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传承中华基因——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年来甲骨学论文精选及提要(全四册) 精装

分享到:

定价:¥1580.00

  • 主编:  
  •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本印时间:2021年12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3044页
  • 开本:16册数:4
  • ISBN:978-7-100-19550-8
  • 读者对象:甲骨学、古文字研究领域专业读者,甲骨文爱好者
  • 主题词:甲骨学文集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本书系统呈现了120年来海内外甲骨学研究的学术脉络及重要成果


1.选目严谨,涵盖全面
从2018年7月课题组成立,拟定论文选目的第一版,到2020年5月确定论文选目第五版,即最终版,前后历时近两年,多次邀请著名专家学者召开论证会,论文选目数易其稿,最终从1万多篇有关甲骨学的论文中选出120篇经典论文。入选的论文,既考虑了论文质量和学术上的贡献力及创新度,又考虑了作者的学术资历、学术影响和学术贡献,还考虑了不同内容的均衡、撰写时代的涵盖和作者国别、地域的分布,等等。应该说,论文选目集思广益,照顾全面,基本上反映了甲骨学研究120年来的重要成果,可以说既保证了代表性,又有较广泛的覆盖面。
2.中外兼收,不分西东
本书入选论文120篇,网罗作者101位,涉及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以及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境内学者72位,境外及国外学者29位。如台湾地区的董作宾、金祥恒、李孝定、张秉权、严一萍、白玉峥等13位,香港地区的饶宗颐、沈培两位,日本的贝冢茂树、伊藤道治、岛邦男、松丸道雄、崎川隆等5位,美国的张光直、吉德炜、倪德卫、司礼义、夏含夷等5位,加拿大的明义士、许进雄、高嶋谦一等3位,法国的雷焕章。可以说,民国以来海内外甲骨学研究大咖网罗殆尽,这也再次印证了课题组的开放视野。
3.体大思精,粹要汇聚
本书所选的120篇论文(含著作节录)主要分为六大部分,分别从甲骨文材料搜集整理、甲骨文字词考释研究、甲骨卜辞分类断代研究、甲骨占卜及卜法研究、甲骨文文例文法研究、甲骨文所反映的历史文化内容等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展示了120年来海内外甲骨学的艰辛探索及其重要贡献,为汉语学界120年来甲骨学综合性整理的首部作品。
4.编纂提要,评骘得失
本书入选的120篇论文,每一篇都有对应的提要。一方面,这些一两千字不等的提要,主要出自当代甲骨学研究的青年学者之手,如陈剑、崎川隆、赵鹏、周忠兵、方稚松、蒋玉斌、王子杨、谢明文、葛亮、刘云、袁伦强等,在某种程度上集中展示了当代国内甲骨学界青年学者的才思。另一方面,这些提要主要揭示了所选论文的学术贡献及其在甲骨学学术史上的地位,理清了120年来甲骨学研究的脉络。同时,书后附有多个索引,既可以按作者来检索120篇甲骨学论文的著者、发表年份与篇题,以及各篇提要所列参考论著的目録信息,又可以按特定研究领域来检索相关内容,无疑是造福学林匪浅。

 

