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平装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分享到:

定价:¥45.00

  • 著者:56970 译者:
  • 出版时间:1997年09月本印时间:2016年10月
  • 版次:1印次:5页数:577页
  • 开本:32册数:1
  • ISBN:978-7-100-01116-7
  • 主题词: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 人气:519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研究十八世纪英国产业革命发生和发展历史的著作,在法英等国享有盛誉,有经济史“经典”之说。本书主要叙述经济史实,材料很丰富;对于经济理论的转变,如自由放任思想的确立和国家对经济生活的态度也有一定的叙述。本书对于我们研究英国产业革命很有参考价值

显示全部出版说明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出版说明

    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1981年至2000年先后分九辑印行了名著三百六十余种。现继续编印第十辑。到2004年底出版至四百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仍将陆续以名著版印行。由于采用原纸型,译文末能重新校订,体例也不完全统一,凡是原来译本可用的序跋,都一仍其旧,个别序跋予以订正或删除。读书界完全懂得要用正确的分析态度去研读这些著作,汲取其对我有用的精华,剔除其不合时宜的糟粕,这一点也无需我们多说。希望海内外读书界、著译界给我们批评、建议,帮助我们把这套丛书出好。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2003年10月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十八世纪产业革命》是一部研究十八世纪英国产业革命发生和发展历史的著作,在法英等国享有盛誉,有经济史“经典”之说。书中除导言外,共分三编,第一编论述产业革命前夕的各种变化(旧式工业及其发展,商业的扩张,土地所有权的改变);第二编分析发明和大企业的关系(纺织工业中机器的最初使用,工厂制的出现,铁和煤,蒸气机的出现);第三编指出产业革命的直接后果(大工业和人口,工业资本主义,产业革命和工人,国家干涉和自由放任)。

 

    著者保尔·芒图在书中论述了产业革命的背景:产业革命前夕旧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扩张,土地所有制的改变。分析了发明与大企业的关系:纺织工业中机器的最初使用,工厂制的形成,炼铁业的发展,蒸汽机的出现。著者指出,产业革命的基本特征就是机器大生产和工厂制的普遍出现。还论述了产业革命带来的直接的经济和社会后果。

显示全部目 录

新版前言
第二版序言
导言
第一篇 产业革命前夕的各种变化
第一章 旧式工业及其发展
第二章 商业的扩张
第三章 土地所有权的改变
第二篇 发明和大企业
第一章 纺织工业中机器最初使用
第二章 工厂
第三章 铁和煤
第四章 蒸汽机
第三篇 直接的后果
第一章 大工业和人口
第二章 工业资本主义
第三章 产业革命和工人
第四章 国家干涉和自由放任
总结 产业革命的一般特征
注释
英汉人名对照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无论有关劳动组织或有关工具设备,棉纺工业都是从照样模仿毛纺工业开始的。它是农村的家庭工业。兰开夏的织工是在乡间、在四周围有一块土地的村舍中工作的。55妻室和子女做梳棉和纺纱工作。56农业和工业的密切结合,当时任何地方都不再需要了。潮湿而多雾的气候以及被荒野和沼泽所隔断的土地,迫使农民除去田间劳动所提供的收入外,还要寻求别的收入。

 

    由于家庭工业制度的特征的存在,我们在这里又发现那些被自然演变渐渐引入资本主义成分的痕迹。在接近1740年或1750年时,兰开夏出现了一种完全类似西南部商人工厂主的企业家。人们称之为棉布老板。他们买进原料,即麻纱和原棉,并将其分给织工们。织工承担完成准备工序如梳理、粗纺和纺等,然后,他们便起着转包人兼工人的作用。在他们下面,甚至常有一个第二类的居间人即纺纱工人,后者受雇于织工,纺工自己又雇用梳理工人和粗纺工人。57织物一经织好,便交给棉布老板以便卖给真正的商人。58由此看来,分工已经相当进步。在纺的工作还分布在乡间的时候,织造已有集中在某些地区的趋势,其中主要的就是曼彻斯特。

 

    这种工业如此组成之后,便有十分显著的进步,即使不能证明自己几乎身受其害的那种妒忌和惊慌是正当的,至少也能令人对于自己的生命力和前途具有好的看法。59在接近十八世纪中叶时,据说曼彻斯特将其棉布运往意大利、德国、美洲殖民地、非洲、小亚细亚,乃至通过俄罗斯而至中国。60但是,根据海关记录簿,61英国输出的棉布,总值不超过四万六千英镑;而且,当1760年在举行乔治三世加冕典礼时,有一个很大的职业团体队伍“穿着适宜的服装并带着适宜的标志”62在曼彻斯特列队游行,其中却没有棉业的纺工和织工。棉纺工业比起宏伟的毛纺工业仍还又小又弱。然而,行将改变这个工业的、其后又要改变一切纺织工业的一连串发明已经开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