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相关图书

图书搜索:

奥瑟罗 莎士比亚注释丛书

分享到:

定价:¥13.00

  • 出版时间:2001年05月
  • 页数:264页
  • ISBN:7-100-02528-1
  • 主题词:奥瑟罗
  • 人气:184

显示全部序言

莎士比亚注释丛书总序
    莎士比亚研究在新中国有过不平坦的道路和坎坷的命运。解放后不久,大家纷纷学俄语,学英语的人数骤减。研究英国文学,要看苏联人怎么说。“文革”十年,莎士比亚同其他西方“资产阶级”作家一样被打入冷宫。改革开放以后,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在朱生豪译文基础上修订补足的《莎士比亚全集》。随之又出版了一些个别剧的不同译本,如方平译的《莎士比亚喜剧五种》(1979年)和卞之琳译的《莎士比亚悲剧四种》(1988年)。梁实秋的译本,现在大陆上也可以读到了。评介和研究莎士比亚的文章,从“文革”结束后才逐渐多起来。
    但是,目前多数人学习、欣赏和研究莎士比亚,是通过中译文来进行的。精通英语而研究莎士比亚的学者不是没有,然而他们人数不多,年纪却老迈了。最近若干年,才有一些年轻人到英国或美国去学习和研究莎士比亚。
    1981年我就想到有必要在中国出版我们自己注释的莎士比亚著作。谈起来,许多朋友都赞成。1984年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筹备和成立时,我自告奋勇,联系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学者,共同开始编写莎士比亚注释本。商务印书馆大力支持出版这套丛书。到1993年底已出书15种,而且第一次印刷版已全部售完。这证明这套丛书是很受欢迎的。
    要知道,莎士比亚是英语文学中最优秀的代表人物,他又是英语语言大师,学习、欣赏和研究他的原著,是译文无法替代的。商务印书馆以它的远见卓识,早在1910年和1921-1935年间,就出版过几种莎士比亚剧本的注释本,以满足这方面的需求。那时的教会学校学生英文水平高,能读莎著;不但大学生能读,连有些中学生都能读。可从那时以后,整整50年中国就没印过原文的莎士比亚。
    世界各国,莎著的注释本多得不计其数。如果唯独中国没有,实在说不过去。如果没有,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欣赏和研究莎士比亚十分不利。近年来,中国人学英语的越来越多了,他们的英语水平也逐渐提高了。因此,也存在着一定的读者市场。
    有了注释本,可以为明天的莎士比亚研究提供一个可靠的群众基础。而译本显然不能提供可靠的基础。
    莎士比亚是十六、七世纪之交的作者,他写的又是诗剧。对于现代的读者,他的英语呈现着不少的困难。不要说掌握了现代英语的中国读者,就是受了一般教育的英、美人士,在初读莎士比亚原著时也面临许多障碍,需要注释的帮助。
    莎士比亚的时代,英语正从受屈折变化拘束的中世纪英语,向灵活而丰富的现代英语转变。拉丁语和法语当时对英语影响很大。而莎士比亚对英语的运用又有许多革新和创造。
    主要的困难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也就是注释要提供帮助的方面:
    (一)词汇:许多词汇虽然拼法和现在一样,但具有不同的早期含义,不能望文生义。另有一些词拼法和现在不一样,而含义却相同。莎士比亚独创了一些词。他特别喜欢用双关语,在他创作的早期尤是如此。而双关语是无从翻译的。这是译本无论如何也代替不了注释本的原因之一。
    让我们举《哈姆莱特》剧中,男主角出场后最初讲的几句话为例:
    King:But now,my cousin Hamlet,and my son—
