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樱桃园 精装

分享到:

定价:¥39.00

  • 著者:87575 译者:
  • 出版时间:2016年06月本印时间:2016年06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153页
  • 开本:32册数:1
  • ISBN:978-7-100-12259-7
  • 读者对象:文学、戏剧爱好者
  • 主题词:话剧剧本俄罗斯近代
  • 人气:292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樱桃园》是世上少有的一部从它诞生直到今天,每年都有演出记录的经典剧目。

 

  名家评论:

  哪一部契诃夫剧作最好?肯定会众说纷纭。但如果问:哪一部契诃夫剧作演出最多?答案便很明确:是他的绝命作《樱桃园》。《樱桃园》是世上少有的一部从它诞生直到今天,每年都有演出记录的经典剧目。

——童道明(戏剧评论家、翻译家、契诃夫专家)

  《樱桃园》是安东•契诃夫的“天鹅歌”,是他最后的一首抒情诗。契诃夫的戏剧题材,从来是现实的,而主题的积极性,就没有一篇比《樱桃园》更强烈。   

——焦菊隐(著名戏剧家、翻译家)

  关于契诃夫的章节还没有完结,人们还没有理应该那样地阅读它,还没有深入到它的实质中去,就过早地合上了这本《樱桃园》。但愿人们重新打开这本书,研究它,完全读懂它。

——[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杰出的戏剧大师)

  《樱桃园》之所以能成为世界戏剧史上长排不衰的一部剧,正因为它既是正剧,也是喜剧,它有幽默,也有悲情。这部剧就像我们的生活,它包罗万象,有欢乐也有悲伤,有欣喜也有泪水,有爱也有恨,有绝望也有希求。

——[俄]彼得罗夫(著名戏剧导演)

 

  契诃夫不仅是享誉世界的短篇小说大师,更是杰出的剧作家、现代戏剧的先驱者,被誉为莎士比亚后戏剧第一人。其代表作《樱桃园》是“世上少有的一部从它诞生直到今天,每年都有演出记录的经典剧目。”

 

  本书精彩涵括:

  完整剧本•契诃夫•被誉为“天鹅之歌”。

  译者解读•童道明•惜别樱桃园。

  舞台背后•李六乙•《樱桃园》导演手记。

  演员心声•濮存昕•令人眷恋的契诃夫情怀。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俄国著名剧作家和短篇小说大师,被认为是19世纪末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杰出代表。戏剧是他文学创作成就中的明珠。在欧美,契诃夫的戏剧剧目演出仅次于莎士比亚,对20世纪现代戏剧影响极大。代表作有戏剧《樱桃园》《万尼亚舅舅》《三姐妹》《海鸥》,小说《第六病室》《变色龙》《凡卡》,等等。                                                                        
  童道明,著名戏剧评论家、翻译家、契诃夫专家。为我国文学界、戏剧界撰写、翻译了众多有价值的理论著作和契诃夫戏剧剧本,著有论文集《他山集》,专著《戏剧笔记》,随笔、散文集《惜别樱桃园》等,并另有多种译著。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契诃夫不仅是享誉世界的短篇小说大师,更是杰出的剧作家、现代戏剧的先驱者,被誉为莎士比亚后戏剧第一人。《樱桃园》是契诃夫晚年戏剧创作的绝笔之作,也 是每年在全世界上演最多的古典剧目之一。本书的内容,除了由著名的契诃夫研究专家、翻译家童道明先生从俄文中直接翻译过来的《樱桃园》剧本之外,为了便于 读者更好地理解契诃夫这部经典剧作的深刻内涵,书中还附有契诃夫本人与妻子克尼碧尔,以及与他同时代的著名的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评论家丹钦 科、梅耶荷德,诗人巴尔蒙特等人的相关文字与评述,书末附有我国当代著名的戏剧导演李六乙的《樱桃园》导演手记及多次参演契诃夫戏剧的著名演员濮存昕的创 作谈话,书中还精心选配了《樱桃园》首演的珍贵剧照,对于热爱契诃夫的读者来说,极具珍藏价值。

显示全部目 录

1编者的话  001
2樱桃园    003
3契诃夫说《樱桃园》  085
4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樱桃园》  094
5聂米洛维奇-丹钦科忆《樱桃园》 119
6克尼碧尔说契诃夫和《樱桃园》  125
7莉莉娜谈《樱桃园》  130
8列奥尼杜夫忆《樱桃园》  132
9梅耶荷德致契诃夫  136
10亚•库格尔:《樱桃园》的忧郁  137
11巴尔蒙特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139
12《樱桃园》导演手记(李六乙)  140
13令人眷恋的契诃夫情怀(濮存昕)  144
14惜别樱桃园(童道明)  150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樱桃园》导演手记

李六乙

 

