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羌山有水自然成——四川汶川阿尔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保护研究 平装华林博士文库

分享到:

定价:¥98.00

  • 出版时间:2022年02月本印时间:2022年02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568页
  • 开本:32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17744-3
  • 读者对象:社会学、民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研究人员和高校学生,对羌族文化感兴趣的大众读者
  • 主题词: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汶川县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深入羌人村寨的民族学调查,探寻作者内心深处的困惑与追问

 

阿尔村的羌文化是一个完整、庞大而又复杂的文化体系,各文化现象间相生相成而又自成一格。本书作者带着“要研究羌文化,先做羌人”的自我要求,两年内挑选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同时着意选择羌人传统文化活动的时间,五进阿尔村,总停留时间120天左右,深度融入羌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及其传统文化活动。试图通过分析羌文化形成和承传的内在机理,力求对羌文化的特性和价值做出比较准确的理解和恰当的判断,同时寻找造成这种文化衰落的根本原因。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以阿尔村羌人的现实生活为主线,通过作者的亲身体验和采访实录展开描述;下篇对羌文化的成因、承续和演变进行了研究,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讨论了保护羌文化的方法。

“羌山”,特指“羌区”的“羌文化”,强调羌人居住的环境多在高山、深山,有其特定的环境要素。本书书名“羌山有水自然成”中对“山”“水”关系的直观描述,比喻了文化与影响此文化的要素的关系。羌文化有其天然的形态,在羌人所处的地理及文化环境的影响下历经千载逐渐形成,如同水流形态的变化:从雪山流下的水,遇到黄土高原,成了浑浊的黄河;遇到陡崖,成了瀑布;遇到江南平坦多洼地区,又形成了密集交错的小河、水网。

 

