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现象学的心灵(第三版) 精装中国现象学文库•现象学原典译丛•扎哈维系列

分享到:

定价:¥98.00

  • 著者:189020,185457 译者:
  • 出版时间:2025年01月本印时间:2025年01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507页
  • 开本:32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3443-6
  • 读者对象:哲学专业师生及研究者
  • 主题词:现象学心灵学研究
  • 人气:53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一门结合现象学、分析哲学、认知科学的心灵哲学是否可能?


相关推荐:
“在《现象学的心灵》中,加拉格尔和扎哈维对现象学传统(由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梅洛-庞蒂等人发展而来)如何成为当代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源进行了有力、堪称典范的阐述。……作者巧妙地将文本分析、实证数据和现象学叙述融为一体,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论点,打破了学科界限,同时也为未来的对话提供了可能……总结:强烈推荐。”
——《Choice》(美国图书馆协会期刊)

“虽然加拉格尔和扎哈维称他们的书为导论,但它远不止是一本导论。它是迄今为止关于现象学对认知和意识的影响以及现象学与认知科学研究的关系的最全面的著作。”
——《Abstracta》期刊

“……我们相信,哲学高年级学生、研究生以及任何对非计算、非还原、有科学依据的心灵观感兴趣的人都会发现,这本书极有帮助,极具启发性。……现象学家和认知科学家都能从这本出色而及时的著作中获益。”
——《Mind》期刊

“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清晰易懂地展示了现象学与当代心灵和大脑研究的相关性。对于希望更好地理解现象学及其与研究相关性的认知科学领域的学生和学者来说,这本书都非常有用。”
——Evan Thompson,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这本优秀且亟需的著作首次全面介绍了现象学的心灵哲学。本书由这一令人关注且快速发展的跨学科领域的两位国际知名撰稿人撰写,将成为学生和研究人员不可或缺的资源。”
——Matthew Ratcliffe, University of York, UK

“这本书由该领域最杰出、最受尊敬的两位撰稿人合著,是一本杰出的著作,也是文献中非常受欢迎和亟需的补充。”
——Daniel Hutto, 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 UK and University of Wollongong, Australia

“对于任何对当代心灵研究感兴趣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一本不可或缺的书籍。它对主要的理论立场进行了清晰的总结,为理解当前的争论提供了必要的方向。本书内容新颖、生动、通俗易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迅速掌握知识。总之,这是一本极好的、急需的书。”
——Barry C. Smith,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University of London, UK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丹•扎哈维(Dan Zahavi),享誉英美和欧洲的现象学家,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终身哲学教授,主体性研究中心主任,是当下最为活跃、最为前沿的现象学家。主要著作包括《现象学的心灵》《自身觉知与他异性》《自我与他人》《现象学入门》《胡塞尔的遗产》《胡塞尔现象学》《主体性与自身性》《胡塞尔与超越论交互主体间性》等。
肖恩•加拉格尔( Shaun Gallagher),一位当代哲学家,以其在具身认知、 社会认知、能动性和精神病理学哲学方面的工作而闻名。自2011年以来,他一直担任孟菲斯大学的 Lillian and Morrie Moss 杰出哲学教授,同时在英国的赫特福德郡(Hert ford-shire)大学担任教职,而且也是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荣誉哲学教授,曾获得洪堡基金会授予的 Anneliese Maier 研究奖(2012-2018 年)。
罗志达,博士毕业于哥本哈根大学(师从扎哈维),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教授,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为欧陆哲学,侧重于胡塞尔现象学与现象学传统内部的争论,以及与当代认知科学,心灵哲学的交叉研究。在Journal of the British Society for Phenomenology, Husserl Studies, Continental Philosophy Review以及《哲学研究》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著有《胡塞尔同感现象学研究》(2022)、译著《现象学的心灵》。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现象学和分析哲学是否水火不容?
认知科学要完全拒斥现象学吗?
现象学能否对认知科学有所贡献,以及从中获得灵感?
人能否被还原为“缸中之脑”?
面对AI、大数据、算法,我们如何为“人的存在”辩护?
我们的性别、身体、民族等观念是如何被塑造的?
自然化的现象学,在何种意义上不可能,在何种意义上可能?
一门结合现象学、分析哲学、认知科学的心灵哲学是否可能?
……
当代哲学家扎哈维和加拉格尔联手合作,借助并结合经典现象学和认知科学一百多年来的资源,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本书英文版自2007以来,已经出版3版,被翻译为9种文字出版。
英文第一、二版豆瓣评分8.8和8.6分。
本书第一版曾获2012年美国图书馆协会《Choice》年度优秀学术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