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书馆,返回首页

相关图书

图书搜索:

国家赔偿法

分享到:

定价:¥25.00

  • 出版时间:2004年05月
  • 页数:342页
  • ISBN:7-100-04273-9
  • 主题词:国家赔偿法
  • 人气:120

显示全部序言

  《国家赔偿法》是一部特殊形式的人权法。近年来,国际人权法发展迅速,我国政府于1998年10月5日签署了《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该公约第9条第5款规定了错误羁押的国家赔偿,第14条第6款规定了错误判刑的国家赔偿。这两条规定虽然直接针对刑事司法赔偿,但中外学界认为是具有普遍法律意义的国家赔偿条款,因而也是国家赔偿制度的国际法依据。关于国家赔偿的具体制度设计,公约没有明确规定,由成员国自主立法。就此而言,《国家赔偿法》是有关国际公约的具体化。

  人权保障是《宪法》2004年修正案的重点内容。就国家赔偿法而言,除了有关国家尊重人权、保护私有财产权的规定之外,其中最有意义的是第10条第3款和第13条有关征收补偿的规定。从广义上说,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公权力给公民权益造成特别损害的合法行为都属于“征收”,而相应的补偿也都属于损失补偿的范畴。就此而言,宪法有关征收补偿的规定实际上是具有普遍法律意义的损失补偿条款,从宪法的角度确立了我国的国家补偿制度。《宪法》第4l条是国家机关违法行使公权力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损害赔偿条款,这是《国家赔偿法》的直接宪法依据。如果将《宪法》有关征收补偿的规定与有关损害赔偿的规定联系起来考察,就会发现,《宪法》确立了广义上的国家赔偿制度,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接下来的立法问题主要是制定和完善有关的实施法律,其中尤其是《国家赔偿法》的修改。

  《国家赔偿法》实施近10年,在推进我国的人权保障和法治国家建设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法治环境的进步,《国家赔偿法》的许多规定已经不合时宜,例如赔偿范围过窄、归责原则过于简单、赔偿程序设置不够科学、赔偿标准缺乏弹性等。本书在这些问题上提出了不少修改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对《国家赔偿法》的修订工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本书的构思具有一定的特色,从学理、现行法、比较法、立场等四个层面论述国家赔偿的概念、法源、原则、范围、要件、主体、程序、标准、方式等基本问题。其中,学理部分介绍我国学界的通说、多数派、少数派等不同观点;现行法部分介绍我国《国家赔偿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比较法部分介绍国外和地区的国家赔偿法。在对上述三个方面作出评析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这种四层面论述的做法,有一定的科学性。

  高家伟自1994年9月起师从我学习行政诉讼法,1997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他为人朴实厚道,工作勤恳,学习刻苦,成果较多。自攻读硕士研究生起自学德语,坚持不懈,终见成效,译著连续出版。适逢新作出版,欣然命笔作序。


                            陈光中

                          2004年5月1日

显示全部后记

  本书是《行政法》的第4卷。首先开工的第l卷(行政法总论),因难度远远超过笔者想象,写了一半,不得不停工。后来准备从第2卷(自治法)开工,资料、提纲和观点都已基本齐备,因其他科研任务接踵而至,不得不停工。本书原不在近两年的日程之内,反而首先出炉,根本原因是导师陈光中教授给笔者提出的“译著多,专著少”的告诫,尤其是“老家”继续教育学院李树忠院长、吴飚副院长、张晓琴副院长、牛伟先生、李自祥先生、高菲女士和高伟佳女士的鼎力帮助和慷慨支持。

  善护念,自性自悟。经过10年的积累和磨炼,笔者似乎感悟到了“学问”的一点真谛:成果、资源和影响力是学术的三要素,它们如影随形,关联互动,但可供学人选择作为突破口的却只能有一个。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发展路径,只有找到切合自己特长的道路,才能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下临诸河的乐园”(古兰经语)。失败的教训比成功的经验更加贵重,因为成功容易使人忘乎所以,失败则促使人奋发图强。10年来的最大收获是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路径。现在,我知道我是谁了,我已经明白,哪条道路、哪块田园、哪片白云真正属于我,需要我奔走,值得我耕种,可供我欣赏。纵使黄金美玉、高官厚禄,也不可能改变决心。在信息社会,抗干扰能力是成功者的必备素质。

