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近代新学——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嬗变与重构

分享到:

定价:¥16.00

  • 出版时间:2005年09月
  • 页数:315页
  • ISBN:7-100-02920-1
  • 主题词:近代新学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嬗变
  • 人气:366

显示全部后记

  近代“新学”研究,是很艰难的一个课题。我曾经和许多学界朋友谈起此项课题,几乎都作如是观。为此,我也曾经萌生过退意,想换一个题目试试。但一些虽不成熟的相关的思想,甚至整体的构想,却时常冲撞于怀,挥之而不去,真有难舍难分之恋。

  难下决断之际,论文选题得到了恩师陈振江教授的鼓励。在陈先生的悉心指导下,我开始了初步的资料搜集和理论上的整体架构。此后,从论文提纲、开题报告、到整体设计上,陈先生耳提面命,予学生以莫大教益。在学术研究上,陈先生一再强调,要敢于创新,不囿成说,并身体力行地在师生之间倡导学术争鸣。陈先生这种学为人师、行为人范的作风,为我们提供了极佳的学术研究和学业发展的环境和空间,使我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业研究领域。师恩难忘,终生铭怀。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师渠先生、人民大学教授程啸先生、天津社会科学院罗澍伟教授、南开大学李喜所教授等主持和参加了我的博士论文答辩,并予拙文以极高评价。我想,这番评价除了先生们对于我的努力所表示的鼓励之意外,更多的恐怕还是他们对于后进学业上的一种厚望,我更加关注的是先生们对论文所提出的充满学识的批评。对此,在本书的修改时,我已尽可能地吸收了先生们的批评意见。这将使本书增色不少。

  由于学力和学识所限,本书疏漏和不当之处不少,敬请各位师长、师友批评指正。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从选题论证、列入出版规划,到正式出版,始终得到商务印书馆的大力支持,尤其是任雪芳老师为本书校正错漏和顺利问世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对此,似乎任何表示感谢的言语都不足以表达一个读书人的真正的谢意。我想,唯一的报答只能是加倍努力,写出更好的著作方不负关心和支持我的师长和师友们。


                          王先明

              1999年4月写定于南开大学,6月修订于山西大学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新学的民族定位及其体系和基本内容是中国近代史领域和思想文化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学术界认为“新学即西学”。本书借助文化社会学和社会史的研究方法,从宏观着眼、微观着手、将实证研究与理论思辨相结,从新学的民族定位、旧学走向新学的内在动因,戊戍新学的内容与特征、新学的制度化内容、新学的历史命运及其在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等方面论述,力求全面系统地展示近代新学的历史进程、时代特征及其在近代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本书论理明白、论点新鲜、史料宏富、文字更流畅。

显示全部目 录

绪 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学术史的回顾

  三 本书的基本框架和思路


第一章 民族定位——新学民族性问题的再思考

  一 “西学”说的历史考辨

  二 “新学”的指属范围

  三 “新旧”之争的启示

  四 逻辑的结论


第二章 经世致用——旧学走向新学的内在动因

  一 经世思潮与学术文化的历史转向

  二 “经世”之学的时代特征

  三 从“经世”之学到“学习西方”

  四 “经世致用”与近代“新学”


第三章 洋务运动——沟通“中西”学的桥梁

  一 西学传入与新学形成的时差

  二 “中西之争”与“华夷之辨”

  三 “致用”——接通中西学的切入点

  四 “化西学为中学”


第四章 戊戌“新学”——近代“新学”的初步形成

  一 “新学”形成的历史际遇

  二 “万木草堂”的“新学”体制

  三 戊戌“新学”中的西学

  四 戊戌“新学”与今文公羊学


第五章 兴学堂——近代“新学”的制度化建设

  一 旧学体制内的变动趋向

  二 新学制的探索与尝试

  三 张之洞与晚清新学制

  四 新学体制的最终形成及其特征


第六章 新旧比较——“新学”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

  一 “即中即西”之学

  二 历史轨迹与基本内容

  三 走向衰亡的“旧学”

  四 国学的兴起与新学的命运


第七章 中体西用——近代新学的文化模式

  一 从“道器”论到“本末”论

  二 “中体西用”模式的形成

  三 “体用”模式的演变

  四 “体用”模式的历史作用


第八章 新学与社会文明转型的几点思考

  一 近代社会文明的历史需求

  二 “新文化”的历史前提

  三 新学与现代化——余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