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日本政治史(全四册)

分享到:

定价:¥55.60

  • 出版时间:1997年12月
  • 页数:1278页
  • ISBN:7-100-01970-2
  • 主题词:日本政治全四册
  • 人气:317

显示全部序言

               <FONT size=3><STRONG>译者序言

</STRONG></FONT>

  80年代中期,商务印书馆政治编辑室计划组译出版一套外国政治史丛书。当时请我寻觅一部较好的日本政治史著作译成中文出版。经我的友人日本神奈川大学教授小林一美先生介绍,我结识了本书作者升味准之辅教授。1993年3月,我在东京与升味先生见面,经他斡旋,同东京大学出版会第二编辑部(社会科学编辑部)部长竹中英俊先生洽商,达成关于东京大学出版会给予商务印书馆以《日本政治史》中文版专有出版权的协议。此书已在1992年由李庆熹开始译成朝文,由韩国萤雪出版社出版。

  升味准之辅教授1926年出生于长崎,1948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后到美国加州大学进修,归国后一直在东京都立大学法学部任教,其间又数次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等处讲学,现已退休为东京都立大学名誉教授。在职期间,曾任日本政治学会理事长,日本学术会议会员。升味先生在大学讲授“政治学”和“日本政治”,著作颇丰,且皆为日本的著名出版社出版。据他对我说,他的主要工作,是在日本开拓“比较政治”的研究。为此,他由60年代至80年代,出版了一系列为研究“比较政治”打基础的著作。比如:《现代日本的政党与政治》(与罗伯特•斯卡拉皮诺合著,岩波书店1962年出版),《现代政治与政治学》(岩波书店1964年出版),《日本政党史论》(共七卷,东京大学出版会1965—1968年陆续出版。这是一部研究日本政党及其历史的巨著,所引资料极为丰富),《现代日本的政治体制》(岩波书店1969年出版),《政治学讲义》(上、下,岩波书店1974年出版,曾多次再版),《战后政治》(上、下,东京大学出版会1983年出版),《现代政治》(上、下,东京大学出版会1985年出版;朝文版李庆熹译,韩国大光文化社1990年出版),《乌托邦与权力》(增订版,东京大学出版会1986年出版),等等。在这之后,他的三部关于“比较政治”的专著,在90年代初相继出版:《比较政治Ⅰ•西欧与日本》(东京大学出版会1990年出版),《比较政治Ⅱ•美国与俄国》(东京大学出版会1993年出版),《比较政治Ⅲ•东亚与日本》(东京大学出版会1993年出版)。

  如作者在《日本政治史》的后记所述,本书除了幕藩体制(即第一册的《绪论》和幕末维新(即第一册的第一章)以及80年代部分(即第四册第四章之三、四)是新写的以外,其余都是根据其《日本政党史论》、《战后政治》和《现代政治》缩写的,但也作了增补和修订。由600多万字(按译成汉字估算)缩写成现在这样一部日本政治史,确实是费了一番苦心的。但对中国读者来说,有些地方缩写得过于简略或承接关系不易理解。经与作者磋商,对这些地方由作者作了若干补充(如对三国干涉还辽问题等),或由译者加注作了说明(如对大正政变问题等)。

  根据我的体会,本书史料丰富、论点明确、方法独特、有很强的可读性,对于我们了解日本和研究日本政治史很有裨益。

  没有史料就写不了历史,所以历史学家必须大量占有史料。根据我的统计,本书所用的参考资料,其中包括通史、断代史、传记、回忆录、日记、书信、档案等资料达500余种,而且不是列出大量的书目吓人,几乎全在书中有所引用。有些史料对中国的日本问题研究人员可起引路作用,故参考文献全按日文照排,以利这方面的专家使用。

  但是,“只占有史料也写不了历史,因为史料所提供的只是个别的事实。这就需要历史学家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对史料进行整理,从大量的史料中筛出特定的事实,对它们进行组合,使历史的事件和行为回复其原貌。”(见《比较政治Ⅱ•美国与俄国》的后记)作者就是这样对日本的侵略政策、财阀的作用、政党的明争暗斗、金权政治、民权运动、工人运动、社会变化、战后的经济复兴、经济的高速增长,进行分析和评论的,并时有警句出现。比如,他说日本“形成了官民一体的侵略集团”(见第一册48页),认为包括民权派在内的来华“国士和浪人是凌弱的侵略爪牙”(见第二册416页)。这比那些把责任完全推给军国主义分子,强调要把侵略分子与日本人民分开,过分颂扬某些人为中国革命作过贡献的说法,就深刻得多,而且更合乎实际。