  一个科学之声胜过一片嘈杂。所谓学问,学便是问。每写一句话,笔者的心都要咯噔一下。在已经有名气,并且生活条件已经相对丰足的情况下,没有用的话,干吗去说?无益的书,凭什么要写?本来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为何要去苦苦追求?想起以前片面追求字数的做法,笔者深感忏悔。本书是对所著《国家赔偿法学》(2000年版)的继承,更是否定。字数压缩了一半,而信息含量却增加了一倍。写作过程简直就是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炼狱,根本不要指望有什么一日千里的坦途,更不奢望有什么一夜走红的运气。但是,质量目标

受制于水平,不可能没有一点折扣;教学、科研、实务三个方面的利益需要权衡,难免顾此失彼。为此,本书采取了堆积木的做法,想好的就写,没有想好的,留待再版时添加。为了满足教学需要,在有关章节之后附带了经多次检验证明教学效果良好的案例,其中不少系笔者经手。笔者期望在有生之年,不断再版修订。笔者叩首以待学界同仁惠赐批评,您们的意见将在得到同意的情况下作为引注使用。

  对所有提供帮助的同仁和学友,笔者都致以深深的谢意。其中,尤其是导师应松年教授,领导樊崇义教授,同事马怀德教授,学友沈开举教授、陈新民教授。商务印书馆陈小文先生、刘禹先生加班加点工作,保证本书及时出版。韩媛同学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妻子雷珉女士校对了初稿。在这里要一并表示特别的谢意。




                             高 家 伟

                    2004年5月1日于北京昌平纹心阁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书从学理、现行法、比较法、立场等四个层面论述国家赔偿的概念、法源、原则、范围、要件、主体等基本问题。其中,学理部分介绍我国学界的通说以及多数派、少数派等不同观点;现行法部分介绍我国《国家赔偿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比较法部分介绍国外和地区的国家赔偿法。在对上述三个方面作出评析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显示全部目 录



缩略语

第一章 国家赔偿

 第一节 概念

   一、主体

   二、结构

   三、性质

   四、功能

 第二节 基础

   一、概述

   二、法学基础

   三、立场

 第三节 历史

   一、外国

   二、中国

   三、规律

   附


第二章 国家赔偿法

 第一节 概述

   一、渊源

   二、性质

   三、地位

 第二节 原则

   一、依法行政原则

   二、政府诚信原则

   三、平等原则

   四、比例原则

   五、利益衡量原则

   六、特殊原则

 第三节 修改

   一、准备

   二、方案

   附


第三章 国家赔偿要件

 第一节 归责原则

   一、比较法

   二、实在法

   三、修改

 第二节 构成要件

   一、主体

   二、行为

   三、损害

   四、因果关系

   五、依据

附一

附二


第四章 国家赔偿范围

 第一节 实在法

   一、法律规定方式

   二、行政赔偿范围

   三、刑事赔偿范围

   四、民事行政司法赔偿范围

 第二节 比较法

   一、立法赔偿

   二、司法赔偿

   三、公共设施赔偿

   四、精神损害赔偿

   五、犯罪受害人赔偿

   附


第五章 国家赔偿主体

 第一节 责任主体

   一、国家

   二、其他公权力主体

   三、公务员

 第二节 赔偿义务机关

   一、比较法

   二、实在法

   三、修改

 第三节 法院赔偿委员会

   一、实在法

   二、立场

   附


第六章 国家赔偿程序

 第一节 概述

   一、特点

   二、涉外程序

 第二节 行政赔偿程序

   一、比较法

   二、实在法

   三、立场

 第三节 司法赔偿程序

   一、实在法

   二、立场

   附


第七章 国家赔偿方式

 第一节 实在法

   一、特点

   二、返还财产

   三、恢复原状

   四、赔偿金

   五、精神补救责任

 第二节 比较法

   一、特点

   二、借鉴

   附一

   附二


第八章 国家追偿

 第一节 实在法

   一、特点

   二、性质

   三、过错

   四、程序

   五、追偿金

 第二节 比较法

   一、特点

   二、借鉴

   附


第九章 国家赔偿费用

 第一节 实在法

   一、原则

   二、来源

   三、支付

   四、监督

 第二节 比较法

   一、特点

   二、借鉴

参考书目

后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附英文译本)