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外国哲学(第44辑) 外国哲学

分享到:

定价:¥128.00

  • 主编:  
  •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本印时间:2022年12月
  • 开本:16页数:332页
  • ISBN:978-7-100-21839-9
  • 读者对象:外国哲学专业研究者
  • 主题词:哲学国外丛刊
  • 人气:0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外国哲学》是由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主办、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专业学术出版物,至今已出版了四十多辑。《外国哲学(第四十四辑)》由五个栏目组成,分别为“汉语哲学”圆桌会议笔谈、基督教哲学研究、现代哲学研究、分析哲学研究、学术争鸣。“汉语哲学”圆桌会议笔谈栏目的文章选自2022年3月26日在北京大学举办的汉语哲学圆桌会议的与会者发言,主要围绕是否有汉语哲学,汉语哲学的内涵与外延等问题进行理论探索。基督教哲学研究栏目刊登了徐龙飞教授的论文《梵蒂冈第一次大公会议信理形成背景的历史政治哲学之意义》,探讨梵蒂冈第一次大公会议关于教宗首席权与教宗无误论问题,并且主要阐发与分析历史事件的历史背景对于这一事件所具有的意义,勾勒历史背景对于信理问题本身所具有的历史政治哲学的深刻意蕴。现代哲学研究栏目刊登了四篇论文,分别探讨后期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观、从现象学角度反思人与智能机器人的交互关系、萨特的道德存在论、客观主义与视角主义之争。分析哲学研究栏目收录两篇论文,分别属于(元)形而上学领域和知识论领域。海外学者讲坛刊登了A.W.Moore教授2021年2月在北京大学四场系列讲座的后两场,分别为数学中的无限和人类的无限。学术争鸣栏目收录的文章主要围绕《文化的哲学辩护:来自儒学和卡西尔的视角》一书进行评论。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韩水法,1958年生,浙江余杭人。现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哲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德国图宾根大学政治哲学研究中心通讯研究员、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学会副理事长、厦门大学人文学院讲座教授。研究领域:康德哲学暨德国唯心主义、政治哲学、韦伯与社会理论、当代中国思想、大学问题、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主义、汉语哲学。出版研究著作六部,译著三部,并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显示全部目 录