  作者还不以这种“在史料上爬行”的方法为满足,他要“翱翔太空,俯瞰世界史的全景”(引文见同上书),即用“比较政治”的研究方法探讨日本政治史,以作者注的形式表述了他在这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

  在拿日本的政治与中国的政治对比时,作者的一些论点也是颇有见地的。比如,他认为清末的洋务运动的致命弱点,在于它“在权力分散化之中进行,又促进了权力的分散化”(见第二册290页),甲午战争实际上是日本与直隶之战,南洋舰队坐视不动(见第二册290页)。可以说这种中央失去权威和地方势力壮大(也就是后来的军阀割据)的现象,在我国一直继续到新中国的成立。

  作者在叙述政党的斗争,描述政治人物的性格时,多半引用当事人或有关人员的日记和回顾录等材料,比如藤山爱一郎的《政治:我之道》,佐藤荣作夫人的《宰相夫人秘录》,读起来生动有趣,不觉得干燥无味。当然,这些私人史料可能有些水份,但细心琢磨之后,也可以从水份之中析出真实。因此,我说本书有很强的可读性。

  近代中国史是一部受侵略的历史,而日本又是我们的最大、最残暴的侵略者。因此,我们要研究日本的近代政治史,而这部《日本政治史》,对于我们了解和认识日本,当会有所帮助。

  当然,本书并非尽善尽美,有些地方值得商榷。比如,作者认为日本的战后民主是美国占领军给带来的,就有历史客观主义之嫌,即重视外因而轻视了内因。

  最后,谈一谈本书的翻译问题。对于专有名词,基本上照录了日文原词(汉字)。比如,“太政官”、“日本劳动组合总评议会”(简称“总评”)等;但对从汉字上无法理解原意者,初见时加译注,比如,对“关白”、“大名”、“老中”等。关于文献的篇名和书名的翻译,为了便于读者利用原著和阅读中进行核对,基本上按日文原著的汉字译出,比如“回想录”、“回顾录”等,均照录原来的汉字,而未译为“回忆录”。有些同一地名,日文的读音相同,但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汉字表示,比如,大坂和大阪,箱馆和函馆。遇到这种情形,原汉字是什么就写什么。

  原文中的误植和数字错误,经与作者核对,均一一作了修改。

  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在第一册加进了《中央机构变迁》(表)和《日本旧国别地图》。

  引文中所指的参见页数,均系原文页码,请见边码。

  为了翻译此书,升味准之辅教授把他的著作几乎全部寄赠给我,并多次通信为我解释疑难;小林一美教授为我送来了几部有关日本近现代史的辞书,并提出一些宝贵的建议;东京大学出版会的竹中英俊部长和高柳光男先生给了我以大力支持,并在东京热情款待了我;商务印书馆政治编辑室为中文版的出版作了周密的安排,陈森同志作为责任编辑为我做了嫁衣。在此谨向以上各位表示深厚的谢意。

  我虽然尽了最大的努力,但限于水平,译错或译得不确之处一定不少。我恳切地希望读者予以指正。


                           <FONT face=楷体_GB2312>董 果 良</FONT>

                        一九九五年二月于北京

显示全部后记

              <FONT size=3><STRONG>作者后记</STRONG></FONT>


  本书全四册的素材,百分之八十取自以前出版的拙著《日本政党史论》(共7卷)、《战后政治》(共2卷)和《现代政治》(共2卷)。在写作过程中,又把读到的新资料加了进来。完全新写的是首尾两部分,即第一册的幕藩体制和幕末维新(绪论、第一章和第二章)和第四册的80年代部分。最费力的工作,是从旧作中挖去赘肉。但由于不引用资料就不愿意写历史这种老嗜好作怪,还是留下了相当多的赘肉。总之,我觉得遗漏的或错误的地方还很多,切望读者诸公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察其不足和纠其错误。另外,本书是打算作为《比较政治》的日本部分而开写的,但没有想到写得太长了,所以把它分出来作为《日本政治史》出版,只是在几个地方加上了比较政治方面的注。它们都是要写在《比较政治》里的。