    Hamlet[Aside]: A little more than kin,and less than kind!
    King:How is it that the clouds still hang on you?
    Hamlet:Not so,my lord.I am too much i'the sun.
    ●梁实秋的译文如下:
    王:现在,我的侄子哈姆雷特,也是我的儿子,——
    哈【旁白】:比侄子是亲些,可是还算不得儿子。
    王:怎么,你脸上还是罩着一层愁云?
    哈:不是的,陛下;我受的阳光太多了。
    ●卞之琳的译文如下:
    王:得,哈姆雷特,我的侄子,我的儿——
    哈【旁白】:亲上加亲,越亲越不相亲!
    王:你怎么还是让愁云惨雾罩着你?
    哈:陛下,太阳大,受不了这个热劲“儿”。
    ●朱生豪的译文如下:
    王:可是来,我的侄儿哈姆莱特,我的孩子——
    哈【旁白】:超乎寻常的亲族,漠不相干的路人。
    王:为什么愁云依旧笼罩在你的身上?
    哈:不,陛下;我已经在太阳里晒得太久了。
    这里,主要困难在于莎士比亚让哈姆莱特使用了kin和kind以及son和sun两组双关语,kind 一字又有双关意义,翻译无法完全表达,只能各译一个侧面。结果,梁和卞两先生还得用注释补足其义,朱译则连注释也没有。这种地方,能读原文注释本的人才能充分领略莎氏原意。
    哈姆莱特在旁白里说:比亲戚多一点——本来我是你的侄子,现在又成了你的儿子,确实不是一般的亲戚关系啊;然而却比kind 少一点——kind有两层意思,一是“同类相求”的亲近感,一是“与人为善”的善意感,我同你没有共同语言,我也不知道你是安的什么心。这话只能对自己说,在舞台上假定对方是听不到的。哈姆莱特的第二句话是公开的俏皮话:哪里有什么阴云呀,我在太阳里晒得不行呢。sun是跟clouds相对;太阳又意味着国王的恩宠,“你对我太好了,我怎么会阴郁呢?”sun又跟son谐音,“做你的儿子,我领教得够了。”原文并不是像梁实秋所说的那样晦涩难解。可是含义太复杂,有隐藏的深层感情,所以无法译得完全。
    (二)语法。有些现象,按现代英语语法的标准看,似乎是错误的,但在当时并不错,是属于中世纪英语的残余因素。例如有些动词过去分词的词尾变化、代词的所有格形式、主谓语数的不一致、关系代词和介词的用法等方面,都有一些和现在不同的情况。注释里说明了,可以举一反三去理解。
    (三)词序的颠倒和穿插。词尾屈折变化较多的中世纪英语本来对词序没有严格的要求。伊丽莎白时代继承了这种习惯。同时,诗的节律和押韵要求对词序作一定的灵活处理。莎士比亚的舞台语言以鲜明、有力、生动为首要考虑。有时他就把语法和句法放在从属的地位。在激动的台词中,由于思路、感情的变化,语言也常有脱出常规的变化。这些地方,有了注释的指点,理解就容易得多。
    (四)典故。莎士比亚用典很多。古希腊、罗马神话,《圣经》故事,英国民间传说、历史轶事……他都随手拈来。其中有一大部分对于英、美读者来说乃是常识。但中国读者就很需要注释的帮肋。
    (五)文化背景。注释可以提供关于基督教义、中世纪传统观点、文艺复兴时期新的主张、英国习俗等方面的知识。
    除上述以外,还有莎剧中影射时事,以及版本考据诸问题,在注释本中可以详细论述,也可以简单提及。
    世界文豪莫不是语言大师,而要真正理解和欣赏一位大师的文笔,当然非读他的原著不成。出版莎士比亚注释本,首先是为了让中国读者便于买到和读到他的原著。不过我们自知现出的十几种在版本、注释和其他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希望读者多提意见,以便今后不断改进。
                                裘克安
                               1994年3月

