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相关图书

图书搜索:

罗密欧与朱丽叶 莎士比亚注释丛书

分享到:

定价:¥8.80

  • 出版时间:1998年11月
  • 页数:241页
  • ISBN:7-100-00655-4
  • 主题词:罗密欧朱丽叶
  • 人气:264

显示全部序言

莎士比亚注释丛书总序
    莎士比亚研究在新中国有过不平坦的道路和坎坷的命运。解放后不久,大家纷纷学俄语,学英语的人数骤减。研究英国文学,要看苏联人怎么说。“文革”十年,莎士比亚同其他西方“资产阶级”作家一样被打入冷宫。改革开放以后,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在朱生豪译文基础上修订补足的《莎士比亚全集》。随之又出版了一些个别剧的不同译本,如方平译的《莎士比亚喜剧五种》(1979年)和卞之琳译的《莎士比亚悲剧四种》(1988年)。梁实秋的译本,现在大陆上也可以读到了。评介和研究莎士比亚的文章,从“文革”结束后才逐渐多起来。
    但是,目前多数人学习、欣赏和研究莎士比亚,是通过中译文来进行的。精通英语而研究莎士比亚的学者不是没有,然而他们人数不多,年纪却老迈了。最近若干年,才有一些年轻人到英国或美国去学习和研究莎士比亚。
    1981年我就想到有必要在中国出版我们自己注释的莎士比亚著作。谈起来,许多朋友都赞成。1984年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筹备和成立时,我自告奋勇,联系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学者,共同开始编写莎士比亚注释本。商务印书馆大力支持出版这套丛书。到1993年底已出书15种,而且第一次印刷版已全部售完。这证明这套丛书是很受欢迎的。
    要知道,莎士比亚是英语文学中最优秀的代表人物,他又是英语语言大师,学习、欣赏和研究他的原著,是译文无法替代的。商务印书馆以它的远见卓识,早在1910年和1921-1935年间,就出版过几种莎士比亚剧本的注释本,以满足这方面的需求。那时的教会学校学生英文水平高,能读莎著;不但大学生能读,连有些中学生都能读。可从那时以后,整整50年中国就没印过原文的莎士比亚。
    世界各国,莎著的注释本多得不计其数。如果唯独中国没有,实在说不过去。如果没有,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欣赏和研究莎士比亚十分不利。近年来,中国人学英语的越来越多了,他们的英语水平也逐渐提高了。因此,也存在着一定的读者市场。
    有了注释本,可以为明天的莎士比亚研究提供一个可靠的群众基础。而译本显然不能提供可靠的基础。
    莎士比亚是十六、七世纪之交的作者,他写的又是诗剧。对于现代的读者,他的英语呈现着不少的困难。不要说掌握了现代英语的中国读者,就是受了一般教育的英、美人士,在初读莎士比亚原著时也面临许多障碍,需要注释的帮助。
    莎士比亚的时代,英语正从受屈折变化拘束的中世纪英语,向灵活而丰富的现代英语转变。拉丁语和法语当时对英语影响很大。而莎士比亚对英语的运用又有许多革新和创造。
    主要的困难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也就是注释要提供帮助的方面:
    (一)词汇:许多词汇虽然拼法和现在一样,但具有不同的早期含义,不能望文生义。另有一些词拼法和现在不一样,而含义却相同。莎士比亚独创了一些词。他特别喜欢用双关语,在他创作的早期尤是如此。而双关语是无从翻译的。这是译本无论如何也代替不了注释本的原因之一。
    让我们举《哈姆莱特》剧中,男主角出场后最初讲的几句话为例:
    King:But now,my cousin Hamlet,and my son—
