产品隐私权声明 本公司法律顾问: 大成律师事务所曾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