“汉语哲学”圆桌会议笔谈
编者按
赵敦华  即席抒怀:贺北京大学汉语哲学研究中心成立
冯  俊  “汉语哲学”的三重语境
韩  震  汉语哲学的未来在于能够用汉语讲出代表时代思想高度的哲学
张志伟  “哲学本身”的事:贺北京大学汉语哲学研究中心成立
尚新建  “汉语哲学”的独立性何在?
孙向晨  汉语世界与汉语哲学的任务
尚  杰  汉语的“哲学性”是如何可能的
邢滔滔  先秦类名和类名之实
李四龙  汉语佛教哲学的文体和方法
文  兵   “法治”:译、名、实
韩东晖  谈谈汉语哲学研究的十个基本问题
陈建洪  化圆为方,哪种中心?
吴天岳  汉语哲学与学术转移
莫  斌  汉语哲学的三个面向:过去、当下与未来
基督教哲学研究
徐龙飞  梵蒂冈第一次大公会议信理形成背景的历史政治哲学之意义
现代哲学研究
李高荣  试析后期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观
刘  哲  人工智能时代身体异化的隐忧——从现象学角度反思人与智能机器人的交互关系
黄  笛  价值、反思与先验幻象:试论萨特的“道德存在论”
赖国伟  客观主义与视角主义之争——对洛德的反驳
分析哲学研究
栏目主持人寄语
钟孔鹭  有无法言说的事实吗?——评析霍夫韦伯的概念唯心主义
李麒麟  可分等级的形容词与(命题)知识归属语句的语境敏感性
海外学者讲坛
《“无限”的历史》讲座简介
A. W. Moore/著 隋婷婷 王小塞/译  数学中的无限
A. W. Moore/著  隋婷婷  王小塞/译  人类的有限
学术争鸣
栏目说明
项舒晨/著 吴万伟/译  《文化的哲学辩护:来自儒学和卡西尔的视角》 梗概
石福祁  从“文化比较”到“世界主义” ——读项舒晨著《文化的哲学辩护》
毛明超  形式游戏与世界文学 ——《文化的哲学辩护》及其思考
项舒晨/著 吴万伟/译  现象、符号和意义的同时性
《外国哲学》征稿启事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哲学诞生于古希腊,原本是希腊语的产物。不过,哲学先后说过不同的语言:罗马时代哲学开始说拉丁语,笛卡尔时代哲学开始说法语,洛克的时代哲学开始说英语,康德黑格尔的时代哲学开始说德语……不过,当我们让哲学说汉语的时候,也应该想一想,为什么哲学也可以说汉语?哲学说汉语,与数学和物理学说汉语有什么不同?非常同意吴晓明教授所说的,用汉语说哲学,与让哲学说汉语,是完全不同的,我们面临着从用汉语说哲学到让哲学说汉语的转型。当然,用汉语说哲学我们还没有做好,不过这并不妨碍让哲学说汉语。
当然,汉语哲学并不像“让哲学说汉语”那么简单。“汉语哲学”也并非仅仅是“用汉语研究哲学”或者“研究汉语的哲学”。关于汉语哲学,我是初学者。我们已经召开了五届学术研讨会,今年准备召开第六届,很遗憾以前我总是擦肩而过,没有机会聆听专家学者们的高论,不过像孙向辰韩水法程乐松江怡马寅卯……的论文都拜读了,学习了。显然,汉语哲学与中国哲学中国语言——汉语——有关,但不等于中国哲学,前面说的希腊语、拉丁语、法语、英语、德语……貌似虽然语言不同,但是它们的问题大致是一致的,而汉语哲学则是完全不同的一种语言,它应该与哲学相关,但也有自己的问题、方法和理论。汉语哲学存在的意义在于,虽然印欧语系的哲学因为语言结构的亲缘性而可以形成共同的哲学问题、方法和理论学说,与此相比,汉语哲学构成了“他者”,但是从一般意义上说,哲学的差异尤其是语言的差异或许有可能使我们导向某种“元哲学”或“哲学本身”,当然是某种家族相似的哲学。
说到哲学的差异,2005年,理查德·罗蒂在第九届东西方哲学大会上的发言题目是“混合文化时代的哲学”,他乐观地认为哲学差异这种东西在100年以后将不再有任何意义。然而,十几年过去了,今天的世界并不容我们乐观。虽然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还是应该相信前途是光明的。但是,是不是像罗蒂所说的哲学差异这种东西将失去意义,构成了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显然,“让哲学说德语”与“让哲学说汉语”是不同的——当黑格尔要让哲学说德语的时候,他所致力的并不是“德语哲学”,而是哲学本身。个人意见,“汉语哲学”或许正是因为哲学的差异(语言的差异)而有其存在的意义,如果有哲学本身的话,那么汉语哲学构成了哲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没有“汉语哲学”不足以言说“哲学”本身或“元哲学”。
因此,我不认为建构“汉语哲学”只是中国人的事,而应该看作是“哲学本身”的事。迄今为止,我们“让哲学说汉语”,基本上是“让西方哲学说汉语”,“汉语哲学”的出现,应该做的乃是“让哲学说汉语”,亦即通过汉语思考哲学问题——思考那些无论西方哲学还是中国哲学总之是属于哲学的问题。尽管迄今为止,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是决定性的,而中国哲学对西方哲学的影响微乎其微,但这并不意味着汉语哲学不能对哲学做出伟大的贡献。我们经常说主体间性、文化间性,其实也可以说“哲学间性”——汉语哲学对于“哲学间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坐井观天,窃以为中国当代哲学貌似是西方哲学之外最为活跃的异质哲学。如果我们以哲学诠释学的“视域融合”作为某种方法论,那么汉语哲学便构成了西方哲学之外的一个“视域”,由“视域融合”而获得“意义生成”,有可能产生不同寻常的结果。

 

各期列表

《外国哲学》于1984年由商务印书馆创办,至1998年共出版十四辑,开创了改革开发后中国研究外国哲学的新学风、新传统,在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经与商务印书馆商议,从第十五辑开始,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负责承担《外国哲学》的组稿、编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