显示全部前言

前  言
本書的選題、策劃以及編纂的過程,書末劉釗先生所寫的《後記》中已有翔實的説明,在此無須贅言。要編好這樣一部書,難度的確是非常大的,我們對此書課題組的全體成員以及關心此書的有關領導和專家謹致敬意。
誠如《後記》所説,本書的選目極費斟酌,最後所定的篇目不可避免地仍會有很多問題。我們期望不久以後,有關方面能夠按照甲骨文研究的幾個大類分頭編出選目比較全面、精當的論文集,這樣一定能夠更好地反映甲骨文研究的歷史情況和已有成績,幫助大家更好地認清今後研究應有的方向。
裘錫圭
2021年10月12日
凡  例
一、本書録排整理甲骨文發現一百二十年來的甲骨學論文120篇,並撰寫提要。論文主要從已發表的單篇論文中精選,少數爲學者論著的節選。各篇依發表年份編號、排序。
二、論文一般照録原標題。部分論文因篇幅過長而加節選,在篇題後括注“節選”;選自論著或文集者,以“某書選”爲題名;代擬篇題者,於篇題外加[ ]標示。
三、論文版本及收録情況,均於各篇末列出;録排一般據較早、較權威或較精善之版本,亦在篇末注明。
四、論文儘可能照録原文,以存原貌,僅就版面、格式等做了一些技術性處理:
1. 注釋統一爲頁下注、每頁重新編號;073一篇交叉引用較多,注釋保留篇内連續編號。
2. 論文原爲繁體文本者,一般遵照原文用字習慣,異體字不作改動;涉及新舊字形者,統一爲新字形。論文原爲簡化字文本者,轉録爲規範的繁體文本。英文、日文論文按原語種録入,撰寫中文提要。
3. 論文中舊式、豎排標點轉爲横式現代標點,專名號一般不予保留;原無標點的文獻,施加現代標點。
五、論文中的古文字字形,儘量核對原始著録並替换爲清晰摹本;原文中一些模糊的拓本、圖片等,亦替换爲清晰圖版。
六、原文偶有一些明顯的引文錯誤、號碼錯誤或校勘失誤,以及需要特別交待的問題,以“編者按”的形式加頁下注説明,以便閲讀。