  在此,向继旧著之后又对本书的出版给予关注的东京大学出版会和竹中英俊先生以及对本书的写作给予帮助的许多朋友,还有我的家属,表示由衷的谢意。

  1988年深秋


                             <FONT face=宋体>作者识</FONT>

显示全部目 录

致中国读者

绪论 幕藩体制

一 被冻结起来的三个要素

  朝廷 外样大名 锁国

二 幕藩体制之建立

  幕府官僚制 亲信政治 武家与百姓 城市与町人

三 18世纪:变动与改革

  人在旅途 享保改革 田沼时代 宽政改革

四 天保改革

  幕政改革 长州藩 萨摩藩 鸦片战争

               <STRONG><FONT face=黑体>第 一 部

        明治国家之成立——由幕末维新到颁布宪法</FONT></STRONG>

前言

第一章 幕末十五年 王政复古

  一 开国 日美通商条约

    柏利来航 日美和睦条约 哈利斯、日美通商条约 违敕签字、将军继嗣

  二 公武合体 尊王攘夷

    公武合体、朝幕修好 攘夷亲征、八月十八日政变 征伐长州、下关战争

  三 萨长协约 尊王讨幕

    罗歇、帕克斯 萨长协约 幕法同盟

  四 大政奉还 王政复古

    大政奉还 武力讨幕 戊辰战争

第二章 维新政府 萨长土肥

  一 中央集权 藩阀与旧藩

    太政官制、版藩奉还 藩阀与旧藩 三藩献兵 废藩置县

  二 岩仓遣外使团 征韩论争

    派遣事由 英国、德国、俄国 留守政府 征韩问题 庙堂分裂

  三 大久保政权

    征韩派、民权派 清理秩禄、改革田赋 木户与大久保

  四 西南战争

    私学校蜂起 政府派出讨伐军 立志社动向 大久保与西乡

第三章 自由民权运动

  一 自由党的成立

    爱国社复兴 农民占八成社会、文明开化 国会开设请愿运动 自由党的成立

  二 新闻与游说 府县会形势

    党干部与党员 新闻与游说 府县会、地方政治

  三 自由党解散 府县会党派

    镇压与怀柔 资金枯竭 过激举动、解散党 府县会党派、企业勃兴

  四 朝鲜问题

    壬午军乱 渡韩计划 甲申事变 大阪事件

第四章 完善体制 制定宪法

  一 明治十四年政变

    积极财政、紧缩财政 宪法问题、大隈密奏 向民间出售官产问题、舆论沸腾 政商、三井与三菱

  二 内阁制度 培训官僚

    内阁职权、内阁官制 官员与藩阀 培训官僚、任用制度

  三 帝国议会 地方自治制

    帝国议会 众议院议员选举法 地方自治制

  四 修改条约问题 大同团结运动

    井上修改案 大同团结运动 大隈修改案

参考文献

附录

  表1 产业人口中农林水产人口比率(184l—1971)

  表2 铁道营业公里数(单位:公里)

