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一本对汉语中涉酒词语——酒谚与酒文化进行全面梳理和阐释的著作
1.本书语料丰富,图文并茂,融学理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
2.本书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丰富的语料文献资料和研究视角的新维度,也可作为普通读者了解酒文化的大众读物。
定价:¥120.00
一本对汉语中涉酒词语——酒谚与酒文化进行全面梳理和阐释的著作
1.本书语料丰富,图文并茂,融学理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
2.本书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丰富的语料文献资料和研究视角的新维度,也可作为普通读者了解酒文化的大众读物。
中国酒文化历经数千年传承,在传统文化中占据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其深厚的历史积淀与独特的精神魅力,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书依据文化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系统考察具有代表性的酒文化词语的历史来源、结构类型和语义类聚,剖析酒文化词语所反映的酿酒文化、饮酒文化、酒事酒典等民俗形态,挖掘并提炼汉语酒文化词语中所蕴含的历史底蕴、民俗风情与哲学智慧等多元内涵。品味酒文化词语,感受其中的文化底蕴,对于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性情大有助益。
酒自诞生以来,就和人类社会朝夕相伴,密不可分。纵观我国酒文化的历史,酒不仅仅以物质的形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无处不在,还调节了人们的感情,促进了人际关系的交流,成为从帝王到草寇、从伟人到百姓的一种精神寄托。酒还渗透到风俗、礼仪、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几乎成了有社会影响力的文化事象。
早在夏、商、周三代,酒便与人们的生活习俗、礼仪风尚紧密相连。
夏代,乡人于十月在地方学堂行饮酒礼。《诗经·七月》有这样的诗句:“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友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句描绘的是一幅先秦时期农村乡饮风俗的场景。九月份降霜,秋天到了。在开镰收割、清理打谷场禾场、农事既毕以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屠宰羔羊,来到乡间学堂,设酒备宴请朋友共饮,并把牛角杯高高举起,相互祝愿,齐声高呼万寿无疆。当然也预祝来年丰收大吉,生活富裕。
据《礼记》载,周代的乡饮有“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的习俗,以年长者为优厚,以明尊长。尊老敬老的民风在以酒为主体的民俗活动中得到了生动体现。周代风俗礼仪中,男子年满二十要行冠礼,表示已成为成年人。在冠礼活动中,“嫡子醮用醴,庶子则用酒”,以此庆贺自己走向成熟。周代已经形成比较固定的婚姻习俗,纳采、问名、纳吉等各个环节都有讲究。婚期至,“父亲醮子,而命之迎男先于女也。子承命以迎,主人筵几与庙……先俟于门外,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新婚夫妇共同食用祭祀后的肉食,共饮新婚水酒,以酒寄托白头偕老的愿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周人早在灭商前夕,就已经十分重视节制饮酒,倡导“饮酒温克”。《尚书·酒诰》云:“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王曰:‘封!我西土棐徂,邦君御事,小子尚克用文王教,不腆于酒,故我至于今,克受殷之命。’”文王制定的禁酒令,史称文王之教,不酗酒成了周代定国安邦的国策和社会风俗。
古时平民百姓平常只能吃粗饭劣菜,但到了祭祀的时候要吃上酒肉。“古者,庶人粝食藜藿,非乡饮酒、𦝼腊祭祀无酒肉。故诸侯无故不杀牛羊,大夫士无故不杀犬豕。今闾巷县佰,阡伯屠沽,无故烹杀,相聚野外,负粟而往,挈肉而归。夫一豕之肉,得中年之收,十五斗粟,当丁男半月之食。”乡饮、祭祀的时候购酒买肉齐聚一堂,说明民间祭祀备酒备肉已成为一种礼制,酒祭之风相当普遍。
风俗礼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集前古之大成,开后来之改政”。汉代,人们对婚丧嫁娶非常重视,婚姻之礼离不开酒。汉宣帝五凤二年(公元前56)秋八月曾下诏:“夫婚姻之礼,人伦之大者也。酒食之会,所以行礼乐也。今郡国二千石或擅为苛禁,禁民嫁娶不得具酒食相贺召。由是废乡党之礼,令民亡所乐,非所以导民也。”百姓嫁娶,设宴饮酒,此乃人之常情。然地方官员禁民婚嫁之乐,不许酒食相庆,未免不近人情。所以,皇帝根据实际的民情,用诏令的方式,使百姓婚嫁饮酒设宴合法化。为此,汉代婚礼酒食相贺方式蔚然成风。
远古酒事活动的风俗习尚经传承沿袭,逐渐程式化、习惯化,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酒风俗体系。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酒之于世也,……上至缙绅,下逮闾里,诗人墨客,渔父樵妇,无一可以缺此。”作为一定社会普遍公认和积久成习的生活方式,酒俗的范畴极为宏大,它包括了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所有被一定社会人群所约定俗成的、模式化了的生活方式,内容涉及人们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如祭祀、婚礼、生期、祝寿、年节、饯行接风、贺喜、庆功、生产销售、待客、佐酒助兴、赏花赏月等……
京ICP备05007371号|京ICP证15083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84号 版权所有 2004 商务印书馆
地址: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邮编:100710|E-mail: bainianziyuan@cp.com.cn
产品隐私权声明 本公司法律顾问: 大成律师事务所曾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