显示全部序言

代序 “自然”是硬道理
田 青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究竟要保护什么?
——保护传统文化,保护文化传统,保护我们民族的精神基因,保护我们民族的根与魂,保护我们祖先的创造,保护文明发展的基础,保护文化多样性,保护历史,保护未来……
我认为,这些回答都对,但最终,还是保护“自然”。
我所说的“自然”,包括两个概念:一个是我们称之为“大自然”的一切;一个是人类在以往的时间里“自然而然”所产生的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属性,就是“自然”。它是由自己的根须从自己的土地上吸取营养自然生出的枝叶和瓜果,它没有被人为嫁接,没有被化肥和农药污染,更没有被“转基因”。
这本《羌山有水自然成——四川汶川阿尔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保护研究》,是我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博士生巫宇军在自己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的著作。
就像大自然有其内在的规律一样,任何一种文化的生成都有其自然而成的内在规律,而一种文化的长期存在,也必有其应对复杂社会现实和时代变迁的特有机制,尤其像羌文化这样古老的文明。面对这一古老文明,巫宇军在研究之初就有许多困惑和追问,如:现在的羌人聚居区,许多羌寨都有数百上千年的历史。该地域民族众多且复杂,何以此境羌人能历千年而不改?羌区地震频发,环境险恶,为何羌人久居不弃?其生命力究竟来自何处?数千年来承传不断的羌文化,近代以来,尤其近几十年,却急剧衰变,原因又何在?为寻找答案,作者选取一个典型族群文化个案——位于偏远深山中的阿尔村作为研究对象,两年间五次进村。在累计四个月居村时间的基础上,写出了他的博士学位论文。这篇在答辩之后被答辩委员们一致评为优秀的论文,从非遗保护的目的出发,用人类学等多学科的方法,以实际考察为基础,深入探讨了羌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与历史的关系,与传统的关系,并从今天的羌人如何传承祖先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面对今天的生活以及如何面对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自然”出发,以真实且生动的实例为切入点,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古老民族在今天的处境,以及他们的困惑和努力。
叙述和研究这个古老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的成果已经不少了,巫宇军采用了一种最简单但又最直观和便捷的方式——从观察和记录羌人的一天、一年、一生入手。通过从清晨到夜晚的“一天”,可以窥见普通羌人生活的常态;通过春、夏、秋、冬四季轮换的“一年”,可以展现羌人完整的、从古到今基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而通过一个羌人从出生到死亡的“一生”,则可以触摸到羌人的灵魂,勾勒出这个古老民族和同样古老的文化绵延赓续至今的奥秘。毕竟,对“羌”这个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曾经被称为“四夷”(北狄、西羌、东夷、南蛮)的其他三个族群都已烟消云散而唯我独存的古老民族和独特文化,世上绝大多数人都感到陌生。作者在长期深入考察和忠实纪录的基础上,试图分析羌文化形成和长期承传下来的内在机理,力求对羌文化的特性和价值做出自己的理解和恰当的判断,同时寻找造成这种文化在近年来衰落的根本原因。这些问题的解决,对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义重大,因为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在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制定出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也才有可能判断什么“保护”行为很可能实际上是破坏,从而指导人们如何进行保护,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活态传承。
作者意识到阿尔村的羌文化本就是一个庞大、完整而又复杂的文化体系,其各文化现象之间相生相成,互为表里,又自成一格。如何与人和睦相处,如何与自然融洽共处,如何保证各种规约的有效,如何维持族群社会运转的良性循环等,都有其特有的规律和机制,作者以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舞蹈类的“羊皮鼓舞”为例指出:“对于羌人而言,敲击羊皮鼓有其非凡的功能,何时能敲何时不能敲有专门讲究,不同的鼓点节奏甚至力度都各有作用,而羊皮鼓舞只是其特定文化现象中的一小部分,还有更多的形式与之共同构成整个文化事项,它们之间互为补充,互为依托,各有其用,若把羊皮鼓舞从具体的人、事、物抽离出来,几乎是无法存在也不能存在的,因此,所谓的羊皮鼓舞的传承就远不是单纯的艺术问题,对于这种文化形态,也就不是仅靠保护个别羊皮鼓舞传承人、靠其积极授徒就能实现活态传承和保护的。”正如作者所言,把一个古老祭祀仪式中的一部分“肢解”并独立出来,不但是不完整的,而且也不利于有效的保护。作为在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初期即亲自参与具体工作的我,虽然理解这是非遗保护工作者在大众还对非遗保护工作缺乏理解而传统文化在急速流失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策略性选择,但也一直对此怀着深深的遗憾。
“要研究羌文化,先做羌人。”这是本书作者明确的自我要求。羌人的一切日常生产生活行为,作者也都尽可能去亲为,希望学会学好,甚至在“学习”中忘却了自己的身份,完全把自己当作一个阿尔村的普通村民,努力使自己和当地羌人一样,能在同等的物质条件下具有生存下来的能力。作者通过这样“忘我”的“学习”最终认识到:“文化的定义很多,但都离不开‘人’,人是文化的主体。”而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的关系,则是作者着重观察与探讨的内容。
