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印书馆与中国现代出版”专家座谈会在京举行
8月21日上午,北京饭店金色大厅灯火辉煌,座无虚席。“商务印书馆与中国现代出版”专家座谈会在此隆重举行。近200位来自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出版人欢聚一堂,以座谈会的形式,共同纪念商务印书馆创立120年以及中国现代出版所走过的120年光辉历程。会议由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同志主持。
商务印书馆于殿利总经理致辞,认为商务印书馆在中国现代出版120年的历史中,蕴藉、承载了几代出版人乃至几代知识分子的文化使命和理想追求,出版人与学界同舟共济,相伴而行,共同为中国现代社会的形成贡献了知识基础和思想动力。商务印书馆的120年充分展现了中国出版、中国学术,乃至中国文化的自觉、自强与自信。未来商务印书馆将与出版战线的同志们继续携手学界,推出更多代表中国智慧,弘扬中国传统,传递中国声音,彰显中国风骨的好书。
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同志主持座谈会
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同志
中国编辑学会郝振省会长发言总结了商务印书馆120年的历史值得出版界关注的几点启示:一是商务由印刷企业转型为出版文化企业,始于张元济等创始领导人把“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作为立社之本与发展之魂,昭示出版业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会有蓬勃的生命力与持久的影响力。第二,商务始终不忘初心,坚守企业宗旨,把文化使命放在第一位,把商业利益放在第二位,它既创造了灿烂的出版品牌,也收获了稳定的经济回报。其经验表明双效的统一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第三,商务经验还表明,深入而不是肤浅地、长期而不是短暂地坚持正确的出版宗旨,最终必然形成一支以文化使命为己任的编辑专家、名家团队,这恰恰是更大的成就。
商务印书馆自创立起就与众多大家鸿儒结下了深厚友谊,成为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江蓝生教授发言回顾了她与商务结下的深厚情缘。作为《新华字典》第11版和《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主要修订主持人,江教授对商务的学术水准和出版质量印象深刻。她回忆曾代表社科院语言所,与商务携手打击盗版侵权行为的经历。《新华字典》的公益行动,又让她感受到商务人把出版事业融入文化民生的社会责任感。作为商务的作者和战友,江教授深情寄语商务:要更珍惜自己的社会声誉,擦试好金字招牌,跟上信息化、电子化时代的步伐,坚持高标准,多出好书,为传承中外优秀文化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编辑学会郝振省会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江蓝生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汝信教授发言,认为商务印书馆120年的历史是近现代中国出版事业发展的缩影。商务在其发展历程中对我国文化建设和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做出的巨大贡献,在中国现代出版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无论是弘扬传统文化,还是吸收借鉴外来文化,商务都做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工作,出版了许多具有高度学术价值的作品,如:《现代汉语词典》对促进汉语规范化和普及普通话,清除语言污染,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就其规模之大和内容之丰富而言,在国际出版界也不多见,同时它为我国学术界和广大读者了解、研究世界文化提供了必要资料。商务也正是以它出版的学术品位高、学术质量高的“双高”产品,奠定了在我国出版界的崇高地位。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书记、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涛同志发言谈到,商务印书馆是我国出版业中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独具特色的品牌。商务以其成就卓绝的文化出版活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发展历史早已深深嵌入了中国现代出版的发展进程中。它前进的每一个足迹,正是中国出版事业三个世纪以来不断创新发展、砥砺前行的印证。王涛书记勉励商务印书馆在总结历史成就基础上,挺拔主业,持续创新,秉持一以贯之的创业传统走在行业之先,时代之先;继续践行文化使命,为推动全民阅读做出新的贡献。在已经到来的新甲子年中,握紧时代脉搏,更好地规划未来,向社会奉献更多好书,不负期许。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汝信教授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书记、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涛同志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柳斌杰同志认为,商务印书馆的发展既得益于世界先进文化的滋养,更融会了中国智慧,综合了本土特色,满足了中国人求新求变的时代需求,在中国文化史和出版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光环,在世界文化史和出版史上也是具有中国风骨的文化符号。他归纳商务的成功之道包括:志存高远的出版宗旨,坚定不移的精品意识,自觉的人才培养,关注学术前沿及开展中外合作。并呼吁出版界学习商务历史,以历史经验滋养今天的出版实践,抓住历史机遇,不辱使命,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出版强国而努力。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同志讲话,认为商务创立120年最值得称道的成就是:推动了现代教育实践,奠定了中国现代学术的基础,用普及现代文化推进了中国现代文明的进程,并为中国现代企业制度贡献了现代化经营管理范式。她将商务120年发展淬炼成的精神财富概括为“商务精神”,即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博采中西、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严隽琪同志强调弘扬商务精神,在我国出版业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具有最重要的现实意义,并结合商务精神对全国出版工作者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服务大局,以出版为载体弘扬中华文化。二是创新学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立新功。三是培养人才,用科技与文化践行中国出版的新使命。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同志
座谈会上,来自各学科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对商务印书馆与学界携手同行的历史传统进行了探讨和梳理,畅谈商务创立120年来与中国学术界相互扶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悠久传统和未来展望。
特别难得的是,台湾商务印书馆和香港商务印书馆也派代表专程前来参会。
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中新社、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图书商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华读书报、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近40家媒体参会报道。
与会的各学科领域专家学者和出版人代表
京ICP备05007371号|京ICP证15083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84号 版权所有 2004 商务印书馆
地址: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邮编:100710|E-mail: bainianziyuan@cp.com.cn
产品隐私权声明 本公司法律顾问: 大成律师事务所曾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