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图书搜索:

第一哲学 (上、下卷)

分享到:

定价:¥68.00

  • 出版时间:2006年12月
  • 页数:1288页
  • ISBN:7-100-04264-X
  • 主题词:第一哲学下卷
  • 人气:46

显示全部后记

<FONT size=3><STRONG>           译 后 记

</STRONG></FONT>  这个《第一哲学1923/24》的中译本,是根据《胡塞尔全集》德文版第Ⅶ和第Ⅷ两卷译出的,其中略去了两卷中的“校勘附注”。在德文版两卷的“编者导言”中,编者对这部著作本身和编辑工作都作了很好的介绍。关于这部著作的重要性,这里特别提请读者注意编者所指出的,它构成从1913年《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理念》到1929年《笛卡儿式的沉思》之间胡塞尔思想进程中现象学发展的里程碑和高峰;以及胡塞尔1923年8月31日致茵加登的信中所说的,这是一个在现象学意义上的,并具有“第一哲学沉思”形式的哲学体系之构想,这些沉思作为“开端”,一定会从根本上开启真正的哲学。
  胡塞尔在这里将他的超越论现象学的哲学称作“第一哲学”,是要强调,它是一种由最终根源奠立的普遍科学之开端部分和基础部分,它正是要研究那些最初的东西和自身包含一切存在与真理之起源的东西,即超越论的主观性,纯粹的自我。在这个意义上,胡塞尔又称“第一哲学”为“考古学”。第一哲学将严格科学的哲学当作最高目的理念。这种严格科学的哲学是彻底有根据的哲学。它是以确定的绝对自明的基础为根据,按照最严格的方法自下而上建立起来的。
……
  因此这里所研究的正是有关认识的理论,而且是以超越论的纯粹性,在超越论的主观性之固有形态中研究认识的。这种研究不做任何自然存在论的假设,不由自然存在论形成任何前提。但是前后一贯地阐明了的现象学,一定会达到作为可能认识之相关项的对象性东西,达到处于其可能样式之中的真实存在。对认识活动就其本质和可能性进行研究,就会得出不可分割的存在论的任务,因此一切存在论都包含于现象学领域中——但是作为认识的相关项包含的。如果在这里作为可能的认识之特殊类型通向可能的自然认识,在这种可能的自然认识中就作为相关的可能性连带设定了自然之可能性。于是就能够进行完善的自然认识,并根据本质现象学追求哲学的目的。在本质现象学中,在可能的对自然进行构成的经验和对自然进行规定的思想之全部关联中,获得作为进行自然认识的理性之构成物的自然存在论;另一方面,作为对经验的事实的自然进行认识的事实的理性之构成物,获得经验的事实科学。就这样得到了有关自然的现象学。
  因此,在超越论的现象学中,在认识论研究的基础上,存在论,方法论,与认识论达到理论上的统一。当这种研究使认识之一切可能的事件在与认识的关联中达到自身给予的直观,并达到规定之最终可想象的清晰性时,超越论的主观性也就得到了最终的理解。
  胡塞尔在这部著作中一方面通过理念史的批判将自己的超越论现象学的哲学与历史上已发生的种种超越论哲学尝试加以对比,以突出自己的超越论现象学的哲学之特征与本质;另一方面,又通过对自己哲学的方法的详细阐明突出了自己哲学的最根本问题,由此而将自己的哲学作为一门全新的哲学之整体向世人展示出来。由于这两个部分的这种独特设计和巧妙配合,大大减轻了人们在理解他的哲学方面的困难,为人们正确理解他的思想提供了非常有益的指导。
  本书胡塞尔哲学用语的中译,大体上沿用了译者在《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现象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出版)一书中的译法,其理由在该书的“译后记”中已有说明,只是intersubjektiv一词,出于简洁的理由,这里改译为“共主观的”。
  以上是译者根据翻译过程中的体会对胡塞尔的这部著作所作的几点说明,供读者参考,不当之处请指正。