  表3 由太政官制到内阁制的中央机构变迁

附图 日本旧国别全图

人名索引


               <STRONG><FONT face=黑体>第 二 部

       藩阀统治 政党政治——由开设国会到原内阁</FONT></STRONG>

前言

第一章 初期议会 日清战争

  一 初期议会与自由党

    大选 自由党议员团与院外团 修改党章 政府与民党 对外强硬派

  二 日清战争

    西伯利亚大铁路 出兵朝鲜 大陆浪人 北洋舰队 下关条约、三国干涉还辽 闵妃被害事件

  三 战后政界

    第二次伊藤内阁与自由党 第二次松方内阁与进步党 第三次伊藤内阁、新党计划 宪政党内阁

第二章 创立政友会 日俄战争

  一 创立政友会 伊藤与山县

    山县与自由党、肝胆相照 增征田赋、修改文官任用令 修改众议院议员选举法 创立政友会、伊藤与星

  二 作为在野党的政友会

    继续增征田赋问题 政友会大阪造反 伊藤下台 民间企业、地方实业派 原敬的选举区

  三 东亚局势 英国与俄国

    戊戌政变、北清事件 日俄协议、日英同盟 国民同盟会、对俄同志会 大陆浪人

  四 日俄战争

    对俄开战 俄国、战争与革命 火烧日比谷 政权授受密约

第三章 桂园时代 大正政变

  一 桂园时代 藩阀与政党

    政友会三位一体 桂园提携、官僚派与政友会 情投意合官僚制、专业化与政党化 振兴地方产业与扩大党势 府县会、政党化与附庸化 财阀、垄断化与政党化

  二 在满权益 合并韩国

    日俄协定、扩军 日韩保护条约 一进会 韩皇密使事件合邦请愿运动 合并韩国

  三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

    清末改革、武昌起义 中国革命同盟会 官革协商、清帝退位 日本政府、汉冶萍利权 大陆浪人与中国革命派

  四 大正政变 同志会成立

    陆军增师问题 西园寺内阁总辞职 成立桂内阁、组建新党 桂园会见、和衷共济圣谕 山本与桂 政友会冲刺 第一次护宪运动 山本内阁与政友会

第四章 元老与政党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 大隈内阁 反政友联合

    第二维新、山县、井上与大隈 欧洲大战爆发、二十一条 增师问题、解散众议院 排袁运动、满蒙独立计划 山县与大隈

  二 寺内内阁 西原借款与西伯利亚出兵

    超然内阁、临时大选 西原借款、援助段祺瑞 日华陆军共同 防敌军事协定 王道的对华政策 俄国革命、西伯利亚出兵 日美共同出兵 大战带来的突然繁荣 米骚动

  三 原内阁 山县与原

    寺内与原 山县的选择 修改选举法、临时大选 西伯利亚撤兵、南北妥协 皇室问题、老山县与原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STRONG><FONT face=黑体>第 三 部

           政党的凋落 总力战体制

</FONT></STRONG>前言

第一章 一九二○年代的政党政治

  一 政友会分裂 护宪三派

    原敬死后的政友会 党内改革、政宪提携 政友会分裂、床次与横田 护宪三派内阁 普选法

  二 西园寺与宪政常道

    西园寺的作用 三党首会谈(第一次若槻内阁) 救济台湾银行问题、若槻内阁总辞职 床次新党(田中内阁) 炸死张作霖事件、田中内阁总辞职 犬养就任政友会总裁 伦敦海军 裁军条约(滨口内阁)

  三 政友会与民政党

    阁僚、党干部、议员 选举运动、投票行动 政治资金、财阀捐献 政党知事、地方政治 地方名望家与农民、城市化与工人

第二章 社会主义运动

  一 知识分子与工人

    明治社会主义者 友爱会、劳动总同盟 俄国革命、工团主义

  二 日本共产党

    第三国际的使者 总同盟分裂、评议会 重建共产党、二七年纲领三二年纲领、非常时共产党 无产运动的转变、社会大众党共产党的转向

  三 东亚的形势 中国与苏联

    国共合作、北伐 出兵山东、炸死张作霖 共产国际及其在中国的失败 农村苏维埃、长征

第三章 国家改造运动 满洲事变

  一 国家改造运动

    法华经行者与青年军官 政变计划、恐怖事件

  二 满洲事变 满洲国

    柳条湖事件 第二次若槻内阁垮台、犬养内阁成立 满蒙独立计划 满洲国、内部指导 协和会、帝制

  三 中间内阁时期

    西园寺的选择 政党的凋落 革新官僚、财阀转向 国体明征运动

  四 二•二六事件

    皇道派与统制派 相泽事件、公审斗争 尊皇讨奸 陆军大臣告示、天皇敕命 天皇震怒、武力讨伐 事件以后

第四章 国家总动员 战争与和平

  一 日中事变

    奏荐集团 第一次近卫内阁、芦沟桥事件 企划院、国家总动员法 坐渔庄的黄昏

  二 近卫新体制

    新体制运动、第二次近卫内阁 大政翼赞会 新体制的崩溃

  三 世界形势的变化

    重庆工作、日华基本条约 三国同盟、日苏中立条约 日美谈判、撤兵问题 九月六日御前会议

  四 太平洋战争

    木户的选择、东条内阁 战时动员体系 农村与城市 停战工作、皇族与重臣 铃木停战内阁 波茨坦公告 天皇裁决停战 天皇广播讲话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STRONG><FONT face=黑体>第 四 部

