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涵芬楼国学系列讲座 | 书店里的国学课:
姜白石词《暗香》《疏影》赏析
2023-07-22作者:官网报道新闻来源:商务印书馆浏览人次:173

“姜白石词《暗香》《疏影》赏析”讲座现场

 
  7月22日,商务印书馆涵芬楼国学系列讲座第18讲“姜白石词《暗香》《疏影》赏析”在涵芬楼书店·商务印书馆历史陈列馆举行。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钱志熙做主题讲座分享,近百位读者现场参加活动。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志熙
 
  商务印书馆“涵芬楼国学系列讲座”由商务印书馆主办,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中小学(中职)国家教材重点研究基地、北京语言文字工作协会等单位支持。讲座活动通过当代名家、名师的讲授,帮助学生们扫除文言文阅读的障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发现文言文魅力,亲近传统文化,汲取精神营养,建立文化自信。
 
现场读者
 
 
 
《周姜词》新编导言
 
  本书编选者叶绍钧,即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九十年前编这套《学生国学丛书》,他在宋词中着重选了《苏辛词》和这本《周姜词》,因为“苏辛”“周姜”是宋词“豪放”“婉约”两派的集大成者。
 
  但半个多世纪来,叶老这一选法并不全被认同。苏、辛没问题,婉约派的姜夔也问题不大,而对周邦彦,不仅青年学生,就连许多教师也都相当陌生。语文教材长期不选周词,因为周词不写家国情怀,回避现实斗争,且在音律上辨析入微。这样,他就成了北宋词坛耽于逸乐、追求形式主义的代表人物,读周词的人少似乎理所当然。这种情形近些年才有所改变。
 
  周词确乎不写家国情怀。但词里不写,不等于就不关心国家大事、民生疾苦。北宋许多人都把诗和词的区别看得很严。把词叫“诗余”,把“依声填词”看成写诗以外的消遣。欧阳修、晏殊都如此,周邦彦也不例外。其实,周邦彦的诗,风骨凛然,与其词迥乎不同。所以仅据周词诉相思、叙离恨、写景咏物而不反映社会问题,就让他“边缘化”,实不免偏激。
 
  叶老主张既读苏、辛,也读周、姜,确是持平之论。叶老一称之“大天才”,一称之“有诗人的天才”(分别见叶老为《苏辛词》和《周姜词》写的绪言),评价上有明显区别。但在“词”这种文学体裁的艺术表现上,叶老认为苏、辛的创新固然厥功至伟,而周、姜的贡献和作用也不容忽视。周、姜精通音律,都是代表当时国家最高水平的音乐家。他们的词,音律谐美,让各色人等爱唱、爱听,在音律上得到美的享受。因此,他们的词作,在当时纸介传媒不发达的情况下也能“不胫而走”,影响极广。叶老在原书绪言里花许多笔墨解说这一事实,是意味深长的。所以如果读一点苏、辛,再读一点周、姜,那么对宋代词坛的了解便会事半功倍。这大约是叶老编选《苏辛词》和《周姜词》的初衷。
 
  一般读者怎样读“周姜词”?叶老在原书绪言里谈了很好的意见。但绪言毕竟是九十年前写的,为方便今天的读者,还有必要做些进一步说明。
 
  一 关于周词
 
  原书绪言有个“案例”——谈《蝶恋花·早行》。这里,叶老讲了读周词的基本方法。周词不是“写意画”而是“工笔画”,特点是不惜功夫和色彩,“一笔一笔勾勒”。因此读周词,就如同“寻味”一幅工笔画。叶老给我们做出了“寻味”的示范:
 
  乌因月色明皎而栖不定,故啼 ;此外又有残漏声,井上轣辘声。这些声音骤把离人一夜凄迷、才得合眼的梦魂惊醒,所以两眸并不惺忪而是“清炯炯”。在未曾合眼之前,别语是万分地缠绵,别泪是不尽地零落,因此浸渍在枕函里红绵上的热泪早已冷了。
 
  这是“寻味”该词上阕得到的画幅。叶老是怎么“寻味”的呢?仔细体察,我们不难推测到以下内涵:“寻味一”——这里写了人么?哦,有人,是刚刚被“唤”醒的人。“寻味二”—— 谁在“唤”呢?原来是鸟儿。是月光太亮,鸟儿不得安眠;或者是井边打水的辘轳声把鸟儿吵醒了吧。“寻味三”—— 一个刚被唤醒的人,为什么不睡眼惺忪,而是“两眸清炯炯”?只有一个解释,就是他压根儿就没睡踏实。“寻味四”——泪怎么会是“冷”的?嗯,一定早就在流泪,枕头里的棉絮都湿透了,热泪还不变凉么。“寻味五”——看来,这分明是难分难舍的两个人啊!
 
