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近代漢语语法資料彙编(唐五代卷)

分享到:

定价:¥32.00

  • 出版时间:2007年06月
  • 页数:564页
  • ISBN:7-100-00069-6
  • 主题词:近代语法資料彙编五代
  • 人气:111

显示全部序言

  這部《近代漢語語法資料彙編》彙集唐五代至明代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口語實際情況的文獻資料,分卷出版,目的是爲近代漢語語法史研究者提供一份可資參考的基本材料。
  近代漢語的研究對象是早期白話。早期白話從什麽時候開始,這個問題很難用簡單的話説清楚。因爲在文言占據書面語的統治地位的時代,很少有人用真正的白話來寫文章,我們目前没有足够的文獻資料來説清楚這個問題。今天所能看到的通篇純用白話寫成的作品最早要算那些被稱爲「話本」的短篇白話小説,其中有些篇的初作年代大約可以追溯到南宋末年。當然,這不等於説白話遲至南宋才産生。「話本」那樣的白話作品,不可能是突然出現的。在它之前,晚唐五代的「變文」已經比較接近口語;變文以外,敦煌石室藏卷中還有一些話本和俗賦,其語言也與變文屬同一類型。這都可以説是早期白話作品的濫觴。如果再往上追溯,六朝時期翻譯佛經,譯經的文章裹就有不少白話成份。南朝宋劉義撰寫《世説新語》,記述後漢至東晉間佚聞遺事和名士言行,書中也有用了若干口語語彙。拿韵文來説,從六朝樂府歌辭直到一部份唐詩,都比同時代的散文更接近口語。這些作品爲通篇語體的白話文章的産生準備了條件。
  這裏有個分期問題,也就是説,這部《彙編》選材從什麽時候開始。這是一個不太容易處理得好的問題。我們的選材從唐五代開始,並不等於説在此以前就没有研究近代漢語語法史可資利用的材料,而是因爲用當時的口語做基礎,而或多或少地攙雜着文言成份的作品大致是從唐五代才開始出現的。《彙編》唐五代卷所收的唐人傳奇《游仙窟》、禪宗語録、變文等材料就説明了這一點。
  唐五代卷所收以禪宗語録和變文爲主。這是佛教傳入的産物。
  佛教的傳入大約是西漢末或東漢初的事。六朝时期,佛教勢力已經很鞏固,到了唐代又有更大的發展,並形成許多宗派。禪宗就是其中影響很大的一派。這一宗有它特殊的主張和方法,認爲主觀上有所覺悟就可以成佛,因而不重誦經修行而採取口耳傳習的方法。這一派的「語录」特别盛行,原因卽在於此。禪师怎麽講説佛法,弟子就怎麽記録下来。唐五代卷所收的《六祖壇經》、《神會語録》和《祖堂集》,都是這種性質的文獻。
  唐五代卷還收録了變文以及性質與之相近的俗文學作品。變文本來是唐代寺院和民間流行的「俗講」的産物,最初大概是以講唱佛經故事爲主,後來才增加了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説的題材。變文的語言比較通俗,這正是服務於宣傳佛教的目的的。
  從語録和變文一類俗文學作品的增加,可以看出由於佛教傳播的影響,白話文獻的數量越來越增多。
  唐五代卷以下,宋、元、明各卷所收的材料,其口語化的程度越來越高,也越來越能反映出語法發展的真實面貌。
  宋代卷大致包括三方面的材料:
  一是宋儒語録。從南北朝到隋唐的幾百年間,佛教勢力興盛,儒家思想漸趨低潮,但唐中葉以後又逐漸擡頭。韓愈攘斥佛老,已開先河;宋儒更以古代儒家學説爲本,融合老莊哲學,建立了所谓「道学」。宋儒最喜歡給儒家經典以新的解説,講學之風一時大盛,他們講學或談話的記録卽所謂宋儒語録。選録在這一卷裹的二程和朱熹的語録就屬於這種性質。
  另一種是使臣出使談判的實録。談判關係到國家領土,不容含糊,用白話記載比用文言更能存真。宋代卷裹收的《乙卯入國奏請》和《三朝北盟會編》裹的幾篇實録,白話化的程度都很高,就是由於這個原因。《三朝北盟會編》裹的白話資料散見於原書各卷,翻檢不便,我們把這些資料摘鈔出來,集中編録,以便研究者使用。
  第三種是戲曲小説。這同樣是白話化程度很高的文獻,但是有一個時代問題需要弄清楚。收入本卷的幾種戲曲小説,作者是誰,都難以考證,它們到底是什麽時代的作品也就成了問題。不過有的可以定出大略的年代。如《劉知遠諸宫調》發現於西夏黑水城遺址,一般認爲刊印在一二二七年成吉思汗攻克黑水城以前,寫作時期應該更早些,爲金代作品無疑。《張協狀元》大約是南宋末年的作品,也是得到研究者公認的。至於《簡貼和尚》等六篇被稱爲「話本」的白話小説究竟屬於什麽時代,至今還没有一致的看法。現作把它們暫時放在宋代卷,這是因爲我們相信,它們有可能初作於南宋,儘管不能排除其中有後人修改的成份。
  此外還收了《碧巖録》、《大慧書》和《虚堂和尚語録》。這是繼承唐代禪宗餘绪的产物。再往後,元明时期虽也有禅宗语录出现,但大多陈陈相因,陈词滥调很多,不再能反映语言实际了。
