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解释学 美学 实践哲学(伽达默尔与杜特对谈录) 商务新知译丛

分享到:

定价:¥6.00

  • 出版时间:2007年03月
  • 页数:88页
  • ISBN:7-100-04250-X
  • 主题词:解释学美学实践哲学伽达默尔
  • 人气:265

显示全部前言

    本书提供的是一部经过加工和添加了引文出处的谈访集。这一谈访工作是我与伽达默尔教授于今年年初进行的。书的标题就是我所提问的几个领域。
     第一篇谈访的中心是伽达默尔对于精神科学中理解问题的研讨。其关于效果史之制约性与解释学过程之应用结构的学说洞开了我们精神科学事业的一个反思性维度。对人类传统的保存和发扬不能被描述为只是纯粹的考古性研究和以方法为主导的专业探讨。其出发点和有关视点应当是对于我们自身的质询。伽达默尔讲到与传统的对话,在这样的对话中传统的阐述者总是被引向一个新的、被扩展了的自我理解。
     与传统的对话应当被置放在一个对话的世界、一个解释学的天地,在对话中每个人都只是作为他人的他人而生活着,而且也只有与他人相协调他才能够过上一个成功的生活,——这些在第一篇的结尾部分被清楚地表达了出来。那里所谈论的是一个内容博大的、从语言之核心所生发出来的解释学哲学的话题,还有就是我们生活形式的交往状态。
    第二篇访谈讲的是解释学美学的几个问题。与第一篇有所不同,这里所论及的文本不是伽达默尔的主著《真理与方法》,而是其后的一篇论文。关于这篇文章的讨论指明,对于意义指向以及审美经验的理解性特征的揭示,不应就是将审美的理解与非审美的理解等而视之。研究与艺术作品欣赏相联系的理解过程的特点,占据了通过解释学美学而开辟出来的工作场域的中心。与实用语境中意义获取的结构相区别,在此实用语境中每一意义承担者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终究都会在一个成功的意义建构中浮现出来,对艺术的理解、对一幅画或者一件文字名作的阅读却看不到这样一个终结:“理解在作品的此在中体验到其意义的高深与无穷。”
    第三篇访谈曾为庆贺伽达默尔93华诞而以略有删节的形式发表于2月11日的《莱茵-内卡报》上,所论为实践哲学问题。这一哲学的基本观点在伽达默尔是通过一体性这样的概念而表达出来的,所谓一体性乃一固有之存在。实践哲学作为问善的伦理学,只能将自己的工作当成一个具体道德的自我显现来做:“我们的目的不是去发明一体性,而是使我们意识到它的存在。”
    伽达默尔是以这样的方式表达他对哲学任务的原则性理解的,即如他所反复解释的:“哲学活动……就是将被从其原始言说意义所异化了的哲学语言恢复到我们言说所具有的基本的共同点上来。”这一意图也同样贯彻于本书。无论伽达默尔是否讲述过经验的本质,讲述过对话,在对话中的相互理解,讲述过阅读,或者“古典”一语的现实意义,我们总是能够获得一些出自于生活世界之解释学资源的概念,也总是能够弄清一些出自于我们理解之一体性而非什么专业性讨论的概念。
    伽达默尔先生随时准备对话,在使用录音资料的过程中又充满了耐心,对此我愿表示感谢。