我特别欣赏作者对羌人与信仰有关的一系列行为的考察和论述。羌文化包含大量自然宗教的内容,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自然宗教行为怀有十分矛盾的复杂心理,一方面惊叹羌人的许多“巫术”匪夷所思、神秘莫测,一方面又因现代科学无法解释而持怀疑态度,兼之其他多种原因,以致社会主流对自然宗教大多否定,学界也多避而不谈。
为能准确认识羌文化,为羌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廓清道路,作者大胆地另辟蹊径,从人类认知方式切入,经详细分析,提出了“功能认知体系”概念,认为“科学与真理之间远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紧密。科学只不过是一种解释现象之间联系的体系。实际上,所谓知识,就是为不同现象之间表象上表现出的某种关联建立的解析方式,知识体系则是某一类解析方式的集合、汇总以及条理化、规范化、系统化。人类的所有知识体系莫不如此,只是不同体系因观察者不同、角度不同、应用目的不同、客观条件不同等因素,在解析方式上呈现出差异,实无高低之分,也难断孰正孰谬,即使其中一些未必与事实相合(这是所有知识体系都必然存在的)”,“在一个比较成熟的知识体系中,不合事实的知识自有其合理性和实际功能。‘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任何一个知识体系都不能够、也不可能站在一个角度看到所有角度呈现出来的全部关系和现象,既然如此,也就不可能反映所有的事实,更不必说揭示真理了。不过,人类各种成熟的知识体系虽不能最终解决真理问题,却不因此失去价值,它们的价值在于应用层面,也就是说,都是一种功能认知体系”。以此为基点,作者重新解读了人类的知识及文化,进而对羌人庞大复杂的神魂系谱及认知观念进行了深度解析和阐证,论证了羌文化的“自然性”和“实用性”,对羌文化的性质、内涵、表现形态、形成根源、存续动因及内在机制、近代演变和衰微等问题做了系统深入分析。
作为巫宇军的导师,在和他讨论并决定论文题目与内容之初,我就向他谈了我对原始宗教的看法,我在20世纪末就曾经指出:“人类发明宗教,除了追求永恒而外,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目的——认识自然并征服自然。”“在宗教产生之初,即原始宗教阶段,大部分原始宗教的内容和形式都属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一部分;即使用现代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考察,只要你不带任何偏见的话,也会理解当时人们的祷告、礼拜、歌舞、献祭乃至命令、恐吓、呼风唤雨,无非是为了让自然听命于人类的意志和愿望。无论是狩猎部落出发前模拟猎物的歌舞,还是农耕民族播种前祭拜大地的仪礼,都是当时生产手段或生产技术的一部分。只是在其后漫长的岁月中,这些人类初始阶段混沌不分的意识形态和生产技术才逐渐发展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形态——科学与宗教。”
巫宇军用他的实地考察和诚实的研究为我的观点提供了生动的实证,他在详尽记录了羌人的一次求雨仪式的全过程之后另起一段,但只写了四个字:“是夜,大雨。”我第一次读到这四个字的时候,曾经击节赞叹,心潮澎湃,就像我在现场感受到这场让羌人无限欣慰的大雨一样。
我也欣赏巫宇军在本书结语中的这段话:
至此,阿尔村羌文化,这从远古走来的文明,其形貌,其特质,其形成,其承继,其演变,已尽述如前。而贯穿这诸多问题的主脉,演绎出其百态千姿的根本原因,则可以概括为“自然性”,亦可说是“自然而成”。这也正是本书以“自然”为母题的原因。
不过,还需要说明,这“自然”,实包含有以下三层含义:一是羌文化不是按照人的某种主观意志和理想人为建构起来的,而是羌人生活的点滴累积落成;二是羌文化是处理,或说反映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相依相存关系的一种文化,人在自然在,反之亦然,自然在人也就在;三是人及其文化实乃自然产物之一种,并无所谓的“人化自然”和“自在自然”之区分,“人化自然”不过是“自在自然”之一态,“自在自然”则是人及其他所有自然物“‘人’化自然”之集合。人与自然难分彼此,并非像某些理论认为的那样人独立于自然,高于万物而存在,也并非只有人才有思想,才有文化,才有审美,才有社会,只是人自身无法逾越的生理上的局限阻碍了人对其他自然物及其行为的理解而已。有幸的是人还有超离物质形态的意识,使人有可能通过其他方式获得一定程度的感知,羌人则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并充分地利用着,这使他们超越了人,超越了物质,与自然融为了一体。
老子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人类复杂智慧最简洁的表述。
能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自然,是非遗保护理论的一大进步。
                                                           2019年8月23日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巫宇军,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中央音乐学院出站博士后。现任职于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博士后研究成果入选第五批《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并获得“优秀博士后学术成果”证书。曾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和特别资助,主持或参与完成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在《中国音乐学》、《文化遗产》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以一个纯羌人村寨为个案,依据长期深入研究现场,深度融入羌人生活,以及进行全面详尽田野考察而掌握的大量第一手实地调查资料,对羌人一生、一年中的文化行为及各类典型文化事项进行了完整的深度学术梳理。以此为基础,对羌人灵魂观念等原始宗教现象展开视角独特的解析和阐证,提出“功能认知体系”新概念。进而深入分析了羌文化的性质、内涵、表现形态、形成根源、存续动因及内在机制、近代演变和衰微等问题,并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应采取的立场及方法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建议。

