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相关图书

图书搜索:

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注释丛书

分享到:

定价:¥10.00

  • 出版时间:1998年11月
  • 页数:288页
  • ISBN:7-100-01851-X
  • 主题词:哈姆莱特
  • 人气:213

显示全部序言

莎士比亚注释丛书总序
    莎士比亚研究在新中国有过不平坦的道路和坎坷的命运。解放后不久,大家纷纷学俄语,学英语的人数骤减。研究英国文学,要看苏联人怎么说。“文革”十年,莎士比亚同其他西方“资产阶级”作家一样被打入冷宫。改革开放以后,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在朱生豪译文基础上修订补足的《莎士比亚全集》。随之又出版了一些个别剧的不同译本,如方平译的《莎士比亚喜剧五种》(1979年)和卞之琳译的《莎士比亚悲剧四种》(1988年)。梁实秋的译本,现在大陆上也可以读到了。评介和研究莎士比亚的文章,从“文革”结束后才逐渐多起来。
    但是,目前多数人学习、欣赏和研究莎士比亚,是通过中译文来进行的。精通英语而研究莎士比亚的学者不是没有,然而他们人数不多,年纪却老迈了。最近若干年,才有一些年轻人到英国或美国去学习和研究莎士比亚。
    1981年我就想到有必要在中国出版我们自己注释的莎士比亚著作。谈起来,许多朋友都赞成。1984年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筹备和成立时,我自告奋勇,联系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学者,共同开始编写莎士比亚注释本。商务印书馆大力支持出版这套丛书。到1993年底已出书15种,而且第一次印刷版已全部售完。这证明这套丛书是很受欢迎的。
    要知道,莎士比亚是英语文学中最优秀的代表人物,他又是英语语言大师,学习、欣赏和研究他的原著,是译文无法替代的。商务印书馆以它的远见卓识,早在1910年和1921-1935年间,就出版过几种莎士比亚剧本的注释本,以满足这方面的需求。那时的教会学校学生英文水平高,能读莎著;不但大学生能读,连有些中学生都能读。可从那时以后,整整50年中国就没印过原文的莎士比亚。
    世界各国,莎著的注释本多得不计其数。如果唯独中国没有,实在说不过去。如果没有,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欣赏和研究莎士比亚十分不利。近年来,中国人学英语的越来越多了,他们的英语水平也逐渐提高了。因此,也存在着一定的读者市场。
    有了注释本,可以为明天的莎士比亚研究提供一个可靠的群众基础。而译本显然不能提供可靠的基础。
    莎士比亚是十六、七世纪之交的作者,他写的又是诗剧。对于现代的读者,他的英语呈现着不少的困难。不要说掌握了现代英语的中国读者,就是受了一般教育的英、美人士,在初读莎士比亚原著时也面临许多障碍,需要注释的帮助。
    莎士比亚的时代,英语正从受屈折变化拘束的中世纪英语,向灵活而丰富的现代英语转变。拉丁语和法语当时对英语影响很大。而莎士比亚对英语的运用又有许多革新和创造。
    主要的困难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也就是注释要提供帮助的方面:
    (一)词汇:许多词汇虽然拼法和现在一样,但具有不同的早期含义,不能望文生义。另有一些词拼法和现在不一样,而含义却相同。莎士比亚独创了一些词。他特别喜欢用双关语,在他创作的早期尤是如此。而双关语是无从翻译的。这是译本无论如何也代替不了注释本的原因之一。
    让我们举《哈姆莱特》剧中,男主角出场后最初讲的几句话为例:
    King:But now,my cousin Hamlet,and my son—
    Hamlet[Aside]: A little more than kin,and less than kind!
    King:How is it that the clouds still hang on you?
    Hamlet:Not so,my lord.I am too much i'the sun.
    ●梁实秋的译文如下:
   
