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多文化融合的时代,国际化为许多产业创造了新的机会,出版业也不例外。中国出版业要想走向世界,成为国际化的出版企业,就需要开展国际化经营,促进整个图书行业外向型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国际化编辑出版领军人才就成为中国出版业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因素。
什么是国际化编辑出版领军人才
笔者以为,国际化编辑出版领军人才,是指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能力,熟悉国内外出版业运营规律,了解国内外本土文化和图书市场,具有丰富的编辑出版从业经验,并在出版物国际化运作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人力资源总量很大,但是人才资源仅占人力资源总量的5.7%左右,高层次人才仅占人才资源总量的5.5%左右,高级人才中的国际化人才则更少。可以想见,加入出版行业的国际化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目前,一些出版社为解决这一问题,引进了一些外语专业的人才,以满足图书版权贸易和英语书籍编校工作的需要。由于版权贸易和外语图书编辑工作要求既要有丰富的出版业背景知识和经验,又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因此很难招聘到“拿来即用”的国际化人才。
国际化编辑出版领军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
编辑出版业本身就要求从业人员应当是复合型人才,具备人际交往、编辑、统筹、预算等能力,领军人才又要求更多的管理、创新能力,国际化编辑出版领军人才更是在这些基础之上,要求更多的对外语言及文化的交流能力。
1.较强的对外交往能力
国际化编辑出版领军人才首先要具备较强的对外交往能力。精通外语、了解国外的本土文化及社会思想。
国际化编辑出版领军人才不仅仅要精通版权贸易知识,了解中外有关版权保护和贸易的相关法律,熟谙引进、输出图书的谈判、合同签署、资料提供等贸易流程和后期版税结算、样书寄送等权利维护。更重要的是,应当具备更高的管理层面和文化层面上的交流和组织沟通能力。能够组织召开版权贸易洽谈会议以及大型学术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了解版权贸易规律、动态,捕捉各种热点和信息,汇聚人脉,开拓专业思路和眼界。这些都需要国际化编辑出版领军人才具备丰富的国外本土文化知识和人脉资源。
2.对国内外市场持续的关注力
作为一名编辑出版领军人才,首先要了解国内外图书市场,掌握市场动态,了解双方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为做好图书“引进来”和“走出去”工作打好基础。
了解国内图书市场的需求是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引进来”。中国图书市场庞大,新闻出版产业仍继续保持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拥有较好的市场平台的同时,了解国内读者的需求、研究各类书籍的市场占有情况以及受欢迎程度,是做好图书引进工作的重中之重。了解国内图书市场的需求首先要了解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诉求、社会热点和社会发展方向,准确地策划选题、引进相关主题的图书。另外要做好图书市场的调研,目前中国有不少调查及销售平台提供销售排行榜单,如商报·东方数据、开卷、当当、卓越、京东商城等,为调研中国图书市场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了解国外图书的市场需求是为了更好地“走出去”。一个现实的问题是,我国图书引进与输出比倒挂,版权贸易存在逆差。熟悉国外的图书市场和地域文化,并能将合适的图书推荐给适当区域的出版商非常重要。因为不同地区的读者阅读兴趣差别很大,比如东南亚地区的读者所处文化环境与中国文化比较接近,那么一些文学经典和传统文化类的作品就可以优先推荐给这些国家和地区;西方发达国家的读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状况等更感兴趣,那么在策划选题时就应当考虑到这些国家读者的阅读习惯,有的放矢。目前,了解国外图书市场的途径也非常多,国外相关网站、图书版权代理公司以及国内专业媒体提供的各种图书排行榜以及图书市场调研分析等等,都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国外的图书市场。
3.编辑策划及实现能力
国际化编辑出版领军人才还要有较强的对于选题的策划以及实现能力。这不仅要有对外交往能力并对国内外图书市场非常熟悉,还要有作为一名优秀编辑最基本的选题甄别策划能力、统筹编辑能力、图书营销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与人沟通能力等等。
熟悉编辑工作的版权贸易人才,在看到一本国外或者国内的图书时,就已经大致能判断它在国内外市场的销量、受众人群,更具体的是马上能想到适合它的装帧设计风格、定价、开本、用纸等等。丰富的编辑策划从业经验是成功运作输出或者引进图书活动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把握版权贸易工作的根本着力点及其内在规律。
4.对全媒体版权贸易的推动力
近年来,数字出版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占有了图书市场的份额,数字化、全媒体出版是出版界大势所趋。图书的全媒体版权贸易也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小觑的利润增长点。
近年来,中文期刊数据库已经在海外逐渐打开市场,但是电子书、客户端等新兴数字出版产品依靠版权交易,应该更有利于对外传播中国文化,更有市场。中国亟需与“亚马逊”这样面向国际市场的电子书海外平台合作,利用海外成熟的电子书交易平台,向海外销售中文电子书,用中国优秀的版权作品占领国际市场。
国际化编辑出版领军人才有义务自觉寻找合适的角度和方式促进出版业发展有自身特色的数字产品,研究国外数字产品贸易规律。在全媒体出版渐行渐近,单体出版渐行渐远的时代,促进出版企业与IT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展全媒体出版。
京ICP备05007371号|京ICP证15083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84号 版权所有 2004 商务印书馆
地址: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邮编:100710|E-mail: bainianziyuan@cp.com.cn
产品隐私权声明 本公司法律顾问: 大成律师事务所曾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