显示全部前言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出生于1564年4月。他父亲名叫约翰(John),是英国中部艾冯河畔斯特拉福德镇(Stratford-on-Avon)上一个相当富裕的羊皮手套手工业者和经营羊毛皮革和谷物等的商人。1565年他担任镇政府的民政官,后来又当上了镇议员和镇长。威廉很可能在镇上一所文法学校(The Grammar School of Stratford)学习,主要读拉丁文,可能读点希腊文、哲学、修辞学、文学和历史等。1578年威廉14岁时,他父亲似乎破了产,他不得不辍学在家,帮助父亲做各种手艺和生意,据说他还当过乡间学校的助理教师。大约在1585年,威廉到了伦敦,那时他22岁。传说他曾在剧院门前为贵族顾客看马,后来在剧院里干些贱活,逐渐成为剧院的演员和股东,并开始了戏剧创作活动,起初改编别人的老剧本,然后转到独立创作。现在保存下来的37个剧本,可能不过是他在伦敦时期所写的剧本的一部分。威廉开始是向大学才子剧作家们学习,逐渐青出于蓝,卓有成就,引起他们的嫉妒。1592年,罗伯特•格林(Robert Greene)曾以讽刺的口吻影射说,他是“用我们的羽毛美化了的暴发户乌鸦。”威廉在戏剧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决不是偶然的。他在伦敦广泛接触到各阶层的人,熟悉了他们的语言,加深了对当时英国社会生活的了解;经过长时间的舞台生活,他又学会许多门径,摸熟观众的心理与兴趣所在。他的大部分剧本是利用现成材料加以改编而写成的,在改编过程中注入了新的内容和艺术加工,剧本充满着人文主义精神和迷人的魔力,他便成为极受社会欢迎的演员和剧作家而驰誉伦敦。大约在1612年,他退出舞台生涯,回到他的家乡斯特拉福德镇。1616年4月23日,这位扬名千古的最杰出的诗人剧作家悄然逝世,享年52岁。
    《奥瑟罗》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也是他晚年成熟的诗剧名篇,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不朽之作。这部5幕15场悲剧大约写于1602年,是紧跟《哈姆莱特》之后的作品。1604年曾在詹姆斯一世王宫里演出过。
    这部著名悲剧的剧情取材于意大利人吉拉尔第•秦齐奥(Giraldi Cinzio)的《故事百篇》(Ecatommiti),该书于1565年在威尼斯出版。剧情如下:
    在威尼斯住着一个名叫奥瑟罗的摩尔人(非洲北部的黑人),他原是王室子弟,是一位人品见识都出众、精通战术的职业军人。人们称他是‘高尚的、有能力的摩尔人’。但是他过分纯朴善良,相信别人,疑心逐步加深,分不出好人与坏人。他经常说,“老实人伊阿古,”“非常老实的伊阿古。”那时威尼斯上流社会有一位年轻貌美的苔丝狄蒙娜小姐,她活泼、温柔、思想开放,在爱情上颇有主见,她认为奥瑟罗跟其他贵族富商的纨挎子弟不一样,拒绝了众多的求婚者,偏偏爱上了奥瑟罗,并且不顾她元老父亲的反对,和他秘密结了婚。可是奥瑟罗半生戎马生涯,习惯于军营和战争生活,对于女人,特别是白种女人缺乏了解,他们就是在许多方面互相不了解的情况下结为伉俪的。
    伊阿古是奥瑟罗的旗官,他对于凯西奥当上了奥瑟罗的副将怀恨在心,他是个利欲薰心,又有复仇心理的阴谋家。他首先向奥瑟罗暗示他是个黑人,而凯西奥和苔丝狄蒙娜都是威尼斯人,他们同种同性,有暧昧关系。为了证实他的谎言,他一再要他妻子爱米利娅去偷她主妇苔丝狄蒙娜的花手帕,那是奥瑟罗送给苔丝狄蒙娜的定情信物。恰巧有一次她不小心丢失了这个手帕,爱米利娅顺手捡了起来,为了满足她丈夫的好奇心,把它送给了他。伊阿古把手帕故意放到凯西奥的房间里。他回头向奥瑟罗撒谎说,“苔丝狄蒙娜把手帕送给她的情人凯西奥。”伊阿古进一步用偷梁换柱、以假乱真的手法,来毒害奥瑟罗的心灵,加深他的疑惧和嫉妒。凯西奥有个情妇比恩卡,缠着他要和他亲近。伊阿古故意唆使凯西奥谈谈他跟比恩卡的私情,并安排奥瑟罗来偷听,他就误以为凯西奥谈的是苔丝狄蒙娜。就这样奥瑟罗任凭阴谋家伊阿古的摆布,一步步跌入伊阿古设下的陷阱,他认为苔丝狄蒙娜跟妓女一样,欺骗了他,让他戴上绿帽子,头上生了两只角。他妒火中烧,疾恶如仇,一方面派伊阿古去暗杀凯西奥,结果砍断凯西奥一条腿。另一方面他不顾苔丝狄蒙娜连声喊冤叫屈,矢口否认跟凯西奥有什么私情,苦苦哀求,在盛怒和失去理性的情况下把他的爱妻活活卡死。
