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一部收字词近12000个、篇幅近百万字的《温州话辞典》正式启封亮相,这意味着温州方言有了首部权威辞典,全世界学习温州话、了解温州、走进温州有了新的重要工具和载体。
温州方言被称为古汉语“活化石”,被公认为历史层次最丰富的方言之一。《温州话辞典》主编、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方言学家沈克成介绍,《温州话辞典》编撰工作不仅是对温州方言的整理,也是对汉语史研究的贡献。温州话中一些字词的音、义,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温州话整体语言体系的形成大概有1500年左右。随着世界各地温商“走出去”,温州方言也遍布全球。继广州话、潮州话、客家话、闽南话之后,温州话还于2013年被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正式确定为第61种对外国际传播语种。
作为温州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温州话辞典》由温州市委宣传部组编,2019年3月起启动编撰,汇集一批方言学专家组成编辑团队共同完成编写,2021年9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辞典共744页,共收字头9088个,词条2876条,例句26269条,温州俗谚语、生僻字也被收录其中。辞典中的方音用国际音标、同(近)音字来标注,个别还附有语音演变过程。沈克成表示,温州方言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需要好好保护。温州话与普通话不同,有许多约定俗成的部分,应予以必要规范。“作为一部解读温州方言的工具书,其具有可传性、可读性、可学性,力求成为全体温州人的智慧结晶和文化骄傲。”
为方便读者学习阅读,《温州话辞典》还推出有声版,与纸质书同步上线,扫描书上二维码或者通过微信小程序“温州话辞典有声版”,输入汉字,就可听到温州话读音、字义以及相关方言短语。许多单位和个人得知《温州话辞典》出版,踊跃认购,“万洋集团”一家企业就认购了2000册,为辞典的宣传推广接力。
首发式上,温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剑谨,主编沈克成,浙江省社科联副主席陈先春,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余桂林,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蛟虎、市政协副主席徐有平共同为《温州话辞典》首发启封揭幕。主编沈克成、《温州话辞典》顾问陈增杰现场讲述了《温州话辞典》背后的故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吴安其、北京大学教授孙玉文,通过视频方式进行主旨发言,指出汉语词汇史上,有些音变构词现象在我国绝大多数方言中消失,温州话保留这种读音的区别,反映其在研究汉语词汇史中的价值。
此次《温州话辞典》面世还为编撰和有声版录制团队、宣传推广志愿者颁发证书。温州基层文化阵地代表、重要城市窗口代表、商会、侨团、群团组织代表以及科技医疗教育等各类人才和“最美温州人”成为《温州话辞典》的传播接力者。来自温州医科大学的外籍友人阿达表示,学习温州方言让自己爱上温州,研究温州文化,热衷温州话元素表演,把温州当作第二故乡。“温州方言具有国际性、包容性,源远流长。”他说。
《温州话辞典》(商务印书馆2021年出版)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京ICP备05007371号|京ICP证15083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84号 版权所有 2004 商务印书馆
地址: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邮编:100710|E-mail: bainianziyuan@cp.com.cn
产品隐私权声明 本公司法律顾问: 大成律师事务所曾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