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探究1990年以来的汉语风景诗,厘清古典山水思想与现代风景概念的嬗变。
定价:¥95.00
探究1990年以来的汉语风景诗,厘清古典山水思想与现代风景概念的嬗变。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山水”具有强大的辐射力,与之内涵相近的“风景”从未作为一种独立概念和诗歌范式被探讨。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变动的时局令山水思想显得不合时宜,未被赋予象征和道德内涵的“风景”逐渐显露出来。19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体验的深化,传统山水思想进一步失效,更多诗人和艺术家以“风景”取代了“山水”。
本书融合艺术发展史、文学影响史、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视角,回望时局变动之际古典山水思想的式微和现代风景概念的显现,探析近年来诗人重返山水的隐秘原因,并就风景蕴含的观看方式、抒情路径、文化想象、共同体建构、现代体验等内容进行了梳理和感知。
绪论 从“山水诗”到“风景诗”
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正谓此佳处故也。故画者当以此意造,而鉴者又当以此意穷之,此之谓不失其本意。
——[宋]郭熙《林泉高致》
中国拥有悠久的山水诗传统,今天我们讨论“风景诗”,首先需要廓清其与“山水诗”概念的差异和分野。两者在内涵和范畴上多有交叠,却又存在着本质差异。源于现代性的发展进程,以及政治、经济制度等层面的变化,自然的面貌与地位在20世纪发生了巨大改变。特别在1990年之后,随着生活环境和感物认知方式的转变,诗人和艺术家逐渐以“风景”和“风景诗”取代了古典性的“山水”和“山水诗”概念。本章将分析二者的差别,并重点探讨人们在语言习惯上逐步放弃“山水诗”而转向使用“风景诗”的诸多原因。
第一节 汉语传统中的“山水”“风景”之辨
一、“风景”的源起与嬗变
“风”与“景”本义都是指自然现象。“风”为空气流动,“景”为光。作为独立文字的“风”在甲骨文中已出现(用“凤”为“风”),“景”字出现稍晚。《说文解字》曰:“景,光也。”(七篇上)清代段玉裁补充了一个“日”字,遂为“日光也。从日,京声”。在《诗经》里,“景”主要出现在“雅”和“颂”中。除通假“影”字外,多引申为“高、大”之义。
《诗经》之后,除偶通同音异形字“影”之外,“景”一般指日光,偶尔也表示月光。因“风”“景”所指皆为自然气象,经常对仗性地出现在骈体文和对仗句中:“虎啸而谷风至兮,龙举而景云往”(《楚辞》);“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曹植《野田黄雀行》);“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陶渊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在这些
早期诗文中,“风”和“景”一般停留于对自然气象客观的指称,并未与诗人的情感建立互喻性关联。“风景”作为词组最早出现于南朝宋刘义庆(403—约443)的《世说新语·言语》中:
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其时,西晋覆亡,国都洛阳陷落,大量士族衣冠南渡,在王导的影响下支持琅琊王司马睿,助其在建邺(位于今南京)重建晋廷,是为东晋。彼时,世族子弟常于天气晴好时相聚于新亭(位于今南京西南)饮宴。新亭不仅依山临水风光秀丽,更与旧都洛阳相似,这种风景的“不殊”强化了观赏者对王朝覆灭和家国之异的感慨和悲伤。“新亭对泣”和“风景不殊”也因此经常作为典故出现在后人的诗词中,以表达家国覆灭之殇,如“新亭举目风景切,茂陵著书消渴长”(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满目江山异洛阳,昔人何必重悲伤。倘能戮力扶王室,当自新亭复故乡”(朱存《新亭》)。特别是在身负亡国之痛的南宋诗人笔下,“新亭对泣”之典愈能凸显亡国之人的忧愁、悲痛和报国无门的愤恨,如“山河举目虽异,风景非殊”(辛弃疾《汉宫春·会稽秋风亭观雨》);“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陆游《夜泊水村》);“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文天祥《金陵驿》)。
《世说新语》之后,南朝宋鲍照(415—470)的诗歌《绍古辞·之七》和刘勰(约465—约520)的《文心雕龙·物色》也分别出现了“风景”一词:“怨咽对风景,闷瞀守闺闼”;“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从其对应的词语“闺闼”和“草木”可以判断,这两处“风景”指的都是供主体观看和体验的客观风光。这也是“风景”在很长时间里的基本含义。除了在宋朝之后偶尔被引申为“情景”和“景况”之意,“风景”在大多时候都表示客观风光与景色。这种单纯和稳定性,或许是因为与其内涵相近的一个词——“山水”——早在诸子时代就被赋予丰富的内涵和寓意。
“风景”和“山水”同时滥觞于东晋,拥有相似的含义,在某些语境中可以互通换用。如晚明时期抗清失败落发为僧的昆山知县杨永言曾感慨:“见山水依旧,时事日非,相对欷歔,不胜今昔之感。”他所言的“山水”与东晋诸人相聚新亭时看到的“风景”一般无二,也与南宋万俟绍之所言的物理意义上的“江山”相近:“风景不殊江山在,况是英雄未老。”(《贺新郎·秣陵怀古》)不变的风光和山河,加重了遗民丧国的唏嘘伤痛。不过,这两个词在内涵的侧重和概念的外延上仍存在着细微和深刻的差别,正是这种差异,使得中国古人更为青睐“山水”而少用“风景”,也是同样的原因,导致20世纪之后特别是1990年以来,诗人、艺术家和批评家在审美意识、写作习惯等方面,逐渐重“风景”而弃“山水”。
……
京ICP备05007371号|京ICP证15083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84号 版权所有 2004 商务印书馆
地址: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邮编:100710|E-mail: bainianziyuan@cp.com.cn
产品隐私权声明 本公司法律顾问: 大成律师事务所曾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