  经过这样一番“寻味”,然后按词句顺序描述出来的,就凸显出上面的画幅。而所谓“寻味”,就是自问:把词里(每句)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变成一个个具体问题,一一自行推断,做出合理的解答。我们不妨把这叫作工笔画“寻味法”。如能举一反三,将《少年游》《夜游宫·秋暮晚景》等也像叶老这么“寻味”一番,那么我们读类似的婉约词,一定会大有进境。
 
  周邦彦是文学大师。周词题材虽窄,但形象饱满,语言秾丽,擅长精雕细琢而时出新意。他写景咏物佳句极多。如《玉楼春》写黄昏景色“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苏幕遮》写荷花“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六丑》写蔷薇“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都非常出色。有人认为,周邦彦是音律专家,对声音敏感,如《隔浦莲近拍》“夏果收新脆,金丸落,惊飞鸟。浓霭迷岸草,蛙声闹,骤雨鸣池沼”,八音齐奏,令人回味无穷。周词善于融化前人意境,尤善以平常话道来,叶老对此特予指出,不可忽视。此外,周词中一些“长调”,如《兰陵王》等,结构曲折,灵活自如,而完整性强,也备受后世词家称道。
 
  二 关于姜词
 
  姜夔踵继周邦彦,但姜词题材更宽,写离愁别绪、闲情逸致,也写羁旅穷愁和对国家百姓命运的关怀。姜词的风格与周词不同,姜很少精雕细刻,往往是疏朗的几笔,便勾出情致悠远的画幅,若也像周词那样当作“工笔画”来读,就不适宜。所以叶老反复说明姜词“淡远”“清空”的特色,其用意在此。
 
  不过,“淡远”“清空”这四个字,有时不大好捉摸,这是姜词比较难读的原因。这四个字,可以理解为一种情味,一种神韵,一种意境。“淡远”与“清空”有所不同,但又彼此渗透。
 
  淡远,就是冲淡悠远。但冲淡悠远的词,也许要“唱”得好,别人才会感觉其妙,如果只看字面,也许就觉得“平浅”,没太大意思,如叶老举的《一萼虹》那两句。但姜词中只靠“读”就能让人产生悠远之感的佳句也很多,叶老提到《点绛唇》“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无需歌咏,至今脍炙人口。
 
  清空,顾名思义,当然是指清新、空灵,意蕴高远而不着痕迹。“清新”不难理解,而一涉及“空灵”,麻烦就很多。因为这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复杂的心理感受。如果就一些佳句来体会,可能比较容易得到共识。除叶老所举《点绛唇》《长亭怨慢》的例子,还有《小重山令》“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踏莎行》“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等,都不难让人领略到“清空”的意味——所写切实而心绪茫然,目有所见而情无所依,很好地表现了一种外在清新而内心落寞的感觉。
 
  但是倘若把感悟的范围放大些,比如就整首词来鉴赏,那往往就很费劲,不仅易生歧义,甚至会得出相反的品鉴结果。姜夔的代表作《暗香》《疏影》就是典型例子。张炎评价极高,叶老则评价极低。叶老认为《疏影》上阕说王昭君化作梅花,体会不出什么味道,而下阕用宋武帝寿阳公主“梅花妆”故事,虽属贴切,可是又扯到汉武帝“金屋藏娇”,不免支离破碎。对《扬州慢》这篇名作,叶老称赞“小序”和前半阕,而对后半阙则不以为佳。
 
  叶老的观点源自王国维。王说读姜词“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人间词话》),叶老“绪言”里说的“隔”便是从这里来的。
 
  当然,有很多人不同意叶老的观点,认为《扬州慢》下阕是“暗抒”伤痛情怀,是把感慨写在“虚处”。又如《齐天乐》,写南宋都城斗蟋蟀的奢靡风气盛行,“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而词中却不明言风气堪忧,只写蟋蟀的“哀音”,写以哀愁之赋而“暮年诗赋动江关”的文学家庾信,写思妇半夜为征人赶洗衣服的悲苦,写世间小儿女的无知,全用侧面虚写来烘托。因此有人说这首《齐天乐》的寄托让人费解,但也有人说这正是姜词“无迹可寻”的高妙之处。不过,叶老兼容,并不反对“雾里看花”,所以这本集子既选了《扬州慢》也选了《齐天乐》。
 
  鉴于“淡远”“清空”可能有些难说清的地方,所以叶老对一般读者读姜词的建议,主要强调两条:
 
  第一,低回抑扬地读(不是大声朗诵)。这样,就仿佛在学着姜夔的吟唱而可能获得些直接感悟,领略些悠远意境。一定要“低回抑扬”地读,不怕读不好。好比哼歌,即使调子不准,也比不哼好。
 
  第二,挑些好句子重点读。词里如果有些地方不懂,可暂不管它,而重点玩味那些“情景交融”的好句子,这样,也会对淡远清空的神韵有些真切感受。如“鼓声渐远游人散,惆怅归来有月知”(《鹧鸪天》),如“日暮,更移舟向甚处”(《杏花天》)等,这类情景交融而又不难理解的句子几乎举不胜举。
 
  这两条建议,切中今天教学中某些弊端,依然很宝贵。
 
《周姜词》(商务印书馆2018年出版)
 
 
“学生国学丛书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