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3> <STRONG>《我知道什么?》丛书
出版说明
</STRONG></FONT>
世界闻名的《我知道什么?》丛书,是法国大学出版社1941年开始编纂出版的一套普及性百科知识丛书。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发展,该丛书选题不断扩大,内容不断更新,已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丛书作者都是有关方面的著名专家、学者,故每本书都写得深入浅出,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至今,这套丛书已印行3000余种,在世界上产生很大影响,被译成40多种文字出版。
“我知道什么?”原是16世纪法国哲人蒙田的一句话,它既说明了知识的永无止境,也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那一代人渴求知识的愿望。1941年,法兰西民族正处于危急时期。法国大学出版社以蒙田这句话为丛书名称出版这套书,除了满足当时在战争造成的特殊形势下大学教学与学生读书的需要外,无疑具有普及知识,激发人们的读书热情,振兴法兰西民族的意义。今天,我国正处在向现代化迈进的新时期,全国人民正在为把我国建设成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努力奋斗,我们相信,有选择地陆续翻译出版这套丛书,对于我们来说也会起它应有的作用。
这套丛书的翻译出版得到法国大学出版社和法国驻华使馆的帮助,我们对此表示真诚的谢意。由于原作为数众多,且时间仓促,所选所译均难免不妥之处,个别著作持论偏颇,尚希读者亮察。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1995年5月
  本书自1975年第一版以来,在内容上作了很大的修改,这说明我们向读者提供的文章内容的及时,在众多领域不同情况下我们曾提出的立法空白点,现已得到了填补。特别是1978年1月10日两个法律的诞生,使我国的法律已具备了保护和通告消费者的重要机制。其中一个法律主要涉及一般的产品和服务,合同中的违法条款等;另一个是信贷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979年7月13日通过的法律在保护和通告不动产贷款消费者方面作了补充。一系列人们等待已久的法律也终于出台,如1975年7月10日颁布的化妆品法等。如果没有各消费者团体对政府的督促,这些众多的法律条文及其颁布、实施等补充条款是肯定出不了台的,消费者团体的呼声今天更为坚定。这些消费者团体为没能获得他们在1975年已拟定了草案的消费法总则而失望,因为这是一个以宪法形式,以一个严密可行的整体形式,规定消费者基本权益的法律。
  所取得的进步并不能掩盖存在的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曾几何时,保护消费者利益运动评论界完全反对消费社会,揭露它的弊端。今天,我们高兴地看到,西方国家首脑几乎是以官方正规形式向他们的同胞敲响了消费社会的丧钟,这种形式的社会已经结束。石油价格突如其来大幅度上升,并波及到其他能源,引起通货膨胀,使舆论在过去的十年中注意到限制某些原料,反对浪费的必要性。罗马俱乐部的第二篇报告《明天的战略》指出:?#24517;须对使用自然资源的行为制定新的法规厖它们的依据应该是最低限度地使用资源,考虑物质的使用期,而不是追求最大程度地开发资源。?#20170;天,一项消费政策必须考虑出现的新问题。重点应放在?#26576;些产品的最大耐用性上?#65292;注重?#22312;一定维修条件下的最佳或是最短寿命?#65292;主张?#32553;小等级数,扩大标准化?#65292;并一致公认?#21457;展维修的有效服务(售后服务)是至关重要的?#12290;《富裕社会》,浪费时代,一次性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然而,?#34429;然法国人知道这种形式的消费社会已经结束,但他们所表达的,组织的,诉求的一切都还是产生于消费社会?#12290;要保持自己的竞争性,企业不仅要提高生产率,更不能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中失去斗志。政府也在这方面激励企业,因为这是解决?#30707;油价格?#65292;控制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唯一方法。因此,经济危机远远没有将以消费者为?#30446;标?#30340;刺激性销售方式,广告的?#22823;规模灌输?#65292;销售学,推销,和一整套商业化技术等排遣给零售商店。
  因此,如果说改变本书的内容是势在必行,而变更本书的提纲却没有必要。尽管在立法和执法领域里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消费者仍被视为经济社会的受害者(第一部分),因为最新的法律努力解决了旧问题,但随之又产生了新问题。幸而在经营者和有组织的消费者群体间建立了冲突和商讨形式的关系。国家放弃了其对媒体的一贯敌视态度,给消费者组织以帮助,为形成?#19968;种确认的,合法的,被政府承认为合作伙伴的平衡权力?#32780;作出贡献,?#25919;府也在他们的参与中,看到一种特别有效的社会整体化形式?#12290;一些新的机构逐步建立起来,各类经济代理人棗生产商,经销商,提供服务者,消费者棗都坐到了一起。在经济社会中,消费者再也不仅仅是受害者,他进入了合作伙伴的行列。
前言
<STRONG><FONT face=黑体>第一部分 消费者—受害者
</FONT></STRONG>
第一章 产品和服务
一、社会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二、不符合社会要求的产品和服务
第二章 经销及其越轨行为
一、销售的进攻型方式
二、广告的进攻型方式
第三章 合同中的圈套
一、说明和强制期限
二、禁止的条款
第四章 产品和服务的价格
一、价格波动
二、价款支付
<STRONG><FONT face=黑体>第二部分 消费者—伙伴
</FONT></STRONG>
第一章 消费者组织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的组成部分
二、消费者组织的行动能力
第二章 通告消费者
一、源于经营者的信息
二、“评论”信息
第三章 消费者和政府
一、国家面对消费者作用的变化
二、新机构的出现
第四章 消费者和企业
一、企业对消费者期待的反应
二、消费者和企业之间的冲突
注释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