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儒家哲学史讲演录(二)——从《春秋》到荀子 精装张祥龙文集

分享到:

定价:¥156.00

  • 著者:1302 
  • 出版时间:2022年07月本印时间:2022年07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467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20674-7
  • 读者对象:中国哲学、比较哲学、现象学专业的教师、学生、研究者或爱好者
  • 主题词:儒家哲学史《春秋》荀况(前313前238)哲学思想
  • 人气:3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全新视角解读儒家哲学思想史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张祥龙,1949年生于香港九龙,后随父母迁居北京,先后在美国俄亥俄州托莱多大学和纽约州立布法罗大学获得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现象学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哲社学院人文社科一级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讲座教授,《世界哲学》《哲学们》《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等刊物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东西方哲学比较,西方现代哲学(现象学、海德格尔、解释学、维特根斯坦等),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东西方宗教哲学。主要著作有《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西方哲学笔记》《从现象学到孔夫子》等。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由哲学大家张祥龙教授的讲课内容整理而成,此次作为“张祥龙文集”之一出版。作者从现象学的角度讲述了先秦时期儒家哲学的发展历程。区别余以往思想史以人为思想传承线索的解读方式,作者选取先秦儒家经典《春秋》《大学》《中庸》《孟子》《荀子》,梳理了儒学思想在先秦时期的传播脉络,剖析了儒家思想精髓如何通过典籍继承与发展。本书的创造性阐释,有助于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先秦儒学,感受中国古典哲学的魅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思想史意义。

显示全部目 录

开篇辞  
第一讲 孔子思想的哲理特点和传承焦虑  
第一节 孔子哲理思想综述及其与其他宗教的对比  
第二节 孔子之后儒家焦虑的问题:如何“自见于后世”?  
第三节 什么是普遍主义和非普遍主义?  
第四节 孔子及儒家哲理的独特性:非普遍主义的情境中生意成真  
第二讲 《春秋》的深远寓意  
第一节 《春秋》最晚出却最奇特  
第二节 《春秋》岂止于一史书  
第三节 《春秋》的特异之处(一)  
第四节 《春秋》的特异之处(二):《春秋》文本的强烈引发性与“书文/ 口说”二向性  
第五节 口说造就“素王”  
第三讲 《春秋》的乐感与诗意
第一节 《春秋》通礼乐  
第二节 《春秋》之“元”中的乐意  
第三节 “元”之乐的时间展现  
第四节 “时”与“不时”:灾异与讥贬  
第五节 哀与乐:《春秋》之始终  
第四讲 曾子之孝与《大学》古本蕴义  
第一节 曾子感受的孔子  
第二节 曾子展示与传授的身体  
第三节 曾子之孝:孝亲哲理中的“毋必”本性  
第四节 曾子孝道与《春秋》大义  
第五节 《大学》中“格物致知”的含义:朱熹擅改《大学》文本之谬  
第五讲 子思和《中庸》(一)
第一节 子思其人及其学说的基本倾向  
第二节 子思学派论“身”  
第三节 《中庸》之身  
第四节 《中庸》与《性自命出》论“性”与“情”  
第六讲 子思和《中庸》(二):诚与乐  
第一节 情无伪  
第二节 诚于性情  
第三节 诚之乐
第四节 乐之诚
第七讲 孟子:先秦儒家哲理主流的心—性化(一)——限情、尽心与养气  
第一节 孟子其人其书:《孟子》与《中庸》的关系  
第二节 孟子为何、如何限制“情”?  
第三节 孟子对“心”的基本看法  
第四节 如何“尽心”?  
第五节 浩然之气:心之气,气之心  
第八讲 孟子:先秦儒家哲理主流的心—性化(二)——性善论  
第一节 性的含义  
第二节 孟子要反驳的人性论  
第三节 性善的理由(一):人的共通特性与天然趋向  
第四节 性善的理由(二):本心的乘机发作  
第五节 性善的理由(三):原情择善、元气向善  
第九讲 荀子的心伪性恶论:它的现象学维度和名相分类维度  
第一节 荀孟之争的关键:性与心的关系;心的结构  
第二节 心的“壹”和“两”:“伪”的可能与含义  
第三节 伪与性恶  
第四节 荀子哲理的方法论关键:分、类  
结语  
主要引用文献  
后记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2007年春季学期,我开了“儒家哲学研究”第一部分的课,主要阐释孔子的人生和哲理思想,下面会先简要地回顾和总结那门课的基本内容。这学期的课可算作是“儒家哲学研究之二”,讨论孔子晚年和他身后的儒家思想和命运;虽然涉及孔子临终前的创作和安排,但还是以孔子之后的儒学发展为主。
这门课想探讨的一个问题是:儒家在中国历史上成功的哲理根据何在?要回答它,除了孔子哲理本身的素质,就要从孔子晚年一直讲到汉代,主要涉及孔子“作《春秋》”和他之后的“七十子”、战国儒者和汉代儒家。更具体地说,前两讲都围绕着《春秋》及其历史传承,涉及的主要是《春秋公羊传》。然后就是曾子、子思和孟子(相对于所谓“思孟学派”的流行讲法,下面的讨论有些特殊之处,首先要揭示曾子孝论的哲理引领性,其次吸收了《郭店楚简》提供的相关思想,再加上读解文献的现象学态度,使得我对它们的理解可能跟一般的讲法不一样)。接下去是荀子、董仲舒(实际上就止于荀子,未讲到董仲舒)。公羊学在汉代是一个高潮,还有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争,等等。
从这门课涉及的内容可以看出,我们要探讨的是儒家在中国历史中存在的线索,包括人物和思想之间的传承、争论。但它所属的这个儒家哲学系列课,还不能说是一门儒家哲学史或思想史的课,而主要是一门“问题研究”的课,也就是回答一些在我看来是直接关系到儒家哲理品质的重大问题,比如上面提到的那个问题(里面又包含许多小问题),同时来探讨儒家哲理的多个维度。它最终的用心是朝向未来的,要为儒家未来的生存乃至复兴而思考。起码就我目前的想法而言,大的方向是这样的。
另外,我在课程大纲中提到了“现象学和结构主义的视角”,这只是想向你们传达一个信息,就是我这门课用的方法和现在流行的搞中国哲学史、儒家思想史的方法不太一样。以前的思想史,一说到思想本身,往往就只是概念分析;一说到具体的东西,往往就只是考证、考据;而我们这门课有一些新的视角。如果你对现象学和结构主义的内容还缺乏了解,当然可以去看这方面的书,或者去修相关的课程。不过,现象学有一个好处,就是朝向事情本身,并不要求你预先掌握多少概念、知识。从理想状态来说,我讲这门课用的现象学方法,你应该不大感觉得到,就能直接明白我讲的东西,这样运用现象学方法才算成功。我并不希望摆弄过多的现象学的专业术语。如果我讲到了,你不懂,可以马上问,我会再做解释。
说到讲授方式,这门课基本上算是lecture(讲授课),不是seminar(讨论课),但我还是鼓励大家在课上提问的。另外,如果有同学对某些和课程相关的人物或问题感兴趣,也可以安排你作专题试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