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历史的观念(节选本) 汉译名著随身读

分享到:

定价:¥10.00

  • 出版时间:2002年01月
  • 页数:164页
  • ISBN:7-100-03394-2
  • 主题词:历史观念节选
  • 人气:179

显示全部出版说明

《汉译名著随身读》
出版说明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是我馆的标志性品牌图书,凝结着几代学人和出版者的心血,在学术界广受好评。鉴于这些名著大多是鸿篇巨制,体系博大,思想渊深,有识之士建议我们出版一套汉译名著节选本,俾使名著臻于普及,故此,我们特延请具有精深研究的学者,选取一些较有代表性的著作,对其内容进行精挑细选,以较小的篇幅体现原著的精髓,使汉译名著不仅是学术殿堂的高文雅典,也是普通读者丰富知识、充实自我的自修读本。
    这些名著原本体例不拘一格,思想不囿于一派,因此,本丛书也采取灵活的方式选录和编排,不强求划一,因形害义。我们希望读书界给予批评和建议。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2001年10月

显示全部前言

    柯林武德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他生于1889年,于1943年去世,终年只有54岁。其主要著作有《宗教与哲学》、《知识的图式》、《哲学方法论》、《历史的观念》、《自然的观念》等等。他英年早逝,不能不令人遗憾。但他留下不少未完成的手稿,特别是有关历史哲学方面的论述,这也给我们一些欣慰。《历史的观念》一书被1995年的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时代文学副刊》)评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百本最有影响的书之一。
    柯林武德4岁开始学习拉丁文,6岁开始学习希腊文,与此同时他还阅读自然科学方面的读物。柯氏的父亲是一位专业画家,但在这方面似乎并不怎么成功,然而他在考古学方面却有着不同寻常的天赋。柯林武德曾当过他父亲的助手,考古学的知识丰富了他的历史的观念。1912年柯林武德被任命为牛津大学导师,主持过牛津的形而上学讲座。他经常教育学生必须读原著以了解作者本人的思想,不要轻信别人的批判。柯林武德一生都在致力于连结历史学和哲学,批判实证主义的历史思潮。他认为,用自然科学家研究自然事件的方法来研究历史事件就混淆了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他说,历史学家不能让自然科学的方法牵着鼻子走,只有挣脱“实证主义谬误的罗网”,史学才能发展。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是柯林武德历史哲学的主要观点之一。在柯氏看来,自然的过程是“单纯事件的序列”,而“历史的过程……是行动的过程,它有一个思想的过程所构成的内在方面;而历史学家所要寻求的正是这些思想过程”。史学家不关心事件本身,而只关心成为思想的外部表现的那些事件。只有当这些事件能展示他正研究的思想之时,他才对它感兴趣。历史事件是人的产物,是人的思想的产物,不通过人的思想就没办法理解它。想要了解前人,就要了解他的想法,只有了解了历史事实背后的思想,才算真正了解了历史。
    历史的过程是一个思想的过程,如何去寻找这个过程呢?在柯林武德看来惟一的办法就是在他自己的心灵中重行思想它们。“思想史,并且因此一切历史,都是在历史学家自己的心灵中重演过去的思想。”历史学家研究的是一个死了的过去,而在某种意义上讲这它又是现在依然“活着的过去”。历史学家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历程,而不只是事件。如果他不了解、不懂得一个过去行动背后的“思想”,那么这个“过去的行动”就是死了的,因此也可以说毫无意义。历史学家在研究过去背后的思想时,就要在自己的头脑里把这种思想重新加以组织,也就是说,要重演过去的经验。历史学家要在“自己的心灵中重演过去”,因此“历史是过去经验的重演”。
    柯林武德强调历史学与哲学的统一。他一生的工作都试图在哲学与史学之间建立友好的关系。他认为历史的研究离不开哲学的思考,因此他始终都把历史研究与理论研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坚决反对某些理论家和哲学家脱离历史的实际、抛开历史事实而空发议论的倾向。他反对传统史学中迷信权威的剪刀加浆糊的史学。柯林武德认为,历史哲学是“一种特殊的探讨,它的任务应当是研究这一新问题或这一组新问题,即由有组织的和系统化的历史研究之存在而造成的哲学问题”。《历史的观念》这本书的贡献就在于此。
    《历史的观念》中译本自198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97年由商务印书馆列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再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欢迎。但由于篇幅过长,使得一些工作忙、非专业的读者无暇阅读。商务印书馆的编辑们经过慎重考虑,为了方便普通读者,决定出版该书节选本,这对我们中国的读者,特别是非专业的读者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柯林武德这本书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编至第四编可以说是历史哲学的历史,讲的是从希腊罗马到20世纪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们的历史哲学思想(其中也不乏柯林武德的精彩论述),导论和第五编“后论”则是柯林武德本人的历史哲学思想。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们只好割爱,仅选柯林武德自己思想这部分,就是导论和“后论”也要删掉一半。由于水平所限,肯定有不妥之处,望读者批评指正。
                                张文杰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R.G.柯林武德(Robin George Collingwood, 1889-1943),英国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先后担任牛津大学导师、彭布鲁克学院研究员、皇家学会会员和温弗莱特形而上学教授。主要著作有《宗教与哲学》(1916)、《知识的图式》(1924)、《哲学方法论》(1933)、《艺术原理》(1938)、《形而上学》(1940)、《新利维坦》(1942)、《自然的观念》(1945)和《历史的观念》(1946)等。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柯林武德的代表作。全书根据内容可分为两部分:一、自希腊罗马到20世纪的历史哲学思想(第一至四编);二、作者本人的历史哲学思想(导论和第五编)。在书中,作者批判了实证主义的历史思潮,力图将历史学与哲学联结起来。他通过对西方历史哲学史的梳理,提出了“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著名论题。
 

显示全部目 录

导论
 第一节 历史哲学
 第二节 历史学的性质、对象、方法和价值
 第三节 第一编至第四编的问题
第五编 后论
 第一节 人性和人类历史
  一 人性的科学
  二 历史思想的范围
  三 作为心灵的知识的历史学
  四 结论
 第二节 历史的想象
 第三节 历史的证据
  导 言
  一 作为推论的历史学
  三 证词
  四 剪刀加浆糊
  六 鸽子笼方式
  九 陈述和证据
  十 问题和证据
 第四节 作为过去经验之重演的历史学
 第五节 历史学的题材
 第六节 历史和自由
 第七节 历史思维所创造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