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赞赏社交出版平台获得IDG资本900万元风投。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赞赏模式”的话题一时间沸沸扬扬,有人将其称作“互联网+”时代全新的出版模式。
赞赏出版分为三步:首先,作者在赞赏平台上发布“我要出书”的档案,分享到微信和其他社交媒体;然后,熟人、朋友或者粉丝在看到信息后点“我来赞赏”, 大约为100元每份;当达到一定金额并通过专业出版社测评后,就进入“我帮出版”环节。最后图书出版后,在赞赏平台沙龙里,点赞打赏的读者将会得到相应的 福利。
运用众筹的手段,按照互联网模式,借助社交平台的力量。某种意义上来说,赞赏出版这一模式,将社交出版与众筹出版结合在一起。赞 赏出版创始人王留全表示,赞赏出版平台目的在于为出版社与作者之间建立起一个平台。这一模式一经推出便吸引整个出版行业的目光,也让出版业看到这类出版模 式的市场。2014年8月,学林出版社推出“人文社科学术著作自出版平台”;同年9月,知识产权出版社推出“来出书”自出版平台。而赞赏社交出版平台也与 东方出版中心签署了系列战略合作协议。
相较传统出版来说,这类出版模式优势很明显。首先,它将“众筹模式”引入传统出版业,将图书“预 售”提前到文稿进入出版流程之前。这样一来不仅分担出版成本,还降低了风险,不用忍受传统模式下“赊销代销”等带来的损失。其次,它为普罗大众提供了一个 出书的平台,普通人即使不认识出版社编辑,也有机会出版自己的作品,出书的门槛得以降低。第三,它加深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联系。在学林出版社的“人文社科 学术著作自出版平台”的作者板块中,集中展示了在学林出版社成功出书的专家学者,包括他们的个人信息和学术成果,读者点击他们的名字,就可以访问该作者的 个人空间,不仅可以了解他的最新学术动态,还能和他互动交流。最后,作者能获得更多的利益。传统出版中,作者大都只能拿到8%至10%的分成,但是赞赏平 台上所募集资金的60%都属于作者。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些有号召力的作者甚至能拿到远高于出版经费的款项,多出来的钱不仅可以变现各种福利回馈“赞赏 者”,还能化为远超传统写作者的版税。
有人将赞赏模式看作出版业的大革命,因为它扭转了作者的“弱势”局面,“打破以出版社为核心的传 统格局”。王留全则称此为“优化”。传统出版产业链中,出版社占据着绝对的强势地位,既掌握着内容版权,又控制着印刷订单的“垄断性”。而赞赏出版这一模 式将出版的中心由出版社转移到作者身上。前不久,赞赏出版平台成功推出了自媒体“范言直谏”创始人范卫锋的《新媒体十讲》。该项目发布24小时后,预售额 就已经达到12.32万元,第三天达到15万元。这个数据引起了作者、读者和出版商的广泛关注。一些小众图书也迎来了其发展的春天。在学林社“人文社科学 术著作自出版平台”成立后不久,便尝试众筹《早期阿拉伯陶瓷》一书,在6天内就已经筹集到1.76万元,达到总费用的18%。而知识产权出版社的“来出 书”平台也成功众筹出版了《知识产权全球营销获利圣经》等书。
尽管赞赏出版这一模式目前还处在发展初期,受众认知度不高,同时其盈利模 式还尚处于摸索阶段。王留全告诉记者,赞赏社交平台目前还处在“烧钱”阶段。但对于其未来,王留全满是憧憬与期待。一位曾与“赞赏”合作的国内出版人认 为,“赞赏模式”理解中国出版市场的独特性,对传统出版业是真正“互联网+”的补充。
京ICP备05007371号|京ICP证15083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84号 版权所有 2004 商务印书馆
地址: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邮编:100710|E-mail: bainianziyuan@cp.com.cn
产品隐私权声明 本公司法律顾问: 大成律师事务所曾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