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五经趣谈 平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读物

分享到:

定价:¥58.00

  • 著者:3473 
  • 出版时间:2019年01月本印时间:2019年01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363页
  • 开本:32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13239-8
  • 读者对象: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读者,哲学研究者,国学研究者、爱好者
  • 主题词:儒家五经通俗读物
  • 人气:161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经典五经内容,趣味传承文化。

温柔宽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词比事,《春秋》教也。“四书五经”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在社会规范、人际交流、社会文化等方面曾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传播于海内外,福荫子孙万代。“四书五经”是延续中华文化的千古名篇,是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中国为了自身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更应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智慧。


丛书简介:
本丛书为孙中原教授推出的介绍并解读的诸子百家逻辑学的大众化读物。选取儒家经典《论语》、《孟子》、《荀子》,墨家著作《墨子》,道家著作《庄子》,名家著作《尹文子》、《公孙龙子》,杂家著作吕不韦所编《吕氏春秋》,法家著作《韩非子》,西汉刘安编《淮南子》,东汉王充著作《论衡》,近代欧阳健著作《言尽意论》和鲁胜著作《墨辩注序》中的逻辑故事,以平实、幽默的语言呈现诸子百家的逻辑智慧,展现了中国古代逻辑理论体系承上启下的良好格局。该书史料翔实,见解客观独到,便于当今读者从先人身上汲取智慧,受到启迪。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孙中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台湾东吴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墨子学会副会长,中国逻辑学会原副会长。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61年逻辑研究生班毕业,1961—1964年师从中国科学院汪奠基、沈有鼎,专攻中国古代文献。著作有《中华大典•哲学典•诸子百家分典》、《墨学通论》、《墨者的智慧》、《墨子及其后学》、《墨学与现代文化》、《逻辑哲学讲演录》、《中国逻辑学》、《中国逻辑研究》、《诸子百家的逻辑智慧》、《中华先哲的思维艺术》等30余部。论文200余篇。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孙中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台湾东吴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墨子学会副会长,中国逻辑学会原副会长。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61年逻辑研究生班毕业,1961—1964年师从中国科学院汪奠基、沈有鼎,专攻中国古代文献。著作有《中华大典•哲学典•诸子百家分典》、《墨学通论》、《墨者的智慧》、《墨子及其后学》、《墨学与现代文化》、《逻辑哲学讲演录》、《中国逻辑学》、《中国逻辑研究》、《诸子百家的逻辑智慧》、《中华先哲的思维艺术》等30余部。论文200余篇。《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五经”,是儒家的核心经典、中国传统学术的主流,长期影响中国社会,深入人心。此书通过趣谈“五经”的深湛义理,希图让今人再次品读中国优秀典籍,对个人思想及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显示全部目 录

第一讲 《诗经》趣谈 1
一、孔鲤过庭小故事 1
二、使我振奋就是《诗》 4
三、五经之首就是《诗》 9
四、妙不可言诗之祖 12
五、说古论今谈《诗经》 22
六、《诗经》内容全方位 27
七、表达方式风雅颂 41
八、妙语积淀三千年 48
第二讲 《尚书》趣谈 53
一、编辑流传有故事 53
二、佶屈聱牙上古史 57
三、疏通知远是书教 77
四、中华一统留青史 88
五、古今文章有源头 126
六、去粗取精存真实 132
七、以民为本民主性 135
八、以人为本待落实 143
第三讲 《礼记》趣谈 149
一、《礼记》讲礼故事众 149
二、生动故事讲礼经 161
三、《礼记》写成众人功 176
四、恭敬节俭礼教成 179
五、大道之行天下公 180
六、成语名言意味浓 186
第四讲 《易经》趣谈 192
一、《易经》编成众人功 192
二、《易经》意义架构成 206
三、商周历史在《易经》 222
四、史实制度在《易经》 225
五、引领时代思潮涌 238
六、辩证智慧攀高峰 244
七、成语名言意味浓 252
第五讲 《春秋》趣谈 258
一、《春秋》编成众人功 258
二、九合诸侯齐桓公 280
三、滥用仁义宋襄公 287
四、称霸中原晋文公 295
五、独霸西方秦穆公 327
六、楚庄大王一鸣惊 347
七、越王句践南称雄 359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节选)
陈亢问伯鱼说:“你在你父亲孔子那里,听到过不同的教诲吗?”伯鱼说:“没有。有一次,我父亲曾
独自站在庭院,我快步走过。父亲叫住我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父亲对我说:‘不学《诗》,就不善于说话!’我便退下来学《诗》。另一天,父亲独自站在庭院,我快步走过,父亲叫住我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父亲对我说:‘不学《礼》,就无法立足社会!’我便退下来学《礼》。只听到过这两次教诲。”陈亢退回来,高兴地说:“我问孔鲤一个问题,却得到三个答案:听到了学《诗》的道理,学《礼》的道理,还听到君子并不特别照顾自己的儿子。”陈亢(公元前511—?)是孔子的学生,陈国人。伯鱼是孔子儿子孔鲤(公元前532— 前482)的字。孔鲤出生后,鲁昭公送鲤鱼祝贺,所以起名叫“鲤”。陈亢怀疑老师孔子给孔鲤“开小灶”,搞特殊化。孔鲤讲了两次跟父亲单独在一起的情况,说父亲叫他学《诗》,学《礼》。孔子指出,不学《诗》,就不善于说话。《诗经》知识包罗万象,在当时人际交往中常用。而不学
《礼》,就无法立足社会。春秋时期重礼,不懂礼,会被人看不起。
陈亢听了孔鲤的回答,知道老师对儿子没有偏爱私心。对儿子,跟对其他学生的教导一样,说明孔子对受
教育者一视同仁。孔鲤过庭的小故事,后来演变为成语“过庭之训”,意指父亲的训导。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有弟子三千人,其中杰出弟子七十二人。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政事:冉有,季路。言语:宰我,子贡。文学:子游,子夏。师也辟,参也鲁,柴也愚,由也喭(粗鲁,卤莽),回也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a意即,孔子说:“跟着我学习而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弟子,有七十七人。”他们都是有杰出才能的人。德行突出的,是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擅长处理政事的,是冉有、季路。能言善辩的,是宰我、子贡。熟悉文献的,是子游、子夏。颛孙师偏激,曾参迟钝,高柴愚笨,仲由粗鲁。颜回经常穷得一无所有。端木赐(即子贡)不听从命运摆布,经营商业,他判断行情,屡屡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