  契诃夫是一位伟大的当代剧作家。

  我排契诃夫是为了“明天”。

  1898年12月17日,契诃夫的《海鸥》在莫斯科演出。丹钦科说“一个剧院诞生了”。

  这就是莫斯科艺术剧院。

  因为契诃夫,成就了一个伟大的剧院。因为契诃夫,20世纪开启的世界现代戏剧发展,找到了根基,寻到了源头。一百多年来,契诃夫一直生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像一个影,随风而至,润物细语。感而切肤之亲;疏而大隐于体;嗅而闻香识人;思而悲物痛绝。作为对他浩瀚思想的研究,犹如伟大的莎士比亚,可以成为一座图书馆。因而,他的戏剧,他的人,所生活的日常生活的日常化,如我们所不曾看到的自己,成为了戏剧舞台生活的“最难”。

  我们怎么将这种“陌生”的生活日常化,并不失超越语言文化关系的思想的哲学的意义。(“陌生”并不单指19世纪俄国文化土壤所建立的独特的人文关系及生活形式,而重要的是在当下我们自我对自己生活形式的“陌生”)。这不是目的,真正直观的合目的性是在于将这种“陌生的生活日常化”抽象以后的“日常化陌生”,这即是戏剧美学的要求。可它,分明就是我们永恒的生活真实。不可改变,而又无力改变的欢乐、诗意的“生命形式”……存在于日常之中、生命本能之里。一次次文明的进化。

  樱桃园是什么?

  樱桃园就是樱桃园。没错。

  樱桃园的物质属性确实决定了它客观真实的存在。一个庄园,一个美丽的家。由此而形成的久远的历史记忆,以及所承载的一贯的历史文化关系,人与人,人与自然,童年般的美好的过往……

  樱桃园还可能是什么?

  樱桃园是一种象征。人类进程曾经存在过的一段文化历史。生命意义的独特“瞬间”。随着文明的进化,必将消失的一种历史必然。

  樱桃园是一种“美”。美的存在是否就是一种“短暂”,而必将失去一种“永恒”,一种哲学的丧失……

  樱桃园是一种“生”。它的生命形式的进化过程,“真”即是一种“死”。亦如自然,亦如生命。

  樱桃园是一种生活方式。过去的纯粹美好的“生活记忆”。记忆的消失是一种“生理”还是一种“病理”。

  樱桃园就是“自我精神现象”的一种心理呈现。它不是“具象”的,只存在于每一个人内心当中。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樱桃园”。樱桃园的消亡,就是“自我”心灵世界精神家园的消亡,潜意识当中“自我历史”的消亡。当然,哪个自我精神现象——家园——存在?可能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在”与“不在”都是人类自身内心情感的自我满足和记忆。

  樱桃园无论是什么,或者它根本就没有存在过,本来就是一种“在”的幻想,梦呓,一个虚无,一段美好,一曲忧伤,一阵疼痛……无论是“在”与“不在”;无论它“有象”还是“无象”。哪个“有象”之“象”,“无象”之“象”?我们怎么去感知,去表现?“象”的呈现可能是一个“瞬间”,一个“重复”,一缕“烛光”,一条“长河”。是“具象”的,更是“抽象”的。存在于不同的“时间”里,幻化为“空间”的“有”。随时在“物理”的、“心理”的停顿之中,关系的独特感应之下。有一种“美”,一种“神秘”,一种“随意”,并且不断的“重复”……先开始可能是一个“点”,随后形成了一条“河”,“瞬间”与“历史”的关系……最后可能是一阵“风”、一丝“烟”。于自己,于空灵,于情于理……伴随“恐惧”,伴随“毁灭”,伴随“美丽”,伴随“希望”,伴随“梦呓”,伴随冷峻的诗情画意之荒谬……极致的静。沉寂亦如死亡的欢乐;死寂亦如诗的梦呓;微风拂面,转瞬即成永恒。

  樱桃园即是我们“自己”。

  樱桃园存在于“过去”,生活里的所有人都期盼着“未来”,似乎他们只有过去,只有未来,而唯独没有现在。“现在”是不存在的,一群只有昨天、明天,而没有今天的人。如果要讲冲突,即是“昨天”和“明天”的冲突。“今天”,他们无力,无能,无奈,无趣;善良而荒谬;率真而愚昧;欢乐而悲伤……就舞台而言,他们即是只有“昨天”和“明天”的时间和空间,而没有“今天”的时间和空间。一出没有时间和空间的舞台艺术,樱桃园如是。表演没有了时间和空间如何叫表演,这就是我们的挑战和意义:一出没有“时间”和“空间”的表演艺术,纯粹戏剧的美学,通过表演来实现。这或许就是契诃夫的喜剧。

  契诃夫之于我,还有许许多多。这里,仅只言片语。更多的,留给舞台,留给观众,留给从今而后的岁月。

  “生命就要结束了,可我好像还没有生活过。”

  这就是契诃夫的绝唱,博大的悲悯的情怀,对人无限的爱。这也就是我要导演的唯一。

  生命行走着,我还没有生活过……

  谢谢童先生。

  谢谢商务印书馆。

  谢谢可爱的演员同志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