显示全部后记

2018年6月,“中國文字學高端論壇暨中國文字學會理事會”在西南大學舉行,會上教育部語信司王丹卉調研員就教育部、國家語委牽頭開展的“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與應用”專項工作進展及推進計劃做了詳細介紹。爲迎接甲骨文發現和研究120周年,教育部、國家語委决定設立兩個專項課題予以支持,並委託中國文字學會具體落實。中國文字學會理事會通過調研和協商,决定由我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承擔其中的一個課題,課題内容初步定爲對120年來甲骨文研究成果的總結。會後經與黄德寬會長及學界幾位同仁交换意見,最後確定題目爲《傳承中華基因——一百二十年來甲骨文研究論文精選及提要》,初衷是想在甲骨文發現和研究120周年的關鍵節點,總結甲骨學發展的歷程,展望甲骨學未來的發展方向,爲研究者和愛好者提供一份集中的、具有指導意義的論著精選和提要,以期深入發掘甲骨文的歷史思想和文化價值,擴大甲骨學的公衆關注度和社會影響。具體做法是在甲骨文發現和研究120年來公開發表的1萬多篇論文中,精選出120篇能充分體現甲骨學研究的總體面貌,在學術上有貢獻、有發明創見的論文,將這些論文重新録入排版,製作添加更爲準確清晰的字形,並爲之撰寫提要。
2018年7月初完成了課題申報並成立了課題組,課題組成員包括劉釗(復旦大學)、陳劍(復旦大學)、崎川隆(吉林大學)、趙鵬(中國社會科學院)、周忠兵(吉林大學)、方稚松(北京外國語大學)、蔣玉斌(復旦大學)、王子楊(首都師範大學,後調至清華大學)、謝明文(復旦大學)、葛亮(上海博物館)、劉雲(河南大學)、袁倫强(首都師範大學)共12人。除負責人劉釗外,其餘都是70年代後出生的當前甲骨學界最優秀的年輕學者。課題組成立後,經廣泛收集查閱資料,並參考宋鎮豪先生主編的《百年甲骨學論著目》等工具書,擬出了一份有204篇論文的初選目録以徵求意見。
2018年7月16日課題立項論證會在復旦大學舉行,教育部語用司、語信司司長田立新、教育部語信司調研員王丹卉,復旦大學副校長陳志敏、復旦大學傑出教授裘錫圭及課題組主要人員出席會議。會上裘錫圭先生對精選論文的分類、收録原則、具體篇目等提出了指導性意見。陳志敏副校長表達了學校對課題的大力支持。田立新司長最後作總結講話,希望課題組發揮優勢,確保質量,打造精品;注重選篇的代表性、貢獻度、標誌性和國際化。會後課題組成員對初選的204篇論文逐一進行了討論,並遵照裘錫圭先生在論證會上提出的“可選可不選的堅决不選”、“課題組在選擇自己文章或關係密切的人的文章時,更要謹慎,要比别人更嚴格”的意見,經過增删調整,形成了181篇論文選目的第一版。之後第一版選目在聽取了裘錫圭先生的意見後,又進行了精簡和調整,形成了121篇論文選目的第二版。
2018年8月,教育部語信司司務會議確認該課題意義重大,決定儘快立項。經5位專家評審,一致給予了充分肯定。2018年8月3日,教育部、國家語委“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與應用”專項重大委託項目“傳承中華基因——一百二十年來甲骨文研究論文精選及提要”(項目編號:YWZ-J012,後調整爲現名)正式立項。
2018年10月,經與時任商務印書館上海分館總經理賀聖遂先生協商,確定課題成果由商務印書館上海分館負責編輯出版。
2019年1月,課題開題論證會在復旦大學舉行。課題組聘請由吴振武(組長)、宋鎮豪、黄天樹、黄錫全、王藴智、陳偉武6人組成的專家委員會蒞臨復旦大學進行指導。會上諸位專家對課題論文選目和課題研發提出了很多建設性意見。裘錫圭先生也提出了很多重要意見和建議。2019年1月10至11日,課題組召開全體會議,對第二版121篇論文目録又進行了逐一討論,再次歷數國内外研究機構和甲骨學者,以確保重要論文不被遺漏,最後確定了120篇論文的第三版目録。會議還討論並確定了提要撰寫要則、分配了任務並簽訂了工作合同。商務印書館編輯也被邀參加,並就録入、校勘和提要撰寫等問題進行了溝通。
2019年3月25日,“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與應用專項工作專家委員會”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議題之一,是就《傳承中華基因——一百二十年來甲骨文研究論文精選及提要》(後調整爲現名)課題研發工作聽取專家的意見和建議。與會各位專家對課題的定位、内容、呈現形式及論文選目提出了一些參考意見。會後,課題組根據專家的意見和建議,又對論文選目作了調整,形成了論文選目的第四版。調整之處包括增收卜辭分類分期研究中持歷組晚期説的篇目,以全面反映該項研究的歷程;决定每位作者入選論文篇數進一步壓縮爲不超過3篇,相應地加入更多作者的論文,使論文作者的涵蓋面更爲廣泛。之後論文選目第四版又經過課題組討論,少數待定篇目得以確定,最後于2020年5月形成了論文選目第五版。
2019年2月,向出版社提交了120篇精選論文的底本。
2019年12月11日至12日,課題組召開《提要》審定會,會後對《提要》部分又進行了進一步的修改並提交出版社。
課題的論文選目經過反復討論,數易其稿,在修改過程中不斷徵求、聽取各方面意見,儘量做到最大化地公平公正,照顧全面。經過艱難痛苦的斟酌打磨,歷經近一年才最終定稿。即使這樣,這一論文選目也只能説主要代表了課題組的意見,並不代表學界的共識。要在1萬多篇有關甲骨學的論文中選出120篇經典論文,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很容易陷入吃力不討好和得罪人的境地。首先,何爲經典論文,每個人就有每個人的看法,很難定于一尊。其次,因個人學術背景、研究領域和興趣好惡的不同,每個人對他人的學術評價都有差異,甚至差别很大,而個人對自身的評價和學術界對其的評價又多有不同,甚至相反。因此,這就造成對一個人及其學術的評價,一般情况下很難有一個普適的準確定評的境況。課題組在確定論文選目時,既要考慮論文品質和學術上的貢獻力及創新度,也要考慮作者的學術資歷、學術影響和學術貢獻,還要考慮論文不同内容的均衡、撰寫時代的涵蓋和作者國别地域的分佈,等等。如有的甲骨學者主要以著作名世,重要學術思想和創見主要體現在著作中,而本課題爲論文精選(節選著作的僅有少數特例),這種情况下入選的論文自然就較少。
論文選目最初按論文所屬大類、每類内部再按發表年代排次,後來爲了直觀反映120年來甲骨學研究的發展歷程,調整爲全部按照發表年代排序。總體來看,這個論文選目集思廣益,照顧全面,基本上反映了甲骨學研究120年來的重要成果,可以説既保證了代表性,又有較廣泛的覆蓋面。
