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回顾与梳理从清末到现今,上海城市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发展历程,以及品牌经济的成因,对于当下我国如何推进品牌经济发展,上海如何服从并服务于国家战略、迈向全球卓越城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定价:¥80.00
回顾与梳理从清末到现今,上海城市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发展历程,以及品牌经济的成因,对于当下我国如何推进品牌经济发展,上海如何服从并服务于国家战略、迈向全球卓越城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主要从近代全球化发展这一视角,回顾与梳理上海不同历史时期品牌发展以及品牌经济的成因。上海品牌经济发展的历史就像一面多棱镜,生动地折射出上海的城市发展史、近代中国革命史、现代化经济发展史、工商业发展史和企业发展史,同时展现民族企业家群像,两者互为印证。对于当下我国在新一轮全球化浪潮中如何推进品牌经济发展、嵌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上海如何更好地打响“四大品牌”、服从并服务于国家战略、迈向全球卓越城市,本书无疑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一节 地理变化与行政区划
上海位处中国海岸线中点。在历史上,上海以南的海域被称为南洋,以北的海域被称为北洋。英国人费唐法官对它在世界地理版图上的位置如此描述:“上海处于中国东端和南北海岸线的中点,在世界地图上具有非常优越的地理位置。从世界上最发达的两大工业中心地区——西欧和美国东部——到上海的海运距离和航行时间是几乎相等的,因而两地的商人在这个港口可以以等同的运输条件开展竞争。……印度、西伯利亚、东印度群岛、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西岸,全都与上海有直接的海洋航线。”
在春秋时期,上海属于吴国,战国时期属越、楚,深受吴越文化影响,并且自身也是吴越文化的组成之一。在唐天宝十年(751),“政府割昆山县南境、嘉兴(原由拳县)东境与海盐北境,置华亭县,设治于今松江县城”。上海地区从此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立县治,上海由其管辖,华亭县由苏州府管辖。此时华亭县最为繁华的是因吴淞江、青龙江而兴盛的青龙镇,其遗址位于现在的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至今还有青龙寺、青龙塔等遗迹,其治下还有青龙村,以示对当年青龙镇的纪念。青龙镇在华亭县设立之前,即唐天宝五年(746)年设镇。青龙镇在历史上的繁荣时期有100多年,有“小杭州”之称,与国内外有商贸往来,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之一。“随着吴淞江(即今苏州河)淤塞越来越严重,经多次疏通仍难改变,上海的海岸线仍不断往东推进,青龙镇的航运功能日渐消失”。“原来海舶已无法溯沪渎直上青龙镇者,此时即改从江浦合流处向南碇泊于上海浦右,亦即今南市区(现黄浦区)小东门十六浦的岸边,这个聚落发展起来的港口镇,于南宋咸淳三年(1267)有了市舶司的设置;镇东面临黄浦入注吴淞江的一段南北河道,旧名上海浦,当时上海镇的名称就开始出现了。”须知早在“公元1008年,北宋大中祥符元年,宋真宗就已在这一带设置专门管理酒税的机关——酒务。因地近上海浦,称为上海务”,是上海最早的行政机构,也是上海最早的经济管理部门。1074年,北宋熙宁七年,上海建镇隶属华亭县。
元至元十四年(1277),元政府再次在这里设立市舶司,负责海上贸易,令它与泉州﹑庆元(今浙江宁波)﹑澉浦(今属浙江海盐)等港口外贸地位相等同,为全国七大市舶司之一。“每岁招集舶商,于番邦博易珠翠、香货等物。及次年回帆,依例抽取,然后听其货卖。”(《元史》卷四十九《食货·市舶》)镇内“有榷场,有酒库,有军隘、官署、儒塾、佛宫、仙馆、甿廛、贾肆,鳞次栉比,实乃华亭东北一巨镇也。”(唐时措:《建县治记》,弘治《上海县志》卷五《建设志》)至元二十四年(1287),上海设都漕运万户府,成为江南向北方漕运的重要枢纽。至元二十九年(1292),由于华亭民物繁庶难理,华亭县划出东北的长人、高昌、北亭、新江、海隅五乡凡二十六保,将上海镇的行政设置升格为上海县,县城设于上海镇,与华亭县同为松江府管辖。上海县领户72 500余,平畴沃野,东依洋海,北枕吴淞,交通便捷,兼有鱼盐萑苇之利。在明洪武年间(1368—1398),上海县税额占松江府五成以上,一跃为东南壮县。天历三年(1330),沙船漕运达到最盛时期,年运漕粮达350万石之巨。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九月,为防范倭寇侵扰,上海县开始筑城。城防的修筑有效地抗击了倭寇侵扰,促进了县城建设。明中叶以后,它一直是上海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俗称老城厢。上海县后来居上,其周边地区也快速发展。一是嘉定、崇明。南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割昆山之安亭、春申、临江、平乐、醋塘五乡凡二十八都,以年号为名,设立嘉定县,县署设于练祁市(今嘉定镇),于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升州。崇明作为岛屿于唐初浮出水面,此后日长夜大,先设镇,元至元十四年(1277)因民居繁庶置州,为崇明州,隶属扬州路。二是元至清,松江府在原有华亭县、上海县的基础上陆续析置调整,下辖华亭、上海、金山、青浦、娄县、奉贤、南汇和川沙抚民厅“七县一厅”,加之直隶太仓州的四个县:镇洋县、崇明县、嘉定县、宝山县,松江府共拥有十一县一厅。自清顺治十八年(1661)后,它们分别隶属于苏州府与松江府,一直延续到近代。三是一批新兴市镇相继诞生,在不同的时段对上海城市发展均产生了积极影响,与上海镇一同构成了上海城市品牌文化的根。有的市镇老树开新花,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分别为枫泾镇(金山区,第二批,2005年)、朱家角镇(青浦区,第三批,2007年)、新场镇(浦东新区,第四批,2008年)、嘉定镇(嘉定区,第四批,2008年)、南翔镇(嘉定区,第五批,2010年)、高桥镇(浦东新区,第五批,2010年)、练塘镇(青浦区,第五批,2010年)、张堰镇(金山区,第五批,2010年)、金泽镇(青浦区,第六批,2014年)、川沙新镇(浦东新区,第六批,2014年)。这些镇一方面较好地保存了当年繁盛时的街容街貌,另一方面保留了一批历史悠久的品牌,例如南翔镇的南翔小笼包,枫泾镇的三大特产丁蹄、状元糕、天香豆腐等,高桥镇深刻体现上海工匠精神的“三刀一针”(泥刀、菜刀、剪刀、绣花针),而世界闻名的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群,三分之一为高桥人所建。
在顺治十六年(1659),上海就已经有关于对假冒商标的查处记录,苏松两府应松江布商字号朱嘉义、朱金兰、金三阳等要求,立碑告示:“今后商牙,各守各业。如有奸牙地棍觊觎字号,串同客贾,复行假冒,起衅生端,上误国课,下病商民,许即指名报府,以凭立拿,究解抚院,正法施行,决不轻贷!”之后在乾隆元年(1736),松江府再次通过刻碑警告那些苏郡布商冒立字号、招牌,以此整顿土布市场秩序。清道光五年(1825),上海绮藻堂布公所专门制定的《牌律》,是我国民间最早、内容最完整的牌号管理行业自律范本,在上海工商管理史上以及上海品牌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京ICP备05007371号|京ICP证15083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84号 版权所有 2004 商务印书馆
地址: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邮编:100710|E-mail: bainianziyuan@cp.com.cn
产品隐私权声明 本公司法律顾问: 大成律师事务所曾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