                        卡斯滕•杜特
                      海德堡,1993年复活节

显示全部后记

        译 后 记

    20世纪西方哲学文化思潮后浪推前浪,先是德国人的现象学独领风骚,再是法国的后结构主义技压群芳,赶到90年代英美的全球化理论异军突起。如今的德国已经不再是世界的思想中心了。1985年,哈贝马斯就曾酸酸地说:“在过去的一二十年间,巴黎产生的具有原创性和生产性的理论要比世界上其它任何地方都更多。”最近,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其《什么是全球化》一书更是喟然有叹,德国人讨论全球化比英国人至少迟到了10年!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这个归属于现象学运动的思想按说与当代的知识兴趣已经隔了三层。即使它当年如何地风光,而今早化作历史的烟云去了。
    不过,“思潮”总是“时髦”一类的东西。由思潮中涌现出来的“经典”是绝然不会随着时潮的转换而被遗忘的。伽达默尔相信,“经典”总是能够跨越时空的间距而一直地对我们说着什么。在中国伦理学界颇有些影响的美国哲学家麦金泰尔称颂:“伽达默尔是两部将被列入20世纪哲学经典的著作的作者:一是《真理与方法》;二是《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间的善理念》”,而“一个文本被给以经典的位置就是说它是一个我们必须与之达成某种关系的文本,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地对待它则将严重地妨碍我们的探索。”在今天的时潮即全球化的讨论中,我们看到,作为“经典”的伽达默尔文本并未随现象学运动的消歇而退出历史舞台,它一再地被指涉、援用,包括他的学生沃尔夫冈•伊瑟尔的接受美学。或许这种表面的繁荣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则是它所具有的对于认识当今全球化现象那有待被唤醒的理论潜能。
    伽达默尔活过了20世纪,值其生命的最后十几年正是全球化讨论如火如荼的时期。或许令人有些遗憾,伽达默尔没有直接地或多少有些深度地介入这一新思潮。但他于40多年前发表的后来成为“经典”的《真理与方法》,仔细辨读过来,却早已为全球化论述暗中准备了最基本的哲学架构,这就是其哲学解释学所错综交织的对话本体论。
     一是与传统对话。现代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总是表现为传统的断裂,对传统的拒绝和否认,例如为启蒙运动所结撰的那样。对于这种现代性或启蒙的狂妄,伽达默尔警告,我们不能在传统之外展开对传统的批判。我们归属于我们试图去理解的传统。对于伽达默尔来说,这当然意味着像海德格尔那样在本体论的意义上由现代性回归传统,以及在“效果史意识”中复活传统,但更意味着一种深刻的自省意识:对传统的理解说到底就是一种自我理解。
    二是与他者对话。文本在存在的意义上与我们自己相通,如“文本间性”或“主体间性”所提示的,而它同时又是一种异在。阅读一个文本就是同一个陌生人打交道。在伽达默尔看来,文本的他者既是“真理”,也是“方法”。他者具有不可穷尽的神秘性,而另一方面通过与他者相遇我们自己被认识、被扩大、被更新。伽达默尔将语言作为解释学的一个核心论题,甚至在他也可以说,语言的就是解释学的,因为语言的本性就是对经验的共享,就是对对话的预设;更进一步,我们原本即是语言,或者反过来,语言即我们的存在。
    对话可以是在一个传统内部的古今对话,也可以是与另外一个陌生文化的对话。尽管文化间性的对话或者文化间性不是哲学解释学的主要论题,但《真理与方法》对“翻译”的那个著名论述实质上即叩击了这一问题的核心:文本的可翻译性,即翻译所容易传达的东西,常常就是我们自己的文化编码系统,而其不可翻译性则是起于那不接受此编码的他者文化的他者性。翻译会聚因而也凸现了文化间的差异、距离和冲突,使我们清晰地意识到我们自己的文化局限,于是一个文化间的对话成为必要,为着认识我们自己的必要,否则我们可就只能在我们的内部做自体循环了。
    今日的全球化可以理解为现代性的扩张,在这一扩张过程中它势必遭遇他者文化的抵抗。有意的现代性将带来一个无意的后现代性。事与愿违,事情做出来总是偏离我们原先的设想。用吉登斯的话说,现代性的全球化意味着一个“失控的世界”。但是“失控”首先意味着不接受帝国主义的“控制”。因而毋宁说,全球化是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即那解构性的力量)的双向互动。不存在一种绝对的主宰力量,全球化结果将不是单方面的“美国化”或“西方化”。全球化因而更是一种“球域化”(glocalization),是全球性扩张与地方性迎对的交相作用。如果将“球域化”视作一场“对话”,那么可以断言的是,伽达默尔早就揭示了全球化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其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虽然我们能够说我们“举行”一场谈话,但是越是一场真正的谈话,它就越是不怎么按着一方或另一方对谈者的意愿举行。因此,真正的谈话从来就不是那种按我们意愿举行的那种。总体观之,更正确一些的说法是,我们陷进了一场谈话,如果不是这样那也可以说,我们被牵扯进了一场谈话。在那儿一个词如何给出另一个词,谈话如何转折,如何地继续进行和结束,这当然完全可以有一种举行的方式,但是在此举行中对谈参与者与其说是举行者,不如说更是被举行者。在一场谈话中没有谁能够事先就知道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这不是谦虚,伽达默尔诚然不乏谦虚的美德,而是对事实的承认。惟当承认这一事实,即承认主体性或现代性的局限——我们无法“举行”对话,进而才可能产生对他者的兴趣和渴望,也就是对话的冲动。
    在其所张扬的对话本体论中,在与传统、与他者的对话中,伽达默尔表现出之于西方主流社会所少有的文化自省意识,这与黑格尔是多么地不同,并且对他者的如果说不是列维纳斯那样的敬畏,因为在后者绝对的他者就是上帝,那至少也是相当程度的尊重。“主体间性”这个德国唯心主义的最高成就,尽管将主体与他者/客体的关系转变为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将他者提升为主体,但在伽达默尔的他者面前,也只能是自惭形秽而不敢望其项背了:伽达默尔的他者与我们/主体具有固有的“一体性”;与他者的对话不是我们主观上情愿与否的问题,而是我们根本上就处在对话之中。
    全球化,一个伽达默尔的世纪即将来临,如果说全球化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如何与他者相交往的话。一个成功的全球化将有待于我们能否正确地听取伽达默尔的他者理论。
    当然,作为“经典”的伽达默尔,并不只是因为有了全球化才显出其历史的效果来。他不需要这样庸俗的辩护,因为他是“经典”,他对一切时代说话。任何时候,只要我们愿意倾听,“经典”总会给我们讲些什么。在美学,在实践哲学,还有在柏拉图、黑格尔、海德格尔等专题的研究上,……“经典”的伽达默尔还有许多我们没有觉察到的奉献。
    对话精神照耀着本书的翻译。这里我首先要感谢德意志学术基金会的资助,感谢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系Manfred Frank教授的接纳,感谢陈黎以及郝敏女士从中搭桥,使我有机会在幽静、美丽的图宾根古城度过一段愉快和收获的时光。本书即是其中的一个小小收获。翻译过程中曾得益于Andrej Fech先生的悉心指点,这是尤其要感谢的。河南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将此书列入一个研究计划的资料系列,慷慨解决版权问题,最终批准了它的问世。商务印书馆的陈小文先生、程秋珍女士高效完成审稿、编辑,我视之为一种友谊,但更是基于我们共有的对“经典”的热爱。
    最后需要交代的是,为方便读者,译者加了中文目录,这在原书是没有的。读者可以将它作为内容提要来读,——我们意识到内容提要总是要漏掉很多东西的。
  好了,接下的就是等着与读者的对话了。

                           金惠敏
                        2004年11月13日
                        北京西三旗旅次

显示全部目 录

前 言
  1 解释学:他者、传统与语言
  2 美学:解释学与解构论的相遇
  3 实践哲学:一体性与社会理性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