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阿诺德•诺里论阿歇特、论出版、论中国
2015-10-23新闻来源:百道网浏览人次:146

    编者按  在刚刚结束的法兰克福书展上,阿歇特CEO阿诺德·诺里通过“全球出版五十强排名”CEO Talk这一平台与英国《书商》杂志、美国《出版商周期刊》、法国《读书杂志》、德国《图书商报》、巴西《出版新闻》、中国《百道网》共六家来自世界各地的出版专业媒体代表展开对话,就阿歇特的发展、企业并购、电子书代理定价、版权、全球化等热点问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和态度。

 

阿诺德·诺里(摄影: Bernd Hartung)

(摄影: Bernd Hartung)

 

    在日益收缩的图书市场,阿歇特的发展、并购

    阿歇特从1826年起植根于法国开展业务,是现存最古老的出版商之一。公司的收入和利润都从法国开始积累,但现在的阿歇特已成长为一家国际出版公司,在英语和西班牙语市场都设立了分公司,出版语言包括法语、英语、西班牙语、俄语、中文等十余种。

    在阿诺德任CEO前,阿歇特在英国已有业务,但真正走向全球却是在阿诺德上任之后。他意识到阿歇特若要保持稳定的收入,必须扩展版图,走向多元。但由于当时欧盟委员会已经对拉加尔代尔对阿歇特的并购提出批评,公司在法国的发展受限,因此将目光投向了海外。短短几年时间就以英国为前沿,相继拓展了美国以及西班牙语市场,成功实现了国际化。

    阿歇特法国现在是拉加尔代尔集团(已在巴黎证券交易所上市)内最大的分公司。过去10年中,股东在图书产业中投入了大量资金。而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近乎停滞的市场,在这样的环境中该如何为股东谋利?阿诺德认为首先应该做并购。由于政策等原因的限制,阿歇特不会进行大规模并购,但依然乐于在英语和西班牙语市场上进行小规模收购。通过这种方式,阿歇特能够吸纳更多新的出版品牌和独立出版人,能接触到更多的作者和代理人,集团也就更加多元化。

    与《全球出版企业排行榜》中的其他企业相比,阿歇特是一家综合出版商,旗下业务包括大众、教育、丛书出版和分销等。分出版领域来说,美国教育出版板块已有三大巨头,竞争非常激烈,阿歇特不打算趟这趟浑水。但在英国教育市场,通过兼并几家新兴的企业或者老牌出版社就能介入,只要时机合适,阿歇特就会采取行动;在大众出版方面,阿歇特出版的虚构类作品在美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非虚构类图书出版上也在长足发展中;在英国,阿歇特在小说和非虚构类出版上都很有优势;在法国,文学、小说的出版都是阿歇特的长项,商业领域也还有发展的空间;对于西班牙语市场,阿歇特抱有很大的期望,目前这一市场的业务也呈现增长的态势。

    代理定价模式

    阿诺德认为,在定价方面出版业应吸取音乐、视频、报纸杂志业的教训,失去对价格的控制,就已经走在毁灭的道路上了。看看杂志、报纸和音乐产业的现状,它们到现在都没有缓过来。所以,出版商需要通过法规、协议等方式掌握对价格的控制权。现在美国的大型科技公司对内容产业的生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谷歌为例,在某种程度上,它比亚马逊更具危害性,因为谷歌不对任何内容收取费用,而亚马逊毕竟还是一家零售商。因此,出版商必须竭力保证自己生产的内容不被贬低。

    阿诺德表示,他对北美的电子书代理模式很满意,对电子书在美国的定价也很满意。曾经有段时间,书价是由出版商设定,但零售商却为了吸引消费者在零售价格上大打折扣,许多图书的定价都是9.99美元。这一切已经成为过去,图书零售价格的控制权回到出版商手中,定价也成为一门需要不断钻研的学问。每个出版领域的情况都不同,消费者对价格的接受度,作者对价格的期待,出版商都要纳入考虑,图书不会都是14.99美元,也不会都是9.9美元。但是在美国,80%电子书价格都在10美元以下。行业现状让出版商没有办法把所有的图书价格都定在14.99美元。价格需要多元化,促销也是必不可少的。出版商需要一直保持对所有定价策略的关注。未来图书产业中,电子书定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提到电子书销量的下降,这一趋势想是大家乐于看到的。现在的电子书市场建基在电子设备之上,热爱阅读的人乐意花钱去买专门的电子阅读器,虽然成本很高,但如果他们每年的阅读量为10-20本的话,在买书上也能节省下一些钱。但现在,人们的阅读意愿在降低,所买的书少了,电子阅读器的销售量也在下降。加上过去9个月电子书价格上涨的事实,也加剧了电子书销量的下滑,英美市场皆如此。有意思的是,这两个国家恰是阿歇特数字业务推得最广的,其次是澳大利亚。欧洲内陆市场上,阿歇特所占的市场份额并不大,在法国是2%-3%,在德国是6%或7%。

