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佃农理论——应用于亚洲的农业和台湾的土地改革平装

分享到:

定价:¥18.00

  • 著者:4030 译者:
  • 出版时间:2002年07月
  • 版次:1印次:6页数:280页
  • 开本:32册数:1
  • ISBN:7-100-03120-6
  • 读者对象:新制度经济学研究者、财经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对经济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 主题词:佃农理论
  • 人气:289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张五常的《佃农理论》是现代合约经济学的开山之作。1967年获得芝加哥大学政治经济学奖,其价值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大,其中的几文在期刊上发表后也成了现代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之作。例如,由Edward Elgar出版社出版的经济理论经典文选的《交易费用经济学》一书,在选出这个学派最有影响与代表的40篇文章中,其中两篇就是《佃农理论》的主要章节。

显示全部前言

  四年前,我收集了一些关于财产法和亚洲农业的资料,想把这些资料与经济理论结合起来,写成我在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论文。如果不是我的指导老师劝我把注意力集中在农业法律所限定的两组产权约束条件上和相关的租约安排上,我的努力本来是不会成功的。
  即使是这个有限的任务,完成起来也很困难。台湾当局强制实施的减租(the rental share restriction)导致了佃农耕地上产出的增加,这一现象乍看起来是与经济理论是不相容的。于是,我花了很长时间研究资料的可靠性,为产出的增加寻找减租以外的解释。这种研究失败后,我决定运用标准的经济学原理来建构与分成租佃制(share tenancy or sharecropping)相关的假说。但是,在写完论文的初稿后,我发现自己不但对具体的土地改革感兴趣,而且对一般的土地使用权安排(land tenure arrangements)感兴趣。由此便产生了本书。
  一代又一代的经济学家和研究土地租佃(land tenure)的学者一直力求给租佃制度下资源利用的相对效率分等。比如,分成租佃制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无效率的,正如较短期的租约安排被认为是无效率的那样。的确,一般认为,租佃要比自己耕作的效率低。研究发展经济学的学者常宣称,标准的经济学理论无法用于分析不发达国家的情况。不过,据说也有例外,也识别出了“非理性行为”,并提出了诸如“隐性失业”和“二元经济”这样有针对性的理论。但是,这些分析都忽略了相关的产权约束条件。因此,我不同意他们的结论也就十分自然了。
  每一次交易都涉及到一份合约。市场上进行的交易,致使产权在单个合约当事人之间全部或部分地转让。借以转让产权的合约安排是多种多样的。我没有给这些安排的相对效率进行分等,而是证明,若不考虑到产权的约束条件,这种分等是毫无用处的。而且,我试图解释:(1)为什么在两组不同的产权约束条件下农业产出的方式会有不同;(2)为什么在相同的产权约束条件下会选择不同的合约。
  我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求学期间,反复地旁听了阿尔奇安(Armen A.Alchian)和赫舒拉发(Jack Hirsh leifer)的价格理论课。他们对我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和鲁尼(Robert Rooney)指导了我的博士论文写作。给我以宝贵鼓励的其他人还有多马(Evsey Domar),加夫尼(Mason Gaffney),曼(Judith Mann),皮彭格(John Pippenger)和汤姆森(Michael Thomson)。我的同事,长滩加利福尼亚州立学院的德沃夏克(Eldon Dvorak),几乎每天都来帮助我。在做最后的仔细修改时,约翰逊(D.Gale Johnson)和舒尔兹(Theodore W.Schultz)慷慨地允许我引用他们的有关人力资本理论的文章。约翰逊(Harry G.Johnson)阅读和评论了我的整部手稿。第4章是最后完成的,在写作这章时我吸取了科斯(Ronald H.Coase)、德姆塞茨(Harold Demsetz)、麦克马纳斯(John McManus)和斯蒂格勒(George J.Stigler)的许多有益的意见。我的研究助理库特纳(Patricia Kuttner)承担了校对和编制索引的大部分繁重工作。
  台湾的一些机构友善地提供给我许多宝贵的资料,其中包括中美农业复兴联合委员会、台湾省土地厅、农林部和台湾银行。长滩加利福尼亚州立学院的经济系和图书馆为我的研究提供了便利的研究条件。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东方图书馆也向我提供了便利。
  我还要感谢以下三个机构给予我的经济资助:利利捐助公司的赠款使我得以在洛杉矶加利福尼大学研究产权和行为,芝加哥大学授予我1967—1968学年政治经济学博士后的研究基金,福特基金会的赠款使芝加哥大学涉及农业经济学的国际研究计划得以实施。

                            张 五 常
                          1968年于芝加哥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张五常曾任阿诺德・C.哈伯格讲座的首任讲师,是位博学多才之人。1967年获加州洛杉肌分校哲学博士学位,先在芝加哥大学任教,后成为华盛顿大学经济学教授和香港大学经济学教授。1997年,任(美国)西部经济协会主席。
       除了研究合约和新制度经济学外,张还是著名的摄影家、书法家和散文家,并且是艺术爱好者,收集绘画、书法作品、古玉器、砚台和古董。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佃农理论》主要是以现代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对分成租佃制度作出了新解释,推翻了以往的传统理论,建立了“新佃农理论”。其理论的要义是透过某些因素的变动,不管是分租、定租或地主自耕等,其土地利用的效率都是一样。如果产权弱化,或是政府过度干预资源配置时,将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如果能够定土地为私人产权,明晰产权制度,允许土地自由转让,这是使生产要素与土地发挥最大效率的不二法门。 在本书中,张五常深入地研究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约的本质以及交易费用的关系。现代合约经济学的研究已经渗透到经济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并成为现代经济学最热门的论题,张五常的《佃农理论》功不可没。 此外,本书不仅具有理论上的创新性与深入性,还在于文字优美、格式规范,此文亦成了不少经济学学子写作的典范或范文,在英语世界具有广泛的市场。本书由英文原版译出。

显示全部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佃农理论
第三章 有关分成租佃制的传统观点和对可选择假说的检验
第四章 交易的费用、风险的规避与合约的选择
第五章 减租对土地转让的影响:补偿性合约再安排的假说与证据
第六章 减租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增加耕作集约度假说
第七章 减租后投入调整的证据
第八章 耕作集约度增加:作物选择模式、单位产出及边际生产率
第九章 结论

附录A 对隐性失业和二元经济假说的评论
附录B 中国定额租约和分成合约的地租
参考文献
《佃农理论》:一个学生的回忆
《佃农理论》:另一个学生的一些反思
经济学界的奇才——张五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