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快讯︱ 博物怡情 博学无方——第二届博物学文化论坛在京举行
2017-11-11作者:官网报道新闻来源:商务印书馆浏览人次:1390

第二届博物学文化论坛在商务印书馆举行

 

  11月11日,在北京最美的深秋时节,第二届博物学文化论坛在商务印书馆开幕。自2015年11月14日,首届博物学文化论坛在北京大学召开后,博物学在中国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公众参与人数不断增加,新闻出版界、教育界等对博物学也越来越重视。为推动博物学在中国的良性发展,更好地引领大众认识和践行博物学,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中国博物学文化评论》,并主办“第二届博物学文化论坛”。本次论坛以“博物出版”和“博物旅行”为主题,出版是促进文化发展的基础,旅行则是与市场和应用接轨的实践。复兴博物学文化,旨在丰富百姓日常生活,更好地了解自然、欣赏自然。

  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先生介绍,自2015年第一届论坛之后,商务印书馆博物学出版,从编辑队伍建设到专家团队、选题策划都加大了力度,成为新兴出版版图中最重要的板块,商务大力扶持,专家学者也给予大力支持,使博物学出版在短时间内呈现出比较好的发展态势。他认为,当前我国正在推进生态环境建设,自然博物学将越来越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商务印书馆愿意以出版的方式,与学界共同促进自然博物学的繁荣和发展。

 

商务印书馆教科文中心主任田文祝先生主持开幕式

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先生致辞

 

  论坛分为大会特邀报告和分组讨论。台湾林业试验所原所长金恒鑣,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何龙,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科学画协会原主席曾孝濂,“博物学下午茶”创办人、浙江科技学院工业设计系教师华梅立,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张冀峰,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刘孝廷,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副教授袁剑,果壳网新媒体主编陈旻,国家动物博物馆科普策划人张劲硕,北京大学哲学系王钊,自然摄影师、博物旅行者、北京博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办者郑洋,首都师范大学教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科学顾问顾有容,分别发表题为“自然写作要怎么自然?”“走进非洲:湖北科技出版社‘走出去’的探索与实践”“博物画浅议”“城市博物学活动组织与深化:‘博物学下午茶’的一些分享”“平行论之后的博物学文化”“大理物博:哲学、生活与博物学”“边疆考察、博物知识与民族国家”“逛动物园这件正经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的博物阅读与博物旅行”“瑞树再现:乾隆帝策划的一次野外考察活动”“博物旅行:知行合一的亲子博物体验”“博物旅行中的公民科学与自然保护”的主题演讲。30位参会者在分组讨论中发言,主题多样,从不同视角和层面阐述了博物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万科集团派代表到会介绍了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植物馆“万花筒”项目。

  

北京大学哲学系刘华杰教授主持论坛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刘孝廷教授

台湾林业试验所原所长金恒鑣先生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何龙先生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科学画协会原主席曾孝濂先生

“博物学下午茶”创办人、浙江科技学院工业设计系教师华梅立先生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张冀峰先生

果壳网新媒体主编陈旻先生

万科集团代表介绍2019北京世园会植物馆“万花筒”项目

商务印书馆教科文中心微光文化工作室主任余节弘先生

 

  论坛采取报名和组委会审核的形式,筛选出120位代表参会。与会者有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教育机构的研究者与科学传播工作者,博物出版机构与博物旅行公司的从业者,从事自然写作与博物绘画及相关工作的自由职业者。学界耆老与博物新锐、二阶研究者与一阶实践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博物出版和博物旅行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刘孝廷教授在会上宣布: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决定设立博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博物学从此将掀开新的一页。

  针对当前博物活动出现的问题,论坛提出《博物理念宣言》并进行讨论,意在倡导博物爱好者反思、约束自己的行为,努力做到博物自在而不忘自律,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博物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从而推动人与自然持久和谐相处。

  论坛举行当日,商务印书馆还在涵芬楼书店举办“博物之美——纪念商务印书馆120周年科学画展”,展出国内外博物艺术家的精美作品,包括部分原作,为热爱博物绘画的参会者提供了一场视觉盛宴。

  据了解,第三届博物学文化论坛计划于2018年8月在四川成都举办。

 

参加论坛的各行业代表

博物之美——纪念商务印书馆120周年科学绘画展在涵芬楼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