    王:现在,我的侄子哈姆雷特,也是我的儿子,——
    哈【旁白】:比侄子是亲些,可是还算不得儿子。
    王:怎么,你脸上还是罩着一层愁云?
    哈:不是的,陛下;我受的阳光太多了。
    ●卞之琳的译文如下:
    王:得,哈姆雷特,我的侄子,我的儿——
    哈【旁白】:亲上加亲,越亲越不相亲!
    王:你怎么还是让愁云惨雾罩着你?
    哈:陛下,太阳大,受不了这个热劲“儿”。
    ●朱生豪的译文如下:
    王:可是来,我的侄儿哈姆莱特,我的孩子——
    哈【旁白】:超乎寻常的亲族,漠不相干的路人。
    王:为什么愁云依旧笼罩在你的身上?
    哈:不,陛下;我已经在太阳里晒得太久了。
    这里,主要困难在于莎士比亚让哈姆莱特使用了kin和kind以及son和sun两组双关语,kind 一字又有双关意义,翻译无法完全表达,只能各译一个侧面。结果,梁和卞两先生还得用注释补足其义,朱译则连注释也没有。这种地方,能读原文注释本的人才能充分领略莎氏原意。
    哈姆莱特在旁白里说:比亲戚多一点——本来我是你的侄子,现在又成了你的儿子,确实不是一般的亲戚关系啊;然而却比kind 少一点——kind有两层意思,一是“同类相求”的亲近感,一是“与人为善”的善意感,我同你没有共同语言,我也不知道你是安的什么心。这话只能对自己说,在舞台上假定对方是听不到的。哈姆莱特的第二句话是公开的俏皮话:哪里有什么阴云呀,我在太阳里晒得不行呢。sun是跟clouds相对;太阳又意味着国王的恩宠,“你对我太好了,我怎么会阴郁呢?”sun又跟son谐音,“做你的儿子,我领教得够了。”原文并不是像梁实秋所说的那样晦涩难解。可是含义太复杂,有隐藏的深层感情,所以无法译得完全。
    (二)语法。有些现象,按现代英语语法的标准看,似乎是错误的,但在当时并不错,是属于中世纪英语的残余因素。例如有些动词过去分词的词尾变化、代词的所有格形式、主谓语数的不一致、关系代词和介词的用法等方面,都有一些和现在不同的情况。注释里说明了,可以举一反三去理解。
    (三)词序的颠倒和穿插。词尾屈折变化较多的中世纪英语本来对词序没有严格的要求。伊丽莎白时代继承了这种习惯。同时,诗的节律和押韵要求对词序作一定的灵活处理。莎士比亚的舞台语言以鲜明、有力、生动为首要考虑。有时他就把语法和句法放在从属的地位。在激动的台词中,由于思路、感情的变化,语言也常有脱出常规的变化。这些地方,有了注释的指点,理解就容易得多。
    (四)典故。莎士比亚用典很多。古希腊、罗马神话,《圣经》故事,英国民间传说、历史轶事……他都随手拈来。其中有一大部分对于英、美读者来说乃是常识。但中国读者就很需要注释的帮肋。
    (五)文化背景。注释可以提供关于基督教义、中世纪传统观点、文艺复兴时期新的主张、英国习俗等方面的知识。
    除上述以外,还有莎剧中影射时事,以及版本考据诸问题,在注释本中可以详细论述,也可以简单提及。
    世界文豪莫不是语言大师,而要真正理解和欣赏一位大师的文笔,当然非读他的原著不成。出版莎士比亚注释本,首先是为了让中国读者便于买到和读到他的原著。不过我们自知现出的十几种在版本、注释和其他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希望读者多提意见,以便今后不断改进。
                                裘克安
                               1994年3月