           占领下的改革 自民党的统治</FONT></STRONG>

前言

第一章 占领统治 民主改革

  一 占领初期 修改宪法

    东久迩内阁、麦克阿瑟总部 天皇访问麦克阿瑟 币原内阁、宪法修改问题 近卫的宪法调查研究 宪法问题调查会、麦克阿瑟三原则 天皇为象征 放弃战争 立法者的悖论

  二 政党的复活 保守势力联立政权

    政党的复活、进步党、自由党和社会党 整肃、一九四六年大选 释放政治犯、共产党 整肃鸠山、第一次吉田内阁 粮荒示威、劳动攻势 二•一大罢工、“共斗”与共产党 中止罢工命令、退一步进两步

  三 盟军总部与中道联立政权

    策划自进社联立、民主党成立 一九四七年大选、片山内阁 煤矿国营、平野被整肃 芦田内阁、昭电案件 山崎组阁问题 美国改变对日政策、经济复兴

  四 各项民主改革

    激进化和开倒车 撤销内务省、设置通产省 解散财阀、“经团联” 农地改革、农民组合、“农协” 劳动组合、“产别”、“总评”

  五 朝鲜战争 旧金山媾和

    第二次吉田内阁、一九四九年大选 美苏冷战、反共堡垒 媾和问题、杜勒斯顾问 朝鲜战争爆发、三八线 中共志愿军、麦克阿瑟被撤职 媾和条约、日美安全保障条约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日本共产党

第二章 一九五五年体制

  一 反吉田联合 民主党成立

    撤销整肃、吉田派与鸠山派 改进党成立、重光与芦田 一九五二年突然解散议会、目黑会谈 一九五三年混帐解散议会、MSA援助 反吉田联合、民主党成立

  二 保守势力联合 日苏谈判

    鸠山内阁、保守势力联合 日苏谈判、鸠山与重光 日苏谈判与保守势力联合 一九五六年总裁选举中第二、三号候选者联合、石桥内阁

  三 社会党统一 阶级斗争

    右派社会党与左派社会党 铃木派与和田派 西尾派、民社党 “总评”、阶级斗争 职场斗争、三池争议

  四 日美新时代 改订安保条约

    岸内阁、日美新时代 警职法的修改问题 岸一大野密约 内阁改组、河野与池田 安保国会、强行表决 示威与罢工 艾克中止访日、自动通过 神话与恶梦的结构

第三章 经济高速增长

  一 收入倍增 地区开发

    一九六○年总裁选举 池田内阁、收入倍增 通产省与大企业、自由化问题 地区开发、新产业都市建设促进法 一九六四年总裁选举、池田第三次当选

  二 社会开发 冲绳归还

    池田裁夺、佐藤与河野 佐藤内阁、黑雾 居民运动、公害立法 冲绳归还谈判、纤维问题 一九六九年大选、冲绳问题国会后继人问题、福田与田中

  三 自民党统治体系 社会变动

    派阀、官职分配 国民协会、绢手帕、土地炒卖 个人后援会、新潟三区越山会 补助金与请愿、利益分配体系 大众社会状况、大众传媒

  四 劳工运动 社会党

    “总评”、春斗 技术革新、金属劳协 社会党、结构改革派 江田设想、派阀抗争 议员政党、依靠工会

第四章 自民党统治的变形

  一 日中恢复邦交 列岛改造

    一九七二年总裁选举、田中内阁 日中邦交正常化 列岛改造、石油危机 金权政治、拉企业助选 《文艺春秋》十一月号

  二 净化政治 洛克希德事件

    椎名裁夺、三木内阁 净化政治、修改禁止垄断法 洛克希德事件、逼三木下台 大福密约、一九七六年使党分裂的选举 福田内阁、总裁预选 大平内阁、一九八○年众参两院同日选举

  三 利益分配体系 大众社会状况

    利益分配体系、地方自治体 “农协”、中小企业团体 大众社会状况、革新首长 社会党、在野党联合

  四 第二临调 战后政治总结

    铃木内阁、再建财政 第二临调、不增税的行政改革 预选总裁、中曾根内阁 一九八三年大选、田中的余威 审议会方式、大众传媒政治 一九八六年众参两院同日选举、“灰色区”

     销售税风潮、中曾根政治的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后记

附表

人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