  元代卷除了收录戏曲(包括散曲和杂剧)小说以外,重点收了白话碑、白话讲章和《元典章•刑部》等材料。《元典章•刑部》里衆多的案例都是很好的语法史研究素材。官司诉讼,关系重大,需要如实记录,不能走样。历代的狱辞、诉状,乃至奏章,保存口语材料独多,原因盖在於此。较早的如《汉书•孝成赵皇后传》裹审讯宫女的记载,《文选•奏弹刘整》裹引述的诉状、证词。《南齐书•王奂傅》里孔稚圭的奏章,晚一些的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和《挥尘录》裹王俊诬陷岳飞的诉状,《牧斋初学集》裹的李善长狱词,乃至清代档案内的刑科题本,等等,其中都不乏反映口语的材料。
  明代开始出现了许多长篇白话小说,这当然是借以研究近代汉语语法史的极好材料,但是因为其中最重要的几部都已经出版了单行本,所以这部《汇编》没有收进去。
  明代卷所收的文献,性质各不相同。《元朝秘史》是明朝初年的口语体翻译作品。《遇恩录》、《牧斋初学集》所引的《太祖实录》,以及《正统临戎录》。是「实录」性质的文献。《老乞大》和《朴通事》是旧时朝鲜人学习汉语的两部会话书。原著者已不可考,成书时期也没有记载, 一般认为成书在元朝末年,约在至正六年(一三四六)到至正二十八年(一三六八)元朝灭亡之间。现在看到的本子是一四八○年以後删改过的。
  大约在一九八二年,梅祖麟先生在给我的一封信裹谈到组织人力编纂这样一部《汇编》的打算。後来我读到他一九八○年写的《<三朝北盟会编>裹的白话资料》(《中国书目季刊》十四卷二期),才知道那篇文章裹已经有了这一设想。那裹面说:
  「我心目中有个《中古汉语语法史资料汇编》,这是一套年代准确,以散文口语为主,高度集中的语料。另外一个尺度是每个世纪有他代表性的文献。从《世说新语》(刘义庆,四○三——四四四)到《朱子语类》(朱熹,一一三○——二一○○)约有八百年,假如以三百页代表一世纪,这本书该是二四○○页。核刊,标点,注释这类工作当然要做,其他就是引得,最理想是又有断代的引得,又有综合的引得。
  「此外每宗资料需要一个简短的序,说明资料的地域,时期,性质。所谓「性质」,就是这种语法在何种情形下产生的,原来是做什麽用的,反映口语的程度如何。」
  一九八三年上半年,梅先生应邀到北京大学中文系讲授语法史专题课程,见面的机会多了,自然又谈起编纂这部《汇编》的事。最後,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在梅先生的热心推动下,约集这两个单位的几位同志正式开始了这项工作。
  我们现在编成的这部《汇编》,跟梅先生一九八○年设想的有一些不同(或者说是差距)。最主要的不同在於《汇编》以收集材料、校勘、断句、标点为主,没有加其他说明文字,也没有编制引得,因为这是我们目前的人力所难以做到的。大家手上都有其他教学或科研任务,很难挤出更多的时间。我们现在所做的,只是把这许多文献加以初步整理,提给研究近代汉语语法史的专家学者,供他们采用。假如专家学者们能够通过他们对这批材料的深入研究,发现和总结汉语语法史的某些规律,或者对这批材料本身进行考订而有所发现,我们参加编纂这部《汇编》的几个人将感到莫大的欣慰,因为我们多少起了一点铺路基石的作用。

                        刘 坚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

显示全部目 录

游仙窟
神会语录
 南阳和上顿教解脱禅门直了性坛语
 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
六祖坛经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卷二
 卷三
 卷四
伍子胥变文
汉将王陵变
舜子变
秋胡变文
庐山远公话
韩擒虎话本
叶净能诗
惊子赋
茶酒论
八相变
破魔变文
难陁出家缘起
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欢喜国王缘
丑女缘起
祖堂集
 卷二 慧可禅师
    僧?
    道信和尚
 卷三 鹤林和尚
    鸟窠和尚
    靖居和尚
    慧忠国师
    智策和尚
    一宿觉和尚
    怀让和尚
 卷四 石头和尚
    丹霞和尚
    药山和尚
 卷五 长髭和尚
    龙潭和尚
    云嵒和尚
    华亭和尚
    道吾和尚
 卷六 洞山和尚
 卷七 岩头和尚
 卷十 长庆和尚
 卷十一 保福和尚
 卷十二 荷玉和尚
 卷十三 福先招庆和尚
 卷十四 江西马祖
 卷十五 西堂和尚
     五洩和尚
 卷十六 南泉和尚
     古灵和尚
 卷十八 赵州和尚
 卷十九 临济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