                              译者
                         2003年12月于北京

显示全部目 录

            <STRONG><FONT size=3>第一哲学(1923/24)
             上 卷
            批判的理念史</FONT></STRONG>
<STRONG>编者导言
第一篇:从柏拉图的哲学理念到它近代在笛卡儿那里的初步实现
</STRONG>第一章:哲学理念及其历史起源
 第一讲:关于赋予现象学以第一哲学发展形态的历史任务
 第二讲:柏拉图的辩证法和哲学的科学之理念
第二章:逻辑学的奠立和形式的<SPAN style="FONT-SIZE: 11pt;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SPAN>直谓的分析学之限度
 第三讲:作为推理逻辑或一致性逻辑的亚里士多德<SPAN style="FONT-SIZE: 11pt;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SPAN>斯多噶学派的传统逻辑
 第四讲:补论:作为分析数学的有关一致性的普遍逻辑,形式存在论的相关探讨方法,以及有关真理逻辑的问题
第三章:由诡辩论的怀疑所引起的对于进行认识的主观性之最初思考
 第五讲:理念认识的发现以及诸哲学的科学、合理的科学之希腊起源
 第六讲:在柏拉图的辩证法理念中所包含的对有关认识之理论的要求
 第七讲:有关作为关于进行认识的和一般而言有所成就的主观性的科学的逻辑学——真理的逻辑学——的完整理念之系统构想
第四章:历史上有关主观性的科学的初步尝试
 第八讲:亚里士多德对心理学的创立以及一般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第九讲:怀疑论——它在哲学史中“永存”的根本意义。笛卡儿的决定性步骤
 第十讲:笛卡儿的沉思
 第十一讲:对于超越论科学之第一次真正的展望。从笛卡儿的沉思过渡到洛克
<STRONG>第二篇:洛克自我学尝试的基础和自我学的永久性难题
</STRONG>第一章:洛克的视界之根本性限制及其原因
 第十二讲:客观主义的朴素的独断论
 第十三讲:经验主义的先入之见——认识论中的心理学主义
 第十四讲:近代自然科学的典范作用乃是阻碍形成真正直观主义意识科学的原因
第二章:批判地阐明洛克研究中隐藏的真正的和持久的疑难问题
 第十五讲:内在性问题和意识中的综合统一问题
 第十六讲:意识综合在其自我<SPAN style="FONT-SIZE: 11pt;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SPAN>对象<SPAN style="FONT-SIZE: 11pt;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SPAN>两极化中内在内容的非实在性和关于共主观性问题。评贝克莱对于洛克的批评
 第十七讲:关于“外在性”的构成问题:关于事物在知觉中自身给予性之笛卡儿式的自明性
第三章:经验主义有关抽象的理论,作为其未达到有关纯粹意识的本质科学之理念的标志
 第十八讲:对于普遍本质在直观上的自身给予性之错误认识
 第十九讲:直观理念扩展的必然性
<STRONG>第三篇:通过贝克莱和休谟以及独断论的合理主义,现象学之怀疑论式的预备形式的形成
</STRONG>第一章:从洛克到贝克莱的纯粹内在哲学之彻底结论
 第二十讲:洛克及其后继者所进行的对怀疑论的革新之积极的历史意义
 第二十一讲:贝克莱对实在世界构成问题的发现及其自然主义的误解
 第二十二讲:贝克莱单子论的萌芽;与莱布尼茨比较。向休谟过渡
第二章:休谟的实证主义——怀疑论的完成,同时又是迈向超越论的基础科学之决定性准备步骤
 第二十三讲:休谟以唯名论方式将一切观念还原为印象,以及这一原则中包含的荒谬之处
 第二十四讲:意识科学之不可缺少的本质学以及在休谟那里的归纳的<SPAN style="FONT-SIZE: 11pt;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SPAN>经验的客观主义
 第二十五讲:休谟的构成问题——及其以彻底的怀疑论告终
第三章:近代合理主义和形而上学
 第二十六讲:近代合理主义进行肯定建设的路线之基本特征及其独断论
  a)对有关未来真正形而上学的由于缺少超越论基础科学而受到损害的准备工作之概述
  b)对于自偶因论以来诸合理主义体系中的回溯方法的批评意见。前进研究的任务
 第二十七讲:关于形而上学与认识论。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和康德的理性批判之意义

