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上海书展 • 快讯|两个“世界”,一座桥梁
《英语世界》与《汉语世界》
2015-08-22作者:官网报道新闻来源:商务印书馆浏览人次:786

活动在上海书展第三活动区举行

《汉语世界》与《英语世界》

 

    作为商务印书馆的品牌杂志,《英语世界》和《汉语世界》像一对亲兄弟,携手走过春秋数载。《英语世界》“国人译”,以外国人的视角将西方优秀文化介绍到中国。《汉语世界》“老外编”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以更为地道的视角进行挖掘,让外国人更好的理解中国文化。他们是英语文化“走进来”和汉语文化“走出去”的桥梁。8月21日,《英语世界》与《汉语世界》杂志在上海书展联合举办了一场以“洋眼看中国,英文说天下”为主题的对话。

    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周洪波先生首先向嘉宾和读者介绍了两种刊物的简要情况:《英语世界》是供中国人学英语的读物,主要选取欧美美文和精到翻译,属于“引进来”的产品;《汉语世界》是供外国人了解中国,介绍中国百姓生活的刊物,它用地道的英语、外国人的视角,来讲述中国普通百姓的故事,是“走出去”的作品。

    随后,来自新闻出版、国际教育、英语教学、信息技术等领域的6位专家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出发,畅谈语言在国际教育教学与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重要性,探讨两种杂志的文化价值和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上海耀中国际学校副校长Dusten Kent先生围绕“文化和语言是相互联通、相互映衬”的观点进行了发言,他通过几个实例来说明语言决定了社会实践中的一些经验,也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某些看法和对事物的理解。他生动地用“文化的冰山”来形容语言学习者的困境——他们往往只看到文化显露在外的20%,却仍有80%在水下。文化和语言的联系看似简单,却有非常复杂而微妙的内容。Kent先生认为,在学习或教授一门外语时,除了了解其显露在外的内容,更要看到一个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以及深植其中的信仰。

    汉语国际教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执行副主任张建民先生在发言中指出,语言是人类文化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同时,语言也是相对的,在我国当前的语言教学中,过分强调了听说读写,也就是语言的工具性,而忽略了语言用于交流思想的属性。交流思想就涉及文化,所以当文化发生冲突、东西方差异产生问题的时候,语言就成了最好的调解工具。在这个意义上,《英语世界》和《汉语世界》架起了一座桥梁,为东西世界的相互理解做出了贡献。

    英语教育专家、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尚新先生,英语教育与翻译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系主任赵刚先生,Adobe数字出版专家,上海沁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杰先生则分别从两种刊物的内容安排、对刊物的感性认识,以及刊物的国际化、数字化等角度进行了发言。

    活动区内座无虚席。嘉宾发言擅用例证、妙趣横生,讲座笑声不断,吸引了不少读者驻足听讲。活动还设抽奖环节,幸运读者均由商务印书馆送出杂志大礼包一份。

 

精彩视频:

 

周洪波开场致辞介绍《汉语世界》和《英语世界》

 

赵刚:《汉语世界》翻译中跨文化交际的两个例子

 

精彩图集:

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周洪波先生介绍《英语世界》《汉语世界》

上海耀中国际学校副校长Dusten Kent 先生

汉语国际教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副执行副主任张建民先生

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尚新先生

英语教育与翻译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系主任赵刚先生

上海沁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杰先生

座无虚席的讲座

嘉宾抽取幸运读者

与会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