    骇人听闻的苔丝狄蒙娜之死发生后,引起人们广泛的悲伤,爱米利娅等人纷纷起来揭发伊阿古的谎言和诡计,奥瑟罗这才猛醒过来,尝到了上坏人当的痛苦,他拔剑砍伤伊阿古的双腿,看他是否有着魔鬼一样分趾的脚,然后饮恨自杀。毒蛇般的伊阿古也得到了应有的最严厉的惩罚。
  《奥瑟罗》有几个突出的特点。首先,莎士比亚以前的文学中,都把摩尔人描绘成半人半鬼的形象,莎士比亚自己在1591年写《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一剧时,也把摩尔人艾伦写成连灵魂都是黑的阴谋家。而12年后,他对摩尔人的看法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莎士比亚是第一人,排除种族偏见把奥瑟罗写成高尚的英雄人物。这是文艺复兴时代平等看待人的新观点。其次,在莎士比亚所有剧作中,《奥瑟罗》是惟一的以当代文艺复兴时代为背景的家庭剧(domestic drama),它虽发生在威尼斯和塞浦路斯,却并非历史剧。它描写的黑白异族之间的婚姻关系有强烈的现实感。奥瑟罗带有黑人那种感情冲动,易于热血上涌趋于颠狂和相信巫术的特征,而苔丝狄蒙娜则具有意大利人的热情,她天真无邪,全身心地委托于丈夫,两人间的隔膜和过于理想化的新式恋爱关系给坏人造成可乘之机。第三,伊阿古这一角色,脱胎于中世纪道德剧中“邪恶”的典型形象。但莎士比亚将他写成有血有肉、有多种动机的活的人物,已脱离过去剧中程式化的僵死结构,随着他自己设置的诡计的发展而越走越远。
    莎士比亚通过对这个有迷惑力的人物的天才刻划,显示了邪恶的巨大破坏力量,使一桩美满婚姻走向毁灭,同时也毁灭了他自己。
    莎士比亚这个剧本充满了诗意的语言,他出色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段,如譬喻、反论、意象(metaphor,paradox,imagery)。例如,他利用戏剧反讽(dramatic irony)描绘出伊阿古这个恶人多么阴险可怕,受他欺骗的人个个赞扬他老实、善良和可以信赖,心甘情愿充当他的工具,这可以说是一个精心构思出来的戏剧反讽。
    《奥瑟罗》这个剧本最早分别出版于1622年的四开本和1623年的对开本,两者有些差别,但差别不是很大。一般用这两种版本相互对勘和补充而成现用的版本。为了帮助读者阅读和欣赏这一文学名著,按行码的顺序作了比较详尽的注释。除释义外,对某些语法修辞特点也作了说明。注释承裘克安先生仔细审阅并作了一些修改,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申恩荣
                   1993年1月于湖南师范大学外语系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奥瑟罗》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剧中写一个名叫奥瑟罗的摩尔人,与年轻貌美的苔丝狄蒙娜秘密结了婚。由于阴谋家伊阿古利用苔丝狄蒙娜不小心丢失的手帕设下陷阱,致使奥瑟罗把其爱妻活活卡死,最后自己也饮恨自杀。剧本通过对伊阿古这个人物的天才刻画,显示了邪恶的巨大破坏力量;剧本通过奥瑟罗婚姻悲剧的发生深刻挖掘了人性中的种种弱点。全剧充满了诗意的语言,出色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段,是莎翁晚年成熟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