<STRONG><FONT size=3>           第一哲学(1923/24)
              下 卷
           现象学还原的理论
</FONT>编者导言
第一篇:对哲学确真的开端之预备性沉思</STRONG>
第一章:导论:对在绝对状况中开始的哲学家之动机的说明
 第二十八讲:历史中的哲学之理念和对开始哲学探讨的主观之动机进行说明的状况。
 第二十九讲:正在生成的哲学家之习惯生活形式的建立。
 第三十讲:纯粹的一般文化信念,以及哲学彻底精神的最初形成。
第二章:确真的自明性之理念和开端的难题
 第三十一讲:自然的自明性和超越论的自明性,确真的自明性和切合的自明性。
 第三十二讲:诸可能的出发点:“我在”——和“我作为开始的哲学家”;“我在”——“这个世界存在”。
<STRONG>第二篇:对世间经验的批判。——通向超越论还原的第一条道路
</STRONG>第一章:对世界的知觉和对世界的相信
 第三十三讲:“世界存在”:这个命题之不可消除的偶然性。
 第三十四讲:超越论的假象和经验的假象。关于“反对疯癫”。
第二章:关于“反对疯癫”的补充和澄清
 第三十五讲:关于“移情作用”的学说。
 第三十六讲:超越论的唯我论。对世间经验之批判的否定结果。
第三章:开辟超越论的经验之领域。超越论的,现象学的和确真的还原
 第三十七讲:对世界可能非实存之确真的确信和对主观性之超越论的生活的揭示。
 第三十八讲:作为超越论批判之课题的超越论经验的领域。
<STRONG>第三篇:关于现象学还原的现象学。开辟通向超越论还原的第二条道路</STRONG>
第一章:主观性的超越论生活流之超越论的时间形式
 第三十九讲:普遍的超越论的自身经验之全部内容:超越论的现在,过去和将来。
 第四十讲:作为自我分裂的反思以及自我在流动着的生动的现在中的同一性。
第二章:关于现象学家的理论态度的理论:悬搁的意义与成就
 第四十一讲:反思与理论兴趣,采取态度行为的自我分裂。
 第四十二讲:兴趣,“态度”,“课题”这些最普遍的概念。
 第四十三讲:在现象学悬搁和反思中纯粹对主观存在感兴趣之可能性。
第三章:自然的自我生活之意识的现实性以及向纯粹主观性的还原
 第四十四讲:断定的行为和准<SPAN style="FONT-SIZE: 11pt;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SPAN>断定的行为以及它们的还原:悬搁和准<SPAN style="FONT-SIZE: 11pt;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SPAN>悬搁。
 第四十五讲:作为行为主观的自我之自然的世界生活和现象学上纯粹的自身思考之非自然东西。关于思想进程。
 第四十六讲:对现象学方法的重新拟定和深入探讨:走向超越论还原的笛卡儿式的道路和心理学家的道路。
<STRONG>第四篇:现象学的心理学,超越论的现象学和现象学的哲学</STRONG>
第一章:现象学一心理学的还原之成就和问题
 第四十七讲:意向的关联和意向的重迭。
 第四十八讲:关于从对当下行为实行心理学的还原向普遍的现象学的悬搁和还原过渡的问题。
第二章:在第二条道路上开辟超越论经验的领域
 第四十九讲:生动地流动着的现在之地平线。
 第五十讲:生活之无限的时间流以及普遍的反思和悬搁之可能性。
 第五十一讲:向普遍的悬搁和普遍的还原过渡。纯粹普遍的生活及其体验世界。
第三章:超越论的现象学的还原之哲学意义
 第五十二讲:哲学作为超越论的主观性根据超越论的自身经验以系统的超越论的自身理论研究之形式的系统的自身阐明。
 第五十三讲:共主观性的问题。
  a)纯粹现象学之超越论朴素性的可能性以及对于超越论经验之确真批判的哲学任务。
  b)超越论的自我学(“唯我论的现象学”)和向共主观的还原过渡。
 第五十四讲:通向超越论唯心主义的现象学还原道路,以及作为超越论单子论的这种超越论唯心主义之现象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