    Hamlet[Aside]: A little more than kin,and less than kind!
    King:How is it that the clouds still hang on you?
    Hamlet:Not so,my lord.I am too much i'the sun.
    ●梁实秋的译文如下:
    王:现在,我的侄子哈姆雷特,也是我的儿子,——
    哈【旁白】:比侄子是亲些,可是还算不得儿子。
    王:怎么,你脸上还是罩着一层愁云?
    哈:不是的,陛下;我受的阳光太多了。
    ●卞之琳的译文如下:
    王:得,哈姆雷特,我的侄子,我的儿——
    哈【旁白】:亲上加亲,越亲越不相亲!
    王:你怎么还是让愁云惨雾罩着你?
    哈:陛下,太阳大,受不了这个热劲“儿”。
    ●朱生豪的译文如下:
    王:可是来,我的侄儿哈姆莱特,我的孩子——
    哈【旁白】:超乎寻常的亲族,漠不相干的路人。
    王:为什么愁云依旧笼罩在你的身上?
    哈:不,陛下;我已经在太阳里晒得太久了。
    这里,主要困难在于莎士比亚让哈姆莱特使用了kin和kind以及son和sun两组双关语,kind 一字又有双关意义,翻译无法完全表达,只能各译一个侧面。结果,梁和卞两先生还得用注释补足其义,朱译则连注释也没有。这种地方,能读原文注释本的人才能充分领略莎氏原意。
    哈姆莱特在旁白里说:比亲戚多一点——本来我是你的侄子,现在又成了你的儿子,确实不是一般的亲戚关系啊;然而却比kind 少一点——kind有两层意思,一是“同类相求”的亲近感,一是“与人为善”的善意感,我同你没有共同语言,我也不知道你是安的什么心。这话只能对自己说,在舞台上假定对方是听不到的。哈姆莱特的第二句话是公开的俏皮话:哪里有什么阴云呀,我在太阳里晒得不行呢。sun是跟clouds相对;太阳又意味着国王的恩宠,“你对我太好了,我怎么会阴郁呢?”sun又跟son谐音,“做你的儿子,我领教得够了。”原文并不是像梁实秋所说的那样晦涩难解。可是含义太复杂,有隐藏的深层感情,所以无法译得完全。
    (二)语法。有些现象,按现代英语语法的标准看,似乎是错误的,但在当时并不错,是属于中世纪英语的残余因素。例如有些动词过去分词的词尾变化、代词的所有格形式、主谓语数的不一致、关系代词和介词的用法等方面,都有一些和现在不同的情况。注释里说明了,可以举一反三去理解。
    (三)词序的颠倒和穿插。词尾屈折变化较多的中世纪英语本来对词序没有严格的要求。伊丽莎白时代继承了这种习惯。同时,诗的节律和押韵要求对词序作一定的灵活处理。莎士比亚的舞台语言以鲜明、有力、生动为首要考虑。有时他就把语法和句法放在从属的地位。在激动的台词中,由于思路、感情的变化,语言也常有脱出常规的变化。这些地方,有了注释的指点,理解就容易得多。
    (四)典故。莎士比亚用典很多。古希腊、罗马神话,《圣经》故事,英国民间传说、历史轶事……他都随手拈来。其中有一大部分对于英、美读者来说乃是常识。但中国读者就很需要注释的帮肋。
    (五)文化背景。注释可以提供关于基督教义、中世纪传统观点、文艺复兴时期新的主张、英国习俗等方面的知识。
    除上述以外,还有莎剧中影射时事,以及版本考据诸问题,在注释本中可以详细论述,也可以简单提及。
    世界文豪莫不是语言大师,而要真正理解和欣赏一位大师的文笔,当然非读他的原著不成。出版莎士比亚注释本,首先是为了让中国读者便于买到和读到他的原著。不过我们自知现出的十几种在版本、注释和其他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希望读者多提意见,以便今后不断改进。
                                裘克安
                               1994年3月