120篇入選論文按所涉研究領域大體分爲五類,各類篇數如下:
A、甲骨文材料蒐集整理10篇
B、甲骨文字詞考釋研究47篇
C、甲骨卜辭分類斷代研究11篇
D、甲骨形態卜法及文例文法研究26篇
E、甲骨文歷史文化等内容研究26篇
從論文作者看,共有作者101位。其中境内學者72位,境外及國外學者29位。其中中國臺灣地區作者13位:董作賓、金祥恒、李孝定、張秉權、嚴一萍、白玉峥、蔡哲茂、季旭昇、李宗焜、魏慈德、林宏明、張惟捷、宋雅萍;中國香港地區作者2位:饒宗頤、沈培;日本作者5位:貝塚茂樹、伊藤道治、島邦男、松丸道雄、崎川隆;美國作者5位:張光直、吉德煒、倪德衛、司禮義、夏含夷;加拿大作者3位:明義士、許進雄、高嶋謙一;法國作者1位:雷焕章。作者入選論文達3篇的有8位,2.5篇(合著的各計半篇)的1位,2篇的5位,1.5篇的1位,1篇的78位,合著的8位。
從論文發表的時間看,很能體現甲骨學各階段的特點。“學如積薪,後來居上”,因爲“後出轉精”,所以在論文選目上也體現了“厚今薄古”:
1899年—1927年6篇
1928年—1948年19篇
1949年—1978年23篇
1979年—1998年39篇
1999年—2018年33篇
課題組成員全部參與了《提要》部分的撰寫和全書文稿的校訂,蔣玉斌研究員義務承擔了編製論文選目、與出版社聯繫溝通、組織學生校對等工作,操心費力,貢獻最多。在編製論文選目、撰寫提要、校對文稿等工作中,課題組全體成員齊心協力,認真高效,完成了一次成功的科研協作。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在讀或已畢業的學生趙争、暨慧琳、張昂、高强、吴淏、徐曉美慧、楊熠、黄博、何滿福共9人參與了全部書稿的校對,付出了很多時間和精力。
從課題的申報立項,到書稿的撰寫出版,教育部語信司田立新司長、王丹卉調研員始終給予了關心和指導;中國文字學會黄德寬會長、張涌泉副會長在項目立項和題目確定上也曾給予幫助;蒐集選篇論文文本時,黄天樹、張玉金、林宏明、張惟捷、宋雅萍、孫亞冰、李春桃等先生提供了word文稿,朱鳳瀚先生還專門發來論文校勘意見,爲編輯出版提供了方便;最令人感動的是,裘錫圭先生還爲本書撰寫了簡短的《前言》。商務印書館學術顧問賀聖遂先生和上海分館鮑静静總經理、總編輯非常重視這一選題,在編輯出版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編輯閻海文、周祺超認真負責,全力協助。對以上各位的指導、幫助、支持和協助,我代表課題組在此致以誠摯的謝意。
書稿在論文選目方面一定還存在取捨不當、遺珠失玉之處,提要部分也一定有評騭欠妥、優劣誤判的地方,希望讀者能够及時發現並賜告,我們一定會認真聽取並採納,在合適的時候加以修改和彌補。
本書所收120篇論文的作者達100多位,在編輯過程中,得到其中很多作者或家屬的支持和配合,我們非常感謝。受客觀條件的限制,一部分作者或家屬一時還聯繫不上,我們希望本書出版後,一時聯繫不上的作者或家屬若有需要,可以通過本書或其他讀者跟我們聯繫。
劉釗
2021年7月於上海索然居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刘钊教授,1982年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本科毕业,1991年获博士学位,1997年任教授,1999年任博士生导师。1995年起,任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古文字教研室主任。1997年起,任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副所长。2004年至2007年8 月,任厦门大学历史系主任。现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已出版专著9部(包括合著4部),发表文章一百余篇。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及省部级奖励多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等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
陈剑教授,1994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汉语文字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1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2001年7月至2004年12月,任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2005年迄今,任教于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出版专著两种(《甲骨金文考释论集》,线装书局2007年;《战国竹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发表论文50余篇。博士论文2003年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2019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重大的文化事件,在国家语委、古文字学会等机构支持下,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刘钊、陈剑两位教授领衔承担了总结120年來甲骨文研究成果的专项,其最终成果就是《传承中华基因: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年来甲骨学论文精选及提要》(全四册)这部大书。《传承中华基因》一书精选了海内外100余位作者的120篇论文(含个别著作节选),分为五大类,包括甲骨文材料搜集整理、甲骨文字词考释研究、甲骨卜辞分类断代研究、甲骨形态卜法及文例文法研究、甲骨文历史文化等内容研究,全面而系统地展示了甲骨学研究120年来的研究历程及重要成果。同时,当代甲骨学青年学者葛亮、赵鹏、方稚松、王子杨、蒋玉斌、刘云等,对每篇入选论文撰写有一两千字不等的提要,旨在揭示入选论文的学术贡献及其在甲骨学学术史上的地位。