显示全部前言


    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是英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不朽名篇之一。现在出版这个注释本,目的在于帮助中国读者直接阅读和欣赏这篇杰作的原文,同时取得一些关于十六世纪英语的知识。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生活于英国商业资本主义兴盛的时期。当时统治英国的君主是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和詹姆士一世(1603—25),通称伊丽莎白时代。经济的繁荣带来了文化艺术的发达,形成了英国的略晚于意大利和法国的文艺复兴。莎士比亚约在二十二岁时以一个小镇的知识青年来到繁华的首都伦敦,传说开始曾在剧院门口为有钱的看客照料马匹,后来逐步成为著名戏班子的杂役、演员、剧作家和股东。他写了两首长诗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献给贵族,公开出版,或在文人雅士之间传阅,为此赢得相当高的诗名。他在二十三年间为剧团编写了三十七部诗剧(除少量对白以外,都用无韵诗写成),显示了极其高超和旺盛的创作才能。由于他的剧团演技出色,受到大臣和国王的庇护,使他能接触到上流社会。同时他对中下层人民保持亲近,对他们的生活也有深入的了解。他用旧的或外国的故事为基本轮廓,以点铁成金的手法加以发展和充实,创造出许多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现实主义舞台场景。他的剧本情节曲折跌宕,人物千姿百态,思想深邃细密,激情感人肺腑。可惜当时写剧本算不得上流职业,莎士比亚悄然终老于故乡,本人的生平也只有极少的历史记载。而莎士比亚作品的意义和影响却与时俱增,成为后世无数读者和评论家取之不尽的宝库和源泉。
    《哈姆雷特》以十二世纪丹麦历史故事为基础,莎士比亚以前的英国舞台也大概上演过情节类似的鬼戏。莎士比亚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在1600年左右写成这部伟大的悲剧,在当时就很叫座,以后也一直是最上乘的戏曲节目。
    故事的梗概如下:深受百姓爱戴的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普鲁士惠登堡大学留学,这时国内父王突船去世,叔父匆忙继位并娶了他的新寡的母亲。他闻讯后带着疑团和反感回国奔丧。黑夜中,父亲的鬼魂出现,告诉他叔父杀兄、篡位、夺嫂,大逆不道,饬他为之报仇。哈姆莱特十分震惊,在重大责任的压力下心情矛盾,对人生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思索。为探明真相,他装疯卖傻,安排了一出弑君夺后的戏演给新王看,以观察他的反应。新王对哈姆莱特也存疑忌,派人窥测他的本意。在新王暴露心虚以后,哈姆莱特决心选择时机复仇,不料误杀了自己情人奥菲利娅之父——大臣波洛涅斯。新王为灭后患,设计将哈姆莱特送往英国,企图借刀杀人。哈姆莱特半途逃回,新王又利用奥菲利娅之兄的悲愤情绪,安排他与哈姆莱特比剑,想用毒剑和鸩酒置王子于死地。但哈姆莱特终于在临死之前实现了复仇的愿望。
    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是伊丽莎白时代高尚青年的典型。他勇敢、慷慨、有学识、能言善谑、举止风雅、爱音乐和戏剧、又长于剑术。在面临危险挑战的情况下,他的头脑异常敏感活跃,思想十分复杂。后来的读者和演员对哈姆莱特的性格和心理可以作、而且实际也作了各种各样不同的解释。可见莎士比亚塑造人物的才能多么高超。
    在莎士比亚时代,剧本是属于戏班子的脚本,演出时经常有所改动,不是由作者一次改定作为书面文学作品出版的。现存《哈姆莱特》最早的印本,即1603年的第一次四开本、1604—05年的第二次四开本、1611年的第三次四开本和1623年的第一次对开本,其中有些出入很大,象是有人偷记、盗印的。现代通常的做法,是拿1604和1623两种版本互相对照补充,并将拼法和标点适当现代化而编印。本书所用的美国华盛顿福尔杰图书馆1957年版本,就是采用了这样的做法。
    掌握了现代英语的读者,在初读莎士比亚的时候会遇到许多语言方面的困难。这是由于当时英语正处在从受屈折变化拘束的中世纪英语向灵活而丰富的现代英语转变的过渡时期,拉丁语和法语对英语影响很大,而莎士比亚对英语的运用又有许多革新和创造。主要的困难有以下几方面:(一)词汇异常丰富。其中许多词虽然拼法和现在一样,但具有不同的含义,不能望文生义;另有一些词拼法和现在不一样,而含义却相同。莎士比亚又独创了许多词。懂一些拉丁语和法语,对理解莎士比亚作品会有帮助。(二)语法上有些现象,按现代英语语法的标准看,似乎是错的,但在当时并不错,是属于中世纪英语因素的残余。例如,有时表面上看去主谓语的数不一致,动词过去分词用了过去式,等等。介词的用法十分灵活,和现在有许多不同,这是因为当时对此还在进行各种试验,不少介词习语尚无一定之规。(三)词序的颠倒。词尾屈折变化较多的中世纪英语本来对词序并无严格要求,伊丽莎白时代继承了这种习惯。同时诗律节奏要求对词序作一定的灵活处理。莎士比亚的舞台语言以鲜明、有力、生动为第一要素,语法和句法有时处于从属地位。在激动的台词中,由于思路、感情的变化,语言也常有脱出常规的变化。(四)典故乡。莎士比亚有时引用希腊罗马神话、《圣经》、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历史中的典故。这些我们可能不熟悉。他有时还联系到时事,有些可考,有些已不可考。(五)文本考据中存在一些疑难问题。这点初读者倒不一定要去深究。
    为了帮助读者克服这些语言上的困难,本书的注释采各家之长,尽量做到简明而确切。读者借助这些注释,肯花功夫,钻研《哈姆莱特》,就能找到阅读和欣赏莎士比亚的门径,并得到关于十六世纪英语的初步知识。对于注释的不足或错误之处,希望读者指出,以便再版时改进。

                             1982年10月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此书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剧中主人公哈姆莱特是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真理追求者,是典型的文艺复兴时代的知识分子。篡位的叔父毒死了他的父亲,霸占了他的母亲,使他面临复仇和整顿朝纲的重任。为此他牺牲了学业,放弃了爱情,成了真真假假的疯子。在他的许多长段的独白中探索了人生的难题,揭示了矛盾的哲理。这个剧本里有优美的诗篇,滑稽的对话,紧张和血腥的场面,最后以王子千古遗恨的悲剧为高潮而结束。原文为英国十六世纪末的诗作,离现代英语较远,但有了注释的帮助,可以使读者读懂和欣赏,其中许多名句,已成为英语中的有机部分。
  此书可供大学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作教材用,也可供相应程度的英语自学者和文学翻译工作者作为优良的英语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