显示全部前言

    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写作并上演于1595年,最早分别出版于1597年和1599年的四开本以及1623年的对开本,是他早期最好的剧作之一。它描写了一对意大利青年男女不顾世俗偏见、宗教禁忌等一切障碍和险阻,炽烈相爱,至死不渝的故事。正是由于莎士比亚的这一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不胫而走,传遍世界;而且经久不衰,至今仍然深深地打动着青年的心弦。罗密欧和朱丽叶已经成为矢志不移的爱情的代名词。《罗》剧也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爱情悲剧的典范,而且它一直保持着极高的上座记录,这充分证明了它的魅力和生命力。不管是热恋着的、或者是尚未堕入情网但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如愿以偿的人们,都可以在这部戏中找到最好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完美的、富有自我献身精神的浪漫爱情的欲望和追求。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生活于英国商业资本主义兴盛的时期。当时统治英国的君主是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和詹姆士一世(1603—25)。通称为伊丽莎白时代。在这一时期,英国的经济、军事和政治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和发展;与此同时,英国的科学、哲学、文学特别是戏剧也有了巨大的发展,形成了英国的略晚于意大利和法国的文艺复兴。马洛、罗伯特•格林、约翰•黎里、乔治•皮尔等一大批戏剧才子汇成了一个群星璀灿的戏剧鼎盛时期(1587—1616),莎士比亚便是这个时期戏剧的主要代表。
    莎士比亚一般被认为于1564年4月23日出生在阿冯河畔的斯特拉特福德镇上一个一度曾经亨通发达的市民家中。早年生活的详细情形已无从稽考,但是从教堂记录可知,莎士比亚在十八岁时与二十六岁的海瑟维成婚,并生有几个孩子。后来由于家境渐衰,莎士比亚在二十几岁时不得不外出谋生。在这期间,有一点可以确信,即有几年光景,莎士比亚努力在演戏的行当中谋取一个职业。他很可能先在乡村戏班子里干事。到1592年之时,他已在伦敦的戏剧界站稳脚跟,获得了较大的成功。自1594年以后,莎士比亚在属于宫内大臣剧团(1603年以后成为国王供奉剧团)中演出并写作剧本。莎士比亚平均一年两部的剧作以及他那个剧团中著名演员如理查德•贝比基的演出使他的剧团在伦敦各剧团中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1611年,莎士比亚以一个成功的演员和剧团合资人的身份退出舞台。这位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就此悄然回到他的家乡斯特拉特福德,直到1616年去世。
    《罗》剧的情节并不复杂。故事发生在意大利的维洛那城。罗密欧所属的蒙太古与朱丽叶所属的凯普莱特两个名门望族结有世仇。这一怨毒的仇恨夺去两族主仆以及亲属的理智,主宰了他们的身体和头脑。但就在此时,两族中的一对青年在还未来得及弄清对方的身份之前就闪电般地,无可挽回地堕入情网,并矢志不渝,在劳伦斯长老的善意的帮助下,秘密成婚。其后不久,罗密欧为朋友报仇而刺死了朱丽叶的表哥,不得不出逃。与此同时,朱丽叶又由父母作主许配给亲王的亲戚帕里斯。朱丽叶为了保全她对罗密欧的爱情,由劳伦斯长老安排,服药诈死,并通知罗密欧前来接她外逃。不幸,罗密欧却听人误传朱丽叶已死去,提前赶回朱丽叶的墓室,在墓室杀死帕里斯,然后服毒死在朱丽叶的身旁。当朱丽叶从昏睡中醒来见到罗密欧惨死身旁,也用匕首自杀。在剧终时,仇族家长们在双方为爱情而献身的儿女的尸体旁握手言和。
    诚然,这一以族仇为背景的老式爱情悲剧可以使人产生许多思考,提供了各种不同解释的可能性:族仇的、家长包办式婚姻的野蛮与落后,青年爱情疯狂般冲动的不理智性,命运的冷酷与多变……但是,给人印象最深、最能震憾人心的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如火如荼的爱情,或者说是他们之间爱情的完美表达。难怪向许多人询问《罗》剧中什么最使人感动时,他们的回答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狂热而真挚的爱情,而不是他们的悲剧。显然,对他们之间爱情的诗画般的描绘远远遮掩了阴森血腥的墓窟的惨象。说到这一点,还有一个历史掌故可以为证。