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一) 语法化与语法研究

分享到:

定价:¥25.00

  • 出版时间:2003年11月
  • 页数:482页
  • ISBN:7-100-03774-3
  • 主题词:语法研究
  • 人气:0

显示全部后记

  最近十多年来,国外的语法化研究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陆续出版了数十种语法化研究的专著和论文集,单篇研究论文更是数以百计。而且,语法化的研究逐渐跟语用学、语义学、话语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以及语言习得、语言接触等领域的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事实上,国外已有很多语言学家主张,语法化应该作为一种语言理论,置于语言学的整体框架中来考虑它的学科地位。
  汉语具有三千余年的历史文献和丰富多样的方言类型,所以就语法化研究而言,汉语有着其他任何一种语言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为此,2001年10月15—17日由中国社科院语言所和南开大学文学院在南开大学联合举办了首届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来自中国、美国、日本、法国以及新加坡的近30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26篇。代表们提交的论文视野开阔,方法多样,既有汉语语法化个案的深入研究,又有语法化理论的宏观思考。
  这次会议以讨论的热烈、深入和论文的水准较高而获得好评。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所长沈家煊教授几次在不同场合对这次会议给予高度评价,并强调今后应该多举办这样的研讨会。《中国语文》、《国外语言学》和《世界汉语教学》等重要的语言学杂志也对此会作了报道和评价。
  为总结此次会议的学术成果,推动和促进语法化理论和汉语语法研究的深入发展,我们编辑了这次会议的论文集《语法化与语法研究》(—)。
  本论文集收录的论文,多数在讨论会上宣读过;此外我们也酌收了若干因故未能与会的学者的论文。所有收录的论文都曾经过专家的匿名审读。由于各种原因,还有一些会议论文未能收入本论文集,这是我们引以为憾的。
  我们缺少编辑这类论文集的经验,不当之处请读者指正。
                         吴福样 洪 波
                           2002年10月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是首届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讨会论文集。共收入论文21篇,后记一篇。   所收论文大多从汉语本体研究出发,对汉语“语法化”的诸多语言事实进行了描写、分析和理论探讨,内容涉及时间词、副词、方位词、数词、助词等词类问题,被动句、使役句、动结式、趋向补语等句式结构,从认知、类型学等角度,反映语法化领域研究的新思考、新成果。

显示全部目 录

跟副词“还”有关的两个句式               沈家煊
试论谓词的语义特征和语法化的关系            柯理思
现时相关性与复合趋向补语中的“来”           陈前瑞
“毕竟”类副词的功能差异及语法化历程          史金生
助词“被”的使用条件和表义功用
  ——兼论“被”的虚化轨迹              张谊生
关于汉语复句里的动词语法化现象             町田茂

语法化中的共性与个性,单向性与双向性
  ——以北部吴语的同义多功能虚词“搭”和“帮”为例  刘丹青
从空间范畴到时间范畴
  ——说北京话中的“动词—里”             方 梅
北京话名词短语前阳平“一”的语法化倾向         董秀芳

时间词“时”和“後”的语法化              江蓝生
“给”字句、“教”字句表被动的来源
  ——兼谈语法化、类推和功能扩展           蒋绍愚
“使”字句的演变
  ——兼谈“使”字的语法化              徐 丹
从类型学看上古汉语定语标记“之”语法化的来源      张 敏
动词的次类变换在汉语语法化过程中的作用         马贝加
句法成分的功能悬空与语法化               李宗江
使动形态的消亡与动结式的语法化             洪 波
试谈言说动词向认知动词的引申              李 明
《朱子语类》中“了”的语法化等级            杨永龙
试论几个常见副词词尾的来源及其发展演变         杨荣祥
近代汉语几种句式结构成分的变化及其句法后果       张美兰
汉语伴随介词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
  ——兼论SVO型语言中伴随介词的两种演化模式     吴福祥
后记                      吴福祥 洪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