显示全部目 录

代序  “自然”是硬道理(田青)......1
导  言......1
上  篇  阿尔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考辨
第一章 释比文化......39
第一节 释比简述......39
一、释比的职能......40
二、释比及经文的类别.......42
第二节 阿尔村释比传承及系谱......49
一、谁是释比?......49
二、阿尔村释比系谱......59
第三节 阿尔村释比法器......70
第二章 羌人的一生:平凡而丰满......82
第一节 出生......82
一、分娩......82
二、送竹米......87
三、祭拜......88
第二节 成人冠礼......89
第三节 结婚......90
一、选择对象......91
二、提亲......92
三、许口酒......92
四、订婚酒......93
五、过彩礼......93
六、婚礼......94
第四节 做生......113
第五节 丧葬......114
一、火葬......115
二、土葬......116
第三章 羌人的一年:自然与生活的谐和变奏......141
第一节 历法体系......141
第二节 正月•耍狮子......143
第三节 二月•教牛与牛山歌......151
第四节 三四月•进山......160
第五节 五月•大小端午......162
第六节 六月•许愿......166
第七节 七八月•宣佛子与制麻......172
第八节 九月•还愿......175
一、释名......176
二、会首与释比......177
三、还大愿的主体、场所和时间......179
四、筹办还大愿......182
第九节 十冬腊月•杀年猪与“年味”......199
第四章 羌人的智慧:御灾•建筑•服饰•医药......203
第一节 抵御自然灾害......203
一、求雨......204
二、还天晴愿......209
第二节 建筑文化......211
一、碉楼......212
二、祭祀塔......214
三、民居......218
四、坟墓......232
第三节 服饰文化......234
一、头帕和帽子......234
二、长衣......235
三、坎肩......236
四、腰带、围裙、鼓肚子......237
五、裤子与绑腿......238
六、鞋子......238
七、刺绣......240
第四节 医药文化......242
一、药物治疗......243
二、法术治疗......246
下  篇  阿尔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保护研究
第五章 阿尔村羌人认知观念研究......259
第一节 人类认知简析......260
一、功能认知体系......260
二、“科学方法”辨......271
第二节 羌人的“神魂系谱”......278
第三节 羌人之“生命宇宙观”......287
第四节 羌文化的“自然性”与“实用性”......293
第六章 阿尔村羌文化形成的原因......307
第一节 古代的“羌”与羌文化的孕育......307
一、历史的继承......307
二、历史之沉积......318
第二节 生存环境与羌文化之间的关系......324
第三节 地缘关系对羌文化的影响......342
第七章 阿尔村羌文化承续之道......351
第一节 阿尔村社会关系......351
一、阿尔村社会关系网络之特点及形成......351
二、家门族房和四大门亲......356
第二节 社会管理模式与知识的传授......358
第三节 羌人的教育观念......369
一、在实践中学习......369
二、人尽其才,兴趣为先......373
第四节 多元互补的管教、监督机制......378
第五节 经济维持......388
第八章 阿尔村羌文化之演变与衰微......400
第一节 元明清与民国时期羌区社会及文化的变迁......401
一、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 401
二、里甲制与保甲制......408
三、受“制”后阿尔村羌文化之嬗变......417
第二节 工业化理想与羌文化的凋蔽......430
一、从民主改革到“文革”......430
二、改革开放与羌文化衰落的加剧......449
第九章 阿尔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462
第一节 现代化与贫富关系辨析......463
第二节 五四精神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474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义再探讨......489
第四节 保护方法略论......497
一、解铃还须系铃人:政府主导......498
二、“纯本位视角”与“体察感知”:学术研究......499
三、有为与无为:增强基层组织与利用宗族......508
四、需要提醒的几个问题......511
结语  回归自然......523
参考文献......530
后 记......538
后记之后记......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