从前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珍藏的对开本莎士比亚全集是用铁链系锁在一张书桌上的,大学生们只能站着阅读。多少年月以后,书中因翻阅留下指印最多的地方恰恰是《罗》剧中并非高潮的两场戏,即罗密欧与朱丽叶在阳台上倾吐爱情和告别的那两场。其中的原因任何一位读过《罗》剧原文的人都会知道:这两场戏文中有着几乎是任何文学作品中最为美好的爱情诗。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这一爱情几乎带有初恋、或者说青年爱情的一切特点:一见钟情、狂热的献身和追求、沉溺与放纵、极端的和至死不渝的专一和排他……这两个相爱的青年似乎不知道他们身外还有旁的世界;他们不仅不及考虑他人之事,就是连他们两人自己的事情也一股脑儿交由劳伦斯长老代为安排,他们本人则纵情地享受双方的眷爱。这一切迅如闪电、猛如风暴,似有甜蜜过腻、相爱过于极端之嫌。但是,这恰恰是该剧的最大特点,也是它的成功之处。流星转瞬即逝,昙花乍绽又凋,但是这里蓄聚着巨大的能量和无限的生命力,故能放射出如此灿烂的光彩,呈现出如此惊世骇俗的美姿。莎士比亚的《罗》剧捕捉的是人类爱情的巨大能量和无限生命力的高度凝聚的一霎那:高尚的动机、极端的激情在意大利的气候、节日的景象、欢乐的十四行诗以及光彩夺目、奇思妙想的华丽语言的烘托下绽放出奇光异彩,夺人魂魄。整个戏剧便成了一首颂诗,一首真正的爱情颂诗!
    像莎士比亚的其他大多数戏剧一样,《罗》剧也是莎士比亚从现代故事改编而来。它原先是意大利短篇小说家笔下的故事。而1562年英国诗人亚瑟•布鲁克写成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哀史》似乎成了莎剧情节的主要来源。虽然布鲁克在他长诗的序言中提到他曾看过一本描写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的戏,但是到莎士比亚的《罗》剧其间三十多年,该戏既未被印刷流传下来,也没有其他人再提起过,看来莎士比亚不大可能受到那个戏的影响。虽说莎士比亚的《罗》剧是故事的改编本,但它已是一部完整的成功的戏剧。某些情节上的变动,譬如将原来发生在几个月内的故事压缩成现在的两周以内,使剧情发展更为紧凑,命运的跌宕起伏显得更为无法避免。再如,在布鲁克的长诗中罗密欧是误杀提伯尔特,在莎剧中则将这一情节改为罗密欧为了友谊、为了荣誉必须与提伯尔特决斗,结果将他杀死。这平地增添了当时双方青年视如性命的爱情与荣誉之间的戏剧性矛盾。这无疑是一个极为成功的再创造。
    莎士比亚的戏剧、特别是《罗》剧历来在中国广为流传,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这主要得益于文坛前辈的介绍和翻译。不过,莎剧原文的风彩,甚至剧文的原意在翻译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损害。要把中国欣赏和研究莎士比亚的水平提高一步,阅读原文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这就需要一个现代中国读者可以接受的《莎士比亚》原文本子。现在,裘克安先生主编的这一套《莎士比亚》英文注释本便做了这桩功德无量的事情。
    本书原文使用《塘鹅丛书版莎土比亚》,注释以让中等英语水平的读者能够不借助辞典直接阅读为标准。本书也可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英文课本。
    本注释本承蒙裘克安先生审校,也受到商务印书馆的同志的大力支持,特在此志谢。

                         注释者:顾静宇
                          1987年8月8日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该剧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爱情悲剧的典范,至今仍在世界各地上演,经久不衰。剧中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名字早已家喻户晓,成了坚贞爱情的代词。他俩一见钟情,而双方家族之间却又冤仇难解。一方面是纯真炽热的爱情,一方面是残酷野蛮的封建宗族制度,莎士比亚的这部古典名著具有无限的魅力,动人心弦,促人思考。为帮助读者阅读欣赏原著,注释以中等英语水平的读者能够不借助词典直接阅读为标准。本书也可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英文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