    2012年,美国司法部将矛头指向苹果和五大,指控其串通抬高电子书价格,并于次年与五大达成和解,后者同意消除禁止批发折扣的规定,并同意集体支付1.64美元以受惠消费者。司法部判决的约束期行将结束时,亚马逊找上门来,希望能继续拿到大幅度折扣,并让出版商和其分担打折成本,,而阿歇特竭力拒绝。现在,阿亚已经和解,出版业重新回到了代理定价模式。但亚马逊还在,并可能继续壮大。

    出版与出版的数字化本身就是一组矛盾

    谈到自助出版,阿诺德直接了当地说,出版的数字化其实是跟我们的出版业务相矛盾的,我们的生意包含了对原稿和研究项目的编辑审稿,并且拒绝掉那些出版人不想在上面浪费钱的稿件和项目。他指出,10年前,人们如果被出版社或者代理商拒绝,他们几乎再没有别的途径去出版自己的作品,因为想在好的出版社出版作品并向公众发行,是非常昂贵的。现在数字化以后,出版几乎是零成本。对于那些在传统出版社找不到出路的人来说,数字出版是一个很简便的渠道。大多数数字出版都来自没法进行传统出版的人,但是也有例外。少数作家就认为,我要研究一下出版。为什么不呢?但是多数的人在出版了一两本或者三本书后,又很快会回到传统出版的渠道上。因为读者超过一定的数量,你就需要专人来打理你的图书,你不能同时自助出版,还兼顾向读者宣传。阿诺德也列举出另一个例外,阿歇特拒绝过《五十度灰》。因为出版社拥有一定的优势,但出版社也会做错,有时候会拒绝一些好的图书,“在这本书上,我们的决策完全是错误的。所以,在获得一些巨大的成功前,我们通常会犯三到四次这样的错误。但是因为有很大的选稿基础,这通常不会对我们的业务造成影响。” E.L.James 在成为成功作家以后,想要试一下传统出版,就把手稿卖给了传统出版社。阿诺德相信出版的数字化不会带来竞争,也不觉得这会改变传统出版的生意。自助出版作为一个补充通道,为无法通过传统出版社发行作品的人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的书得以见到读者。

    自助出版和出版机构本身就是一组矛盾。因为经过出版机构就不能再称之为自助出版。

    阿歇特在非英语世界的全球化

    在每个国家,合作的形式都不一样。在法国,我们收购了一家拥有小说原版版权的出版社,并建立一个基地进行出版;在中国,我们与凤凰集团达成合作。但是在俄罗斯,因为已经有很多知名的出版社,如果要从头做起似乎没什么意义,所以我们决定找一家资深的出版社进行合作。在印度,我们创建出版公司,7年前,这家公司就已经成为行业的领导者。所以要说有什么模式的话,我们会根据所处的环境和市场来决定。像俄罗斯就肯定不适合自己创建公司,从头开始。

    西班牙语是世界第三大语种。在墨西哥,阿歇特是第四大出版社,侧重教育和成人商业图书。在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阿根廷都有扩展业务,阿诺德直言不讳地说,“这些国家都有些‘混乱’,也很小。而在例如俄罗斯这样的大国,虽然混乱,但是你要保持耐心;但是在那些小国,我不知道为什么还要耐心。我们可能会从这些小的国家退出。”

    在阿拉伯语世界,阿歇特在黎巴嫩与Librairie Antonine联手经营。世界上有几亿人在说阿拉伯语,这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语言。能有这个语种的业务,阿诺德感到很开心。Librairie Antonine是一家能力出众的地方出版社,覆盖了许多区域。他表示很喜欢这个合作,但是仍然需要学习。并且众所周知,当地的环境很复杂,很麻烦。

    Atticus是一家能力出众并且在俄罗斯有着众多市场份额的出版社,其市场份额能占到10%-15%。阿歇特收购Atticus,旨在成为俄罗斯建立的第二大出版集团。当然,也有很多困难,比如货币和政治环境。

    阿诺德看中国:很庆幸,阿歇特已经在中国站稳脚跟

    在回答百道网关于阿歇特对中国市场的理解这一问题时,他表示很开心能看到凤凰集团排在了阿歇特的前面。阿歇特与凤凰的合资还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每年,凤凰阿歇特出版35到100本图书,其中大部分是商业小说、儿童文学和非虚构小说。《我是马拉拉》“小黄人大电影系列”等书在中国市场获得了成功。阿歇特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到第三年间,吸取了很多教训,现在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一种更加安全的模式。阿诺德说,在中国,图书的发行变得更加专业,也更多地在网上进行,尤其是在儿童图书出版领域,大约会有5%以上的图书会在网上发行,通过三大网店销售。“中国的市场条件越来越适合增长。我们也学到很多,因为跟中国的企业进行合作需要磨合,双方都缺乏经验,所以,这需要时间。但是,从长远来看,中国会在15到20年内成为世界最大的图书市场。很庆幸,阿歇特已经在中国站稳脚跟。中国的市场还是一个极端的市场,因为图书数量可以非常多,但是价格很便宜,如果以三美元来卖书的话,利润是非常少的,尤其是跟别的市场相比。但是中国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市场。”

    阿诺德表示,“我们进入中国已经10年,也获得了可喜的成绩。我觉得中国是最有潜力的市场之一,很高兴我们能在那有业务,我们学到很多。现在机会很大,但是我们得耐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