显示全部目 录

總目録
凡例/1
論文/3
提要/2449
附録/2993
後記/3013
第一册
001 劉鶚:《鐵雲藏龜》自序/11
002 孫詒讓:《栔文舉例》選/13
003 羅振玉:殷商貞卜文字考/20
004 王國維: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  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續考/53
005 王國維:殷周制度論/77
006 王國維:《觀堂集林》選/89
007 明義士:殷虚卜辭後編序/93
008 丁山:釋   釋 /95
009 徐中舒:耒耜考/100
010 商承祚:釋   釋靁/140
011 郭沫若:釋五十  釋七十——殷文紀數之一新例/142
012 郭沫若:骨臼刻辭之一考察/152
013 郭沫若:釋祖妣/162
014 董作賓:甲骨文斷代研究例/179
015 容庚:甲骨文編序/285
016 唐蘭:《殷虚文字記》選/287
017 唐蘭:[釋斤]/308
018 唐蘭:卜辭時代的文學和卜辭文學/310
019 聞一多:釋 /343
020 陳夢家:[釋注  釋   釋生月]/346
021 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選/350
022 張宗騫:卜辭弜弗通用考/355
023 胡厚宣:武丁時五種記事刻辭考/365
024 董作賓:[大采、小采]/442
025 張政烺:古代中國的十進制氏族組織/444
026 貝塚茂樹、伊藤道治:甲骨文斷代研究法の再檢討——董氏の文武丁時代卜辭を中心として(甲骨文斷代研究法的再檢討——以董氏所謂文武丁時代卜辭爲中心)/478
027 島邦男:禘祀/561
028 楊樹達:釋追逐/580
029 胡厚宣:釋殷代求年於四方和四方風的祭祀/582
030 陳夢家:殷虚卜辭綜述•斷代 上/623
031 李學勤:論殷代親族制度•日名的意義/658
032 董作賓:甲骨實物之整理/660
033 張秉權:論成套卜辭/675
034 金祥恒:釋 /688
035 朱芳圃:《殷周文字釋叢》選/702
036 松丸道雄:殷墟卜辭中の田獵地について——殷代國家構造硏究のために(關於殷墟卜辭中的田獵地——爲研究殷代的國家構造)(節選)/706
037 張光直:商王廟號新考/779
038 李孝定:讀栔識小録•説干/807
第二册
039 許進雄:鑽鑿對卜辭斷代的重要性/809
040 David N.Keightley(吉德煒):SHIH CHENG釋貞:A NEW HYPOTHESIS ABOUT THE NATURE OF SHANG DIVINATION(釋貞:商代占卜本質的新假設)(節選)/842
041 曾毅公:論甲骨綴合/914
042 Paul L-M.Serruys(司禮義):STUDIES IN THE LANGUAGE OF THE SHANG ORACLE INSCRIPTIONS(商代甲骨文中的語言研究)/929
043 嚴一萍:殷虚書契前編的三種不同版本/1018
044 于豪亮:説引字/1026
……
第三册
第四册(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